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東牆門樓下的斷腿石膏人

2020-10-07 詩文書畫匯

戲說古今奇聞趣事,傳遞世間真情善意。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531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

文/小田


今天給大家講一講曾經發生在河北省唐山市漢沽農場某村的一則民間小故事。

故事情節很離奇,對於故事中提及到的一些東西大家千萬別當真,更不要去效仿!您權當圖個樂,打發下時間就行啦。

閒言少敘,各位看官這就跟隨著小田的筆墨,一起來看看這則發生在90年代初的小故事:

1993年的一天下午,在今漢沽農場某村裡,李大偉正和父親挖著東牆門樓下的土。

旁邊還站著一位白髮老人,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堪輿大師—張貴張仙人!張貴曾在我之前文章中多次提到,關於張貴筆者不再贅述。

「爹!你往那面挖一些。」李大偉抹著額頭上的汗說道。

「你們爺倆分開點,那東西就在門樓的正下方。」張貴說道。

這是幹啥呢?挖寶貝呢?很多讀者不解了,這倒不是啥寶貝,不過對於李家來說,這下面埋著的東西可比寶貝還重要!

為啥?咱接著講:

臨近下午三點的時候,李大偉這一鎬下去,碰見了一個硬物。

他跳入坑中小心翼翼撥開了表層的土,這一看卻是一個鐵盒子。

他將鐵盒子拿了上來,交給了張貴。張貴此時面色凝重,自知裡面不是啥好東西。

「看來就是這東西在作怪啊!打開讓你們爺倆兒看看吧!」

張貴邊說邊打開了蓋子,裡面的東西卻驚了爺倆兒一跳:不是別的,正是兩個石膏小人,但讓人驚訝的是,那兩個石膏小人的右腿皆斷著。

李大偉爺倆兒轉念一想,算是明白了家裡怪事的原因。

那麼,李大偉家裡又發生了何事?怎麼會跟這兩個石膏小人有關係呢?

原來,三年前,李大偉剛剛結婚,他和妻子趕著下海的潮流,在鎮子裡開了一家賣家電的小店。

生意很好,不到一年的時間,李大偉就在農村老家蓋了這麼幾間磚瓦房。

「看看人家李大偉,真是個本事人。這不到一年時間,就蓋起了磚瓦房,嘖嘖,不簡單啊!」

磚瓦房現如今看著沒啥出彩的,不過在過去80年代末、90年代初主要以土坯房為主的農村來說,能蓋磚瓦房的人還真不多。

「別說李大偉,你看看人家那媳婦兒也真能幹,兩口子都是本事人呀!」

村裡人對李大偉家投來了羨慕的眼光,不過有些人羨慕過頭了就變成了妒忌。

妒忌可不是啥好東西,又稱「紅眼病」。這眼睛都紅了,肯定不是啥好事兒。於是就有人在李大偉蓋新房的時候,偷偷在門樓下面放了這兩個石膏小人。

目的當然是不盼李家的好。

李大偉的妻子開始生下了一個女兒,可這個小女兒在2周後右腿的毛病就顯現出來了。

跛腿,右腳站不住,也不會動。李大偉和妻子去了好幾家醫院,也沒給孩子的跛腿病治好。

來年年中,李大偉的妻子又生下了一個男孩。這在那時候計劃生育管制極為嚴格的情況下,能生下二胎的實屬不易!

不過,這個小男孩到了1周後同樣是個跛腿,而且也是右腿!

哪有這麼巧合的事兒?事出反常必有妖啊!李大偉很聰明,他想到這事兒跟自家新蓋的磚瓦房有關係。

「爹,你不是認識張貴爺嘛!您打聽打聽,讓張爺給看看咱家這房子,我估摸著跟這個有關係。」

「蓋房之前我就說找張貴爺給看看,你非不信這個,這回倒想起人家來了,大偉你呀你,唉!」

事已至此,埋怨也沒用。第二天,李大偉他爹就從外村將張貴請來了。

把家裡的禍事跟張貴說了一遍。張貴看了看這新房,隨後走到院中,拿出工具就反覆地看。

最後他站在東牆門樓處不動彈了。他在此看了多遍,最後一跺腳,說道:「就這!你們爺倆抓緊往東牆門樓下面挖,裡面埋著東西呢!」

爺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所措。

「咋?不信啊?那你們自己看著辦,我先走一步!」張貴看爺倆兒沒反應,就要離開。

「別別別,張爺,我們爺倆不是不信,是沒反應過來。我們這就挖。」李大偉趕忙找來鐵鎬和鐵鍁,就開始往門樓下挖。

於是乎便有了咱開篇時的那段描述。張貴指點了這爺倆,將這兩個石膏小人處理掉了。

最後李大偉夫妻倆又生了一個孩子,掛在了別人家的戶口本上。第三個孩子沒有跛腳的病,健健康康長大成人了。

本故事完!

