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周刊》2020年第32期,原文標題《克蘇魯世界:來自深淵的夢魘》,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
那在未知的黑暗裡窺伺著人間的,是否就是傳說中消亡在舊日的神祇?他會有一天再度醒來嗎?
文/楊雯
「克蘇魯」在近十年興盛於國內的ACG領域
我打開日本高人氣二次元手遊《命運-冠位指定》的更新界面,進入到全新劇情《禁忌降臨庭園》的世界。我扮演的主人公來到了美國麻薩諸塞州一座迷霧籠罩、與外界隔絕的村子,發現一位金髮少女在深夜帶領著眾多孩童,聚在樹林裡舉行古怪的召喚儀式。她最好的朋友是一個背負著諱莫如深家族信仰的白化病少女。在我的調查過程中村裡接二連三發生離奇事件,不知從何而來的食屍鬼和怪鳥在夜晚湧進村子襲擊人類,白化病少女低聲重複著奇異的咒語,金髮少女開始陷入瘋癲,似乎有來自不屬於地球的眼睛正在窺探著事態的崩壞……
這些詭奇的元素與這套遊戲以往的風格大相逕庭,化用了美國作家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Howard Phillips Lovecraft)的小說《敦威治恐怖事件》《銀鑰匙》《穿越銀鑰匙之門》中的情節,這三篇小說正是克蘇魯神話題材的經典之作。
「克蘇魯」在近10年興盛於國內的ACG(動畫、漫畫、遊戲)領域,積累了相當一批對該題材忠實的愛好者。提到克蘇魯,似乎首先會令讀者對作品產生獵奇、恐怖和重口味的初印象。但實際上,原汁原味的克蘇魯神話故事,還要追溯到100多年以前的美國。
克蘇魯神話的締造
出生於1890年的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是克蘇魯神話的締造者,他一生中創作了超過30篇克蘇魯題材的中短篇小說,構建出一個冰冷詭譎的世界,被史蒂芬·金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古典恐怖小說作家」,還與愛倫·坡和安布魯斯·布爾斯並稱為「美國三大恐怖小說家」。
洛夫克拉夫特在寫作於1926年的短篇小說《克蘇魯的呼喚》中,塑造出了神祇「克蘇魯」的形象。一個年輕人在整理他身為語言學家的外叔祖父的遺物時,偶然發現了一件風格古怪的黏土浮雕,是一個頭部長著黏軟觸鬚、身體附著鱗片、翅膀殘缺的怪物。在外叔祖父遺留下的手稿裡他讀到這件雕塑的來歷。一位備受奇異夢境折磨的雕塑家,有一段時間總是夢見一座覆蓋著綠色泥漿的廢墟都市,巨大的牆面與石柱上雕刻著含糊不清的異族文字,還有某種人類聲帶無法模仿的破碎聲音,令他毛骨悚然。雕塑家飽受精神摧殘,患上醫生也診斷不出來的怪病,而又在某一天,古怪的夢境戛然而止,病症也消失了。他依由夢境中的碎片,做出了那件黏土雕塑。主人公的外叔祖父對此事產生了極大興趣,因為他早年曾見過相似的雕像,收藏者相信它來自一個有著極古老的惡魔崇拜的宗教,他們信仰在人類誕生前就已經存在於地球的「舊日支配者」——克蘇魯,認為克蘇魯正沉睡在水底城市拉萊耶,並終會在某一天醒來支配世界。
主人公在調查過程中偶然得見一艘船遇難的新聞,唯一的倖存者攜帶了一模一樣的雕像,他前去拜訪,卻發現對方已精神崩潰而死,只留下記錄這場航行的手稿。原來,這艘船真的誤入了傳說中的拉萊耶之城,水手們在目睹無法用語言描述的奇異景象後紛紛發了瘋,「沒有任何語言能夠描述那個充斥著讓人尖叫的遠古瘋狂深淵,沒有任何語言能夠描述那顛覆一切物質、力量和宇宙法則的存在」。
