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鬧天宮一戰,讓孫悟空成為真正的「齊天大聖」。
但緊接著,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讓他從偶像神壇徹底跌落下來。
此後,孫悟空看透人情冷暖。
五百年間,孫悟空只見過觀音菩薩一面。
孫悟空說:
「我在這度日如年,更無一個相知的來看我一眼。」
五百年光陰流轉,那些結拜的魔王兄弟,只當孫悟空是一個反面教材。
從前的關係,毀的毀、散的散。
直到後來去西天取經,孫悟空身邊出現了這麼一個人。
和孫悟空交過手後,他自嘆不如孫悟空。
看過孫悟空降妖除魔的真本領,他打從心裡崇拜這位大師兄。
他就是孫悟空的頭號鐵粉——沙僧。
一路西行,沙僧的存在感雖不高,但卻給了孫悟空巨大的力量。
那日,沙僧在流沙河底等待,忽然聽到岸上一陣議論。
「你看那前邊水勢寬闊,怎不見船隻行走,我們從哪裡過去?」
「果是狂瀾,無舟可渡。」
「真是個難,真是個難!」
沙僧遠遠看去,這一行人中恰好有一位取經人,沙僧大喜,他在心中揣摩:
「那是觀音菩薩要自己等待的取經人嗎?
那是救自己脫離流沙河的師父嗎?」
懷著急切的心情,沙僧一個旋風,奔上岸來,就要搶唐僧。
為了不讓這個有著紅焰頭髮的妖怪把師父搶走,孫悟空抱起師父就閃躲。
留下八戒和妖怪打鬥,藉機纏住妖怪,拖延時間。
沙僧不懼豬八戒的九齒釘耙。
可突然,一鐵棒朝他打來,嚇得他慌忙躲過,鑽到流沙河裡。
接下來,豬八戒追到水裡和沙僧繼續打,而孫悟空只在岸上焦急地觀戰。
看到這裡,有人肯定疑惑:
為什麼孫悟空不追到水裡呢?
原來,八戒做天蓬元帥的時候,是總督天河,掌管八萬水兵,懂些水性。
而水戰是孫悟空的弱點,孫悟空自己也說:
「水裡的買賣,有些兒不靈活。」
由於降不住妖,過不了河,孫悟空跑去找觀音菩薩埋怨一場。
後來聽了菩薩的解釋,才知道流沙河一戰全是誤會,沙僧其實就是三師弟沙悟淨。
正所謂不打不相識。
流沙河一戰中,沙僧躲過了孫悟空打來的兩棒,也領教了孫悟空的厲害。
沙僧心裡清楚:
「孫悟空的本領遠在自己之上,要不是躲在流沙河中,自己肯定打不過孫悟空。」
畏懼心,讓沙僧只敢跟在大師兄孫悟空的身後。
直到後來,有一件事,讓沙僧對孫悟空的感情,由畏懼變成了佩服。
第二十七回,白骨精變成的女子被孫悟空識破真身。
他一棒將白骨精打倒後,白骨精立馬遁逃,只留下一個假屍首。
唐僧戰戰兢兢,罵孫悟空無故傷人性命。
可再看白骨精之前拿著的籃子,裡面香噴噴的米飯、饅頭全部現出原形。
看到眼前的長蟲、青蛙和癩蛤蟆,唐僧只信了三分。
一旁的沙僧了解了大概後,他在心裡暗暗佩服:
原來,在其他人都不知情的情況下,大師兄早就發現,女子是白骨精變的。
沙僧明白,大師兄不是故意殺人,而是為了除掉妖精,保護師父。
但是,唐僧還是趕走了孫悟空。
孫悟空拜別師父唐僧,轉頭對沙僧說:
「賢弟,你是個好人,卻只要留心防著八戒言語,途中更要仔細。
倘一時有妖精拿住師父,你就說老孫是他大徒弟。
西方毛怪,聞我手段,不敢傷我師父。」
沙僧把孫悟空的這句話刻在了心裡。
望著未知的前路,沙師弟與大師兄告了別。
他知道,孫悟空走後,西天取經的道路會變得更加艱難。
孫悟空離開後,唐僧再也吃不上一口熱乎飯了。
有一次,豬八戒自告奮勇去化緣。
豬八戒往西走了十多裡,也不曾看到一戶人家。
豬八戒走得辛苦,腳底發疼,這才想起孫悟空的好。
真是「當家才知柴米價,養子方曉父娘恩」。
沙僧也發現,沒了大師兄,保護師父成了一件很難的事情。
在營救寶象國公主百花羞一戰,沒了大師兄孫悟空打頭陣,沒了諸神護法。
八戒和沙僧再次和黃袍怪決鬥,結果連連敗退。
豬八戒溜到荊棘叢中,躲了起來。
沙和尚被黃袍怪一把抓住,捉進洞裡,還被小妖四馬蹄般地捆住。
黃袍怪變成俊俏文人,來到寶象國。
誣陷唐僧是害人的老虎精,還施法術把唐僧變成了老虎。
白龍馬現出原形,化作宮娥去殺黃袍怪,卻也不敵。
最後,豬八戒只能去花果山找大師兄。
在豬八戒的「激將法」下,孫悟空終於決定回來降妖。
孫悟空和豬八戒先回波月洞救沙僧。
百花羞告訴沙僧:
「你有個大師兄孫悟空來了,叫我放你哩。」
一聽到「孫悟空」三個字,沙僧便好像醍醐灌頂,甘露滋心。
一面天生喜,滿腔都是春,也不似聞得個人來,就如拾著一方金玉一般。
沙僧說:
「哥哥,你真是從天而降也!」
對孫悟空的崇拜之情,沙僧全都寫在臉上,表達在言語中。
這一路西行,沒了大師兄真的不行。
第八十一回,孫悟空中了地湧夫人老鼠精的分身計,歸來時唐僧已經不見了。
孫悟空暴跳如雷要找八戒和沙僧算帳,撈起棍一片打。
豬八戒嚇得話也說不出來,沙僧故意說了一句:
「大師兄打死我和八戒,準備回花果山去。」
孫悟空扔下一句:
「我打殺你兩個, 我自去救他!」
沙僧一聽大師兄只是氣在心頭,趕緊跪下認錯,語言軟款溫柔:
「兄長說哪裡話!
