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漢來自國內多個省份,為何沒有雲南、新疆和東三省的好漢

2020-09-24 歷史解密坊

「英雄不問出處,富貴當思緣由。」古往今來大浪淘沙,唯有英雄被後世銘記,他們有一腔熱血,或在各自的行業中發光發熱,或身懷民族大義,捨生忘死。不論出身何處,無論身份高低,都是民族「脊梁」,但是在一部小說中,英雄好漢數不勝數,卻唯獨沒有這三個地方的人,這是為什麼呢?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說走咱就走哇,天上的星星參北鬥啊。」一九九八年,隨著一聲激烈的呼喊,《水滸傳》被搬上了大螢幕,時至今日,距離電視劇上映已經過去了二十幾年,在這期間,關於《水滸傳》的電視劇和電影層出不窮,《水滸傳》儼然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符號。作為四大名著中,最為熱血和悲壯的一部小說,《水滸傳》精神以其旺盛的生命力,流傳進了今人心中。



元末明初,施耐庵先生嘔心瀝血,排除萬種艱辛,最終完成了這一史詩級巨著,他滿懷熱枕地謳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精神,也明確揭示了失敗的原因。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是用白話文書寫的小說,《水滸傳》是漢語言文學中不可多得的「範本」,它粗糲卻不失精巧的語言,對後世中國乃至東亞的敘事文學都有巨大的影響。

上應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梁山一百零八個英雄好漢,可謂是書的內膽。來自不同地區的各路好漢,最終因各種機緣巧合,齊聚在水泊梁山的聚義廳上,這個過程,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讀者。這些好漢具體都來自哪裡呢?除了山東鄆城的呼保義宋江、智多星吳用、美髯公朱仝、插翅虎雷橫等山東「本地人」,其實還有許多來自外地的好漢。

最遙遠的好漢,是來自祖國最南部的海南島,海南瓊州的病尉遲孫立和小尉遲孫新,他們兄弟二人出身自海南瓊州,但是在登州為官(山東蓬萊),後因為表親解真、解寶兄弟含冤入獄,就劫了牢獄,入夥梁山。還有陝北的花和尚魯智深、九紋龍史進,河南孟州的金眼彪施恩、菜園子張青、母夜叉顧大嫂,安徽宿松的出洞蛟童威、翻江蜃童猛等等地區,但是只要留心就可以發現,一百多個好漢中,唯獨沒有這三個地方的人,它們分別是雲南、新疆和東三省。

這是因為什麼原因呢?難道說這三個地區沒有英雄豪傑嗎?當然不可能,之所以一百單八將裡唯獨沒有這三個地方的人,是因為當時特殊的歷史背景。對於東三省而言,那是遼國的領土,遼國與宋朝針鋒相對,水泊梁山雖然是一眾強人,但肯定也不會有敵國的人存在,所以沒有東三省的好漢是很正常的。而雲南地區,雖然雲南距離開封府比海南地區近很多,但是雲南當時屬於大理國的地盤,不屬於宋朝的國土範圍,所以一百單八將裡,沒有雲南的豪傑並不稀奇。

對於今日的新疆自治區,在宋朝還沒有統一,彼時分別從屬於西州回鶻、黑汗和西夏等番邦,他們每年都會來到汴梁城,入朝進貢,但是北宋的老百姓,跟這些異邦人還是有一定距離的。這三個地區當時都屬於外國,不在宋朝掌控中,這幾個地區的人,想進入宋朝生活難上加難,入夥水泊梁山,宋江都不一定收,再說,讓外國人成為梁山好漢,這猶如天方夜譚,讀者可能也接受不了。

水泊梁山聚集了大宋各地的精英豪傑,雖然其中有些人,出身草莽,品德素質並不高,諸如鼓上蚤時遷,白日鼠白勝,他們看起來實在難登大雅之堂,但是他們依舊很講究義氣,並且在梁山泊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是別人無法代替的。比如鼓上蚤時遷曾巧盜「雁翎圈金甲」,逼得金槍手徐寧入夥,這就展現了梁山泊人才濟濟的一面,眾位豪傑齊聚一堂,掀起了一場波瀾壯闊的反抗風暴,並讓《水滸》的精神得以流芳百世。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晉小舟

