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風雨同心 抗擊疫情"原創作品一等獎的作品
小小說《紙尿褲》
紙尿褲(小小說)哎呀,記者老師,您可別採訪我。我真沒有什麼好說的。在我們這些首批從救治區撤下來隔離輪休的二十多個醫護人員中,我是最微不足道的一個。您可以去採訪陳醫生,在救治期間,他老父親病故,他都不能回家給老人送終,擦乾眼淚,繼續為病人忙碌;您可以去採訪小李醫生,在救治期間,他當爹了,可他都不能陪伴在妻子身邊,至今父女都沒見過面,只從視頻裡看過他的寶貝女兒;您還可以去採訪王護士長,她的兒子才三歲,每天哭著喊著要媽媽,嗓子都哭啞了……再說吧,我就是在救治區工作了二十多天,黨和政府對我們的關心、關懷和厚愛,真讓我感動。
我在救治區用處方箋寫了入黨申請書,醫院黨委已經吸收我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救治區臨時黨支部為我們幾個新黨員舉行了入黨宣誓儀式;市衛健委還為我們所有一線醫護人員發放了特殊津貼,醫院會計已經將這筆錢打到了我們每個人工資卡裡;陳醫生、小李醫生和我,還被市政府記功一次,還有王護士長她們幾個,也受到了表彰……其實吧,我們做護士工作的,就是為病人服務。
平時,我們每天也都是這樣做的,也就是給病人注射、發藥、量體溫等等;要說有什麼和平時不一樣的吧,就是這次是疫情防治,病人家屬不能進入病區陪護,病人的生活也需要我們照料,特別是幾個老年病人,餵藥、餵水、餵飯,清理大小便、清理口腔,洗臉、洗腳、擦拭身體,我們都要做的……還有什麼?記者老師,我真的不會說什麼,也沒太多要說的。我和他們幾個大哥哥、大姐姐不一樣,沒有家室拖累,我還沒有成家,人家連對象都還沒談呢。要說遺憾嘛,唯一的遺憾,就是年前原本答應回老家陪父母一起過年的,結果又讓他們空等了一次。我前年從職業技術學院護理學院畢業,招聘到市中心醫院,在呼吸科當護士。前年過年前夕,流感高發,科裡住滿了病人。本來,我們護士長說,凡是家不在市區的,可以回家過年。對了,我的老家在殷城縣竹園鎮黃泥灣村,那裡山清水秀,可美啦,有機會,記者老師一定要去我的家鄉採風啊。
我再接著說。前年過年前那幾天,看到大家都忙得不可開交,我就放棄了回家和父母團圓,留下來繼續工作。去年,我早就和父母說好了,就是天塌下來,我也要正常休假,回去和他們團聚。誰知道,過年前夕,新冠病毒肺炎又爆發了呢……謝謝您,記者老師,我兜裡有紙巾,眼淚不用擦。要說有什麼特別難忘的,還真有一些。我們進入病區之前,要換上病區服。先戴好一次性帽子。因為我們女孩子頭髮多,必須把所有頭髮紮緊包好,不能漏出來。還有幾個護士,乾脆剪了一頭秀髮呢,猛一看,像個男孩子。然後,戴上N95口罩,穿上一次性鞋套、防護服、隔離衣,再戴上橡膠手套、護目鏡、防護面屏。最後,在最外層穿上一次性靴套。整個穿戴過程很複雜,要花費將近半個小時呢。這樣全副武裝以後,才能進入救治區工作。說實在的,穿戴完之後,不僅外形上像北極冰熊、南極企鵝,走起路來,都搖搖晃晃的,而且這些裝備勒在頭上、臉上,捆綁在身上,呼吸都不順暢了,時間長了,臉都勒腫了,身上都勒出一道道印痕來……記者老師,您是男同志,有些話,我不好意思說。您讓我大膽說?您是記者,和我們醫護人員一樣,在工作中間,沒有性別之分?呵呵,那我就說了。我們平時做護理的時候,只給失能失智老人、嬰幼兒穿過紙尿褲。千萬沒想到,這次進入救治區,有經驗的醫生、護士老師們讓我們都穿上紙尿褲。一來呢,我們的防護裝備都是一次性用品,脫下來以後就汙染了,不能再用了。醫院防護物資庫存極其有限,我們要儘量延長防護裝備的有效使用時間。
二來呢,剛才我說過了,我們穿戴一次防護裝備,非常複雜,非常耗時。病人隨時呼叫我們,我們不能把時間消耗在這上頭。這樣說,您還不太明白?嗨,實話告訴您吧,就是穿戴好以後,儘量不上廁所,萬一內急,有紙尿褲呢!您可不知道,一天忙下來,困,累,渴,餓,真的都不算什麼,就是有廁所不能上,只能尿在身上,那滋味真的沒法忍受。每天交班以後,脫下防護服,擦洗身體,腿根兒上都被尿水漬紅了。時間長了,有些地方都潰爛了,每走一步,都鑽心地痛……記者老師,別的您都可以寫,就是穿紙尿褲這事兒吧,您可千萬別寫,要是真寫了,也千萬別說是我說的。
這應該算是隱私吧。人家還是小姑娘,以後還要談對象呢。要是在報紙上這樣報導我,我可就沒臉見人啦!拜託,拜託了-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