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外地商人遭人追殺,求救於客棧老闆,藏於甕中卻再未出來

2020-08-10 黃花菜不涼

《聊齋志異》中有這麼一個故事,叫《蠍客》。本來原本將此事記載為一起涉及到神鬼的靈異事件,可偏偏有人就從中嗅到了別的味道,認為這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謀殺,到底怎麼回事呢?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這個故事:

說在山東臨朐,那地方多山,山上有很多蠍子。因為蠍子具有很高的食用與藥用價值,所以許多人都以販賣蠍子為業。這其中有一名南方的商販,每年都會到臨朐來收購蠍子,當地人為利都帶著工具跑到山上抓蠍子。

這一年,客商又來了。然而,還沒開始收購工作,剛住進客棧的商人便覺得不舒服,心頭狂跳不止,周身發涼毛骨悚然。商人自知不妙,跑去找客棧老闆,向老闆陳說:「我幹這行傷生太多、罪孽太重了,激怒了蠆鬼,如今蠆鬼要來殺我了,請您一定救救我。」

客棧老闆環顧四周,屋內只有一口大缸尚可容身,於是他讓客商蹲伏在地上,然後用缸將其扣在下面,冀圖以此矇混過關。

做完這些沒一會兒,門外便進來一位客人。此人來勢洶洶(奔入),一頭黃髮長相猙獰可怖。進來便問道:「南方來的客人在嗎?」客棧老闆撒謊說出去了。那人遲疑間踱進屋來,四下張望,那鼻子憑空嗅了三下,然後便離去了。

待到那人走後,客棧老闆長出一口氣,暗自慶幸的嘟囔著,一邊去掀開大缸,想把商人放出來,可當大缸掀起之後,卻只在地上有一攤血水,原來商人已經被無聲無息的殺死了。

這個故事聽來就當茶餘飯後的談資,然而如果把這事往人為的方面想一想,就真是細思極恐了。

你想想,客商是南方來的,過來大批購入蠍子,身上必定帶有大量錢財,這必然會引起一些人的覬覦,進而謀財害命。順著這個思路,我們可以將這個故事重新講一遍。

山東臨朐,多山,山上有很多蠍子。因為蠍子有很高的食用與藥用價值,所以許多人都以販賣蠍子為業。這其中有一名南方的商販,每年都會到臨朐來收購蠍子,當地人為利都會帶著工具跑到山上抓蠍子。

由於客商每年都往返一次,每次來都住在同一家客棧,與客棧老闆逐漸熟絡起來。客商來此收蠍子,身上帶著大量的錢,由於是老相識,客商在老闆面前也不多做掩飾,這逐漸讓客棧老闆心生歹念。

於是,在又一年客商到來之時,客棧老闆早已做好周密計劃。在客商入住第一天,身體便出現明顯不適,顯然,客棧老闆在飯菜裡下了毒。客商自知殺生太多,可能在平時也沒少受外界暗示,總之他身體出現不適後首先想到的是遭所謂的「蠆鬼」報復,於是便找客棧老闆尋求幫助,結果被人為的耽誤搶救時間而死去。

甚至是客商直接被毒死後,被客棧老闆置於甕中,後面對外宣稱客商死於蠆鬼報復。

而那個奔入的黃髮人,可能是客棧老闆憑空捏造的一個人物;也可能是客商在當地的一個友人。如果是後一種,可以想一下客商在瀕死之際的那種絕望了,簡直冷徹骨髓。

其實,這件事光從標題來看也不是那麼簡單,如果作者蒲松齡只是想表現「蠆鬼」害人的事,為何不把標題直接寫作「蠆鬼」?用「蠍客」做標題,明顯就是借鬼神敘事實。而「蠆鬼害人」之說極有可能是以訛傳訛,等蒲松齡聽到這故事時已經難辨其真相了,但如此取題說明其也多少對這起案子有所懷疑。

