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劇只有十幾個鏡頭,3集便下線,但她的格局影響了明蘭一生

2020-11-15 閱讀光陰

《知否》:衛小娘

一個人的優秀不是天生的,都是後天習得的。明蘭也不例外,庶女身份卻高嫁侯府,還能把日子過得風生水起,這本身就是極不簡單的事。

都知道明蘭是受祖母的教導,才出落得如此優秀,但其實還有一個人,雖然她在全劇中只有十幾個鏡頭,3集便下線了,但她對明蘭的教導都影響了明蘭一生。

她就是明蘭的生母——衛小娘。

雖然衛小娘正面出場沒幾回就下線了,但整部劇都貫穿著衛小娘的影子。甚至有人說,衛小娘才是《知否》全劇裡人物格局的靈魂擔當。

才高八鬥,卻身藏不露。

盛紘為什麼寵愛林噙霜,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林小娘會吟詩作賦,經常能與盛紘搞些風花雪月的浪漫情調。

盛紘是五品官,昨天文章裡講到五品官的等級正處在「九品十八階」的中間部分,不算高,但也不算低。跟權貴雖然比不了,但是錢財銀兩是不缺的。所以,男人一旦有了權、有了錢,那就會想在事業之餘尋點情趣。這時候,林噙霜的這點本事,就正好派上用場。

《知否》:林小娘

但是林噙霜的那點本事最多只算個玩意兒,登不了大雅之堂,更談不上什麼格局見識,因為你看她教墨蘭怎麼教的?都是教怎麼揣摩男人的心思,怎麼討好,怎麼賣乖,所以別說大娘子看不上她,祖母也看不上她。

但衛小娘不一樣。有兩件事能反映出來:

第一件事是,關於衛小娘看的書。

明蘭隨祖母回去老家探親,因為是走的水路,遇上了水賊,後來被顧廷燁救了。明蘭當時見顧廷燁一個侯府的嫡子卻流落在外,想勸他回去,說不要因為一時的意氣耽誤了他女兒容姐的一輩子。明蘭跟顧廷燁說起《戰國策》,說這是她娘親,也就是衛小娘告訴她的故事。這時候,顧廷燁說:「你阿娘還看《戰國策》呢?」

這時候衛小娘早已下線了,但從這句話可以知道,衛小娘經常看《戰國策》。

《戰國策》是本什麼書呢?它是西漢的劉向寫的一本書,主要記載了戰國時期的縱橫家,就是那些遊說之士的政治主張和治國謀略。這就明顯和那些詩詞歌賦不是一個檔次的了,俗話說「讀史使人明智」,《戰國策》裡講的是各國的優勢劣勢,以及如何利用這些優劣從而使國家強大,講的都是治國之道,更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看懂的。

衛小娘能的看懂《戰國策》,說明她的才學不一般,遠在林噙霜之上,甚至不輸祖母。

第二件事袁家下聘,明蘭投壺,替華蘭保住了聘禮。

當時顧廷燁是公認的投壺第一高手,但當時只有四五歲的明蘭,就把顧廷燁贏了。而教明蘭投壺的正是衛小娘。徒弟都這麼輕鬆贏了第一高手,可見衛小娘的本事甚至在顧廷燁之上。

但有意思的是,明蘭投壺贏了之後,盛紘又驚又喜,就跑去看衛小娘,說:這麼多年我怎麼不知道你會投壺呢?

明蘭當時五歲,說明衛小娘至少到盛家也五年了,五年了盛紘都不知道她會投壺,而且是一等一的高手。這說明衛小娘把這些才能都隱藏了,為什麼要隱藏呢?因為她的心根本不在這裡。

外表柔弱,卻志向高遠。

盛紘曾經說林小娘是外表柔弱,內心更柔弱,看著就想讓人保護。但衛小娘是外表柔弱,但內心裡卻志向高遠。

衛小娘臨死前留給明蘭一幅畫——《李娘子鎮守娘子關》,這幅畫不僅對明蘭影響深遠,而且可以說是衛小娘思想的精髓所在。

李娘子說的是唐朝的平陽昭公主,當時李淵建立大唐的時候,平陽公主南徵北戰,後來鎮守山西關隘葦澤關,抵擋了千軍萬馬的敵人,為李淵等人穩定住了大後方,功不可沒。

有一次,明蘭和嫣然對話,說那幅畫是衛小娘生前最喜歡的,因為李娘子一個女子,不靠父親兄弟,一個人也可以抵禦千軍萬馬,是天下女子的典範。

這其實也是衛小娘的志向。她看《戰國策》,喜歡李娘子,認為女子也可以不依靠他人,在古代這是一種非常超前的獨立意識。而這個意識也深深影響了明蘭,所以才有後來明蘭為什麼說「不要指望別人」的話,就是從小受了衛小娘的影響。

