郭靖與楊康都是母親教育,為什麼一個天,一個地

2020-09-24 悅讀小站


01

郭靖和楊康的人生經歷相似,都是由母親單獨養育長大,一個成為人見人贊的英雄,一個卻成為人見人罵的敗類。兩人反差為什麼這麼大呢?郭靖的母親李萍在逃亡的路上生下了郭靖。那時,外面正有仇敵伺機而動,李萍像一隻被嚇壞了的鳥,躲在沙漠之中一動不動,但是她是非常堅強的,獨自剪斷郭靖的臍帶。

郭靖是在草原上漸漸長大的,但是他從來沒有忘記自己是宋人,心始終向著大宋。

楊康的母親包惜弱比李萍幸運多了,沒有仇人追殺,沒有逃亡,享受著貴婦般的生活,生下楊康也沒有經歷什麼苦難。楊康依然生活在大宋國土上,卻漸漸忘記了自己是大宋人,一心想要成為金國人,甚至在知道自己親生父親還在世的消息之後,依然認賊作父。

兩人差別真是太大了,是什麼原因呢?難道是楊康的骨頭要賤些,天生如此嗎?

孩子出生的時候,就像一張白紙。第一個渲染張白紙的人,正是孩子的父母。所以郭靖與楊康經歷相同,卻成為完全不同的人,主要在於母親的教育。

02

李萍與包惜弱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人。李萍堅強,包惜弱軟弱

李萍主見極強,包惜弱沒有什麼主見。李萍把郭靖放在第一位,處處為郭靖著想,包惜弱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從來沒有考慮楊康的感受。


李萍奔逃萬裡,一直沒有失去希望。即使仇敵身具武功,人數眾多。她依然堅信能夠逃出去,最後成功地逃了出去。她的身上有一股超乎常人的力量,讓人敬佩的力量。

李萍從來不限制郭靖做什麼事情,交什麼朋友,卻必須記得自己是大宋之人,必須記得有一個仇人叫段天德

李萍在得知道自己的存在可能影響郭靖的選擇,沒有一絲猶豫,自殺身亡。

我們從李萍身上看到了一位慈母,可與孟母相比的母親,是一位非常偉大的母親。

反觀包惜弱,她被完顏洪烈騙走之後,明知道留下來不好,卻下不了決心離開,擔心離開會不會餓死,會不會遇到壞人。

包惜弱猜測丈夫可能還在人世,也不敢去尋找,更不敢告訴兒子。

包惜弱在兒子結交壞人時,只是微弱的發聲,連大聲呵斥都沒有。她從來沒有強調過兒子是宋人,而不是金人。這導致楊康一直認為自己是金人,還以此為榮耀。包惜弱認為等兒子長大了,再告訴他真相就可以了,但是她不知道孩子長大了,思維僵固了,再想改變就難了。她沒有考慮過楊康的感受,從來沒有想過楊康在突然間知道真相,如何承受得了。


李萍和包惜弱的對比,我們也就清楚為什麼郭靖和楊康的經歷相似,人生卻完全相反。

03

前幾日,一名正在上初中的14歲孩子,在被母親扇了兩巴掌之後,毅然跳樓自殺了。這位母親的教育方式顯然是包惜弱式的。她內心很愛孩子的,卻沒有過多考慮孩子的感受。任何人都有自尊心,孩子的自尊心更重要。大庭廣眾之下打罵孩子,大大地傷了他的自尊。孩子承受不住,所以選擇了自殺。這些年,孩子自殺新聞很多。大部分都是忍受不了父母的教育方式,選擇了逃離。

那麼,我們是不是該反思一下呢?我們的教育方式究竟對不對呢?我們是想培養郭靖呢?還是想培養楊康。

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太重要了,關係著他們今後人生走向。我們作為父母,必須學習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父母。這並不是什麼可恥的事情。

