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狼的故事

2020-11-27 意識三磅的宇宙


有一個聰明的古老寓言,你可能聽說過。


它是這樣的。

有一天,一位老人坐在孫子身邊教他人生道理。

"我的內心在戰鬥。"他告訴男孩。


"這是兩隻狼之間可怕的戰鬥。一是惡:充滿了憤怒、嫉妒、傲慢、貪婪、悲傷、後悔、謊言、懶惰和自憐。

他繼續說:

"另一個人是好的:他充滿了愛、喜樂、和平、慷慨、真理、同情、勇氣、謙卑和信仰。這同樣的鬥爭也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進行著,包括你"。

孫子想了幾分鐘,然後問爺爺。

"哪只狼贏了?"

老人簡單地回答。

"你餵養的那個人。"

這個故事還有另一個版本... ...


在這個切諾基人(美國印第安人)的故事中,還有一個耐人尋味的結局,兩隻狼的故事。


下面是如何進行的。

孫子想了幾分鐘,然後問爺爺。

"哪只狼贏了?"

老切諾基簡單地回答。

"只要你餵得對,他們都會贏。"

"你看,如果我餓死一隻狼,另一隻狼就會力量不平衡。


比如說,如果我選擇只餵養光明的狼,陰影的狼就會變得飢餓和怨恨。它會躲在各個角落裡,等我的防禦力下降,然後再發動攻擊。他將滿懷仇恨和嫉妒,不停地與光明之狼戰鬥。"

"但如果我在合適的時間,用合適的方式餵養它們兩個,它們就會和諧地並肩生活。不會再有內鬥。


反而會有內心的平靜。


而有了平安,就有了智慧。孩子,生命的目標就是尊重這種生命的平衡,因為當你生活在平衡中時,你就能為你內心的偉大精神服務。


當你結束了內心的戰鬥,你就自由了。"

兩隻狼故事的意義


我更喜歡第二版的兩隻狼的故事是有原因的。

這是有道理的...


它尊崇道家所說的陰陽,或生命的神聖平衡。

佛家也稱此為中道(包括人和神的道路)。

這就有了兩隻狼的故事的本質意義。

這是一個寓言,是一個教學,是一條道路,是一個配方,集於一身。

它不僅讓我們了解了人類的基本本質,知道了和平是可以實現的,而且它還規定了最明智的行動,因此給我們提供了一條可以遵循的道路。

我們該如何處理我們內心這兩股明顯對立的力量?


我們如何處理神聖與野性的矛盾?


我們該如何對待自己的 "上等 "和 "下等 "特徵?

答案是擁抱兩者,尋求平衡。

"用正確的方式,在正確的時間 "餵養我們體內的兩隻狼。

與第一版的故事不同。

我們不走極端。相反,我們走的是中庸之道,是和諧之道,因此也是和平之道......。

如果你真的想一想,如果我們內心的 "善 "的部分是真正的愛。

為什麼我們會容忍忽視、拒絕和譴責我們內心 "不好 "的部分?


難道他不會對那部分人產生憐憫之心,想要以某種方式幫助它嗎?

如何餵養你內心的兩隻狼

"當你完成內心的戰鬥時。

你是自由的",我們在兩隻狼的故事中讀到。

內心分離,不斷地與自己交戰,有什麼好處呢?


當我們處於內心的動蕩中時,如何才能聆聽到更高的呼喚?


既然對方最終會追上我們,為什麼只對我們一方徇私?

為了阻止這場內部戰爭,我們必須尊重我們的兩面性。

瑞士著名精神病學家卡爾-榮格的深刻的重要心理學發現就體現了這一理念。


他提出,我們的本性有許多面,我們都擁有黑暗的一面,即我們的影子。


狼的影子=我們的影子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影子。

和較少的體現

在個人的意識生活中。

越黑越密。

卡爾-榮格

當我們壓抑(或從意識中移除)一些困擾我們的東西時會發生什麼?