無力反抗,悲哀心死。

但在衛小娘生活的時代裡,女子是沒什麼出路的。衛小娘來到盛家,是因為家裡人要花錢看病,才把她賣到盛家。而大娘子當時買她是為了和拿她來和林小娘分寵,所以衛小娘在盛家也只是個工具、玩意兒。這一點衛小娘看得很清楚。

心懷高遠的志向,但現實中不得不賣身救親人,衛小娘對這個社會是哀莫大於心死。所以,每次盛紘來她屋裡,她都找理由不是說屋裡冷,就是拿別的理由讓盛紘離開。所以,她不是不得寵,而是她不願得寵。

她知道,在盛家,她沒得寵,明蘭也沒有靠山,想活下去,只能小心翼翼。所以,她告訴明蘭要守拙。於是,明蘭從小就一直守拙裝乖。

直到衛小娘死後,明蘭被養在祖母身邊,祖母作為明蘭第二任導師,對她進行了第二階段的教育,即籌謀。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祖母與衛小娘不同,祖母出身勇毅侯府獨女,對於大宅門裡的爾虞我詐早看得通透,而且深諳此道。

如果說在衛小娘的教導下,明蘭學會了為人之道,那麼在祖母的教導下,明蘭學會了處世之道。包括與家人、與朋友,與日後的夫君的相處之道。最終,活成了人人欽羨的模樣。

衛小娘雖然有才有志向,但最終沒有用武之地,就像歷史上大多的失意文人那樣,選擇了隱世。而明蘭繼承了衛小娘的才志,但從祖母那裡懂得了生而為總不能活一世,要向前看。

所以,即使沒有父親的寵愛,她也認真得活著;即使齊衡負了她,她也能擦擦淚,重新笑對生活……她說:眼睛是長在前面的,就應該向前看。人活這一遭,是來好好活的。

你決心好好生活,生活最終也會好好待你。

關注我,一起讀懂光陰裡的那些情感故事。

相關焦點

  • 《知否》影響明蘭「三觀」3個女人:積澱、謀略及實踐助女性成長
    主角明蘭,身世悽涼,卻因為遇到了雙商在線的三個女人,通透睿智「三觀」得以建立,歷經坎坷波折,把一手爛牌打出了「王炸」,夫妻和睦,子女孝順,朋友眾多,家勢興旺。不同於原著小說的穿越女主,電視劇女主是個土著,所以她的成長離不開從小到大有人引導,教育。我以為她的人生導師非這三位莫屬。
  • 《瞄準》大結局來襲,3點跡象表明,全劇最聰明的人要下線了
    有3點跡象表明,全劇最聰明的人要下線了!畢竟還有幾集的劇情,池鐵城或許可以逃脫,進行最後的垂死掙扎,但是計劃失敗必須得失去點東西,方晉甫就是接下來的犧牲品。根據最新的51集、52集預告顯示,李北筏串通方晉甫布了一個局,想要故意引秦紫舒露面,然後戳穿蘇文謙的謊言,順便彈劾池鐵城,來一個三堂會審。
  • 知否全劇最有心機的人其實是明蘭,她只不過一個利己主義者
    小說和劇裡都是,但差別非常大,至少書裡,明蘭不會為了自身利益主動算計人,最多就是不想吃虧而已。劇中人設實在崩的厲害,不多說了,我談談書中的明蘭。書中明蘭是因公殉職,那時她還是個想為社會做點貢獻的有志青年。結果死後魂魄穿越,發現劇本不大對,處境有點太慘了。她對此非常不滿,但又不得不認命,這才踏上了利己主義者之路。
  • 《知否》衛小娘:臨死前教給明蘭的三個道理,讓明蘭受用一生
    這一點,從衛小娘臨死前,強撐著口氣對明蘭的說出的幾句話,就可以看出,明蘭受母親的影響極深。明蘭回答後,她遂交代明蘭要好好謝謝顧廷燁,別人的好要記得,並叫明蘭把剛繡好的護膝送給顧廷燁。 明蘭哭著應允了,此後多年,明蘭也是這麼做的,她韜光養晦、深藏不露,即使兩個姐姐欺負她,她也從沒有認真計較過。