相關焦點

  • 郭靖楊康的母親對他們的影響:母親的重要性
    楊康的母親叫包惜弱。這兩個女人在亂世裡,都用各自的方法養活了自己的孩子。因為風雪驚變,郭靖楊康的成長都沒有父親的參與,兩人都是母親一手帶大。,帶著一股子農村婦女的地氣。她教育郭靖愛國感恩,告訴他要做一個好人,一生一世都不要忘記自己的使命……郭靖敦厚誠實,為人善良,從小都謹記著母親的教誨,無論是要做好人行好事,還是要善待他的康弟,他都說到做到。因為母親李萍給他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言傳身教,對郭靖的不聰明既沒有恨鐵不成鋼的指責,也不因為他是郭家唯一的男丁就太過寵溺慣壞。
  • 丘處機為什麼選擇楊康而不是郭靖?
    為什麼當初丘處機選了自己去找楊康,而讓江南七怪去找郭靖?兩人父親是結義兄弟,都是有名有姓的後代;兩人都死了爹,各自由母親帶大;兩人的母親都有所依靠,一個依靠了金國六王爺,一個則是蒙古大汗;兩人都受到全真教的傳授,一個是丘處機,一個是馬鈺;兩人都另有師父,一個是王府招攬的江湖人,一個是江南七怪,學的很雜;兩人都是首先接觸了桃花島,一個是梅超風,一個是黃蓉。
  • 郭靖是大俠,楊康壞事做盡,為什麼最終楊康的兒子完勝
    很多人喜歡武俠,主要是被武俠裡面的江湖豪情,俠骨柔腸所吸引,但是很多的反面角色也讓人痛心疾首,比如金庸《射鵰英雄傳》裡面的郭靖和楊康,兩人本來都是忠良之後,但是因為遭遇和成長環境不同,最後共一個惡貫滿盈,另外一個卻成了一代大俠,但知道了《神鵰俠侶》裡面,郭靖的兒子
  • 冷眼看射鵰:為什麼郭靖能得到名師的青睞,而楊康不能?
    為什麼郭靖總是運氣好到爆棚,在成長路上多次得到名師的青睞,讓郭靖的武功突飛猛進,很快把楊康甩得遠遠的;而楊康就連僅有的兩位師父丘處機和梅超風的武功都沒能學到多少精髓,甚至到死都沒能得到一個名師的青睞?「江南七怪」辛苦跋涉萬裡之遙,終於在茫茫大漠中找到了郭靖,他們把最美好的年華都用在了郭靖身上,對郭靖傾盡心血教育引導,終於讓郭靖成長為堅韌不拔、富有正義感的好青年。與此同時,丘處機也很早就找到了楊康和包惜弱,履行諾言,收了楊康為徒弟。丘處機掏出一片真心來對楊康,本指望把自己渾身的本事傾囊相授,以求不辜負當初許下的承諾。
  • 楊康比郭靖聰明,為什麼最後郭靖功成名就,楊康卻眾叛親離?
    射鵰英雄傳中,要說郭靖和楊康誰更聰明,毫無疑問,論聰明,郭靖是比不得楊康的,可既然如此,蠢笨的郭靖最後都成了人人敬仰的郭大俠,為何聰明的楊康卻眾叛親離,一無所有了呢?,靠的不是他自己,而是黃蓉這個賢內助,而楊康,雖然比郭靖聰明,卻不及黃蓉,所以最後比不上郭靖,也是情理之中,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 看明白了郭靖和楊康的遭遇,你就知道了如何培養孩子!
    但仔細回味,你會發現,郭靖和他的結義兄弟楊康迥然不同的人生,就是教育方式的不同所導致的必然結果,這對我們現在教育孩子也是有一定的借鑑意義的。郭靖和楊康的生父郭嘯天和楊鐵心是結義兄弟,在他們尚未出生時就因為遭人陷害一死一失蹤,二人的母親分別帶著剛出生的他們,流落到蒙古和金國。此後二人的成長經歷卻天差地別,一個成長為成人景仰的一代大俠,「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是其最好的寫照。一個卻壞事做盡,中途夭折。
