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本書照亮了你的心?

2020-09-05 語文紅寶書

看電視劇《延安頌》,一本書十分引人注目。

這本書用英語寫成,先在知識青年中間傳播,1938年譯成漢語出版,風靡國統區。成千上萬的熱血青年從中了解到,在陝北高原保安(現為志丹縣城)和延安一帶,有一塊紅色的抗日根據地,生活著一群特殊的人,他們有真誠的信仰,堅決地主張抗日,他們為窮人打天下,他們的付出和犧牲贏得窮人的擁戴。在他們管轄的區域,到處都有歌聲,人人都有希望,領袖生活在群眾中間,官兵平等,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鴉片,沒有賭館,沒有娼妓,沒有叫花子,那裡是革命的聖地,那裡是大同社會的模板,那裡是中國的希望!


數以萬計的國統區的愛國青年紛紛湧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陝北公學和魯迅藝術學院將他們培養成抗日戰士、管理地方的骨幹,為抗日根據地的壯大,為抗戰勝利和全國解放做好了幹部準備。

這部書叫《紅星照耀中國》(《西行漫記》),是一個名叫埃德加·斯諾的美國記者深入陝北採訪的成果。

建國大典中的埃德加·斯諾


一本書的出版影響了一個時代,打動了無數知識青年的心。

《延安頌》中還有這樣的鏡頭:白崇禧來見蔣介石,蔣正在研讀《論持久戰》,白頗有心得,熱心和蔣交流。

《論持久戰》只是一本小冊子,卻風行一時。《論持久戰》的出版對於統一國人的思想,堅定抗戰的信念起到無可替代的作用。

影響時代、推動歷史進程的書還有《湯姆叔叔的小屋》——影響南北戰爭和廢奴運動,《寂靜的春天》——由此興起環保運動,《共產黨宣言》和《資本論》——一場轟轟烈烈的社會主義運動在全世界興起,等等。


影響社會心理、國民人格的書有《論語》《道德經》《易經》《塔木德》,《聖經》,《可蘭經》等。

毛澤東看《盛世危言》,決意復學;任正非看《毛澤東選集》,華為帝國橫空出世;馬雲看路遙的《人生》,重新走進復讀的課堂;雷軍看《矽谷之火》,創業的熱望熊熊燃燒;莫言看《百年孤獨》,創作的靈感被喚醒。


總有一本書適合你,總有一本書在等著你,總有一本書能照亮你心靈,指引你的前程!

