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是個剛烈純真的女子,她的人品就像詩經一樣美好—思無邪。
但是,大觀園並非極樂世界,花柳繁華掩蓋之下是一個真正的弱肉強食的殘酷而又血腥的叢林世界。
晴雯太單純,太剛正,她是單槍匹馬,赤足行走在這片荊棘叢中,註定要傷痕累累,灑淚而歸。
晴雯死前說:「我太不服」,少女時代不太懂這句話裡的辛酸憤怨,如今懂了,忽覺「回頭已是百年身」。
書言:「少年讀書是簾中窺月,中年讀書是臨窗望月」,那麼,此刻便煮茶待月,再進紅樓,去聽一聽這位紅樓女兒的哭聲。
紅樓夢裡面的晴雯,她是個具備了天時和地利的人,但是她太天真,一味的歡喜自己擁有了天時和地利,卻忽視了人和的重要性,並終究因此吃了大虧。
晴雯的命運一波三折,她一開始是賴嬤嬤家裡買來的婢女,因為她靈巧聰明,美麗動人,被賴嬤嬤孝敬給了賈母。
賈母愛她性情爽利,女紅出色,容貌更動人,轉而將她送給了她最愛的孫子賈寶玉,成為寶玉的預備姨娘,到此時的晴雯可以說是以火箭般的速度攀登到了命運的巔峰。
此時晴雯的命運似乎是看得見的榮耀與成功,所以她在怡紅院裡面也確實是自信滿滿,驕矜自得。
所以她才說:
等你們都去盡了,我再動不遲。
這句話後文晴雯自己有照應,言外之意就是她已經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一定會跟著寶玉白頭到老了,她是打定主意生死都要跟著寶玉的,所以才會把自己當作怡紅院的女主人翁。
才會篤定地告訴其他丫鬟們,即使你們都走了,我也會在,即使都走了,我也還會留下來侍奉寶玉。
所以晴雯的狂不是狂,而是不懂得諂媚和婉轉的忠誠。這個孩子實在太傻了,太不懂世事無常無奈與悲哀。
只有懂晴雯這句話裡面的含義,才能懂她臨死前說的:「我只痴心傻意,只說大家永遠在一起」這句話裡面含著多少悲憤與悔意。
晴雯到臨死之前,才痛悔自己沒有早做打算,沒有對人早起防備之心。
讀紅樓夢時,細心的讀者一定都會發現一個奇怪的問題—既晴雯是個沒有朋友的人。
除了一個日日喝得不省人事的表哥之外,晴雯沒有任何朋友,在與寶玉以及其它丫鬟們的日常交流之外,晴雯竟然也沒有過一絲自己的想法的時候。
關于晴雯的心理活動,紅樓夢裡面只寫了兩次。
一次寶玉命她送定情信物「兩個舊手帕」給黛玉時,晴雯不解,內心一路嘀咕著送到了瀟湘館。
其實這裡讀賈寶玉,真的是覺得他是一位損友,要知道私相傳遞這種定情信物,一旦事情洩露,不僅會要了黛玉的命,更會先要了晴雯的命。
再有一次就是晴雯被王夫人叫去罵「狐狸精」,知道自己被人暗算了,所以不以實語相對,轉而說自己平時不大跟寶玉在一起玩,閒了的時候,還要做老太太房裡的針線。
晴雯的回答,亦見心思之靈巧,可惜平時她完全不用,只知道傻傻一心一意的享受爛漫青春歲月了。完全不知顧慮以後的問題。
晴雯在這裡提到了「老太太」,其實也是側面提醒王夫人「我是老太太的人,你不能動我」,只是王夫人假裝聽不懂而已。
而且晴雯只知道「老太太的人,王夫人不能動」,卻不知道王夫人是「正因為你是老太太的人,所以我才故意要動你」的狠辣。
從晴雯被王夫人叫去訓斥,辱罵,到晴雯最終被驅逐出去,都沒有看到有任何一個人來安慰晴雯。
這裡讓人嘆息更深。
晴雯把所有的情感與精力都給予了寶玉,並不曾為自己安排任何退路。她傻傻地以為是賈母的安排,便是她和賈寶玉幸福一生的所有理由。至於賈府複雜的環境,複雜的人事關係,利益關係,她根本就看不明白。
這一點與襲人完全不同。襲人從一開始進怡紅院,就懂得如何收買人心,如何假裝賢良。
襲人收買人心是不著痕跡的,李嬤嬤一句話說得透徹:
「誰不是襲人拿下馬來的」
襲人早已經「拿下」了麝月秋紋等人,只有晴雯,是被孤立在怡紅院的。
而且襲人還不只實權掌控了怡紅院,架空了晴雯,她還收買了寶玉的小廝茗煙,投靠王夫人,勾結薛寶釵等人,她不僅要滅晴雯,連黛玉她都要動。
而這一切,賈寶玉完全蒙在鼓裡,此時的賈寶玉還沉醉在襲人的「柔媚動人」裡,看不清襲人的真面目。
而晴雯痴心傻意,以為賈母派來侍奉寶玉,她就一心一意眼裡只有寶玉,外在的社交全部沒有展開,導致自己除了寶玉的寵愛之外,就一無所有。
晴雯死前無比孤獨悲戚,並無一人去看望,更無一人為她喊冤辯白。
晴雯死前還是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她說我只是生得比人好些,憑什麼就一口咬定我是狐狸精,可憐晴雯至始至終都不明白,狐狸精其實都不是真正的美女,要臉皮夠厚,心機夠黑,善於表演,就有資格成為狐狸精。
但「狐狸精」的封號給晴雯,真的不合適,因為晴雯做「狐狸精」真的不夠格。
晴雯死時年紀還太輕,還沒有真正意識到,大觀園,怡紅院,都是一個殘酷血腥的叢林世界,她在這裡只有傻傻的忠心耿耿,除了寶玉之外,她沒有自己的盟友,一旦寶玉保護不了她的時候,她根本就沒有生存下來的機會。
襲人的心術真的太厲害,寶玉晴雯吵架的時候,襲人來勸架。
一句「原是我們的不是」,就把本來是寶玉未來妾室的晴雯,一掌推到自己和寶玉的對立面,變成她和寶玉是一個戰壕的戰友,而晴雯是敵方。
晴雯性子急躁,果然上當,馬上還擊:「我也不知道誰是我們」,又說替你們害臊,晴雯的滿腔醋意都被輕而易舉地勾起,沒腦子的賈寶玉把一腔平時軟塌塌的英雄主義,立即全部展現出來護著襲人了。
這一局,襲人完勝。
這時真的可以看到,男人的智商在女人的世界裡確實不夠用。
襲人這種綠茶界的槓把子,確實有能力輕而易舉就調動起男人的英雄主義精神。
襲人真的是來勸架的嗎?拜託,她是來搞事的好不好!