最終,它會回來咬我們的屁股。我們都本能地知道。


把它當成一座火山。火山內保留的巖漿越多,由於壓力的作用,上升到地表的巖漿就越多。遲早會爆炸的。

對我們人類來說也是如此。

我們每個人都會思考、感受和做一些被父母羞辱、被同齡人排斥或被社會譴責的事情......。

這些特質被埋藏在我們體內,形成我們所謂的 "我們的影子"。


但是,它們被埋沒,成為無意識的,並不意味著它們完全消失。其實,他們一直都在底層,等待被認可,就像狼的影子一樣。

問題的關鍵是,我們要麼主動忘記這些被埋沒的部分,要麼壓制它們,拒絕、否定和忽視它們。


畢竟,如果我們的這些部分給我們帶來了麻煩,讓我們感到不舒服,或者讓父母收回他們的愛。

我們為什麼要面對他們?


繼續放逐他們,甚至痛恨他們製造的痛苦,這不是最好的

避開狼的陰影的危險性

這就是兩隻狼的故事告訴我們,避開自己的影子不是一個明智的想法。


畢竟。

"如果我選擇只餵養光明的狼......影子就會變得貪婪而怨恨。它會躲在各個角落裡,等我的防禦力下降,然後再發動攻擊。

卡爾-榮格換一種說法。

光線越亮,影子越暗... ...

換句話說,你越是關注自己 "好 "的一面,就越是忽視自己 "壞 "的一面。你自己的影子會和你的光亮面成正比的增長。


這是基本的物理學...

看看牛頓第三定律就知道了。

每一個動作,都有一個相等和相反的反應。

你只是想餵養你的光之狼嗎?好吧,好吧...


但要記住,你的影子狼也要長大了。沒辦法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只餵養自己內心的光狼,而忽略了自己的影狼的悲慘例子。


想想都是。

  • 貌似聖潔的牧師在調戲孩子們
  • 捲入性醜聞的大師們
  • 陷入彌天大謊的宗教公眾人物。

......還有那些看似充滿光明,但實際上對黑暗面抱有非常虐心態度的人。

這是一個可悲但誠實的現實。

與光合作,與影合作


那麼,我們如何同時餵養我們內心的光明之狼和陰影之狼呢?

我們要注意兩隻狼的故事的建議。

以正確的方式,在正確的時間餵他們兩個。

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們應該因為家人餵養影子狼惹怒了我們,就應該出去當斧頭殺手?


不,當然不是!討好你的影子狼,就是不在正確的時間,用正確的方式餵它。


反而是剝奪了你的光狼的力量,讓你的影狼變成了一個貪吃鬼。

跳向極端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相反,我們需要找到一種方法來平等地關注對方(或 "食物")。

幸運的是,有一種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創造這種平衡。


它是內斂之路,是內化之路,是內功之路。而我們可以將這條道路大致分為兩部分。

與光合作用和與影子合作用(儘管兩者經常重疊)。

與光合作用

與光的工作是。

學會餵養我們內在的光狼,也就是我們天生快樂、充滿希望、有同情心、善良、誠實和愛的那部分。

輕功包括學習愛自己,與自己的真性(靈魂)相連接。


做法可包括:

培養直覺,學習自我保健,練習感恩,使用積極的肯定,學習放手的藝術,與精神嚮導聯繫,治療身體,冥想等。


與影子合作

另一方面,影子工作是。

來學習如何在樹蔭下餵養我們的狼。

當我們練習與影子一起工作時,我們就會敞開心扉去面對對方,交朋友,並整合我們內心發現的痛苦(影子)。


做法可以:

探索消極的核心信念,做內在的兒童工作,恢復薩滿教的靈魂,與我們內在的原型/部分聯繫,寫日記,通過個人和祖先的創傷,處理悲傷,做情緒宣洩等。


平等地練習光影工作,可以讓你同時培養兩隻狼,從而在你的生命中創造平衡、和諧、和平、喜悅和精神擴張。

這個故事的起源是什麼?


那麼兩隻狼的故事到底是誰寫的呢?

