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郭靖和楊康的人生經歷相似,都是由母親單獨養育長大,一個成為人見人贊的英雄,一個卻成為人見人罵的敗類。兩人反差為什麼這麼大呢?郭靖的母親李萍在逃亡的路上生下了郭靖。那時,外面正有仇敵伺機而動,李萍像一隻被嚇壞了的鳥,躲在沙漠之中一動不動,但是她是非常堅強的,獨自剪斷郭靖的臍帶。
郭靖是在草原上漸漸長大的,但是他從來沒有忘記自己是宋人,心始終向著大宋。
楊康的母親包惜弱比李萍幸運多了,沒有仇人追殺,沒有逃亡,享受著貴婦般的生活,生下楊康也沒有經歷什麼苦難。楊康依然生活在大宋國土上,卻漸漸忘記了自己是大宋人,一心想要成為金國人,甚至在知道自己親生父親還在世的消息之後,依然認賊作父。
兩人差別真是太大了,是什麼原因呢?難道是楊康的骨頭要賤些,天生如此嗎?
孩子出生的時候,就像一張白紙。第一個渲染張白紙的人,正是孩子的父母。所以郭靖與楊康經歷相同,卻成為完全不同的人,主要在於母親的教育。
02
李萍與包惜弱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人。李萍堅強,包惜弱軟弱
李萍主見極強,包惜弱沒有什麼主見。李萍把郭靖放在第一位,處處為郭靖著想,包惜弱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從來沒有考慮楊康的感受。
李萍奔逃萬裡,一直沒有失去希望。即使仇敵身具武功,人數眾多。她依然堅信能夠逃出去,最後成功地逃了出去。她的身上有一股超乎常人的力量,讓人敬佩的力量。
李萍從來不限制郭靖做什麼事情,交什麼朋友,卻必須記得自己是大宋之人,必須記得有一個仇人叫段天德。
李萍在得知道自己的存在可能影響郭靖的選擇,沒有一絲猶豫,自殺身亡。
我們從李萍身上看到了一位慈母,可與孟母相比的母親,是一位非常偉大的母親。
反觀包惜弱,她被完顏洪烈騙走之後,明知道留下來不好,卻下不了決心離開,擔心離開會不會餓死,會不會遇到壞人。
包惜弱猜測丈夫可能還在人世,也不敢去尋找,更不敢告訴兒子。
包惜弱在兒子結交壞人時,只是微弱的發聲,連大聲呵斥都沒有。她從來沒有強調過兒子是宋人,而不是金人。這導致楊康一直認為自己是金人,還以此為榮耀。包惜弱認為等兒子長大了,再告訴他真相就可以了,但是她不知道孩子長大了,思維僵固了,再想改變就難了。她沒有考慮過楊康的感受,從來沒有想過楊康在突然間知道真相,如何承受得了。
李萍和包惜弱的對比,我們也就清楚為什麼郭靖和楊康的經歷相似,人生卻完全相反。
03
前幾日,一名正在上初中的14歲孩子,在被母親扇了兩巴掌之後,毅然跳樓自殺了。這位母親的教育方式顯然是包惜弱式的。她內心很愛孩子的,卻沒有過多考慮孩子的感受。任何人都有自尊心,孩子的自尊心更重要。大庭廣眾之下打罵孩子,大大地傷了他的自尊。孩子承受不住,所以選擇了自殺。這些年,孩子自殺新聞很多。大部分都是忍受不了父母的教育方式,選擇了逃離。
那麼,我們是不是該反思一下呢?我們的教育方式究竟對不對呢?我們是想培養郭靖呢?還是想培養楊康。
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太重要了,關係著他們今後人生走向。我們作為父母,必須學習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父母。這並不是什麼可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