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自從看了《三十而已》,這已經成為千萬網友的常態了。
沒有最糟心,只有更糟心。
劇情到了完全發神經的地步,倒是突然悟到了三十而已可能開闢了一條新道路。就是它不斷地靠,長度1分鐘左右的,有話題度有爭議性甚至故意挑動人的情緒的短視頻去搶佔各個平臺用戶的關注。
在這之前也有國劇靠塑造熱搜體人物(比如樊勝美、蘇大強)來反覆衝刷人眼球,但不是這樣。那些熱搜體人物,固然身上發生的一切都過於戲劇化,但人物本身的行為邏輯和人設是一以貫之的。
短視頻衝刷就……不需要這些。它不需要去鋪墊去解釋一個還算正常的男的怎麼就變成了一個幾乎病理性的花痴,它只要有這麼30秒的畫面:兒子生病,老婆抱著兒子在醫院排隊,他在一邊刷手機,「小三」給他發來消息,他露出了病理性花痴笑容。
夠了,極少有人會去想這裡人物轉變可太不正常了——再怎麼樣前期他一直被塑造成一個愛妻愛子的男人,心思活絡老房子著火可以,但在這種場合真的太不正常了宛如有病。只要這30秒裡,憤怒點有了,渣男綠茶可以罵起來了,這劇熱度就不會掉。
回頭來看這劇基本就是靠這麼一個個短視頻串起來的。中間劇情順不順,人物是不是突然換頭,這些都不重要。甚至這部劇的先行劇透都是我為數不多的國劇觀察經驗裡透破天際的,除了官網預告,每天都有各種微博短視頻劇透、抖音劇透,幾乎可以靠劇透追劇,因為反正劇透之外的劇情你也會(因為莫名其妙而)全部快進。
我國劇看得少,很難確定這是不是開了先河。如果是,那麼很遺憾,可能以後大家都有樣學樣,我不需要完整的劇情和說得通的邏輯,我只要每天扔兩個短視頻炸魚就行了。挖坑式劇情推進,一地陷阱和泥坑邀您進入,但中間是沒有路的。
昨天阿洞發給我一個該劇最新的劇透短視頻,又是這樣。很短的時間內王太太叭叭叭告訴你所有太太都倒了黴啦,上牛津的是假的,做實業的破產了,C位的靠山倒了全家上失信名單。最後臉一變,說一句熱搜體名言——女人有多狠,不是看她能爬得多高,而是看她能夠得多低。
就。其實是經不起推敲的。我不說時間線上只過了那麼一兩個月怎麼就太太團全滅,光說交情不深的塑料鄰居,最後一面你還把我一起罵進去了,我為什麼叭叭叭告訴你那麼多。還突然起範兒飆語錄,非常好笑。
現在明白這個劇的路子就很好解釋了,一分鐘爽文+名人名言,最適合傳播的形式,是否合理不需要考慮。挺厲害的,也挺……糟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