最後把事情挑大了,寶玉要攆晴雯了,她又假裝賢良跪了一跪,求情將晴雯救下。
晴雯是從頭到尾,都在別人的擺布之中,她還完全不知道的。
後來,還撕扇子撕得不亦樂乎。
晴雯和寶玉之間,更像是兩個孩子,好了鬧,鬧了好,是典型的情侶般的關係,但是因為襲人在側,一場小小的爭執,險些變成雙雙墜落懸崖的人命事故。
襲人對晴雯和寶玉之間的挑撥離間,時刻存在。襲人當面說寶玉:「你這人一天不挨她幾句硬話忖你,你就過不去」,晴雯反懟她:
「你如今也學壞了,專會架橋撥火兒」。
晴雯與襲人之間的對立,單從言語上看,似乎是個平手,但是實際上怡紅院的人事管理完全是襲人一手遮天,晴雯攆墜兒,是晴雯對襲人霸權怡紅院的不滿,但是依舊起不了什麼作用,並最終還是被襲人算計,最終被逐出怡紅院。
晴雯其實有機會扳倒襲人的,比如她知道襲人監守自盜的事情,但是她並沒有去跟賈母告發,也就只是在吵架時,逞了一下嘴皮子而已。
但是襲人卻不聲不響地告了黑狀,借王夫人的手,一舉剷除晴雯,讓晴雯永無翻身之地。
賈寶玉在晴雯被逐之時,才開始懷疑襲人的為人有詐,但為時晚矣,並且因為顧念舊情,不忍心及時驅逐襲人,並最終留著襲人,勾結寶釵,徹底害死了最心愛的黛玉。
讀晴雯確實令人悲傷,如果一開始晴雯就該長個心眼,與賈母保持密切的聯繫,時時匯報怡紅院的情況,賈母肯定會撤回襲人,那麼晴雯或許就能及時保下自己的性命,甚至可以繼而保全黛玉。
但可惜晴雯太單純了,她沒有害人之心,也根本無法想像到人心能惡毒到什麼程度。
晴雯的單純,註定了她遇見腹黑的襲人,是一場躲不開的劫難。
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叢林法則,在怡紅院裡生生上演。
人道喜歡晴雯,因為她真實,但亦不過多是葉公好龍而已。
因為接納晴雯的同時,還要同時接納晴雯的「不識時務」,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為什麼寶玉和晴雯吵架,會被氣得臉色發白,因為晴雯不會讓著他。晴雯的性格,雖然活得暢快,但也終究因為性格招致大禍。
王夫人因為晴雯是老太太的人,又長得像黛玉,一心要滅她是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則來自晴雯自身的性格太天真,太單純。
她沒有明白,社會是大家共同的社會,是需要服從與妥協。
她既不懂得叢林世界裡活著是需要盟友的道理,也不懂得如何去依靠賈母,積極扳倒襲人,求得一線生機,更沒有那個智慧,去看清襲人一臉柔媚後面,狠毒的個性。
晴雯被逐之後,襲人還陪著賈寶玉掉下幾滴鱷魚的眼淚。
還說已經打點好晴雯的衣服簪履,等待天黑之後要送去給她。
襲人毒到什麼程度?
毒到弄死晴雯後,她還要再吃一口晴雯的人血饅頭,撈一個賢良的名聲。
這大概也是後來的紅樓夢作者,把襲人比喻成一床破席的原因。
竊以為破蓆子,不僅是寓意襲人破壁之身,而是指她的人品存在巨大的瑕疵。
于晴雯而言,不管紅樓夢作者如何去指責襲人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晴雯的生命已經失去了。
一手巧奪天工的女紅技藝,沒有成為她的免死金牌,絕世的美貌,反成了傷身的利劍,不善於妥協,諂媚,剛烈暴躁的性格,終究還是讓自己覆滅在叢林的吞噬之下。
我覺得晴雯的一生,是值得和晴雯一樣是直性子的女人,去追思反省的一生。在人際交往中,光有一腔熱血與真心,卻不懂人性與人心,終究還是會吃大虧的。您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