  • 郭靖和楊康結局之差別:貴子出寒門,貴族需積澱
    一個勢在必得,一個勢在必行。生活上有了大汗部落的照應,前途上有了江南七怪的指引,即便郭靖有些愚鈍,作為母親的李萍對自己的兒子也有了期許:我兒子要走出寒門,成為貴子。李萍心中對「貴子」的理解,無非是想讓郭靖生活的好一些,有些出息罷了。至於什麼樣的生活算好,什麼樣子算有出息,李萍看了一眼一望無際的草原,喃喃的嘀咕:「也許就是比現在好吧。」
  • 《射鵰英雄傳》:為什麼好事都讓郭靖給碰上了?
    有的讀者想不通的是,為什麼好事都讓郭靖給碰上了?,偏偏郭靖稀裡糊塗地全部學會了。楊康和歐陽克都是長得玉樹臨風、風度翩翩的大帥哥,楊康是萬眾矚目的金國小王爺,歐陽克有「西毒」歐陽鋒這樣的強大背景,而且他們都屬於腦瓜子特別聰明的那一類。
  • 郭靖從小長在蒙古仍舊心懷大宋,而楊康為何從不承認是大宋子民?
    射鵰英雄傳在開篇時,金國完顏洪烈身受重傷,幸得楊康母親救治,才逃過此難,從此對楊康母親念念不忘。完顏洪烈勾結段天德以莫須有的罪名加害郭靖和楊康的雙方父母,四人從此被衝散路過的蒙古人救了郭靖母親李萍,被帶到了蒙古,而楊康的母親則被完顏洪烈帶到了王府之中。所以郭靖在蒙古長大,而楊康則在王府長大,那麼同樣是大宋子民的郭靖和楊康,成人之後對自己的原來的身份的反應完全不一樣呢?
  • 楊康為何會認賊作父?只因母親的溺愛,師傅的不負責
    「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的人生際遇需要靠後天的養成和教育。在金庸先生的15部作品中,大多數主人公都是歷經千辛萬苦和千錘百鍊,最終成為舉世敬仰的大俠,這其中,最為典型的當屬郭靖,而作為郭靖的義弟,楊康卻因認賊作父、行事卑劣,被釘在武俠小說的恥辱柱上。
  • 穆念慈被許配給郭靖,為何卻對楊康情有獨鍾?只因楊康做了這些事
    穆念慈被義父許配給郭靖,為何卻對楊康情有獨鍾?郭靖、歐陽克、楊康等都驚嘆於她的美貌。但擁有如此美貌的穆念慈卻沒有遵循義父的遺願,嫁給郭靖,而是愛上了楊康。那為什麼楊康能俘獲這位絕色佳人的心呢?但畢竟敵不過楊康,自己的繡鞋還被楊康拿了去,他甚至還順勢一聞。通常來說,女孩的腳是只能親密的人所能接觸的,穆念慈雖然沒有經歷男女之情,也定是懂得這層意思的。一路上,穆念慈與多人比武,從未遇到過敵手,而楊康不僅打敗了她,還如此對待她,這成功的吸引了穆念慈的注意,暗暗地對他種下了情根。
  • 為何郭靖與黃蓉彼此相愛,穆念慈與楊康悽慘收場
    前言:《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與黃蓉,當真是羨煞旁人,兩個人的愛情,隨著故事的深入,也在不斷地發展。楊康與穆念慈也是一見鍾情,只是結局悽慘,為何郭黃二人彼此相愛,楊康與穆念慈的結局令人唏噓呢?當然這裡也有一個小細節,更加印證郭靖的人品,關於密室療傷,除了二人之外,還有知情者傻姑,當時黃蓉想痛下殺手,郭靖決然不從。由此也牽扯出大事聽從郭靖,小事由黃蓉做主。
  • 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娘親,娘親的言傳身教影響著孩子的人生走向
