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見平遙,和一位近百歲老人的故事。

2020-08-29 老王拍了拍

去年初夏,我從悶熱潮溼的南方搭高鐵回家,應該是從天津下車。幾個朋友說,乾脆直接到終點站吧,別半路下了,聚聚。

朋友開車接到我,直接去簋街吃飯。到了地方已經是過了午夜十二點的光景。

可依舊是熙熙攘攘的人群。

胡大總店門前,一群排隊等座的人。你很難想像這是午夜零時的光景。

我們取到號,看看排位。覺得再過倆小時都不定能吃的上。然後。。。遇了個黃牛。

過程不表。。。可算是吃上了傳說中的胡大。一飯店竟然都會有黃牛,就問這玩意兒你受得了嗎?!

吃完飯再去工體逛了逛,等折騰到朋友的住處。天真的亮了,他們商量早點要吃什麼,我坐在後座,大概已經是半昏迷狀態了。我說我要回去睡覺

第二天起來以後。一朋友說,咱們一起出趟門兒吧。

去哪,我要睡覺。

他說去平遙。我說好!

因為這哥們兒的老婆娘家是平遙古城,這次回去是要看望家裡的老人。

從北京出發,到了平遙已經是晚上。朋友的大舅哥請我們吃了一頓豐盛的具有當地特色的晚餐,並給我們安排了住處。

住的地方是一個很氣派的仿古大四合院。

大紅燈籠高高掛。

老式的格子門窗和土炕。

可是。。話說這個布置,是不是有點搞事情啊

咳咳。。這個被子,過分了啊。

第二天那朋友和老婆回家去看老人。而我們自由行,打算去古城裡逛一逛。

在城外找了家小館子吃飯。

碗禿和莜麥窩窩(是叫這個吧?我記不清了)

平遙古城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規模龐大,保存相對完整,這個實屬不易。早已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古城裡的商業氣息很濃,人也比較多。所以我並沒有拍太多的照片。

這也是我為什麼這篇文章要叫「淺見平遙」的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就是我們來的有點晚,城太大了,確實沒有時間仔細的遊玩。

其實我是不大願意來這種滿是人頭的景區的。但這些老建築確實值得一看。

但是既然來了,該逛的也都要逛一逛。

有人說一座平遙城,半部晉商史。走在這斑駁的建築群中,你會有一種別樣的感覺。

只是抓了幾個遊客少的空隙,拍了一點照片。

因為今天的主題是「淺見」,有很多東西在這裡我就不深入的去講述了。

其實這座歷經了兩千多年風雨的古城,還是有著太多的故事的。不要說整個古城,就是每一座宅院,每一塊青磚。都有些太多太多不為我們所知的故事。

說起故事,那麼我就要說說在標題裡提起的這位年近百歲的老人。這位老人就是我這個朋友妻子的姥姥,時年98歲高齡。當時身體狀況不是太好,這也是朋友此行的目的。

來的路上,我從朋友妻子那裡聽了老人的生平,心裡五味雜陳。我在這裡大概轉述一下。

老人的家就在平遙古城內,當時國民講究實業興邦,她的父親亦是一位實業家,蓋的廠房,買了整套的德國機器,開了一家麵粉廠,還有城裡半條街的門面。

她是娘家的三小姐,從小上私塾,讀聖賢書,學琴棋書畫。十歲之前,據說出門都是兩腳不沾泥,是名副其實的大家閨秀。

後來鬼子來了,砸了機器,毀了廠房。老人的父親一病不起去世了。但畢竟家大業大,會有些許存項,再加之祖宅和部分產業還在,一家人還是可以度日的。

好不容易熬到解放,但又遇到了那個特殊的年代。家裡的宅子,工廠以及半條街的鋪面房都屬於了人民大眾。而且因為老人當時的家庭成分問題,嫁的並不好。老人一輩子要強,過著估計是她小時候想都不敢想的生活。真的想知道老人這近百年的心路歷程。

在進城之前,我們還特意問了朋友妻子老人當時家的位置。如果我們沒找錯的話,現在已經是一個旅店。一座三進的很氣派的大宅子!