這個故事的起源很難追溯,然而,它通常被歸於切羅基(Tsalagi)人。


這個故事有時被稱為。

你餵哪一個?"--《你餵哪一個?

狼來了和爺爺說

遺憾的是,這個故事不太可能真正起源於美國原住民,而是作為一個偽裝成本土智慧的基督教寓言被創造出來。


以基督教傳教士比利-格雷厄姆和約翰-R-比薩格諾為例。

其中一位(比薩格諾)在1965年出版的《積極祈禱的力量》一書中收錄了這個故事。


另一位(格雷厄姆)在他1978年出版的《聖靈--在你的生命中激活神的能力》一書中講到。

一些消息來源,如作家琳達-卡羅爾聲稱,格雷厄姆承認他為了布道而編造了整個故事。


原本這個故事是關於因紐特人的,但因為他收到了他們的負面反應,所以他把故事改成了切諾基人的爺爺(知道他們無法挑戰他)。


本土智慧還是都市傳說?

雖然很難說清楚發生了什麼,但原來強調的 "善 "和 "惡"(這是一個'基督教'的概念......)給我們的感覺很非美國本土。


此外,所有對白=善,黑=惡的強調(我在本文中已將其從歷史中刪除,代之以'光'狼和'影'狼),被一些人認為具有種族主義的底蘊,也是基督教的教條。


很難說這個故事是一個布道的產物,還是一個朗朗上口的都市傳說。

然而,儘管這個故事的起源很模糊,但它顯然已經和我們一起進化了。其實,如今在社交網絡上,更多的是以備忘錄的形式分享。這個兩隻狼的故事的第二個版本很可能是現代改編的。


但誰知道呢?也許第一個版本是最新的。


不過,歸根結底,它能存在這麼久是有原因的。

這裡面有很大的價值... ...

