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吧,你們就是重男輕女。」

2020-10-04 肉肉腦

「這個月生活費就少一點吧,你長大了,周末就出去打打兼職給自己賺生活費。」

Didi的銀行卡上,收到了爸媽打來的400元生活費,以及上面的一條留言。

於此同時,Didi的弟弟漲了生活費。自己400,弟弟1500。

其實,Didi知道,在爸媽的心目中,女兒終究要嫁出去,沒必要花那麼多心思,兒子才是心頭肉。

Didi的名字裡有個「娣」字,她從小就知道,自己從出生的那刻起,就讓爸媽失望了。可是Didi非常爭氣,從小到大成績都非常好,從鎮上考到廣州的重本。

小時候,她會耍點小聰明,自己喜歡什麼,都不敢跟爸媽說,而是偷偷跟弟弟說,讓弟弟跟爸媽提。因為她深知,弟弟提的要求,爸媽一般都會滿足。

弟弟不怎麼喜歡讀書,去了一所民辦大學,學費不低。爸媽開始跟她商量,縮一下生活。所以Didi都在不斷地打兼職,省吃儉用,因為,她心裡很擔心家裡的花銷撐不過來。

可是,她後來才知道,她每次減的生活費,都是去了弟弟那裡。

弟弟覺得學校夥食不好,爸媽立刻加生活費。

弟弟談戀愛了,爸媽怕不夠花銷,立刻加了。

而她要考教師資格證,自己賺錢。她也談戀愛了,連買個好一點的衣服給男朋友都擔心生活費不夠。

「誰叫我不是男的呢。」

看到爸媽又一次減生活費,去補弟弟的鍋,Didi也只能苦笑。因為她知道,這個家裡,對子女的愛本身就是不對等的。唯一的方式,就是靠自己過上好生活。

「他想娶你,至少得50萬禮金,不然別想了。」

阿婧跟男朋友談了四年多了,正想帶男朋友回家見見父母,希望得到爸媽的祝福,然後結婚。

可是,她萬萬沒想到,爸媽給她提了這麼一個想法。

「你男朋友不是家境挺好的嗎,我們養你那麼大,收點禮金怎麼了?你弟不是也找了個女朋友嗎,在廣州買房可不便宜,我們就沒那麼多積蓄了,你讓你男朋友家出點錢吧。」

到那個時候,阿婧才知道,爸媽提的禮金要求,是為了給弟弟湊首付買房。

然而,阿婧的男朋友家也是一般般,能有的積蓄都給他們留著買新房給首付了。

「你們還年輕,大不了租房子嘛,反正他不給那幾十萬禮金,別想娶你。」

「那你為什麼不這麼跟弟弟說?我們就不用住嗎?」

「你弟是男的啊。」

聽到這些話的時候,阿婧真正心如死灰。

她不顧父母的反對,跟男朋友去登記領證了。

「我不想連世界上最愛我的人也沒了。」

「我只是不想被家裡人看不起。」

「我們家重男輕女,我媽生了我們三姊妹,我爸那邊的人都一直看不起我媽。」

「直到生下了我弟,我媽才在家裡好過一點。」

小冰是個特別刻苦的女生,在實習的時候,總是最早上班,所有工作都搶著來做,特別拼命。

而她心底裡,只有一個念頭:只要自己比別人努力,一定會出人頭地。

她入職的時候,穿得非常土裡土氣,連背包都是典型用了很多年的那種。

「家裡的叔父都說我們生出來就是賠錢的。不用讀那麼多書,畢業早點工作養家。」

「可是我不想,憑什么女生一定就要在家相夫教子,為什么女生就不能有一番事業。」

小冰說不上有天賦的人,但那股韌勁,確實很多人都比不上。

她開始學會打扮,開始給自己買漂亮的衣服,一年下來,好像變了一個人。

「過去二十多年,從沒覺得像這樣過得開心。」

「真的...真的...現在才覺得這才是我的人生。」

「我沒忘記我是個姐姐,是他們女兒,可是,我也是個需要人疼的小女生。」

不再是在家裡什麼家務都要幹,供著弟弟在房間打遊戲。

不再是想買個新衣服都要求著爸媽加點生活費,而弟弟不用說都有新衣服新鞋子。

有些陋習和陳舊觀念,真的不知道要多少年才可以消失。

也不知道還有多少顧家的女生,其實是在感受父母不平等的愛。

無論是怨恨,還是心有不甘,都不是三兩天可以改變。

當然,不少幸運的女生即使活在重男輕女的家庭裡,依然會被爸媽捧在手心當做寶。只是,愛的比例,也會有些不同。

前二十多年的生活,或許大多都是父母給的。後面的生活,靠自己。或許還會有很多來自家庭的無奈,家庭的壓力,希望你不要輕易妥協。

畢竟,你也是個小女生,你也應該被人疼愛,被人捧在掌心當做寶。

即使要顧慮家庭,也得兼顧自己的生活。說是自私吧,但你的無私,何嘗不是在滿足另外一種自私呢?