我們走進去看了看,還買了瓶水,在院子裡的石凳上面坐了一會兒。不禁感慨頗多。

望老人少受人世疾苦

相關焦點

  • 百歲老人的折騰史——《爬出窗外並消失的百歲老人》
    《爬出窗外並消失的百歲老人》[瑞典]約納斯·約納松一位百歲老人搞笑參與20世紀重大歷史事件,驚奇與驚險的折騰史。看到本書的契機是在二手書網站,當時已經售罄,於是買了紙質書,同時也用電子書交叉看。看到這個書名的時候感覺很搞笑,一百歲的老人爬窗幹啥呢?
  • 平遙官方回應賈樟柯退出平遙影展:「他和誰都沒有溝通就宣布了」
    面對猜疑,平遙縣委宣傳部獨家回應《中國慈善家》說:「他(賈樟柯)自己自以為是地宣布(退出)了,和誰也沒有溝通,省、市、縣裡都不知道。我們政府一貫的態度都是市場運作、公司主辦,我們是支持人家辦的。」,打造出國內最真誠、最純粹的一片電影熱土,在國內外均獲得不錯的口碑和美譽度;並且,影展在第四年的時候實現了不依靠撥款,徹底公司化、市場化運作,盡最大可能爭取到了國際影展優質影片100%的國內首映率——這一切背後,都離不開賈樟柯及團隊數年來持續付出的心血和努力。
  • 村子裡嬰兒頻頻夭折,道士調查後,竟然動手殺死了一位百歲老人
    這件事情讓許多村民非常恐慌,希望村長解決這件事情,隨著這類事情的不斷增加,北華村的村長遠去他鄉請了很有名的道士,道士經過長時間的秘密調查,竟然殺死了村裡的一位百歲老人,就這樣殺完老人就走了村裡人很氣憤,想要問道士為什麼殺死這位老人?但是道士卻走了,卻在這個時候,人們都摸不到頭腦,北華村的村長出來了,向大家講述了自己同道士一起調查的經過,道士在村莊裡面運用自己的法力在村莊裡四處環繞,但是卻在百歲老人的家中發現一縷縷的黑煙,便向百歲老人的家裡跑去。道士向村長要了些紅紙和一壺雄黃酒,村長並不知道他需要這些幹什麼,他自己說自己有安排。
  • 故事:百歲老人「離家出走」的背後,是一種帶著枷鎖的愛
    快到花棚的時候,我在街邊看到一位老人,自己坐在輪椅上,輪椅停在當街。附近的街坊我都認識,但是沒見過這位老婆婆。從外表看,我沒辦法估計婆婆的年齡,但肯定在80歲以上。穿了一身素色的衣服,白透的頭髮絲絲柔順,連皮膚也透出一種異常的白色。走的近了些,終於看清老人的動作。
  • 我和一位百歲長壽老人有故事(98歲)?
    我和姥姥可算是」忘年交」的好朋友,我們之間有許多精彩的故事!姥姥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外公因病去世的早,外公去世時侯,姥姥當年只有36歲。一個人含辛茹苦拉扯大了四個兒女都成家立業。姥姥真是辛苦了!感恩!
  • 稱百歲原來是烏龍,勸兒女關心孤老人。
    我也為我聽錯了,我仔細打量了下這老頭,身高不高,要胖不胖,身上裹一件厚的羽絨服,象充氣的企鵝,頭上戴頂絨線帽,中氣十足,也就七八十歲模樣,不象過百歲的老人。老頭也發現我疑惑神情,從脖子下拽出一個小牌子,上寫五個字「百歲老人證」。「這是民政局發的」我雙手捧著證書,心潮澎湃,終於見著傳說中的「百歲老人」。
  • 故事:藥草園的百歲老人(小說)
    那男子走近老人,大聲說道,「這位女孩是地區報社的張記者,大名張芸,也是我的同學和朋友!」「啊,張記者!你好!」老爺爺笑著點頭道,「你真的是我孫子亮亮的朋友?」「是啊,我們倆是同學。也剛處朋友。」張記者道,「聽你孫子林亮亮說,你是百歲老人,我有些好奇,想來採訪您的長壽之道的秘訣,給您寫篇專訪稿子。」「我不會談,也沒啥秘訣。」
  • 神鵰中年近百歲的柯鎮惡,內力是不是很深厚?其實他根本不會內功
    本文咱們就來聊一聊,年近百歲的柯鎮惡,內力有多深厚?按照連載版和三聯版的設定,柯鎮惡出場時已經四十多歲了。而新修版中,柯鎮惡出場時,才三十多歲。從《射鵰英雄傳》開篇到《神鵰俠侶》結尾,中間過了五十五年。那麼連載版與三聯版中,柯鎮惡最後一次出場時,已經接近一百歲了,而新修版中,最多也就九十歲左右。
  • 「武宣網絡文學·百歲老人」他們出村相扶將
    ——祿新鎮復旦村百歲老人蔡玉文的故事覃麗明文 陳德仁圖 第一次到復旦村時,一對鬚髮皆白的老人正笑眯眯地坐在村口的石板上。隨行的衛生院韋仁仲副院長一見樂了,停車問道:「蔡老,阿奶,你們這是樂啥子哩?」村醫在介紹健康知識這對老人,就是我們採訪的百歲老人蔡玉文和他的老伴韋玉花。
  • 傳說蓬萊仙島上有三位仙人比誰的歲數大,一位說他和盤古是髮小