  • 《瞄準》大結局預告提前放出,3個角色下線,池鐵城結局讓人意外
    其中,秦紫舒和歐陽湘靈這3名角色疑似下線,而池鐵城疑似令人意外地瘋掉了。廢話不多說,且聽小編慢慢道來!然而,當劇情進入後半段的時候,她的劇情逐漸多了起來。於是《瞄準》的整個劇集風格也發生了改變。由於她的出現,她和池鐵城、蘇文謙之間的感情糾葛開始多了起來,猛然間有了家庭倫理劇的味道。
  • 甄嬛傳:流朱是嬛嬛一生最遺憾的白月光
    她雖然下線很早,但她的死,換來了嬛嬛逆境重生。「白月光,心裡某個地方,那麼亮,卻那麼冰涼......」前面幾集在甄府的時候,細心一點你就會發現,我們流朱小姐姐真的穿衣打扮好寒酸的,反觀她隔壁的浣碧,完全不在一個檔次的。那時候的流朱只有十幾歲,人小心裡單純,斷沒有浣碧那麼多花花腸子。浣碧問流朱,小主現在成了小主,以後就要住在宮裡了。
  • 《新世界》柳如絲下線,3個男人讓她生無可戀
    最近更新的《新世界》劇情中,柳如絲下線了。雖然在劇中,她以一個反派人物的形象出現,但仍讓人感覺一絲絲惋惜。柳如絲長相漂亮、氣質高貴,骨子裡還有一種「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主見和叛逆。在她短短的一生中,與3個男人產生重要聯繫,但也是這3個男人,讓她覺得人生毫無意義
  • 《知否知否》明蘭的3段感情,也說明了她的擇偶觀
    看《知否止嘔》終於到了官配的顧二叔和明蘭,尤其是顧二的表白語真的是甜到不行,既說明了對明蘭的喜歡,又告訴了對方他的行動就是要娶她為妻,生子相伴一生,這是最甜也是每個女人最想要的感情。反觀明蘭的3段感情,也說明了明蘭恰恰是會幸福的。
  • 張貴妃下線,徽柔下嫁,曹皇后人設崩塌,終是她承受了一切
    隨著劇情的走向,囂張跋扈的張貴妃已下線,而悲劇正向公主徽柔走來,官家與娘娘的做法終究寒了很多人的心,曹皇后的循規蹈矩更是成了人們眼中的「厭惡。」,卻被他一句話斷定,真真顛覆三觀都在為曹皇后人設的感嘆之時,紛紛懷戀起已經下線的張貴妃,更有人表示:皇后只是一味裝腔作勢,不如張貴妃的真性情,若徽柔是張貴妃的女兒,定不會讓她受這樣的委屈。
  • 《知否》原著:明蘭一生所遇3個男子,偏偏選了最不愛她的顧廷燁
    ,是真真切切的青梅竹馬,他儒雅聰慧,是當時所有人的夢中情人,在私塾裡上課和顧廷燁幾乎是兩種類型,一個是校草,一個是學渣混混,小公爺獨獨鍾愛明蘭,送給她筆墨,珍惜她的護膝,為了娶她第一次違背母親的意願,卻最終事與願違,兩次錯過了明蘭。
  • 《知否知否》:我發現,明蘭的婚姻之所以幸福,離不開這3點原因
    小的時候,在明蘭母親去世之後,她也看透了了盛府上下所存在的問題,娘沒了,爹也不疼她,她不能強出頭。所以她一直在隱忍,隱藏自己的天性。直到後來長大,她有能力保護自己,加上祖母撐腰,明蘭活潑開朗的個性,才漸漸釋放出來。
  • 盛墨蘭的悲劇:眼淚從來不是武器,格局才是人生的籌碼
    墨蘭的一生可謂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的完美詮釋。生母林噙霜手段了得,將盛紘迷得暈頭轉向,愛屋及烏的盛紘對這個四姑娘寵愛有加。庶女的身份,過著比嫡女還尊貴的生活。母親給了她姣好的容貌,教會她詩詞歌賦,通身氣派仿若仙人,誇獎與讚賞綿綿不絕。可林噙霜卻忘了,格局才是一個女子在那個時代的最重要籌碼。