相關焦點

  • 新聊齋:商人外地做生意,算命7日必死,7天後算命道士死了
    新聊齋故事:妖道邪術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中期,順慶府有一個販賣絲綢的商人,名叫王洪。王洪在客棧中悶得慌,就到街上走走。在一處街頭,他看見許多人圍在一起,過去一瞧,原來是一個身穿道袍的老道,在街邊擺了個攤算命。橫豎無事,王洪也在周圍看了起來。只見那些前來算命的,個個都對這老道尊敬異常,說他算得極準。有些人當場拿出許多銀子,說是道士算命後幫他避過了大災,特來感謝。王洪看了一陣,也有些意動,想知道自己的命運,這也是人的天性。
  • 聊齋志異之屍變
    聊齋故事的版本很多,足本的文言版的故事居然是寫屍變的靈異鬼怪之事,讀來方覺人間之異事非聊齋莫屬。故事講述的是古代一個小小的陽信縣裡,離縣城五六裡處有一個蔡店村,村裡有一位老翁帶著兒子開了一家客棧,供來往商人住宿或車夫趕腳時休息。
  • 民間故事:鬼客棧
    清朝道光年間,江浙一帶有個叫風陵鎮的小鎮,小鎮人口雖然不多,人們的生活卻都很富裕,因為這裡的位置重要,是很多商人經商的必經之地。早年間,村口有間客棧,生意非常紅火,後來因為擴大規模,老闆便將客棧移到了村南,舊客棧便荒廢了下來。
  • 新聊齋:狐鬼客棧
    新聊齋:狐鬼客棧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天順年間,建寧縣溪口村有一個書生,叫趙豐。臨行時,全村人都到村頭給他踐行,趙豐喝了酒水,領下盤纏時已經感動的熱淚滿眶,還發誓稱,一定不負眾望,必定考取功名,衣錦還鄉,回報眾鄉親。
  • 聊齋故事:商人與野人
    未生孩子前,徐昌妻子對他非常珍視,日夜不離守著徐昌,唯恐怕他跑了或被其他女野人調戲,小孩漸漸長大後,徐昌妻子漸漸放鬆了對徐昌的戒備。幾年後,一個交州商人泛舟海上,也被大風吹到了臥鹿山上。他剛上岸,便遇到了一個腰間圍著鹿皮,赤裸上身的少年。少年一見商人長得跟自己一樣,就忙將他引到一個偏僻的山洞裡,送給他一塊煮熟的鹿肉吃。少年得知商人來自交州,便告訴他說自己的父親也是交州人,叫徐昌。商人一聽說:「徐昌我認識呀,他現在可不得了,經商發了財,兒子還做了將軍。」
  • 聊齋志異——客棧房間竟是鬼屋,美人舌戰四壯漢
    我們是浙江去北京販茶的商人,我們三兄弟加上一個鄰居家剛成年的孩子,他媽拜託我們帶他見見世面,積累些經驗。一行四人一路風餐露宿。這天來到濟南府,在一家客棧住下。為了省錢,四個人住了一個房間,這個房間比其他房間便宜,店小二說是因為採光不太好,陰氣比較重。雖然白天比較累,但大家興致很高,在一起喝酒聊天。二哥還逗了逗那個鄰居家的孩子,對他說:「這次做完生意,賺了錢,讓你媽給你討一個老婆,多生幾個娃娃」那個小男孩害羞的低下頭,臉紅紅的。大哥說時間不早了,快睡吧。我們收拾了一下,準備睡覺。
  • 重溫聊齋《小人》:採生折割古來有,幾人能得縣令救
    誠邀您加入貼吧「重溫聊齋」,共同分享不一樣的志怪故事。街上有個賣藝人,隨身帶著一個小甕,甕中裝著個身高一尺上下的小人兒。看客們隨手丟幾個銅錢,他便打開甕蓋,讓小人兒鑽出來,唱個小曲兒又退回甕裡去,如此反覆。
  • 聊齋故事:客棧鬼村
    青州有個叫董向蔚的商人,生意做的很大,很多地方都有他的商鋪,因此,他總是周旋於各個地方,很是辛苦。那馬兒好像從一個深坑裡掙扎著出來,忽然扔下董向蔚,嘶叫著跑了。董向蔚氣急敗壞的大喊著:「你這個畜牲!快給我回來!可那馬兒已經跑的沒影了。
  • 男子酒店患重病,被老闆救活後告訴致富秘訣,結果老闆貪心遭天譴
    張老闆的太太叫雪雪,後來這個客棧就改名叫雪雪客棧。那天,客棧裡住進來一位做生意的林老闆。林老闆住進來的當天就開始發高燒,上吐下瀉。燒到下午,眼看著人快不行了。雪雪忙叫手下的小夥計去請大夫。雪雪也跑前跑後,煎藥熬湯,林老闆說:「我身上帶的銀兩不多了,不要抓貴重的藥,不然我就付不起店錢了。」雪雪說:「治病救命要緊。
  • 客棧老闆娘(下)
    老闆娘兄弟姐妹七個,她有四個哥哥,兩個姐姐,她是兄妹中最小的,排第七,她家客棧,就叫七妹客棧。往年生意好的時候,除了請有工人,全家人都在客棧忙碌,今年因為疫情影響,遊客寥寥,大家都很閒,她老公去附近工地上幹活兒了,他會電焊。娘家離這裡不遠,十幾公裡,彎彎曲曲的山路,她把車子開得飛快,我稱讚她駕駛技術好,她說,開習慣了,路太熟了,要是讓我上高速,反倒不敢開快了。
  • 古代小說:美女店老闆變驢子