相關焦點

  • 照亮人心的走廊燈
    張三拿出電筆改刀,卻不知哪盞燈壞了,逐一按亮屋裡所有的燈,沒發現壞的。於是電詢妻子,妻子告訴他,門外走廊燈壞了。張三很不以為然地說:那盞燈本來就與我們關係不大。妻子說,不能那樣說,雖然那盞燈我們用得少,但樓上的鄰居要用啊!張三聽了回答:他們用就該他們修!最終,他沒修那盞燈。隔日半夜,張三被雷聲驚醒,突然想起白天曬在頂樓的被單,便急急忙忙上樓去收。
  • 《夜的女採摘員》:你的文字,可以照亮孤獨的暗夜
    原來25歲以後,不僅身體的新陳代謝會變慢,心也會漸漸失去熱情。變得對周遭的事物不再關心,好像自己和家庭之外的那些,都「與我無關」。於是,漸漸地我們在自己所劃的那個世界裡,活得越來越孤獨。於是,那些以為無人能體會的孤獨被照亮,瞬間得到慰藉。 「無望與熱望,鬼魂與塵埃,烏鴉的暗戀與刺蝟的柔軟,種種孤獨、恐懼、天真、狂喜,全部和我相關」。
  • 分享一本照亮人生前進道路的好書
    一切全在你自己。對你來說,一切都是自由的,在你面前是無限的可能。這可是很棒的事啊。我衷心祈禱你可以相信自己,無悔地燃燒自己的人生。」我們每個人都要相信自己,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溫暖自己。珍惜你遇到的所有人,相遇本身就是一種緣分。用你的溫柔撫慰每一個受傷的人,用你的溫暖指引他人生命的方向。或許,他們此刻也同你一樣,用一種並非顯見的方式,默默的為你照亮前方的路途。心有陽光,路就在前方!
  • 為自己點亮一盞燈,照亮回家的路
    別克商務車設計體貼,熄火後,仍然會延遲滅燈,回家的路,會有車燈照亮,進了小區門,再下臺階,快到家的時候,看見書房的燈是亮著的。夜已深,兒子已經睡去,但是他會給我留著一盞燈,讓我知道他等著我。我不由得心裡一陣暖流湧動,但是也想到過去,還有一些酸楚。
  • 如果《萬古神帝》與《逆天邪神》更新速度一樣,你會棄哪本書?
    那麼問題就來了,作為兩部讀者基數差不多,所處狀況差不多的兩部小說,如果《萬古神帝》與《逆天邪神》更新速度一樣,你會棄哪本書?
  • 《雲邊有個小賣部》:平凡如你我,也終會照亮別人的人生
    我們都很平凡,但平凡的你我,身邊也會有這樣一個人,TA也平凡,但TA猶如明亮的光,溫暖著我們孤獨的心,也照亮著我們的人生。平凡如你我,也會不經意間成為一束光,溫暖著別人,照亮著別人。猶如劉十三的外婆王鶯鶯,猶如劉十三。
  • 《秘密》的阿拉丁神燈:點亮一道光,能照亮你的全世界!
    他最推崇的一本書,是羅伯特·清崎的成名作《富爸爸窮爸爸》。按照我們中國人的閱讀方式來說,叫《窮爸爸富爸爸》比較順溜。周文強就是用後者,稱呼這本書的。這本書的硬核價值觀在於,思維方式決定命運。當然,一個優秀的思維方式,不是與生俱來的。
  • 生命中那些被別人照亮的瞬間
    一直以來,對兒子的教育總是少不了說教,有一次,他對我說:「媽媽,其實你說的道理我都懂,我就是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像故事裡的名人那樣,因為一句話,或是一件什麼事,而讓我從此愛上學習他開始主動約我出去跑步,他把他的被子疊成了豆腐塊,他開始主動完成睡前閱讀,他開始主動寫作業……突然間我明白了,那部電視劇裡的某個情景照亮了兒子的內心,就像當初那個女孩照亮了我的內心一樣。我也突然間明白了帶孩子出去看世界的意義所在――在外面更精彩、更開闊的世界裡,會有更多的、更美的閃光點,一旦和孩子的內心發生碰觸,必將會指引孩子走向美好、走向精彩。
  • 村裡的月光,照亮孩子們去看電影的路
    按規矩,同村大大小小的孩子吃完夜飯就集中了起來,大人們簡單交代幾句後,識路的大孩子就帶著小孩子們興高採烈的踏上了月光照亮的徵程,一路縱隊,嘻嘻哈哈地就這麼去了。我早已記不得同行的孩子們,連那個夜裡的電影放了什麼都忘記了。但是我還記得那天被月光映照得雪亮的田野,隨身帶著的、老舊的、一晃就吱吱作響的小木凳,還有跟著全村孩子一起去看電影的一整夜的喜悅。
  • 《生吞》:人性從來不只善良,你卻把自己活成了照亮別人生命的光
    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聖經·新約·約翰福音17歲少女,全身赤裸被棄於「鬼樓」前的雪坑裡。十年後,又一具年輕女屍在同一個雪坑內被發現,作案手段相同。而當年的重要嫌疑人早在三年前已死。是冤案?至今逍遙法外的真兇為何再度現身挑釁警方?這是東北作家鄭執懸疑小說《生吞》的開篇。
  • 晉江作者積分總榜第一,哪本書讓你入了P大的坑?