這個故事塑造出的未知、可怖、具有絕對碾壓力量的遠古神明「克蘇魯」極具代表性,洛夫克拉夫特所創作的這類小說也因此得名「克蘇魯神話」,《克蘇魯的呼喚》成為後世小說家最喜歡模仿的文本之一。
但這並非洛夫克拉夫特的第一篇克蘇魯小說。更早一篇是寫作於1917年的《大袞》。一個船員在海上漂流擱淺,誤闖入了舊日支配者大袞的領域,勉強逃出以後發了瘋,日夜被噩夢所支配的故事。情節大同小異。洛夫克拉夫特的這些故事,後來都被收錄在名為《克蘇魯神話》的中短篇小說集裡。洛夫克拉夫特本人在世時,系統而完整的「克蘇魯世界觀」還沒有形成,聯結各篇小說的,是一脈相承的理念和氛圍——未知、非理性與絕對的恐懼。
美國作家霍華德·菲利普· 洛夫克拉夫特
另一維度上的真相
克蘇魯小說很少會正面描寫怪物的形象,往往是通過大膽無知的人類探索者最終陷入的絕望來側面表現出這些生物的可怖。想像一下這樣的場景:你居住在一座年代古老的大宅子裡,午夜時牆壁裡突然傳來窸窸窣窣老鼠跑動的聲音,拉開掛毯卻沒有發現任何異常,這時僕人急匆匆趕來告訴你,屋裡布置的所有捕鼠夾都合上了,卻沒有夾到任何東西,而一日復一日地,群鼠跑動的聲音依然在牆中響起。這正是洛夫克拉夫特《牆中之鼠》的開篇。以此類推,遙遠的夜空,幽深的小巷,抑或是午夜房間裡不知何處傳來的奇怪聲響,那些無法解釋的異動背後,是否就藏著你無法理解的眼睛?
克蘇魯小說最核心的恐怖來源,正是這種對未知的恐懼。在克蘇魯的世界體系裡,來自群星的諸神是比亙古更亙古的禁忌,相較於他們的永恆時間,人類和地球文明不過是宇宙中漂浮的渺小塵埃。在洛夫克拉夫特的理念裡,克蘇魯諸神並非是惡,他們只是毫無人類社會意義上的立場與情感,甚至不會對人類的存在抱有任何感想。就好比即使螞蟻族群有著再精妙的社會結構,人類仍會漠不關心地路過蟻穴,而克蘇魯諸神與人類的區別,比人類與螞蟻的區別還要再大上無限倍。
正是這種超維性,導致了一旦有人類脫出日常領域,窺伺到屬於克蘇魯世界的真相時,就會陷入癲狂。像一隻誤入了人類文明的螞蟻,哪怕閱讀到一個字,都是它絕對無法理解的存在,那是超出自己的知識範疇,固有認知被打破後的瘋癲,是發現世界在另一維度上的真相時的絕望。克蘇魯神話想要傳達出的恐怖,正是這種超出人類想像邊界的存在。
洛夫克拉夫特在《克蘇魯的呼喚》的開頭寫道:「我們居住在一座名為無知的平靜小島,小島的周圍是浩瀚無垠的幽暗海洋,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應當揚帆遠航。」所以在克蘇魯的世界裡保持無知,不輕易踏出自身能掌控的範圍,學會維持所處世界的表象甚至是幸福的來源。極少數在小說中倖存下來、沒有發瘋的主人公大都選擇了緘默與忘卻。
洛夫克拉夫特所手繪的《克蘇魯的呼喚》中克蘇魯雕像
百年後的流行
別看克蘇魯神話在近些年流行了起來,它在剛剛問世的年代卻是非常不受待見的。20世紀初的西方世界正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帶來的巨變下蓬勃發展,科技的號角驅散著古老的神秘,動搖著幾千年來人類所依賴的生活方式。人類開發出的種種技術高歌猛進地徵服世界。因此在當時,奇幻、冒險、遠徵星辰大海的「太空歌劇」式作品,成為幻想類文學的主流,歌頌著人類的意志、瑰麗的想像與偉大的探索,即使遇上猙獰怪物,怪物也要麼被擊敗,要麼被感化。克蘇魯神話傳達的思想卻與這種主流相反,在洛夫克拉夫特看來,總想挑戰神秘的人類是愚蠢、無知、不自量力的,這顯然不能夠被當時的大眾所接受。