願安好,晚安。

相關焦點

  • 「難道我不是你們親生的嗎?」女孩發出絕望質問,重男輕女何時休
    聽到說話,大姐打量了我們一番,隨即說道「噢,行啊,那有凳子你們坐吧。」說完又扭過頭忙去了。得到主人同意,我們幾個一邊各自挑選座椅一邊和大姐客氣著,「謝謝了大姐,您貴姓啊?這是您的女兒吧?」「沒事,隨便坐。我姓蔡,這是我女兒。」蔡大姐頭也不回的回了我們一句。同行中一位女性朋友小麗接茬說「孩子真乖,這麼小就幫大人做家務了,阿姨獎勵你一下。」
  • 「你們倆都是我生的,你就幫幫老二吧」家人的話,讓我徑直離開了
    雖然現在人對於生男生女這樣的事情已經看得很淡了,可是在陳婷她媽那個年代,重男輕女的思想還是比較嚴重,陳婷有一個弟弟,她媽平時對她弟是特別的好,對於陳婷是看都懶得看一眼,陳婷就覺得她媽對她特別不公平。陳婷小的時候,她媽不管是做什麼事情都是偏心她弟弟,她媽給她弟買衣服的時候,一次都能給她弟買六件衣服,卻不給她買一件,當她鬧著要她媽給她買衣服的時候,她媽的嘴上雖然一直答應,可就是不給她買
  • 「爸媽,你們等你們女兒下葬了,再走吧……」
    剛子和小莉是在2000年在廣州打工認識的,兩人一見傾心雙雙陷入愛河,第二年就商量結婚的事,小莉的父母一張口就是二十多萬,對於農村的剛子來說是一筆天價,父母勸他算了吧,彩禮太多了拿不起啊,他說我會自己掙,從那天開始一個人打三份工,父母看兒子那麼拼,心疼不已,又看到他們彼此那麼相愛,不忍拆散他們,東拼西湊加上剛子打工掙得錢,總算湊夠了二十多萬的彩禮錢。
  • 故事:他結婚,你不能不管;離婚吧,我不是你們家的提款機
    可是,有些重男輕女的家庭,總是會覺得養了女兒賠本,到時候嫁出去了,就跟家裡沒瓜葛,所以從女兒生下來,就已經開始計算了。很多家長甚至一直給女兒輸入重男輕女的想法,讓女兒結婚後也要想辦法照顧家裡的哥哥或者弟弟。
  • 都挺好,蘇母討厭明玉不是重男輕女,就是純粹討厭
    導讀:都挺好,蘇母討厭明玉不是重男輕女,就是純粹討厭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那些在「隱形」重男輕女家庭長大的女兒,才是真的欲哭無淚
    結婚後,阿梅有一次和丈夫吵架後回娘家了,父母說著女婿反正也不怎麼樣,乾脆離婚算了。阿梅說離婚後沒地方住,得回娘家住。爸爸一聽就立馬說:「那就別離了,你回娘家住你哥嫂會怎麼想啊?」後來她說,爸爸的這句話讓她徹底看清了,雖然父母在物質上也沒怎麼虧待她,但骨子裡其實始終是重男輕女的,只不過,比起明面上的虐待女兒,他們的重男輕女顯得「隱形」多了。
  • 重男輕女陰影下長大的孩子
    雖然,先生和公公婆婆目前沒有表現出重男輕女的傾向,但我也知道他們骨子裡都更愛男孩一些。即便不是,可一旦有了兩個孩子也會忽視大的那個。二表嫂家就是這樣,生了二胎後,所有人都圍繞著二娃轉,一娃則被冷落到一邊無人問津。我看著那個備受冷落的孩子,格外的心疼,他讓我瞬間想到了小時候的經歷。
  • 重男輕女的後果有多可怕?
    男人是不能打掃衛生下廚房的,快和他們聊天去吧。」朋友招呼我坐了過去,剛才被嚇的勁兒還沒緩過來。按這個說法女兒不能算後代了?2、養兒可以防老。等兒子長大了就可以為我們養老了,這是真的嗎?養兒防老前提是兒子要孝順,如果兒子不孝,恐怕該是養老要防兒。3、養兒子可以掙錢,養女兒就是賠錢。兒子永遠是在自己家,女兒總有一天要出嫁,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 算了,拐回去吧
    原本老爺子給了機會來考驗考驗大少,只可惜這人就是個繡花枕頭,你看著還挺好吧拆開了就一包草。能力倒是有,偏人家生在豪門家不管豪門事兒,接到公司第一天就兩手一甩,把老爺子氣了個吹鬍子瞪眼又奈何不得。小少爺很小就跟他哥一樣,不屑於在人前左右逢源,推杯換盞,只想安安靜靜地做個公子哥。豈料老爺子知曉後犯了心病,迫得這小少爺重新「乖巧懂事」。
  • 《歡樂頌》樊勝美:重男輕女的原生家庭到底有多可怕!
    樊勝美一出場就是漂亮,身材高挑妖嬈,有誘惑力。這樣的條件找到好歸宿不成問題。可背地裡的她卻暗暗傷懷。錯就錯在她身後那個重男輕女的原生家庭。樊勝美出生農村,有個哥哥。父母重男輕女,家裡什麼活都是樊勝美來做,長大後,樊勝美初來上海,父母沒給過一分錢,相反的,每個月都會問她要錢。已經成家的哥哥整人遊手好閒,樊勝美每月給父母的錢其實都被哥哥拿去了。換句話說,樊勝美一人要養活一大家子人。