    對於小說讀者來說,影視化真的是讓人又愛又恨的存在,愛的是能夠讓更多人知道這本書,翻拍質量高的作品,也能成為書粉心中的硃砂痣,恨的是過多幹涉性因素,導致影視化選角失敗或者劇情大改毀了自己的白月光。
  • 裡則林《像狗一樣奔跑》|你看那個人,好像一條狗啊
    也是只讀過裡則林的一本書,也是他的第一本:《像狗一樣奔跑》。正因為被溫暖和照亮過,才會懂得去傳遞這種溫暖。孤獨的人,總會相逢,然後像一束光,照亮彼此。我們這代看著星爺電影長大起來的小孩,哪有幾個少年沒幻想過,自己就是那個無所不能的齊天大聖呢?
  • 《我在未來等你》:很溫暖的一本書
    《我在未來等你》不僅僅是一部關於青春勵志科幻小說,更多的看到了一個老師的執著。坐著2017年的計程車,翻看了1998年的日記本,穿梭過隧道,36歲的大學老師郝回歸,回到了1998年,成為了自己17歲時(劉大志)的班主任。由此,開始了改變17歲自己的難忘之旅。
  • 這3本書告訴你:你的生活無需標準模板
    在這本書裡,川叔沒有再說別人的故事,說的都是自己經歷的點點滴滴,但在看的過程中,我們還是會默默的點頭,這好像也是我們正在經歷的。每一個初入職場的新人,都希望能好運的碰到一個好的職場引導人,能夠告訴你職場中的那些彎彎繞繞,帶你更好的開始社會工作,但不是誰都能那麼幸運。
  • 用虛寫之光照亮現實生活
    作者:張鵬禹文壇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在陝北提路遙,有人管你飯吃;到煤礦提劉慶邦,有人管你酒喝。」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中,如果要選一位寫礦工生活最多的作家,恐怕非劉慶邦莫屬。暫且不論中短篇小說,光是煤礦題材的長篇小說,劉慶邦就寫了3部,分別是《斷層》《紅煤》《黑白男女》。
  • 哪一刻,讓你對柴米油鹽的婚姻死了心?
    夜,靜悄悄的,曉荷可以聽到自己的心咚咚跳個不停,一個念頭躍上她的腦海:他不會出什麼意外了吧?曉荷這樣想著的時候,身體剛剛升騰起來的騷動像劃破的氣球一樣迅速消釋,身子重新撲到電話機上,一遍一遍撥打那個號碼,電話裡依然是冰冷的女聲重複著冰冷的話語,她扔下電話將自己重重地拋在沙發上,夜一點一點從窗戶裡漫進來,慢慢把她包圍。
  • 馬來西亞電影《光》照亮自閉溫暖人心
    榮華富貴在30萬字的篇幅中幾乎從未離開他左右,甚至連愛情這種很吃緣分的東西,也不曾在他的世界裡消失過——當然你也可以說,有了榮華富貴,這些都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可是,就像你知道的那樣,不是每一個「傻子」都會有這樣的好命,也不是每一個「白痴」都能夠有這樣的運氣。
  • 甜寵校園雙向治癒:你是我暗夜裡的光,今生我只為你照亮
    渣繼妹:姐,你能給我留條絲襪嗎?我冷。韓雲雪:不好意思,我媽當年只生了我,你是哪只雞生的蛋。**周元紳為人偏執、陰戾、囂張、冷漠、是六中裡誰都惹不起的大佬,所有人都對他敬而遠之。偏偏——韓雲雪是那個例外。她吞咽下口水:我能摸摸你胸……(口上的紋身嗎?)
  • 這幾本書,你一定要看
    「如果你想要馴服一個人,就要冒著掉眼淚的危險。」《小王子》是一本非常著名兒童文學短篇小說。雖然這本書是一本兒童文學小說,但是這本書有著深刻的哲學內涵,喜歡這本書的人遠遠不只兒童。小說用兒童的視角描繪了大人世界裡的現實與矛盾,在閱讀的時候,你會有種回到孩童時期,看著現在的自己的感覺。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開始不斷改變。從幼稚到成熟,其實就是一場放棄的過程。我們放棄了對於世界的好奇與憧憬,開始追求利益和意義。我們喜歡用數字去衡量一個東西的價值,我們害怕不合群而不敢提出自己的想法。許多讀完這本書的人說,曾幾何時,我也是生活在與世隔絕的星球上的小王子。
  • 你知道?疫情期間這三本書火了!
    本書收錄了法國現代著名存在主義文學家加繆的兩部作品:《鼠疫》與《局外人》。這兩部作品同是加繆最重要的代表作,均被列為現代世界文學名著。《局外人》寫的是人在荒繆的世界中孤立無援,身不由已;《鼠疫》寫的是面臨同樣的荒唐的生存時,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而是在艱苦搏鬥中感受著人生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