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豬婆龍

2020-10-05 風雲故事會

明嘉慶年間,有位大德高僧路過杭州,來至在城門下,見一堆百姓圍住城牆,烏壓壓一片好不熱鬧。高僧心中好奇,分開人群一看,牆上貼著一張榜。人群百姓大多不識字,見來了一位僧人,大家都起鬨:「佛爺,給大家念念這榜上寫的都是啥唄。」和尚一聽樂了:「敢情列位都不識字啊,那圍這裡幹嘛?」眾百姓也樂了:看個熱鬧唄。

和尚定睛細看,將那榜上文字高聲念出:「三月前,杭州發了洪水,本縣官帶眾位衙役前去探訪,並非天災,而是水中出了異獸,製造洪水,又命我縣每月送一名童男童女吃掉。本縣苦其久矣,若有奇人異士路過寶地,能收服此怪,本官願意,奉上白銀十萬兩。」

大家一聽,都炸了鍋了,十萬兩,種莊稼三輩子也掙不來這麼些錢啊。但沒有金剛鑽,攬不了瓷器活,都是莊稼漢子,誰能降服那水中異獸呢?

和尚見了此景,口中念聲彌陀:「我本不貪這十萬雪花銀,只因不忍城中百姓生靈塗炭,今日貧僧願意試試。」言畢,揭下榜來。

他這一揭榜不要緊,樂壞了眾人,都高聲念活菩薩。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咱先不說這位僧人與百姓。縣太爺眼見水裡這宗怪物為害杭州,日夜發愁,茶不思,飯不想,忽聽有人揭榜,樂得一蹦三尺高,急忙忙命令衙役請高人進府內。

和尚來到縣太爺家中,縣太爺用目撒過,只見這和尚氣度不凡:眉分八彩,目若朗星,方鼻擴口,身高八尺,寶相莊嚴,顯盡威風。

心知道這是高人,急忙忙賜座看茶,與他聊了起來「大師,這河中異獸,您可有辦法?」「阿彌陀佛,貧僧也不敢保證,去過再說」「何時動身?」「事不宜遲,就現在吧。」

二人風塵僕僕,來至河邊。但見水面風平浪靜,清澈無比,和尚正尋思縣太爺是不是騙他,水面突然妖風大作,冒出來兩股陰陽氣,直衝和尚面門。

和尚大喝一聲:「雕蟲小技竟敢班門弄斧?"僧袍一抖便將陰陽氣打散。待到陰陽氣散盡,湖邊突然陰風怒號,下起狂風暴雨,電甚是嚇人。縣太爺心中害怕,僧人口中念決,化作丈二金身,又念決將僧帽放大,把縣太爺罩入其中:「這妖孽馬上出來,您在裡面好生呆著,我收服了他,再請您出來。」

說罷也不理縣太爺,怒目看著湖面。

又只聽得湖面譁啦一聲響,一宗怪物冒出水面,身長二十丈有餘,一身鱗片。口中噴出陰陽二氣,將和尚籠罩起來,又口吐紅光,射向和尚。

那僧人見他來勢兇猛,急忙用了佛門護身功夫,一片金光,將身子籠罩起來,竟破了陰陽氣與紅光合擊。那怪物見勢不妙,一聲怒吼,吐出一顆烈火妖丹。卻是他修煉了五百年的妖丹,一吐一吸,耗盡了他一千年道行。

和尚大喝:「來得好。」將紅丹抓至手中,掐訣念咒,從天空引來一道閃電,正中那怪眉心,怪物應聲倒地。和尚一見怪物死了,收了法身,將縣太爺放出。

縣太爺一見,這怪二十丈有餘,滿身鱗甲,尖牙利爪,忙問和尚:「大師,這是何物?」和尚說:「這宗怪,名叫豬婆龍,它媽是魚,他爸是龍,所以他生的這般模樣。這豬婆龍周身骨節全是珠子,縣太爺您可將它埋入地下,造福一方。」