  • 《陳情令》:全劇最慘的一集,遍體鱗傷的魏嬰,還在強顏歡笑
    導讀:上一集說到魏嬰等人前去溫氏聽學,這些正派弟子,在溫氏的地方猶如階下囚,這一集更是堪稱全劇最慘,把魏嬰虐得不要不要的。被關在屋子裡的魏嬰,發現了藍氏僅藍湛一人獨身前往有點不對勁,便準備前去探尋,結果被門衛擋住,這才是他們在溫氏受氣的開始。
  • 衛小娘臨死時的一番話,早已決定了明蘭的一生
    都說沒有腦子和膽識的人活不過前三集,我卻覺得她是個有智慧的女人,只是太認命,運氣也不夠好。但她的死猶如一把迷宮的鑰匙、開啟了明蘭心智的大門。明蘭的媽媽(衛小娘)因為家境貧苦,為給重病的家人治病換藥錢而被賣進盛家做妾。盛府的大娘子(正室)為了制衡林小娘(寵妾)買走了她,作為平衡內宅各房勢力的棋子。
  • 知否知否:衛小娘如此聰慧卻活不過三集,最大的軟肋是明蘭
    作為女主盛明蘭的親生母親,衛小娘算得上是聰慧過人,她知書達禮,又有活潑開朗的少女情懷,可惜,偏偏因為父親病喪,家裡七八個孩子沒人養活,為了家人,被迫為妾她知道自己是王大娘子用來制衡林噙霜的棋子,又知道自己沒有娘家撐腰,便一心只求平安度日,可惜,終究抵不過現實。
  • 《甄嬛傳》中餘鶯兒為何只活了六集就下線了?
    在這部劇中,她算是出境較多次,卻只活了六集就下線的嬪妃了。後又找了華妃這麼個強大靠山。本來有皇上的寵愛和華妃撐腰,應該是能過得很好才對啊!為什麼卻只活了六集就下線了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欺壓各嬪妃餘鶯兒仗著有皇上的寵愛,便開始目中無人。
  • 武庚紀114集先行暴躁蘿莉上線,絕美白龍下線,破天斬暴擊黑龍
    接下來,《武庚紀》第114集的看點更多,因為大元帥終於要和黑龍開打。而最後一個冥族大將也上線了,她就是暴躁蘿莉「蒼白的臉」。那麼第114集到底有哪些精彩的看點呢?跟隨編者的腳步,我們一起來看看第114集的先行劇情吧。
  • 《知否》原著:盛家寵妻滅妻的傳統,如何影響7個兒女的一生?
    長此以往,自然形成了深遠影響。這具體就表現在7個兒女的為人處事上。02 四個女兒盛華蘭華蘭是盛家的嫡長女。她出生之前,並沒有林小娘。那時王氏和盛紘新婚燕爾,正是蜜裡調油的時候,過了幾年你儂我儂的日子。不管婆婆怎樣刁難她,怎樣壓榨她的銀錢,而她的原則只有一個:只要丈夫的心在她這裡,她就能笑到最後。盛墨蘭墨蘭在林小娘的影響下,很會討盛紘喜歡。所以是幾個女兒裡,特別討盛紘喜愛的一個。這也養成了她趾高氣揚,不可一世,自私自利的性子。
  • 《知否》原著:盛紘的婚姻觀,直接影響7個兒女的一生
    盛家的七個孩子,不管男女,他們長大後的愛情觀、婚姻觀多少都受到了盛紘的影響。但是,過去那十幾年的時間中,盛家的幾個孩子見證了盛紘「寵妾滅妻」的全過程,在妻妾之爭的環境下長大,每個人早已產生了對未來的想法。 盛華蘭,只求一心人盛華蘭是盛家的嫡長女,她出生的時候,林噙霜還沒有進門,那時候,盛紘和王氏的感情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