這則故事也是聽我家老爺子講的,他說像這樣下陣的奇事在過去70、80年代有很多。

過去人們的思想普遍老舊,特別相信這樣的說法,很多故事在流傳過程中可能被誇大、神話了。

在如今社會,這樣的奇事越來越少了。信這東西的人也不多了。所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於文中提及到的東西您可別較真兒,較真也沒用,誰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所以您就權當圖個樂吧!


文中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

故事為作者虛構,目的是借古喻今明道理。還望各位讀者不要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如果喜歡我的民間小故事,還請大家點讚、轉發,謝謝!

相關焦點

  • 小說:妹妹假裝斷腿陷害她,不料她一掌拍她腿上:斷腿還能踢人?
    蘇西伊換好了衣服,派人去醫院打聽了一下,沈雲菲沒有什麼生命危險,但是摔斷了一條腿,她可不能錯過這麼好的機會,便準備去醫院「好好」看望她。剛進醫院,就聽到一群小護士在議論,說好像是有一個裝病的女人,做了假的檢查報告,特意留下來住院。本來也不是什麼稀奇事,但是接下來說的話卻讓蘇西伊上了心。「聽說送她來的就是遲家的二少爺。」「真的呀?
  • 小說:斷腿老人坐車無人讓座,斷腿老人途中接個電話,乘客全部起身
    一個年近七十多歲的斷腿老人勉強擠上了去城裡的小巴。小巴上人很多,路又非常顛簸,斷腿老人年紀大了,抓著把手也很難站穩。但是他面前的年輕人個個都戴著耳機,有的假裝睡覺,有的盯著手機,就是沒有一個起來願意給他讓座的。駛過一個大坑時車子猛地一晃,斷腿老人差點摔了個趔趄,幸好及時抓住了扶手,否則肯定會跌倒。即便如此,面前那一排年輕人依然無動於衷。
  • 聊齋:臨終他拉著兒子手說,庸醫殺人一兩石膏,因果報應罪責難逃
    晚上梁坤就找到那藥方查看,發現藥方有一兩石膏,但這病人的病症根本不敢用這石膏,自己竟然誤用一兩石膏使那村民為此喪失了性命。半夜,他突然看見那因一兩石膏被他治死的病人,那病人剛開始一直對著他嘿嘿地笑著,笑著笑著就哭泣了起來,梁坤竟然也和那病人一起嚎啕大哭
  • 樓上樓下(民間故事)
    趙慧點點頭,慌忙關了門。從那以後,只要孩子一鬧,樓上必定會傳來敲地板的聲音,也不知道是用什麼東西敲的,悶聲中很有力道,聽著令人頭皮發麻,心臟縮緊,就連孩子聽到這聲音,也會識趣地不鬧了。白天,趙慧用兒童車推著兒子出去買東西,看到樓下的捲髮女子倚在門邊,用一種近乎期待的眼神望著他們,還伸出細長的手指碰觸孩子的臉蛋,孩子哇哇大哭起來。女子喃喃地說:「他怕我呢。」
  • 小說:小叔子趕走摔斷腿的公公,公公含淚投奔我,我從此大富大貴
    我不是個小肚雞腸的人,我也不是不能和妯娌和睦相處。可是你做小叔子和弟媳婦的,也不能在一個月裡接連欺負我這個嫂子兩次吧?這事兒,一開始是從一個月前,政府要拆遷開始的。公公在荒郊野外的破房子頓時成了香餑餑。讓我和老公沒想到的是,同時成為香餑餑的,還有公公!原本,老公和小叔子,我們兩家一人一個月,輪流贍養老人的。
  • 故事:聽著孩子哭求的聲音,我實在忍無可忍,敲開了樓下的門
