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肯定都聽過過一千零一夜的故事。美麗善良的山魯佐德,為了解救國內的少女毅然嫁給了嗜殺的國王,她利用自己的智慧為國王講故事,每當國王想殺她的時候正好講到故事的精彩部分,只好留下她,就這樣一直講了一千零一個故事終於感到國王,國王最終和山魯佐德結為夫妻。
中國古代也有這樣聰明的女子,這個女子因為一點小事被自己的主人趕了出去,發配到很遠很荒涼的地方去了。這個女子編了10個段子,寫了10首詩,主人看後感動的淚流滿面,把她放了回來。
這個女子就是唐朝的女詩人薛濤。
薛濤本來出身官宦人家,幼時受過很好的教育,八九歲時就能續父親的詩,套用郭德綱的相聲裡的段子就是:&34;
但是,很快厄運降臨,薛濤的父親去世了,家裡失去了依靠家道中落,母親含辛茹苦把她養到了16歲,家裡再也支撐不下去了。
因為薛濤頗有姿色,又能文能舞,在走投無路之際,被迫入樂籍,成為一名歌妓。當然,這種歌妓屬於官妓,有機會接觸到達官貴人,社會名流,因為薛濤人長得俊俏,頭腦聰明,詩文做得好,很快名聲大震,受到當時的西川節度使韋皋賞識。
但是,歌妓也好官妓也罷,地位終歸是很低下的,有悲傷時的時候也有被懲罰的時候,一切全憑著長官的喜好。薛濤大約在韋皋的節度使幕府呆了四五年,就因為得罪韋皋而被罰當時的唐朝與吐蕃的邊境松州。
松州是苦寒之地,在那裡薛濤時常被凍得瑟瑟發抖,山風吹得她骨頭縫都疼,沒辦法她只得放下傲氣,開展自救。
韋皋此時已經是五十多歲的老男人了,而薛濤是二十來歲的女孩,女孩討好老男人的方式有很多,其中一種會讓老男人感覺很受用,那就是撒嬌。
於是,薛濤編了是個段子,每個段子中都把自己塑造出一個有一點點小錯誤的弱者,所犯錯誤還有些可樂,藉此向韋皋撒嬌,希望對方哈哈一笑能原諒自己。
她先編了一隻小狗的故事:主人養了一隻小狗子,毛小孩兒每天都被打扮得乾乾淨淨的,毛上噴上香水,腳也洗得乾乾淨淨的,它每天都在主人的紅色地毯上睡覺。可惜這隻狗不知足,無端的把主人的至親貴客給咬傷了,從此再也不能再紅絲毯上睡覺了。這就是《犬離主》:
馴擾朱門四五年,毛香足淨主人憐。
無端咬著親情客,不得紅絲毯上眠。
寫罷《犬離主》,薛濤想到,韋皋也是文人出身,雖然身為節度使負責軍政,但並不是武夫。每日處理軍政事務,吟詩作文最離不開的就是毛筆了。於是薛濤開始編毛筆的段子:有一隻出身高貴的毛筆,是吳越出產的筆管配上宣州的筆毫,寫出字來就像在紙上撒上了的花瓣那樣漂亮。可惜,這隻筆用久了,筆毫的鋒頭磨盡了,再也不能被握在王羲之手裡了。這就是《筆離手》,薛濤還暗暗地誇了韋皋,寫字就像書聖王羲之一樣漂亮。
越管宣毫始稱情,紅箋紙上撒花瓊。
都緣用久鋒頭盡,不得羲之手裡擎。
韋皋身為西川節度使,為解除吐蕃對西川的威脅做出了傑出貢獻,被蜀人譽為諸葛重生。節度使在領兵作戰時肯定離不開戰馬,於是薛濤又編了一個馬的故事。白色的耳朵紅色的毛淺綠的馬蹄,不由讓我們想到了漢武帝時的汗血寶馬,只有這樣的馬才能配得上韋皋節度使的身份,這匹馬曾經東西奔走到日邊。可是有一次一個帥哥騎在它身上,它也沒有沒有見過這樣的美男子,不由高興的撒起歡來,結果把帥哥給摔了。從此再也不能在豪華馬舍裡居住了,也聽不見它的嘶叫了。
雪耳紅毛淺碧蹄,追風曾到日東西。
為驚玉貌郎君墜,不得華軒更一嘶。