  • 一個三十歲女人的回憶錄《三》——重男輕女
    明顯就是重男輕女,你自己沒有看出來嗎? 我聽完側著身子,背著他,我說睡覺吧,不要說話了,我有點困了,明天咱倆還要上班呢!沒過多久他就睡了,開始打呼嚕。我哪裡睡得著,我心裡知道這個事實,沒想到被老公看出來了,我心裡難受,回憶一幕幕浮現在我的眼前。
  • 《都挺好》中的「重男輕女」是怎麼回事?
    年輕的世界是簡單的,認知是有限的,對於「重男輕女」的話題,沒有多少深刻的體驗,但每當我看到這四個字,我總是想起她拼命讀書的樣子。 她是一個很固執的人,認為自己的努力可以改變命運,但原來家庭的束縛,畢竟太重了。
  • 《都挺好》成了「都不好」,重男輕女「雙刃劍」,傷女更害兒
    家庭情感電視劇《都挺好》,從去年熱播起,就是街頭巷尾、老少皆宜的話題。直至今日還能給我們帶來一些啟迪。該劇圍繞著蘇母、蘇父和蘇家大兒子、二兒子和小女兒間的「愛恨情仇」的故事,揭示了「重男輕女」家庭給孩子們帶來的一生影響和傷害。
  • 爸,媽,醒醒吧,姐夫就是個渣男,你們還想感化他
    我爸說:「在咱們縣,我也算有點頭臉,你們一個離了,一個三十多還沒對象,別人問起,我怎麼張嘴?」 這就是我神邏輯的父母,他倆真是絕配。 那一刻,我除了憤怒,還有清醒:把自己的人生交給他們去決定,那就是一場悲劇。
  • 重男輕女的家庭
    幾年後,她的弟弟也初中畢業了,她那重男輕女的父親為了他考上好的大學,花錢,找關係給她弟上最好的高中,高考後成績不理想,於是復讀高三,最後考上了大學,可想而知,她弟讀完了大學。再說她的妹妹吧,她妹比她幸運點,讀了中專畢業,其實她父親安排她妹去讀中專也是有目的的,就是想她妹讀完中專後出去打工賺錢可以賺更多的錢回去給自己用,並不是真心真意為她妹著想
  • 《安家》中的房似錦|「重男輕女」是多少女孩一生揮之不去的噩夢
    她們三個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重男輕女」。其實「重男輕女」一直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但是就算在現在科技文化發展的如此迅速的今天,「重男輕女」依舊還存在很多家庭當中。據2018年中國男女比例的現狀調查可知在2018年中國的男女比例是116.9:100,也就是男性比女性多3000-4000萬人。今天我們從四個方面就來聊一聊這可怕的「重男輕女」。
  • 老人重男輕女一輩子,臨老臨老卻無人照應……
    我外公是湖南地主家的少爺,就是家有良田千畝的那種地主; 一年能氣跑十七八個私塾先生的那種調皮少爺。那個時候全國上下都在鬥地主,然後我外公跟著他的小舅舅一起逃難逃到了湖北,因為這實在是走投無路,然後機緣巧合就入贅我外婆家做了女婿,所以我的舅舅們還有我的母親,都跟著外婆姓。外婆是一個重男輕女的人,但外公還是很喜歡這個小女兒的。
  • 《82年的金智英》,有些人重男輕女還渾然不知
    但是經歷過重男輕女痛苦的吳美淑,自己不知不覺也重男輕女。我覺得吳美淑是不錯的母親,金智英的父親說,女孩不要工作,以後嫁人就可以。吳美淑聽到立馬摔了筷子,什麼年代還說這種過了時的話。讓金恩英考教師,是因為家庭條件當時確實不好,而做教師一直是吳美淑的夢想。
  • 「生下女兒後,我想把她扔了」:身為母親,為什麼也要重男輕女?
    她承受不了「為什麼被賣掉的是我」、「為什麼你們寧願我死也不願意要我」的痛苦。而最好的方式,就是認同父母所以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在心中,對家裡面沒有活下來的孩子們,尤其是女孩子們說:「你們也屬於我們我在心裡給你們一個位置。」
  • 都挺好:那個重男輕女的伏弟魔媽媽值得被原諒嗎?
    這些被情感控制的女性,不但過不了自己的生活,而且活著的意義就是為了男性能過上好日子。伏弟魔由此而生。01.伏地魔是怎麼產生的《都挺好》裡面,蘇明玉的媽媽就是典型的重男輕女的代表。長大後就會有個聲音提醒你:你要對弟弟好,對他不好就是錯的。說到底就是證明自己好,父母才會愛我。02.重男輕女對女性有什麼影響每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都有一個廢材的兒子,一個懂事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