    原本樓下住著一對老年夫妻,老爺子是退休幹部,素質很高,老太太慈眉善目,跟鄰裡之間關係非常融洽,也很受我們晚輩的尊重。可天有不測風雲,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老夫妻先後駕鶴西去了。最近,老人的孩子把房子租給了別人,因為我們這兒是標準的學區房,從我們這棟樓到小學門口,不到三百米,所以很容易出租。也許因為上班的原因,他們已經搬來三個多月了,我還從來沒有見過他家的人。
  • 凌晨兩點,隔壁斷腿男的妻子在哭泣
    作者:李巧兒1 凌晨兩點,隔壁斷腿男的妻子在哭泣大部分的病房都開著門,人走在病房的走廊上,經過這樣的病房時,總會忍不住瞟一眼,大部分病人都躺在床上,陪護家屬則躺在自帶的、可收放自如的簡易小床上。家人所在的那個病房,除了我,陪護的都是男性。但是,在其它的病房,陪護者大部分是女性。在病房陪護的第一晚,我租了一張簡易的行李床,但睡不著,不僅僅因為精神的壓力,還因為隔壁病房那個男子。
  • 小說:婆婆跳廣場舞摔斷腿說帶娃摔的,讓兒媳出藥費,她果斷回懟
    婆婆跳廣場舞摔斷腿說帶娃摔的,讓兒媳出藥費,她果斷回懟蔡華平的婆婆吳秀娟一直不願意來城裡給她帶娃,說是自己應盡的義務已經完成,剩下的時間就想安享晚年。蔡華平心中頗為不滿,準備抽時間回去說一說。這時候領導卻給了她一個天大的好處:你帶娃來上班好了,反正你單獨一個辦公室,按時完成工作不打擾大家就行。
  • 赤峰抗「疫」故事:樓上樓下
    上樓敲這戶門,出來一個60左右歲的老頭,我求情似的說,讓你家小孩別太鬧了,我女兒睡不好覺。那老頭問,你是樓上的還是樓下的?我說,樓下的。他說行。說到這,出小區門,我們各奔東西。說來也巧,今晨我乘電梯又碰見他,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就是老朋友,又是樓上樓下的鄰居,我這麼早是趕車回天山,他是去市醫院體檢單位組織的,他今年59歲,明年退休。樓上樓下,時間長了就臉熟了。
  • 小說:斷腿老人坐車,無人讓座,老人途中接個電話,乘客全部起身
    如果在坐大巴的時候,你遇到一個斷腿老人坐車,可是周圍卻無人讓座,你會怎麼做?是勸說那些年輕人給老人讓座呢?還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呢?近日,在一輛開往城裡的大巴車上,就發生了這樣一件事。一個年近七十多歲的斷腿老人勉強擠上了去城裡的大巴車。大巴車上人很多,路又非常顛簸,老人年紀大了,抓著把手也很難站穩。
  • 樓上樓下!
    他住樓上,她住樓下。她是新搬來的鄰居。那一天,他剛出門,看到樓下的門敞開著以後每次回家,走到樓下,不經意間抬頭,總會看見那女人,靜靜地站在窗口,滿眼憂傷。有很多次,經過她家門的時候,都想敲響那扇門,問她是否需要幫助,然而,每次都放棄了,他想:一個單身女子應該不會輕易接受陌生男子的幫助吧。儘管他對女孩有著無數疑問,譬如:她的家人呢?她的工作?為什麼沒有朋友來看望?在他眼裡,在別人眼裡,她是個謎,沒人主動想去揭開的謎。
  • 故事:現代傳奇:半夜敞開的門
    小吃攤上生意紅火,不少人正在划拳喝酒,異常的熱鬧,可吳靜心裡,還是抹不去那扇半夜敞開的門,這實在太奇怪了。  這是個大城市,鄰裡樓間並不熟絡,白天也難看得到一扇打開的門,更何況這大半夜的。  吳靜一邊吃著夜宵,一邊尋思等會如何上樓,手機也落房間裡了。正苦惱呢,就見李健光著膀子跑過來,一臉的焦急,看到吳靜在吃東西,這才鬆了一口氣。
  • 樓下的鄰居很好玩
