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小奇
《簡·愛》是英國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最著名的小說,是一部暢銷了100多年的文學經典。常常是文學愛好者的書單必推之書,可以說,提起《簡·愛》,很少有人不知道它。
我在讀初中時,有幸在圖書館讀到過《簡·愛》的簡版,只是很可惜的是,在那個懵懵懂懂的年紀,能夠讀懂的東西少得可憐,加上簡版刪去了太多東西,至今還能想起來的片段,無外乎簡·愛和羅切斯特的愛情,僅此而已。
如今,十多年過去了,我再次翻開這本被無數人推上神壇的書——《簡·愛》,當年對書籍的熱切渴望仍然沒有退卻。相反,因為完整版《簡·愛》細膩的描寫,情節的跌宕,反而令我更加著迷。我單手捧著這本500多頁的書,絲毫沒有覺得它厚重。
讀完之後,我的心緒變得很複雜,思考的東西也比以往更加深刻。
書的腰封上說:在顛沛流離的一生中,我唯一不能丟棄的東西是自尊。
當我認真讀完這本《簡·愛》,我就在想,難道這本書被作為文學經典流傳至今,僅僅是因為它擁有中學生能讀到的愛情和二十幾歲人能體會到的自尊嗎?很顯然不是。
那麼,這個本身是虛構但又真實得不能再真實的故事,到底教會了女孩子什麼呢?
我很慶幸,夏洛蒂·勃朗特沒有給羅切斯特英俊的長相,沒有給簡·愛漂亮的外表,否則這種類似王子與灰姑娘的橋段,將會使這部作品失去很多魅力,平添幾分俗氣。
簡·愛的一生,也許是平凡的,但同時也是偉大的。
這個長相不出眾的女孩子,用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真正地詮釋了什麼叫做「美人在骨不在皮」。
去洛伍德慈善學校以前,這個十歲的小女孩,瘦小得可憐。除了被舅母虐待,還要被表兄表姐們欺負,門第府的紅房子是簡受懲罰的地方,也是她童年揮之不去的噩夢。
當她向舅母發起反抗,恣意放縱她骨子裡壓抑許久的倔強時,很少有人能體會到,正是這股子對命運不公的倔強,造就了一個人格獨立、靈魂脫俗的簡·愛。
洛伍德學校是她人生中極為重要的一個轉折點,在這裡她遇見了朋友海倫和教師坦普小姐。
因為骨子裡的倔強,在這裡成長的簡·愛,在飢餓和寒冷麵前,仍然如饑似渴地讀她喜歡的書,和她認可的朋友交流,並且努力讓每門功課都拔尖。因為這些接觸到的人,努力做成的事情,讓八年後的簡·愛,不僅擁有了坦普小姐的善良品質,同時還集各種本領於一身。
而正是因為這些附在骨子與腦子裡東西,讓簡叩開了與羅切斯特先生的愛情之門。
去索恩菲爾做家庭教師時,因為會法語、會彈琴、會畫畫,她和學生阿黛爾相處得很好;因為對讀書和學習的堅持,她骨子裡散發出獨特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了羅切斯特,並讓羅切斯特孤獨的靈魂找到了棲身之所。
兩個渴望愛與被愛的靈魂彼此相遇,不自覺就萌生出了愛情。
很多人都說過簡長得不漂亮,可是她的善良、學識、自尊與獨立,卻令羅切斯特魂牽夢縈,讓他放棄了漂亮而庸俗的英格拉姆小姐,深深地愛上了散發著獨特魅力的簡。
簡·愛的人生經歷,真正地向我們詮釋了什麼叫作「美人在骨不在皮」,外表不漂亮的女孩子,仍然可以擁有美好的愛情,有尊嚴有選擇地活著,並且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曾經聽過一句話:善良是一個人最高貴的品質。
而簡·愛就是一個擁有這種高貴品質的人,因為這一品質,她得到了很多人的欣賞,其中也包括羅切斯特的愛。
但是簡·愛的善良,不是愚善,而是有原則的。並且因為堅守這樣的原則,她的善良添了幾分韌勁,令人無可奈何的同時又欽佩不已。
得知閣樓上的瘋女人是羅切斯特的妻子的時候,她早已做好了離開的準備。當羅切斯特可憐兮兮地向簡吐露這一切時,她因為愛他,和自己做了劇烈地心理鬥爭,有好幾次,她都忍不住要留下來了。