說罷,這和尚施展陸地飛騰術,一霎時就無影無蹤。杭州當地人民議論此事,都說是金身羅漢下凡。

聲明:本故事為原創民間故事,請勿與封建迷信掛鈎,配圖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聊齋志異:豬婆龍
    豬婆龍,產自西江,身形長的像龍一樣,但是比龍短,據說可以在空中橫躍。豬婆龍經常偷偷摸摸出來,沿著江岸邊撲食人們餵養的鵝和鴨。有獵人偶然可以捕獵到豬婆龍,便將豬婆龍的肉當作貨物一樣,賣于姓陳的以及姓柯的,這兩個姓氏乃是元末農民將領陳友諒的後裔,世代都吃豬婆龍的肉,而其他姓氏的族人卻害怕豬婆龍,不敢吃豬婆龍的肉。
  • 豬婆龍啃開犢山門
    老一輩人都知道,過去無錫南門外有座廟叫「張元庵」,廟裡供奉的張勃,就是豬婆龍在人間的化身。傳說東海有條豬婆龍,生得怪,長得醜,龍的身體豬的頭他經過千年修煉,成了仙,上了天。豬婆龍算不得龍的正種,凌霄寶殿盤龍柱上沒有它的位,南天門外雜役苦差有它的份。豬婆龍倒也滿不在乎,年年月月勤勤懇懇,時時刻刻忙個不歇。
  • 故事:他搭救豬婆龍,十年後,豬婆龍說:你快走,一命還一命
    這一天,鹿將軍又出動戰船在洞庭湖上尋獵,驚動了一隻豬婆龍,浮出了江面,被鹿將軍一箭射中。豬婆龍受傷遊不動了,被軍士劃著小船,用繩子捆縛著,吊上戰船。 鹿將軍哈哈大笑,得意地說:「正好,我想換一件新的戰袍,不如就用這頭豬婆龍的皮製作吧。」 顧不遇上前行禮說道:「啟稟將軍,小生認為,應當仁愛為懷,放了它吧。」鹿將軍心中不快,不放吧,那就是不仁愛了,只得點頭同意。
  • 聊齋:書生心存善念,救重傷豬婆龍,因此結得善緣(西湖主上)
    今天這個聊齋故事,說的就是一個心存善念的書生,不但遇難成祥,還因此娶得嬌妻,習得長生之術,享盡榮華富貴。故事很精彩,咱們一起往下看吧~說時遲那時快,賈將軍彎弓搭箭,直接命中豬婆龍。中箭的豬婆龍不能動彈,被捉上了船,眾人發現一條小魚咬在豬婆龍尾巴上,不願離去,大為驚奇。一眾手下溜須拍馬,盛讚賈將軍勇武,箭術無雙。賈將軍很高興,命人將豬婆龍綁在船桅杆上,以彰顯自己的勇武。被綁住的豬婆龍,奄奄一息,眼中有淚,嘴巴還一張一合,仿佛求救般望著眾人。
  • 聊齋故事-豬婆龍
    蒲松齡老先生在他的《聊齋志異》裡寫過一個關於豬婆龍的篇目,大家看看跟現在的揚子鱷有沒有區別。豬婆龍原產於西江,長得像龍,但是比龍短,能橫著飛行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大名監埽
    《魏公別錄》裡記載的和上面的故事差不多。右侍禁孫勉負責城埽。《雲濤小說》裡講了一則明朝的故事:金陵上清河一帶的堤岸屢次崩塌,明太祖很擔心。大家都說是有豬婆龍在下面築巢導致。工部侍郎想上報天子,又怕豬婆龍裡的豬字犯忌諱,就對朱元璋說是大白黿(yuan二聲,鱉的一種)為害。太祖厭惡元的讀音,下旨讓漁民全部捕殺。起初,漁民用香餌引誘大鱉上鉤,幾百斤重的老鱉上鉤後兩隻前爪深深插進沙土裡,一百個人都拖不動。
  • 故事:民間故事:斷尾花蛇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斷尾花蛇》,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24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一篇發生在過去的民間小故事,希望各位看官通過這個故事都能夠有所收穫。那麼,咱們閒話就不多聊了,馬上開講今天的民間小故事!
  • 民間故事:搬運術
    本文改編自《閱微草堂筆記》,故事經過藝術加工,不代表任何封建迷信觀點。主頁還有更多小故事哦,聽說點關注的人運氣不會太差!魔術戲法之類的把戲,大多都是以手速和手法而成功的,但是比魔術戲法還要厲害的,那就是民間流傳的「搬運術」了。
  • 民間故事:奪命的虎針
    今天給大夥給講一篇曾發生在民國時期大東北山裡的民間故事。開故事之前,先給大夥說道說道啥是「虎針」。所謂的「虎針」,據大山裡的人說,是老虎身上的一根十分特殊的虎毛。據說虎針帶在身上,就能看到一個人的前世。今天咱就來說一則民間故事,當然與這「虎針」息息相關。
  • 民間故事傳說——金牛山的傳說
    一直想寫一些民間傳說,因為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生活發生了巨大改變,我的父親一輩小時候的樂趣就是坐在大街上曬太陽,聊天,然後聽老一輩的講光怪陸離的故事,而我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搬個小板凳坐在電視機錢看動畫片,而現在的小朋友們或抱著手機看各種動畫視頻,或拿著學習機聽一些小故事,或者對著圖畫書聽媽媽講書裡的故事,而一些民間的故事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被歷史遺忘,我個人一直很喜歡這些民間的傳說,我小時候為了聽我爸講故事可以任勞任怨給家裡幹農活的
  • 故事:西湖主:最完美的聊齋故事,不違道德倫理,不負家庭愛情