    結果這小子說話了,介紹他是樓下鄰居,從農村剛搬進來,來串串門,這確實很新鮮,現在基本對門都很少聯繫,既然來了那就請進吧問起樓下鄰居是如何能進入其他樓道的,他說是從地下暖氣溝過去的,很有意思。以後更大扯了,周邊商鋪,超市、飯店爺倆都是常客,孩子成為了附近名人。久而久之,我們大家都喜歡上了這個孩子,孩子長得很漂亮,皮膚白,大眼睛,大腦門,嘴很甜,關鍵是帶著農村孩子的那種質樸和單純,見著你分外親,離老遠就喊大姨、大爺,去他家,有啥拿啥,還說啥不讓你走,幾天不見確實挺想他。
  • 小說:男子裝空調,外機只能裝樓下窗頂,樓下:敢裝就把你家砸了
    「可以是可以,但是只能裝到你樓下的住戶的窗戶頂,這個可能要你先去徵求樓下住戶的意見。」師傅重新上來,最後也只能說出來這個唯一的辦法。小陳覺得這有點難,要是放在別人家窗頂,那要是外機滴水別人又開了窗,不就是往別人家裡滴嗎?考慮了好一會,小陳還是想要爭取一下,看看能不能讓樓下的住戶退步,大不了給他點補償讓他把窗子封了算了。
  • 雙十一張友文:樓下的鄰居——簡評《大酒店》
    僅從這些隻言片語來為樓下的鄰居素描:與人為善,樂於助人。但是,將他置於整個語境下研判,這個人物就不再是那麼簡單的了,其外表與內心反差極大,非三言兩語所能道也。但是,隨著故事的推進、情節的豐盈,讀者會發現自己被他的生活表象所迷惑。他的內心其實是焦躁不安的,如文尾「陳師傅手裡拿著一根棍子,他身輕如燕,很快就追上了那狗,不停地掄著棍子,向其打去。」廖廖數語,其醜惡的內心就被揭露得淋漓盡致。富有愛心之人,怎麼捨得向心愛的狗下手呢?在我看來,這是樓下鄰居內心苦悶的流露,甚至可以說是絕望的寫照。文學是人學,旨在表現人的思想感情、展示人的心靈世界。
  • 世事之五十五:雨夜打開一道門
    這個小街的故事,發生在一個夏天的雨夜。譁譁的雨聲裡,小街的人們在小茶館專心玩牌,沒有人關心外面雨大雨小。「開門,開門」有人拍打小茶館底樓的門。玩牌的人們,沒有人起身去開門。茶館老闆從這桌走到那桌,專注於給人們茶碗滲水,仿佛沒有聽到樓下的敲門聲,仿佛雨聲蓋住了敲門聲。「開門,開門」樓下的人還在不斷的敲門。
  • 故事:樓下的鄰居,看完淚流滿面
    門鈴響了,我打開門,一位七八十歲、身子佝僂的老太太站在我面前。「我是你樓下的鄰居,剛搬來不久。」未等我說話,老太太自我介紹道。「哦,您有事?」我剛才聽見樓上音樂聲很大,還有人在唱歌。」「是這樣的。」我解釋道:「過幾天我要參加全縣青年歌手比賽,有幾個音節把握不準,教練讓回家多練唱一會兒,想不到又驚擾您了,實在抱歉。」
  • 樓下的鄰居
    門鈴響了,我打開門,一位七八十歲、身子佝僂的老太太站在我面前。「我是你樓下的鄰居,剛搬來不久。」未等我說話,老太太自我介紹道。「哦,您有事?」我剛才聽見樓上音樂聲很大,還有人在唱歌。」「是這樣的。」我解釋道:「過幾天我要參加全縣青年歌手比賽,有幾個音節把握不準,教練讓回家多練唱一會兒,想不到又驚擾您了,實在抱歉。」「哦,這是正事,應該好好練習。現在練得咋樣?」這次老太太沒走,笑眯眯地問我。「感覺比白天好多了。」「那就好。不行你再多練一會,反正我孤老太太一時也睡不著。」
  • 「西安故事」說說朱雀門、含光門、文昌門的故事
    長相思,在長安——朱雀門是皇帝舉行慶典的地方朱雀是代表南方的神獸,所以,隋唐長安城的正南門就叫朱雀門,朱雀門外的街道就被稱為朱雀大街。朱雀門等級森嚴,是皇帝舉行慶典的地方。隋朝初年,大將軍楊素率領軍隊掃平江南,統一全國,得勝歸來,隋文帝楊堅親自在朱雀大街迎接,為楊素解下戰袍……若干年後,玄奘法師取經歸來,宰相房玄齡親自在朱雀門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