    郭大俠,卻忽略了他還有一個既平凡又不平凡的母親。她被帶到漠北,懷著孕挑了十幾天的擔子,累到昏迷,寒天雪地裡生下郭靖,用牙咬斷臍帶。為了活下去,她從死去士兵的背囊裡找乾糧,用火刀割馬肉吃,在茫茫沙漠裡走到有草原的地方,靠著蒙古人的善意,她在草原上自己搭了一個小茅屋,用別人送來的幾隻小羊將郭靖拉扯大。在她的影響下,郭靖長得敦實,受人信任。
  • 黃蓉為什麼不喜歡聰明的楊康而是選擇郭靖?背後大有原因
    說到射鵰英雄傳裡面的年輕俊傑,主要有楊康,歐陽克,郭靖等人。歐陽克是西毒歐陽鋒的侄子,曾多次去桃花島向黃藥師提親,都被無情的拒絕了。顯然黃蓉是看不上這個武功不堪一擊的廢材。楊康本是漢人,後來為了更好的發展,就認了個金國王爺做繼父,妥妥的官二代。無論心智計謀還是武學天賦都是上上之選。
  • 《射鵰英雄傳》楊康是個壞人,為什麼恨不起來?反而更多是同情
    一個跟郭靖這個好人形成鮮明對比的壞人。跟郭靖的媽媽李萍完全是兩種性格。如果李萍遇到包惜弱的情況,她是絕對不會留在金國的。不留在金國,楊康也就不會變成完顏康了。楊康都已經定型了!包惜弱老教育楊康學好,但是她沒告訴楊康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
  • 為什麼郭靖黃蓉的孩子不如楊康的孩子?什麼原因導致?
    事實上,郭靖、黃蓉的孩子並不是比不過楊康的孩子,因為要比較不同的人,我們不能僅僅從武功上來判斷,還要從人的品性來判斷。若單論武功的話,那麼楊康的兒子楊過自然是遠勝於郭靖、黃蓉的三個孩子,但若是從品性上來比較的話,郭靖、黃蓉的兒子郭破虜和女兒郭襄可不比楊過差。
  • 80%的女性都更喜歡楊康?是三觀不正嗎?
    金庸筆下塑造了很多傳奇的男主角,相比之下,楊康只是一個卑微的反面人物,幾乎是用自己襯託出了郭靖身上的所有優秀品質。但是,這樣一個角色,為什麼就能收穫多過主角的粉絲?時隔多年,還有一批忠實的迷妹?我想,三觀不正的人沒有那麼多,劇版楊康是有很多理由讓人喜歡的。
  • 楊康上了擂臺就要娶穆念慈,為什麼郭靖卻能對華箏隻字不提?
    可是,楊康上了擂臺贏了穆念慈,就要娶穆念慈,為何郭靖成了蒙古的金刀駙馬,到了大宋,卻能對華箏隻字不提呢? 同樣是婚約,楊康都能遵守約定和穆念慈在一起不要說什麼郭靖傻,不懂婚約的重要性這樣的問題了,事實上,能在和黃蓉談戀愛的時候,隻字不提自己在蒙古已經有了一個未婚妻,足以證明,郭靖不傻,他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更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和誰在一起!
  • 回頭再看《射鵰》,才發現這是一本失傳已久的教育真經
    同樣是英雄的後代,為什麼高智商的楊康失敗了,而智力平平的郭靖卻取得了巨大成功呢?也許有人說,郭靖運氣好,碰到的都是高手。運氣真的是郭靖成功的因素嗎?雖然是虛構的小說,但通過對兩個人物的比較,會讓我們學到很多。
  • 讀《射鵰》有感:由楊康看生活環境及家庭教育對個人成長的影響
    曾經每每看到電視劇中楊康的所作所為都會心裡暗自思忖:明明是一個十足的漢人,為什麼非得替大金國賣命,為什麼非要去當一個叛國的漢奸呢?隨著時間的沉澱,歲月的積累,慢慢的也就明白了楊康的所作所為,也發現了一個人從小的生活環境和家庭教育對其人生成長及性格養成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