韋皋養著鸚鵡,於是薛濤又用鸚鵡來編了一個故事:有一隻鸚鵡來自隴西,它的命真是好,飛來飛去,飛到了節度使府裡的錦制的墊褥上,成了節度使的寵物。可惜它不知道怎麼還記得以前的話,說了一句讓主人不高興話,從此再也不能住在美麗的籠子裡和人說話了。這就是《鸚鵡離籠》:
隴西獨自一孤身,飛去飛來上錦茵。
都緣出語無方便,不得籠中再喚人。
&34;,燕子向來被認為是吉祥的鳥,節度使府裡肯定也少不了燕子飛來飛去。於是薛濤又編起了燕子的故事:有一窩燕子居住在一戶富豪人家,主人很喜歡它們渣渣的叫聲,怎奈燕子銜泥的時候不小心把主人的珊瑚枕頭弄髒了,於是被趕出家門,再也不能在梁間累窩了。
出入朱門未忍拋,主人常愛語交交。
銜泥穢汙珊瑚枕,不得梁間更壘巢。
掌上明珠用來比喻極鍾愛的人,後來成了父母疼愛兒女的專用成語。薛濤和韋皋的年齡差距其實和父女差不多,韋皋又曾經很喜歡薛濤。所以薛濤用明珠自喻,編了一個故事:有一個明珠,又圓又亮還內外通透,光照在它身上好似照在水晶宮裡一樣。可惜珠子身上沾了一點汙垢,主人再也不把它拿在掌上把玩了。這就是《珠離掌》。
皎潔圓明內外通,清光似照水晶宮。
只緣一點玷相穢,不得終宵在掌中。
最近比較火的詞就是錦鯉,淘寶有錦鯉,天貓有錦鯉,當然真正的錦鯉是水裡的觀賞魚。古代也有觀賞魚,薛濤接著用一條魚來編段子:有一條魚在水裡呆了四五年了,它有紅紅的尾巴,常常在水裡遊來遊去討主人的歡心,有一次這個倒黴的魚無意中撞斷主人植在水裡的蓮花朵,就罰它到池外,不讓它在清波之中遊弋。像不像薛濤被罰赴邊呢?這首詩就是《魚離水》。
跳躍深池四五秋,常搖朱尾弄綸鉤。
無端擺斷芙蓉朵,不得清波更一遊。
古人喜歡玩兒鷹,豢鷹者所胳膊上會戴上皮臂套。打獵時用以保護手臂,停立獵鷹。薛濤筆下的這隻鷹,爪子鋒利,眼睛很大又有神,抓野兔是小菜一碟,只是有一次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它飛得很高,結果竟然找不到主人了,從此不能被君王的擎在手臂上了。寫成了《鷹離韝》。
爪利如鋒眼似鈴,平原捉兔稱高情。
無端竄向青雲外,不得君王臂上擎。
竹子在四川是常見的植物,不論是杜甫的草堂還是薛濤的望江樓都廣植竹子。可是有那麼一叢竹子卻很長眼,因為它的根串的太遠了,結果竹筍把主人的牆鑽破了,所以被移栽到別處,離開了亭子旁邊。再也不能在堂前為主人遮蔭了。這就是《竹離亭》。
蓊鬱新栽四五行,常將勁節負秋霜。
為緣春筍鑽牆破,不得垂陰覆玉堂。
最後薛濤用女人化妝常用的鏡子為題寫下了《鏡離臺》。黃銅鑄就的鏡子,就像十五的月亮一樣圓,一樣明亮,讓人不由得在它面前流連徘徊。卻因為沒人擦拭,蒙上了一層土,從此不再被擺上華堂玉臺。
鑄瀉黃金鏡始開,初生三五月裴回。
為遭無限塵蒙蔽,不得華堂上玉臺。
這十首詩,以身邊常見的物品為題,這些物品都是有用之物,曾經被主人無限愛惜,但是因為這些東西出了小毛病,有了小瑕疵被主人棄之不用。薛濤借這些物品的瑕疵或毛病說明自己已經知道錯誤,借為這些物品惋惜表達了自己希望回到主人身邊的願望。
詩中的東西都是身邊常見之物,所以當這些詩送給韋皋後,他看到身邊的這些事物就不由得想起薛濤,想起她那細的腰、長的腿、漂亮的臉蛋和會聊天的嘴,不由老淚縱橫,對薛濤說,快回來吧,我也想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