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的主人公「圓」是一位社恐患者。
圓說:「自打進公司,不管受邀參加什麼聚餐,我幾乎都會拒絕。在那種場合她不知道該說什麼,又不會喝酒,只能在角落裡幹坐著玩弄擦手巾。與其受這罪,不如在家」。
所以她總會編個理由給推掉,什麼「要在家裡等快遞」啦、「父母要來」啦之類的。一來二去,人家也就不怎麼邀請她了。
可是圓又說:「我的心倒是放下了,但也確實有種說不清的失落。」
如果你也是一位深受「社恐」困擾的人,那這個感覺你一定不會陌生。
一方面想要遠離人群,躲得越遠越好,各種聚會、社交對你來說就是一場「內心煎熬」。你會為每一次成功「逃脫」而感到竊喜,輕鬆。可是與此同時,你的心裡也會滋生出一絲說不出,道不明的失落感。
對於那些生性開朗,自來熟的夥伴,和陌生人說句話,在各種聚會場合裡暢所欲言簡直就如「清晨醒來就會睜開眼睛」一樣自然。
他們確實無法理解社恐人在面對這些事情時的惶恐和無助。
所以許多有社恐的夥伴會因此感到自卑,孤獨和不被理解。
青山七惠也正是希望通過這本小說告訴你「親愛的,其實你並不孤單,這世界上真的不只你一個人有這樣的體會,所以不要害怕,不要放棄,我們懂你,我們願意陪你一起面對」。
其實在小說中段的時候,圓已經開始在悄悄改變了。帶給她改變的人正是她的親弟弟。
弟弟有一個獨家愛好,就是寫「人物觀察日記」,所以他為姐姐圓也特製了一本「姐姐觀察日記」。
通過弟弟每天的記錄,圓漸漸開始發現自己的生活是如此枯燥乏味,猶如「複製粘貼」。
所以圓暗下決心「就從今天開始,嘗試著改變一下自己也好。雖說以前自己一直是那樣,但沒有道理說以後也得這樣下去啊」。
所以,親愛的,如果你正在看這篇文章,我想對你說:
不要因為「社恐」就否認自己,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一些人或經歷一些事。
它們可能帶給你的是溫暖,當然也可能是寒冷,但是不論是熱還是冷,都打破了我們平時的恆溫狀態,讓我們感受到不一樣的成長和領悟,而你也會因此改變,折射出不同色彩的陽光燦爛。
Ps:這本書其實有兩個故事,但我完全沉浸在第一個圓的故事中,以至於讀到第二個都不知道已經是另一個了,還在以第一篇的視角讀,所以感觸不大,歡迎夥伴們交流你們的想法呀~
我是向暖,想把生活過的熱情洋溢,也想在你心裡種下一顆糖。靠近我,溫暖你,我們一起心向太陽,向暖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