相關焦點

  • 【鄧穎專欄】煥發青春氣息的兩隻狼
    比如學生將「苫蔽成丘」的「苫」讀成「zhan」,將「狼不敢前」讀成「狼不敢向前」。對於課堂問答,學生和老師有著不同的期待,學生希望自己的答案完美無瑕,而老師則會緊緊抓住學生的錯誤答案,因勢利導,生成點撥式小環節。因為學生的錯誤回答是最真實的學情,是最恰當的教學資源。比如——生:害怕這兩隻狼,環顧四周發現了麥子鋪成的地方師:是什麼樣的地方?原文怎麼說?苫蔽成丘,「丘」什麼意思?
  • 【故事】狼的故事
    李士桐  狼在人們的心中並不陌生,但狼的故事卻不見得知道多少。那是因為狼在自然界中越來越少了。我所生活的小鎮,就坐落在烏蘇里江邊。在過去遙遠的年代裡,她是個遙遠、荒涼而神秘的地方。說她荒涼,是因為她百裡不見人家。特別是冬日的暴風雪,一夜煙炮會讓百裡荒原完全變了模樣。說她神秘,因為這裡盛產聞名的大馬哈魚,還生活有古老而勇敢的赫哲民族。
  • 故事:老漢丟了一隻羊,追著兩隻狼打,半夜裡門口跪著一個人
    說起來許老漢是這兩匹狼的恩人。幾年前,許老漢在山上放羊時,忽然聽得幾聲槍響,然後看見兩匹狼叼著兩隻小狼崽,跑出林子。兩匹狼受了重傷,腳步踉蹌,跑了幾步就倒在地上。 許老漢知道有人偷獵來了。 小狼崽圍著死去的狼拱著叫著,倒在地上的兩隻狼掙扎不起,然後盯著許老漢。
  • 【胎教小故事】懸崖下的狼
    >【胎教小故事】懸崖下的狼2012-07-30 22:50:40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在很高的懸崖上,有兩隻小羊在那兒玩。有隻飢腸轆轆的狼,突然眼睛往上瞧。  狼環視附近後想了想,這麼高的懸崖,不管從什麼地方都都不可能爬不上去的。  因此,狼用溫柔而低沉的聲音對兩隻小羊說:"可愛的孩子們呀!在那種地方玩很危險的哦,快下來呀!下面長了許多柔嫩好吃的草喔!"但是,小羊因為常聽到關於狼的可怕事情,所以說:"狼伯伯,謝謝你的好意,但是,我們下不去。
  • 【青春語文 鄧穎專欄】煥發青春氣息的兩隻狼
    比如學生將「苫蔽成丘」的「苫」讀成「zhan」,將「狼不敢前」讀成「狼不敢向前」。對於課堂問答,學生和老師有著不同的期待,學生希望自己的答案完美無瑕,而老師則會緊緊抓住學生的錯誤答案,因勢利導,生成點撥式小環節。因為學生的錯誤回答是最真實的學情,是最恰當的教學資源。比如——生:害怕這兩隻狼,環顧四周發現了麥子鋪成的地方師:是什麼樣的地方?原文怎麼說?苫蔽成丘,「丘」什麼意思?
  • 兩隻金雕秒殺西伯利亞狼,拔狼毛就地吃肉,狼兄你也有今天!
    兩隻金雕秒殺西伯利亞狼,拔狼毛就地吃肉,狼兄你也有今天!兩隻金雕秒殺西伯利亞狼,拔狼毛就地吃肉,狼兄你也有今天!西伯利亞狼在草原上也是比較強悍的動物,但是萬物相生相剋,狼也有天敵。那就是金雕,一隻落單的狼正在尋找自己的夥伴,就在這時,天空中的兩隻金雕盯上了這隻西伯利亞狼,雖然狼的奔跑速度非常的快,但是,金雕的飛行速度也不遜色,兩隻金雕很快就將狼壓到在地。
  • 少兒英語故事:兩隻猴子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英語故事>正文少兒英語故事:兩隻猴子 2012-04-23 17:25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寓言故事:狼和狐狸的故事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趣味學習樂園>學前班數學>正文寓言故事:狼和狐狸的故事 2011-10-21 11:49 來源:童話故事網
  • 民間故事:狼有善心,人有獸行;人做起惡來,比狼狠三分
    等小姑娘走後,郎中這才向縣官講述了「怎麼遇到狼公子,又怎麼給老狼看病」的經過。縣官和眾衙役聽後哈哈大笑,說郎中不老實,所編故事荒誕之際、前所未聞,就對郎中嚴刑拷打。然郎中在遭受重刑之後,仍堅持「自己所說句句為實、毫無虛言」,還肯求縣官帶他去山裡找那兩隻狼,問問首飾怎麼來的。縣官一看,這人夠倔啊,刑也用過了,還不說「實話」。
  • 雙狼——一個簡短有力的故事,孩子們都應該聽一下這個故事