    村子裡有一家客棧,生意非常好。客棧老闆是個三十多歲的美麗婦人,大家都叫她三娘子。一天傍晚,有一位商人趙季和,恰巧經過這裡,看看天色快黑了,就決定在這家客棧過夜。三娘子皺起眉頭說:「哎呀!真是不巧,今晚客人多,小店裡已經沒有空房間了。這樣吧,廚房隔壁還有個小空房,如果您不介意的話,就委屈一夜吧!」趙季和沒有其他辦法,只得答應。當天夜裡,由於屋子裡悶熱,趙季和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就是睡不著。
  • 聊齋故事:商人落難誤入夜叉國,娶了母夜叉成為大富翁
    聊齋故事:商人落難誤入夜叉國,娶了母夜叉成為大富翁交州有個姓徐的人,常年漂洋過海做生意,有一次,他的船在海中行駛時,忽然被一陣狂風捲走了,等他睜開眼時,自己已經到了非常陌生的深山密林中裡。這是什麼地方?有人在這裡生活嗎?徐生用纜繩把船系牢,背著剩下的一點乾糧以及一些日用品上了岸,希望能找到當地的人家。
  • 如果聊齋就好了
    01《聊齋縣長大人是個有情有義的人,他差人去告知恆娘,要她和陪同丫鬟一起來縣裡享福。恆娘帶著丫鬟小蝶從鄉下啟程了。長途跋涉,她們趕著一輛牛車上路。快到縣裡的時候,經過一處客棧,恆娘和小蝶打算在客棧休整一下,住一晚再走。
  • 故事:傳說,大漠深處的食新客棧,只迎新客,不接舊人
    以他朱文山的狠毒,老婆沒了,再找就是,若是他老子娘沒了,他還能再找?」「然後再把他老子娘藏到這個鬼客棧裡,就算他朱文山手段通天,他還能找到這裡不成!到時即便他再心狠手辣,也得束手就擒,那鏢裡的寶貝…」「哈哈哈哈,還是大哥英明,大哥英明」說罷,幾人抬碗狠狠地一砰,如牛灌水一般狂飲,吉良看著淌的滿地都是的酒水,可惜的搖了搖頭。
  • 故事:一方殘破的硯臺,裡面藏著一個秘密,知府差點栽在裡面
    這一天,忽然來了一個商人,自稱名叫車前財,要來買巴知府留下的一方硯臺。巴不適說道:「我父為官清廉,所留遺物不多,全是普通貨色,沒有值錢東西。特別是那隻硯臺,破舊不堪。不知先生為何要買它?」 車前財嘆口氣說:「我和巴知府之間,就是因為那隻硯臺相識相交,之所以要買硯臺,就是留在身邊,睹物思人,有個念想而已。」
  • 新聊齋:男子每晚夢父討飯,道長讓他去外地,送人200兩銀子解災
    新聊齋故事:父子陰陽債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王生看見這人嚇了一跳,連忙趴在地上恭敬磕頭,這是他的父親。這次燒出來的紙錢在墳頭前堆成了小山。王生想,今天燒這樣多的錢,父親應該很高興吧!
  • 虛擬女友、遠程教育這些在清朝就提出來了?證據就在《聊齋》裡
    但如果我說遠程教育的概念,在清朝就被人提出來了你信不信?而且提出這個概念的人還是著名的小說家蒲松齡,你是不是感覺更離譜了?劉赤水走進床邊,發現他們忘了一條紫色的絹褲,就把褲子藏起來了。一會兒,一個丫鬟進來找劉赤水要丟的東西,劉赤水就說要報酬。丫鬟說送酒,劉赤水不答應;丫鬟又說給金子,他也不答應。丫鬟沒辦法只好走了。一會兒丫鬟又回來了,她說:「我家大姑說給你找個漂亮的妻子怎麼樣?」劉赤水就問:「你家大姑是誰?」丫鬟回答:「我家姓皮,大姑叫八仙,和她一起的是胡郎。
  • 商人好心教下一頭老騾,誰料無意中牽出妻子的醜事…
    張三是個經常跑外地的商人,古人做生意錢是賺了,但也相當不容易,路途稍微遙遠就要出門許久某日,張三告別宋氏再次出門,路途中在一家客棧借宿,進了房門卻聽見慘烈的叫聲,他開門尋聲而去,張三善心一起,說道,罷了,我看這老騾與我有緣,今日就救他一命,店家莫要再動手,這頭騾子我買下了,就當交了個朋友,外出路上也算有個伴。
  • 聊齋故事:《夜叉國》男子被迫娶了母夜叉,竟然因禍得福令人羨慕
    蒲松齡寫聊齋,看似多為妖魔鬼怪,其實都有一定的內涵。比如今天這篇《夜叉國》雖然在眾多聊齋故事中不太起眼,但他描繪了人們對美好愛情的渴望,愛是可以跨越種族、相貌,即便是人和夜叉也能攜手白頭,幸福一生。那麼《夜叉國》具體說的是什麼故事呢?一起看吧。
  • 聊齋志異:小人
    他號稱他能養小鬼,小鬼裝在甕中,只要有人朝著小甕投錢,那小鬼就會出來,為大家唱歌。大家聽了都感覺十分新奇,半信半疑。有人耐不住性子,朝甕中扔了一個錢,術士打開蓋子,只見真的從甕中出來了一個小人,那小人一尺多高,小巧如真人。他出來引吭高歌,唱完一首歌就又進去小甕中。一時之間,很多人朝他的小甕投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