但是心裡有一個聲音告訴她不可以,作為一名有原則的獨立女性,她堅持了自己的原則,選擇了離開,但是因為骨子的善良,她也選擇了原諒羅切斯特對自己的欺騙。
當然,簡·愛的善良遠遠不止體現在羅切斯特先生身上。
童年時期的簡,作為窮牧師的女兒,在舅媽家遭受了諸多不公平的待遇。表兄表姐打罵她,舅母虐待她,常常把她一個人關進閣樓的紅房子,恐懼與孤獨隨時侵襲她,這些成了簡·愛揮之不去的噩夢。
然而多年以後,在面對這些曾經傷害她的人的時候,她選擇了原諒。
但是原諒歸原諒,簡·愛並沒有和瑞德家的人來一場「化幹戈為玉帛」的戲碼。這一點非常符合簡的性格特徵,她的善良,總是充滿著倔強,總是帶著點鋒芒。
正是因為簡·愛一直都很有原則,不管是工作和愛情都不拖泥帶水,所以她才得以更好地做自己,堅持自我。
作為女孩子,你的善良,必須帶點鋒芒,因為這鋒芒,是原則也是鎧甲,它能夠保護你不被輕易傷害,不被周圍的一切輕易改變。
人的一生中,離開是成長的主旋律。簡·愛的一生亦是如此。
在《簡·愛》裡,簡總共經歷了四次離開。
第一次是為了離開可怕的門第府,她從瑞德太太家離開,去到了洛伍德寄宿學校。
第二次是為了離開一成不變的生活,她從洛伍德學校離開,去了羅切斯特的索恩菲爾府。
第三次是為了離開欺騙她的羅切斯特,她離開了索恩菲爾,來到了荒原村。
第四次是為了追逐心中摯愛,她從荒原村回到了英格蘭。
簡·愛每次離開,總有不同的成長與收穫。離開了門第府,她開始收斂脾氣,習得更多的本領,成為一名教師;離開了洛伍德,她開始重燃生活的激情,遇見了一生的摯愛;離開了索恩菲爾,她變得更有原則,面對自己不愛的聖約翰,她果斷拒絕;而離開荒原村,再次回到羅切斯特身邊,她贏得了他的尊重與愛。
簡·愛的人生,不斷經歷著地點的變換遷移 ,但是她的每次離開,都是在經歷一次成長的洗禮。最後留給她的,是獨立的人格、平等的尊重和相互的愛情。
不只是簡·愛,我們的人生,同樣充滿著生活地點的不斷切換,並且每一次離開,都是在和成長做交換。而這些,都是為了我們能夠更好地歸來。
我們中學和大學是不一樣的城市,大學和工作是不一樣的城市,工作調動了,上一份工作和下一份工作又在不同的城市。
我們拖著行李箱,不斷輾轉的日子換來的東西,就叫做成長。
失去和得到,從來都是一對孿生兄弟。簡·愛輾轉不停,也許會失去很多東西,會犧牲很多東西,但與此同時,她也在得到很多東西,除了成長,還有愛。
如果追溯簡·愛的一生,這個令人深深著迷的女孩子,無疑是普通的。她沒有顯赫的家世,沒有出眾的外貌,與普通女孩子沒有什麼兩樣。
然而細究之下,你又會發現這個女孩子是那麼的高貴,她在人世間顛沛流離,卻從未自甘墮落,憑著自己身體裡那股子不服輸的倔強,堅持不懈地努力,最終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也許《簡·愛》的魅力,遠遠不局限於簡·愛對於自尊的不懈追求,而是它向更多的女孩子詮釋了,平凡而普通的女孩子,只要肯努力,一樣可以擁有不平凡的人生。
讀懂了簡·愛,我們或許會重新定義美麗、善良、離開的意義。
當你不再膚淺的只欣賞一個人的外在美;當你知道善良也要有原則;當你真正體會到我們在世間輾轉不停,離開又離開的意義。你這個女孩子身上,就不僅僅只擁有自尊與獨立了,你還擁有對他人的理解與尊重,這樣的你,才顯得更加難能可貴。
或許我們終其一生,也不過是像簡·愛一樣,在渴求愛、追逐愛、得到愛中不斷前行。但是誰又能說,那個為愛追逐的女孩子,贏得愛時附帶的自尊、善良與獨立,不是高貴的內在美,它們沒有熠熠生輝呢?
作者介紹:周小奇,每周創造小奇蹟。人生有三愛,讀書寫作看電影,願我的文字,可以溫暖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