相關焦點

  • 《蕩寇志》為何仇視梁山好漢,宋江盧俊義武松等,幾無好結果
    俞萬春寫的《蕩寇志》裡,充滿了對梁山好漢的仇視,梁山好漢被描寫的醜陋不堪。在《蕩寇志》裡,梁山好漢幾乎都沒有好下場,俞萬春為何如此仇視梁山好漢。也就為《蕩寇志》定下了基調,也定下了梁山好漢不會有好的結局。
  • 方臘只有八大將,為何能殺掉半數梁山好漢?
    演義中宋江自己的人馬有十幾萬,朝廷沒給一兵一卒,其實真實的宋江並沒有這麼多人,梁山也沒有108個好漢。歷史中梁山只有36人,宋江的人馬也只有幾千人而已,這幾千人不說攻打方臘,連自保都難。小說中說宋江如何如何厲害,後被朝廷招安徵討方臘,那只是借宋江這個人宣傳正義而已。那就以小說而言,宋江帶領梁山好漢徵討方臘,而方臘只有八大將,卻能斬殺梁山半數好漢。
  • 假如宋江不接受招安,梁山好漢會有啥結局?結果就兩個字
    但是裡面有一個人是大家都不喜歡的,就是宋江,只要是喜歡一百單八將的人,都不會喜歡他,如果不是他,梁山好漢也不會落入如此悲慘的境地,那些人也許不會死。所以很多人都在想,假如當年宋江不接受招安,那麼梁山好漢的結局會不會更好一些呢?
  • 梁山好漢楊林,為什麼總是很幸運
    51位好漢,地暗星。楊林在水滸中實在是個讓許多讀者遺忘的角色,但是楊林與梁山人物之間的關係很廣闊,值得一書。入雲龍公孫勝是個半仙半諸葛的高人,公孫勝只給梁山推薦過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楊林。半仙之體的公孫勝或許早已看破梁山命運,及多數好漢悲慘的結局,所以不會輕易引薦好漢到梁山,他引薦楊林,也或許是他看到了楊林的人生智慧和註定的命運。
  • 方臘起義,只有8位將領,為什麼能殺過半的梁山好漢呢?
    《水滸傳》水泊梁山,一百單八將好漢,各個身懷絕技,除暴安良,替天行道,多次和官軍作戰大獲全勝。在梁山首領宋江的堅持下,歸順朝廷,聽封聽調,南徵北戰,先後受昭佔遼國,平河北田虎,和淮西王慶,這個不同版本有不同說法,就不詳細敘述,總之這幾場戰役損失都不大,一路凱歌高奏。此時的梁山好漢們就好比是滑鐵盧之前的拿破崙,未有敗績,殊不知梁山好漢的「滑鐵盧」就是下一場戰役——徵討方臘。
  • 宋江為何一直是梁山老大?因為宋江身邊有一人,梁山好漢都怕他
    不管是在影視劇中還是在街頭巷尾,大金鍊子小金表的幫派頭頭身邊往往都跟著一個憨頭憨腦但是虎背熊腰、武力值爆表的小弟,其實不僅是在影視劇和街頭巷尾,我們熟悉的水滸傳中,仔細想想,也存在著這樣的人。既沒有武力值又虛偽的宋江為什麼能夠坐穩了一把手的位置?除了他心機深重之外,還不是他身邊有個武力值爆表的「好兄弟」李逵。
  • 水滸傳:梁山眾人真的配得上「好漢」二字嗎?
    一提起水滸傳中的一百單八將,人們都會稱之為梁山好漢,他們一個個都嫉惡如仇,經常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劫富濟貧、行俠仗義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可是在書中有很多情節並沒有展現出梁山好漢嫉惡如仇,仔細讀起來反倒有些違背人性,讓人感覺他們就是一群殺人不眨眼的強盜土匪,接下來就盤點一下梁山「好漢」的強盜行為。
  • 施耐庵寫《水滸傳》時,為何要給梁山好漢們起諢名綽號?
    "黑旋風"李逵、"行者"武松、"花和尚"魯智深、"豹子頭"林衝等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梁山好漢。尤其是那每個人必有得綽號,更是讓大家對個性鮮明的好漢們好感大增,恐怕各位小時候沒少將喜愛的綽號,冠名到自個兒頭上。
  • 梁山108條好漢當中,誰對梁山的發展壯大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梁山的108個好漢當中,誰對梁山的發展壯大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呢?肯定有人認為是宋江。確實宋江對梁山的發展壯大,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果不是他不斷的拉人上山,梁山很難發展壯大。108條好漢裡面,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好漢,是因為宋江的原因而上山。 宋江對梁山的影響只能說是最大,但不能說是至關重要的。為什麼這樣說呢?
  • 梁山結局從第一章已然註定:梁山泊裡無好漢,一群妖魔在作亂!
    相信很多人或多或許都看過梁山好漢的故事,對裡面那些好漢所吸引,被他們的豪氣所徵服,但是你知道嗎?施耐庵本人並沒有去褒獎這一次農民起義的運動,一直以來因為大家對電視劇的耳濡目染,曲解了施耐庵的本意,今天我將帶著大家細品水滸的第一章:我本無意寫好漢,一群妖魔在作亂!