    《聊齋志異》是最俱想像力和浪漫主義的古典短篇小說集,而在眾多花妖鬼狐、充滿奇思妙想的世界裡,「西湖主」又是其中最俱想像力的一個故事夜宿洞庭湖時,遇到一個豬婆龍被將軍射中捕獲。陳生一念惻隱,便向將軍求情,給它敷上金創藥,將它放回了湖中。 一年後,陳生卸甲北歸,路過洞庭湖時,遭遇了一場大風浪。同船的人幾乎全部喪命,只有陳生和他的童僕僥倖生還。他們漂流在一個人跡罕至的地方,分不清方向,只好一路翻山越嶺地向前走。走到一座山的半山腰,他們遇到一隊騎馬勁裝的男女,陳生看到走在最後的像個馬夫,便向他問詢。
  • 民間故事:鄭氏的故事(一)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82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定場詩:緣來緣去緣如水,情散情聚情何歸。緣已逝而情難止,生有涯而思無盡。念罷一首傷感的開場白,咱今天這則民間故事就要開講了。今兒咱這則民間小故事的主題思想同樣是宣傳正能量: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迴。多行善事,切莫被金錢迷了雙眼,而莫做害人害己之事!
  • 故事:民間故事:善良的義弟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善良的義弟》,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32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我們來講一篇發生在古時候的民間小故事,希望通過這個故事,各位看官都能有所收穫!那麼,咱們閒話就不多聊了,馬上開講今天的民間小故事!
  • 故事:民間故事:劉老太救白蛇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劉老太救白蛇》,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32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一篇發生在過去的民間故事,希望各位看官通過此故事都能有所收穫。那麼,咱們閒話就不多聊了,馬上開講今天的民間小故事!
  • 不一樣的民間傳說故事
    民間故事話牛郎 早年,在離西湖不遠的地方,有一戶人家,這人命苦,自幼父母雙亡,長大後以放牛為生,人稱牛郎。 此事也感動了民間的喜鵲,每年七月七日,它們成群結對,前往天河搭起鵲橋,讓夫妻二人相會。所以,七月七日這天,民間找不到一隻喜鵲。 民間這樣說的,我遵重原述寫的,如有不合邏輯之處,請不要叫真,民間傳說故事而已!
  • 故事:民間故事:不肯離去的爺爺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不肯離去的爺爺》,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31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一篇發生在小山村裡的民間故事。對於小山村,不光有著秀麗的風光,淳樸的民風,更加吸引人的是,小山村裡經常會流傳著一些美麗感人的傳說故事。
  • 故事:民間故事:白狐報恩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白狐報恩》,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45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一篇發生在時候的民間小故事,希望各位看官都能通過此故事有所收穫!
  • 故事:民間故事:夢中嬌娘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夢中嬌娘》,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21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一篇發生在過去的民間小故事,希望大家聽了這個故事都能有所收穫。那麼,咱們閒話不多聊,馬上開講今天的民間小故事!
  • 廣東著名民間歷史故事
    雲浮市境內,一片靈山鬱水,孕育了本土古老而燦爛的文化,而就在雲浮的山山水水之間,流傳著許多美麗動人的故事,這些故事都濃縮了一方文化的精華。那麼,雲浮民間都流傳著哪些奇妙的故事呢?這些故事中有多少個是我們聽過的呢?
  • 《乾隆皇帝送禮》等民間對聯故事
    民間對聯故事(一)《乾隆皇帝送禮》一次乾隆皇帝到江南私訪,看到一戶農家在操辦喜事。他便差人去送一份賀禮。民間對聯故事(二)梅建斌根據民間故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