讀者不買帳,出版商不欣賞,直接導致洛夫克拉夫特經濟狀況每況愈下,他晚年困苦交織,最終病重身亡。在他去世以後,與其相識並且非常欣賞他的美國作家奧古斯特·威廉·德雷斯整理了他的手稿,成立了專門的出版社阿卡姆之屋來出版這些作品。為了提高可讀性,德雷斯在克蘇魯世界觀中添加了元素論和善惡論,即所有的克蘇魯生物都可以歸屬於水、火、風、土四大相生相剋的元素,對人類抱有善意的「古神」則與外神和舊日支配者對抗。這些概念使得克蘇魯小說更適應當時的市場需求。但後來也有許多克蘇魯迷認為,德雷斯的改動與洛夫克拉夫特創造的混沌冷漠的宇宙本質相違背,拒絕承認這部分內容為原作所有。不過,如果沒有德雷斯,可能也就沒有了克蘇魯神話系列的保存和壯大。
1960年,德雷斯宣布開放克蘇魯題材的創作權,自此克蘇魯成為一個開源的世界,來自世界各地的作家都可以將自己的奇思妙想融入進去,組成克蘇魯世界的新部分。到21世紀,比起單純書寫克蘇魯世界裡的故事,文學、電影和遊戲更多地是會選擇融入或改編一些克蘇魯元素。例如中文的起點網站,其高人氣小說《詭秘之主》中的神明設定就與克蘇魯體系中的三柱神有相近之處,電影《迷霧》《普羅米修斯》中詭奇、恐怖的氣氛深受洛氏恐怖影響,遊戲《魔獸世界》《星際爭霸》中許多生物的形象也都和克蘇魯小說中的描繪相吻合。但也有不少作品,打著克蘇魯的標籤卻只是為了增添噱頭,僅僅一味地堆疊獵奇恐怖元素,已遠不是克蘇魯神話的內核了。
今天來看,洛夫克拉夫特所創造的世界觀有著超前於他那個時代的冷靜與深邃。在20世紀初期,人們認為科學的力量無所不能,而如今科技已經融入21世紀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人類卻仍飽受洪水、蟲災、瘟疫之困,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我們現今所掌握的技術還十分有限,人類尚遠遠觸及不到探索的盡頭。人類對古老神靈的崇拜已隨著現代性的席捲而消隱,「克蘇魯」就成為了人類在科技時代背景下的新神話。克蘇魯的神明具有和古代神靈相似的無法解釋的特點,令人類能夠保持忌憚,重拾對自然的敬畏之心。
另外,克系生物出沒的場景其原型在現實世界裡也有跡可循,譬如遙遠的外太空、幽暗的深海、沉沒的大陸,像克蘇魯這一生物的靈感,很可能就來自深海巨章魚、巨烏賊的傳說。這是克蘇魯吸引讀者的另一重魅力——小說裡主人公的世界與我們所在的世界非常相似,所以一旦當他們從日常脫軌,驟然落入非現實的深淵時,很容易就拉扯著讀者一同墜於真實與虛構的邊界。
或許有一天,當人類真的解開了宇宙、深海和洞穴的奧秘,克蘇魯的故事也將同萬千古老的神話一樣消隱在歷史之中。洛夫克拉夫特在寫下的故事裡告誡人們不要好奇、不要前進,但克蘇魯神話本身不也正是他本人想像力與好奇心的產物嗎?人類的恐懼與好奇,這一對看似相反的本能如影隨形,始終與未知之物共存。
《克蘇魯神話》 作者:[美]H.P.洛夫克拉夫特 譯者:玖羽、竹子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年: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