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蘇州灣大劇院盛裝迎客。經歷數年建設,這座由國際建築大師克裡斯蒂安·德·包贊巴克設計的全國第三大劇院綜合體,終於嶄露在長三角一體化核心區域的吳江太湖新城,熱情地向長三角觀眾以及來自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藝術家敞開大門。
鳥瞰蘇州灣大劇院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回顧蘇州灣大劇院的建設歷程。
2012年蘇州市決定把將要建設的蘇州大劇院落戶吳江濱湖新城,並努力建設成蘇州市重點文化設施和重要的標誌性建築。
2012年12月召開的吳江區十二屆黨代會第三次會議,明確提出加快推進蘇州大劇院等項目,提高吳江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水平。
2013年5月,蘇州大劇院建築設計方案諮詢會在吳江會議中心舉行,會議組織了7位專家對蘇州大劇院建築設計方案進行諮詢。蘇州大劇院設計定位為蘇州市重點文化產業設施和重要的標誌性建築,也是城市文化底蘊的展示和城市發展水平的展示,選址在吳江太湖新城。
此後,吳江的黨代會、人代會多次提出建設蘇州大劇院,並將蘇州大劇院列入吳江區重點項目。
2013年10月29日蘇州文博中心奠基。蘇州文博中心,位於蘇州太湖新城吳江片區核心區的濱水黃金地帶,西濱太湖,東接太湖新城中央商務區,總佔地面積約9公頃。蘇州文博中心包含蘇州大劇院和城市展示館兩個子項目,地上建築面積均約3萬平方米。力爭把蘇州文博中心打造成為在全國乃至國際享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文化地標型建築。2013年,蘇州正式將東太湖水域命名為「蘇州灣」,開啟了打造「21世紀蘇州城市建設最大亮點」的新徵程。蘇州文博中心後更名為蘇州灣文化中心。
2013年蘇州文博中心奠基
2014年,蘇州大劇院和城市展示館場地試樁結束。蘇州大劇院後更名為蘇州灣大劇院。
2014年,文博中心地質鑽探
2016年,蘇州灣文化中心樁基和土方工程全面施工。
2016年,樁基和土方工程全面施工
2017年,蘇州灣文化中心建設項目主體施工完成。
2017年,建設項目主體施工完成
2018年,蘇州灣文化中心主體結構完成。
2018年6月1日,中心主體結構完成
2018年12月18日,航拍蘇州灣大劇院
2019年11月,建設中的蘇州灣大劇院
2020年6月,蘇州灣文化中心機電安裝和幕牆安裝工程進入收尾階段,室外附屬工程及綠化種植等裝飾工程全面施工。
2020年7月8日,晨霧中的蘇州灣大劇院
為快速推進蘇州灣文化中心施工進度,確保大劇院9月底消防驗收,12月12日首演的目標,建設單位精心組織,各施工單位加班加點,為最終的項目決戰堅守在一線。
蘇州灣大劇院
9月10日晚,蘇州灣文化中心品牌發布會暨蘇州灣文商旅招商大會、東太湖旅遊文化節開幕儀式在蘇州灣閱湖臺舉行。蘇州灣文化中心佔地約160畝,總建築面積約21.5萬平方米,總投資約30.9億元。項目主要分南北兩區,北區為蘇州灣大劇院,包含1600座的歌劇廳、600座的戲劇廳、若干電影放映廳;南為吳江博覽中心,包括博物館、會議中心等。前期建設中,吳江力邀「普利茲克獎者」、法國著名建築師克裡斯蒂安•德•包贊巴克創作設計。後期管理中,將由吳江濱投集團與上海華文化集團合作運營大劇院。
2020年9月10日,蘇州灣文化中心品牌發布會
北區為蘇州灣大劇院,南為吳江博覽中心
蘇州灣大劇院弧形大廳
蘇州灣大劇院戲劇廳
11月10日,2020年吳江區重大項目集中竣工儀式在蘇州灣文化中心舉行,此次竣工儀式的重大項目共有56個。蘇州灣大劇院通過竣工驗收,並投入試運營,吳江博覽中心進入收尾階段。蘇州灣大劇院,以氣勢磅礴的空間和轉承起伏的線條,塑造了傳承與創新的現代浪漫,蘇州灣文化中心總建築面積相當於兩個雪梨歌劇院。
2020年11月10日上午,2020年吳江區重大項目集中竣工儀式在蘇州灣文化中心舉行
蘇州灣文化中心在建築空間的打造過程中,秉承著「國際視野、本土情懷」的原則。其整體建築的設計思想,是秉承江南絲綢文化以及「以水為脈」的特色而創作,是湖灣的領動與文化的交融。該項目最具標誌性的金屬帶飾,設計成如同在風中或水中交織起伏的絲綢飄帶,寓意著勤勞的吳江人民,世世代代種桑養蠶,以絲綢為紐帶連接全世界。
水天相接的雙飄帶,如蘇州絲綢和崑曲水袖
蘇州灣大劇院擁有亞洲首家、全球最大的沉浸式科技演藝劇場——「8K未來劇場」,並打造全國領先的智慧劇院。還將啟用5G直播等技術,給長三角觀眾更多新奇體驗。這裡將助力蘇州發展成為國際文化藝術之都,為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撐。
夜色中的蘇州灣大劇院
新晉網紅打卡地,
蘇州灣大劇院歡迎你!
本文作者:吳英
責任編輯:顧曉紅、吳英
技術編輯:吳英
圖片來源:鈕泉娜、融媒吳江、館藏及網絡
徵稿啟事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採,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歡吳江通。那麼大膽和我們表白吧!要知道,吳江通更喜歡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體會人生,也可以是尋找鄉愁,記憶歷史!文筆不重要,真實真心就好。自行配圖,特別歡迎。文末請附作者簡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張。一旦錄用,奉上稿酬,雖不高,意很誠,還有你可能喜歡的地情書哦!
請發送至投稿郵箱:szwjdaj@163.com
記得註明姓名和聯繫方式。如已在其他媒體發表,敬請說明(特別是已在其他微信公眾號上推送,一律不錄用)。照片請勿插入文中,請單獨發送,謝謝!
由於來稿較多,自投稿之日起兩個月內沒有錄用,作者可自行處置(同一作者單次投稿多篇除外)。
吳江通會給你一個原創平臺,讓你展現自己,讓更多的人了解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