    一、讀一則故事有《海屋添籌》這樣一個故事:傳說在蓬萊仙島上有三位仙人比誰的歲數大。其中一位老者說,他小時候和盤古一起玩耍;另一位老者說,他將一顆桃核扔到了崑崙山下,現在這棵桃樹已經長到和崑崙山一樣高了;還有一位老者說,他每當看到人間的滄海變為桑田,就讓仙鶴叼一根樹枝扔到屋裡,現在這些樹枝已經堆滿整整十間屋子了。讀到這裡,相信大家對「海屋添籌」的意思應該明白了吧。可能你會說,第三位仙人真是長壽星啊!
  • 策馬萬裡,回首還是故鄉,百歲老人思鄉情切切
    按輩分我叫他老爺爺,老爺爺今年一百歲了,是我們村目前最高壽的人。他是解放前從山東參軍離開的家鄉,參加過解放戰爭。我沒見過他,但是我和老奶奶以及他的兒子、孫子非常熟悉。解放後,老爺爺回到家鄉和老奶奶離婚。第二任妻子是他的戰友,結婚後,他們生育了七個兒女。老爺爺離婚時,父親已經去世,老奶奶當時才二十多歲,但她一直沒有改嫁,養育著唯一的一個兒子,並照顧婆婆。
  • 小說:傳說中的「百壽村」人均壽命超過百歲,原因竟是因為這東西
    百壽村,以長壽老人著稱,這裡依山傍水,環境優美,泉水清甜,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個年過百歲的老人。我就是這個村的,本想著以後要活一百年,何不趁機出去瀟灑,多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的。但今天,我接到了家裡面大哥的電話,父親死了!當時我就不相信,父親這麼硬朗的身體,怎麼可能會死,他可才六十七,離百歲都還有三十多年的光陰。
  • 乘風破浪的妖怪|百歲鐵篦
    百歲鐵篦太原有個叫王仁裕的人,家裡有個老人已經二百多歲了,身體只有三四尺高,兩隻眼睛變成了碧綠色,飲食很少,晚上也不睡黨。每過一個多月,就消失不見,幾天後オ回來,沒人知道她去了哪裡。她的床頭放著一隻柳箱,只有一尺多長,封鎖甚嚴,不讓人看。老人經常告誠子孫:「如果我出去了,一定不要打開這個箱子,不然我就回不來了。」
  • 河南百歲老人去醫院看病,因無意露出胳膊,醫生悄悄報了警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出現了很多的革命英雄,有的死在戰場,有的至今還在世,今天我們來講講抗戰女英雄銀金花的故事。曾經立下戰功的銀金花不想被人追捧,只想跟著丈夫兒女們過安安穩穩的生活,如今銀金花的生活還能自理,並且有了低保和百歲老人的補助。
  • 一位老兵的愛情故事。(原創:自薦)
    負責一日三餐燒飯,是一位叫秦英的年輕姑娘20歲,她和8位工作同志年齡差不多,長得很水靈梳著兩條長辮子,性格活潑開朗,使她向駐島解放軍,學會唱了好幾首革命歌曲。小王是山東膠東地區人,婚後曾帶著新娘,去老家拜見自己的父母,老人看到兒子在南方,找了一位漂亮兒媳好開心,按當地風俗,又補辦了一次膠東式的婚禮。婚後一晃幾十年過去了,夫妻倆先後生了5個兒女(2男3女),孩子們個個長大成人,結婚成家生兒育女都當上祖字輩了。
  • 故事:老人手,病帶走,一位老人去世後,緊緊抓住孫子的手
    有這麼一句老話:「老人手,病帶走!」意思就是說,老人去世之後,用他的手摸哪裡,哪裡的頑疾就會消除,被老人帶走了。但是知道這件事情的很多,卻很少有人去做,畢竟老人已經逝世了,躲避還來不及,怎麼可能再讓老人摸自己。
  • 【追尋農場足跡 講好奮鬥故事】(第五期)——一位老人的軍禮
    是他對自己勤勤懇懇、默默奉獻過往的總結,是他對單位和同事關愛的感謝,還是他用自己一生去踐行堅守信念、永遠跟黨走的堅定告白?讓我們一起去探知這位老大學生、老革命、老農場人軍禮背後的故事。翻開有關南下工作團的報紙和書本,聽著老人的講述,我們仿佛穿越回那個充滿豪情、激情澎湃的革命歲月裡。
  • 百歲奶奶成了網紅,天天說我們家的好日子
    主要突出人物是我家百歲老壽星奶奶,讓我們誰有空回家配合一下,要求有四代人在場,突出四世同堂和諧一家人。自從去年秋天,我們全家人一起為奶奶和姑姥姥舉行了百歲生日慶典後,百歲奶奶和九十歲的姑奶奶,我們家這倆可愛的老寶貝,就頻頻登上新聞欄目。
  • 平遙古城一店員與遊客起衝突,官方回應:目前正在協商處理
    一名女子稱被平遙古城一飾品店店員冤枉偷東西,並被毆打致面部多處流血。
  • 故事:偏遠村子只有七個村民,全是百歲老人,拜訪後讓我落荒而逃
    「最老的啊,我記得是近二百歲了。」懌帝看她終於提起精神,心中總算欣慰了些。樂微小手一擺,那道奏摺倏地飛到她手中。她逐字逐句細細看了,摺子往後一扔:「我去看看!」不待懌帝招呼,她已飛得不見了。懌帝想了想,趕緊派趙林前去招提寺,同龍骨傳個話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