沒有我們兩個,真是『單絲不成線,孤掌難鳴』。
師兄啊,這行囊、馬匹,誰與看顧?
寧學管鮑分金,休仿孫龐鬥智。
自古道『打虎還得親兄弟,上陣須教父子兵。』
望兄長且饒打,待天明和你同心戮力,尋師去也。」
在十萬八千裡的路途中,爭吵、拌嘴是師兄師弟關係的調味劑,悟空、悟能和悟淨越吵越親。
吵不散的關係背後,是崇拜,是了解,是信任。
師徒四人,最懂大師兄孫悟空的,是沙師弟。
沙僧被貶為流沙河妖的經歷,其實跟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很相似。
沙僧本是靈霄殿下的捲簾大將,只因在蟠桃會上,失手打碎了琉璃盞,玉帝打了他八百大板,貶到凡間。
不僅如此,沙僧每七天就要承受百次利劍穿心之苦。
我們可以說,沙僧所受的疼痛,不比壓在五行山下的孫悟空少。
所以,同是天涯淪落人,同受切膚之痛。
沙僧能夠體會大師兄曾經的煎熬,也更懂孫悟空的難處。
沙僧有句批語:南天門裡我為尊,凌霄殿前吾稱上。
曾經,沙僧也是擋在玉帝前的威風凜凜的捲簾大將。
現在,沙僧變成一個見誰都唯唯諾諾的慫人。
所以,當沙僧看到孫悟空還保持一分闖勁與血性之後,他打從心底崇拜這樣一種不服輸的氣概。
一路前行,孫悟空敢作敢當、英勇向前,沙僧只當孫悟空活出了另一個自己。
這一聲「大師兄」,沙僧叫得心服口服。
當然,從齊天大聖到孫行者,大師兄孫悟空並不是一個完美偶像,他也暴露了很多弱點。
比如,孫悟空小看紅孩兒,卻引得紅孩兒的三昧真火燒著了身體,連忙投入水中救火。
哪知被冷水一逼,孫悟空火氣攻心,暈厥過去,身體被翻滾的急流衝去下遊。
八戒和沙僧在水邊尋找孫悟空,沙僧看到急流中孫悟空的軀體;
穿著衣服就跳進水中,去救孫悟空。
看到大師兄全身被浸透了,四肢伸展不開,渾身上下冷如冰,沙僧不禁滿眼垂淚。
《西遊記》第九十回,黃獅精變出九頭捉住了孫悟空和沙僧。
黃獅精拿出荊條柳棍拷打孫悟空,沙僧不知孫悟空的身體是鍛鍊過的。
只見柳棍都打折了,沙師弟心疼不已地說:
「我替他挨一百下吧。」
英雄落草,大聖吃虧,常人肯定會嗤笑一番。
只有沙僧懂得大師兄的不易,能包容孫悟空不完美的地方。
儘管大師兄可以頂著天,衝在前面,但有時,他也需要一個心疼他的人。
取經途中,唐僧走走停停,對前路迷茫,八戒的心也動搖了。
只有沙僧堅定地說:
「莫胡談!
只管跟著大哥走,只把工夫捱他,終須有個到達之日。」
這一句,就是對大師兄的全然信任。
有大師兄在前,沙師弟只管跟在後面。
《西遊記》最後,沙僧也修得正果。
如來佛祖這樣評價沙僧:
「沙悟淨,汝本是捲簾大將。
先因蟠桃會上打碎玻璃盞,貶汝下界。
汝落於流沙河,傷生吃人造孽。
幸皈吾教,誠敬迦持、保護聖僧,登山牽馬有功。
加升大職正果,為金身羅漢。」
當然,沙僧心裡明白,除了感恩師父唐僧,他還想感謝的人是大師兄孫悟空。
十萬八千裡的風風雨雨,孫悟空與沙僧互相成就。
從畏懼到佩服再到成為鐵粉,衝在前面的大師兄是沙僧的偶像;
跟在後面的沙師弟,是孫悟空忠實的支持者。
人生中,有了榜樣,我們就有了前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