    我們都知道說故事的魅力。現在成名的企業都有自己品牌故事來幫助開發新客戶和提高用戶粘性。做銷售會講故事的也能提高成交率。而小朋友們對故事內容的吸收效率比我們成人還高,因為他們還比較單純,沒那麼多心理障礙去阻止自己相信故事和故事表達的哲理。所以今天七哥跟大家分享一個和情商有關的小故事,希望讀者朋友們也能和家裡的小朋友說說這個故事。
  • 《餘大力背狼的故事》
    狼,一種兇殘而又極為狡猾的動物,它和人類的故事有很多,老狼更是老奸巨猾,可是同人的智慧相比,「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爾」。
  • 兩隻金雕秒殺西伯利亞狼,拔狼毛就地吃肉,狼兄你也有今天
    兩隻金雕秒殺西伯利亞狼,拔狼毛就地吃肉,狼兄你也有今天 金雕是北半球上一種廣為人知的猛禽,以其突出的外觀和敏捷有力的飛行而著名,一隻成年的金雕雙翅展開平均可超過2米體長則可達到1米,它們憑藉著自己獨特的捕獵方式,經常會捕獵一些大中型的鳥類和獸類。
  • 搞笑漫畫:老杜放羊,上演狼來了的故事
    搞笑漫畫:老杜放羊,上演狼來了的故事老杜找了很久才找到一個幫人放羊的工作,但是這個工作不包吃不包住,工作還很低,為了生存下去,老杜不得不向惡勢力低頭。老爺對著老杜很嚴肅的說:「你的任務就是要保證我們羊的安全,千萬不要別狼給捉了去,聽明白沒有。」
  • 《喜羊羊與灰太狼》:五隻羊大戰兩隻狼究竟誰是最終的贏家
    五隻羊大戰兩隻狼究竟誰是最終的贏家呢?故事發生在青青草原上,從前哪裡生活著一群無憂無慮的小白羊,而在森林另一端的黑色城堡裡,住著邪惡狡猾的灰太狼以及紅太狼,他們總是想著要吃小白羊,然而每次快要成功時他總是失敗了,因此,他總是抓不到羊,反而總被機敏的小羊們捉弄從而導致他挫敗的故事。
  • 兩隻非洲野貓打架,路過的胡狼趁虛而入,結果悲劇了
    這時候一隻胡狼從旁邊路過,作為草原上最臭名昭著的投機者,胡狼肯定不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胡狼的個頭比野貓打不了多少,平常的時候不會輕易攻擊野貓,但是眼看著兩隻野貓打的筋疲力盡,胡狼還是決定動手了。看著胡狼虎視眈眈,兩隻野貓也都停了下來,這場打鬥因為胡狼的加入而結束了。
  • 叢林有情狼:講述的是愛情故事、家族興衰故事!
    《叢林有情狼》講述的是愛情故事、家族興衰故事,表現的是責任感以及團結精神。這是大部分美國電影中,都會表現的主題。創意雖不新鮮,劇情也挺老套,但是當這些精神通過一隻狼表現出來的時候,就有了些小感動。故事缺乏驚喜,搭配上實力明顯弱一籌的動畫特效製作,讓影片的賣相併不佳。
  • 與狼共處可求:作家黑鶴講述《我和小狼》之外的故事
    這是黑龍江省作協副主席、自然文學作家格日勒其木格·黑鶴(以下簡稱黑鶴)在他最新創作攝製的影像故事書《我和小狼》中的最後一段話。作為結語,卻又意猶未盡,道出了他對幼年養狼時的那段記憶以及放手讓狼回歸荒野的抉擇。  養狼  童年時養過兩隻狼崽兒  黑鶴的親戚裡有獵人,兩隻小狼崽是親戚送給兒時的黑鶴的禮物。
  • 民間故事:狼若回頭,不是報恩就是報仇|百家故事
    #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通常人們提起狼都比較怵,說真的,我喜歡狼。這個世界是很現實,要生存就要比別人更能適應環境,反應慢一點都不行。我喜歡像狼一樣地思考,有時要說沉得住氣,有時要宣洩自己,換個角度,失敗和挫折也是財富。雖然它是動物,但是它有時候的思維遠遠高於比它智商高的人類。
  • 《聊齋志異》中「牧豎捕狼」的故事
    狼。《聊齋志異》中有這樣一則故事,叫「牧豎捕狼」。豎於樹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聞聲仰視,怒奔樹下,號且爬抓。其一豎又在彼樹致小狼鳴急。狼輟聲四顧,始望見之,乃舍此趨彼,跑號如前狀。前樹又嗚,又轉奔之。口無停聲,足無停趾,數十往復,奔漸遲,聲漸弱;既而奄奄僵臥,久之不動。豎下視之,氣已絕矣。「牧豎」即牧童,「豎」是童僕的意思。
  • 新疆馴狼人「與狼共舞」 馴化狼出演多部影片(圖)
    在朱永勝的指揮下,狼能完成稍息、立正、起立、臥倒,以及飛身跳上大卡車,還有上高臺、鑽管道、走獨木板等動作,但凡德國牧羊犬能做到的「普通」動作,狼基本都能完成。圖為狼跳上高臺後,朱永勝在鼓勵狼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