  • 梁山好漢大鬧江州,板斧血肉橫飛,神箭威震敵膽,兩位好漢是誰?
    正要行刑之際,市曹街口茶樓上傳來悶雷似一聲吼,一條脫得赤條條的黑大漢跳下來,手持兩把板斧一斧一個砍倒了兩個行刑的劊子,接著衝向官軍公差人群,兩把板斧上下飛舞,殺出一條血路,血肉橫飛、屍積如山,這位好漢就是黑旋風李逵。
  • 梁山共有108將,但這四人卻配不上「好漢」二字,人品太差
    但仔細觀察李逵的行為,大家就會發現,他其實是一個是非不分的魯莽大漢,在入夥梁山後做了很多傷天害理的事,根本配不上「好漢」二字。梁山在攻打祝家莊時,扈家莊因為與祝家莊定了親,所以便派扈三娘和扈成出戰。因為扈三娘被林衝所擒,所以扈成便求見宋江,答應扈家莊不再相助祝家莊,如果祝家莊有人投奔扈家莊,扈家莊也會把人抓起來送給梁山。  後來祝彪逃往扈家莊,被扈成派人捉住送給宋江。結果在半路上遇到李逵,李逵一斧頭砍死祝彪不說,還要殺扈成。最後他一路追殺扈成到扈家莊,滅掉扈家莊滿門。第二件事,摔死小衙內。
  • 梁山好漢誰最沒有本事,誰死得最窩囊?一直當縮頭烏龜的又是誰
    導言:《水滸傳》作為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講述了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梁山好漢打著替天行道的大旗,懲奸除惡,對抗朝廷,最終招安,徵討方臘的故事。這本書給人最大的印象就是人物刻畫得有血有肉,形象鮮明,一個個光彩奪目的英雄形象令人難忘。
  • 方臘8員大將,為何連敗梁山好漢?已經留足了面子
    我們都知道,梁山108好漢,實際上都是一些土匪叛軍,雖然書中寫的快意恩仇,實際上現實並非如此,誰也不想提個腦袋去生活,大多都是一些逼得沒有出路的,才去投了寨子。而為了湊齊108將,宋江和吳用也是煞費苦心,不僅是陰謀詭計一個接著一個,更是逼得幾員大將家破人亡。
  • 陶宗旺:《水滸》梁山好漢中唯一的農民,卻那麼悄無聲息
    但按現在來講,其實一百零八魔君沒有什麼農民出身。但此人卻像是泥牛入海,在《水滸》中那麼默默無聞,沒有多大的名聲。歐鵬向梁山好漢介紹他的時候,直接點明了他的身份:不管是莊家農戶出身,還是慣使一把鐵鍬,還是善造建築、善修路,都告訴了梁山好漢和讀者們,他能幹活,會幹活,幹農活。當然了,宋江也不傻。知道陶宗旺這個能力,也算是讓他人盡其能。從上山開始,就做了監工,負責修建水路,開河道,整理宛子城垣,築彼山前大路,簡直就是包工頭的即視感。後來聚義後,還兼職添造房屋及四邊寨柵,擔子更重了。
  • 宋江被毒死後,朝中有三位手握重兵的梁山好漢,為何不為他報仇?
    然而,即便是這樣,朝廷依然沒有放過他們,先是給27人一一封賞,然後高俅等奸臣開始下毒手,把梁山正副頭領宋江和盧俊義都設計毒死了。其實宋江接過御酒時已心知肚名,他明明知道是毒酒,卻還是心甘情願地喝下來了,只為「愚忠」於朝廷。同時,宋江為了防止「楞頭青」李逵起兵謀反,毀了他一世英名,臨死之前把李逵也毒死了。
  • 如果梁山好漢硬扛到底,下場會如何呢?
    在水滸傳的英雄好漢裡面,除了為數不多的3個女英雄以外,其它的清一色都是爺們。不過這本書並沒有因此而遜色,反而通過那些精彩曲折的故事,讓一眾男人的品行立見高下!最讓人景仰的英雄好漢也許會有很多的爭議,但說到哪個人最讓人鄙夷、最遭人埋汰的話,那肯定就是宋江了!
  • 《水滸傳》:從歷史的微言大義,看梁山好漢小人物李忠的人生之旅
    在小說中,他只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平庸之輩,功夫平平,戰績平平,性格也不爽利,英雄氣質幾乎沒有,平凡的出現,平庸的死去,他的人生與精彩相差甚遠,甚至是一個可有可無的角色。事實果真是如此嗎?反思之下,李忠既入梁山好漢,就不該被視為平凡之人,結合梁山聚義大旗」忠義「二字,再來理解李忠這類小人物的人生。
  • 宋江文武不精,靠什麼手段籠絡住了梁山眾多好漢?
    宋江黑矮其貌不揚,沒有通達的文採也沒有精湛武功,但他卻能在魚龍混雜的梁山得以服眾,各種關係處理得遊刃有餘。眾多兄弟對這位哥哥除了敬畏就是佩服、佩服。換成現在的說法,宋江是一位成功的CEO,有著仗義疏財、義薄雲天的完美人設!宋江活成了梁山好漢中的明星,一桿好漢心甘情願去追星,成為他的小跟班。宋江用了什麼手段,得以籠絡住眾多好漢的心呢?
  • 評水滸:為什麼梁山好漢「光棍兒」多?
    如此說來,水泊梁山豈不燻死個人則個?《水滸》中,「不好女色」成為衡量英雄的重要標準。晁蓋有條件娶妻,但他沒有。宋江有地主背景,又是「公務員」,上了梁山也成了寨主,但他寧願打光棍兒,唯一的「外宅」說殺就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