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86版《西遊記》太經典了,很多人對女兒國王的印象,如果用一個字形容就是:美!兩個字形容:漂亮!三個字形容:真好看。
無論是影視作品還是原著中,女兒國王的確是美貌好容顏。說什麼昭君美貌,果然是賽過西施。月裡嫦娥難道此,九天仙子怎如斯。
俗話說,人美不如心美,人美心美才是真正的美。
女兒國王長得的確漂亮,但心是不是美的呢?這個就是今天我們要探討的話題。不過答案可能會超出你們的認知,打破你們對女兒國王原有的美好印象,因為在女兒國王美麗容顏背後,原著重點要說的是人性的貪婪。
女兒國王是活脫脫的一副被人性貪婪控制的「粉骷髏」。這和大眾印象中的那個含情脈脈、溫柔多情的女兒國王,大相逕庭,真的差了十萬八千裡地呢。
咱們這篇文章主要從人性慾望、婚配真實原因、權利3個方面,解釋為什麼說原著《西遊記》中的女兒國王是一個貪婪的女子。
對異性有好感,並且想和對方的關係更進一步,這是可以理解的。男歡女愛屬於生理需求,馬斯洛理論早就把這個原因解釋的的明明白白的了。
一切的美好都應該建立在你情我願的基礎上,而不是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別人身上。
而女兒國王卻恰恰相反,她想用「託國之富」的方式將唐僧「佔為己有」,迫使唐僧放棄「西天取經」的大業。
A:當女兒國王聽了驛承奏報有男人已經來到了自己的國家,她的第一反應竟然是「滿心歡喜」,接著表示願意以一國之富,留唐僧當國王,自己與他「陰陽配合,生子生孫」。
B:女兒國王當著眾大臣們的面,公然表明自己想和唐僧婚配,並且還添了一條「生育子孫」的要求。說明女國王在釋放一種信號:我是國王,我說了算,不管唐僧願不願意,必須和我結婚。
「女大當嫁」的心情我們可以理解,但這一切,如果建立在唐僧不知情,沒同意的情況下。那就是強人所難、貪得無厭了。
C:女兒國王去驛館接唐僧的時候,是一把扯住唐僧,手不鬆開,還說「匹配夫婦」,讓唐僧陷入恐慌、尷尬境地,迫使唐僧接受自己的安排。
從整個過程來看,絕對的「話語權」都掌握在女兒國王手裡,唐僧說半個「不」字的餘地都沒有,就猶如案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這就是一場借著「禮數」進行的「搶親」行動,而這背後的始作俑者就是貪得無厭的女兒國王。
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十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史記·秦始皇本紀》
秦始皇嬴政當上皇帝的時候,就設想讓自己費盡心機得來的帝位能傳萬世,能無限期的傳下去是最好的。
侈望我大清得享號二十有五之數——乾隆
對於帝位能世代相傳的奢望,清朝的乾隆皇帝和秦始皇相比,就沒那麼貪婪了,帝位能傳25代,他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歷史上兩位偉大的皇帝都期望自己的帝位能傳25代,甚至萬代,就更別說女兒國王了。每個國家最高統治者,都希望自己的帝位傳下去。女兒國王身為女兒國的最高統治者,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帝位能代代相傳。而且,這是她的終極目的,言外之意就是:所有的人和事,都要為此而讓步。
所以,為了這個終極目的,女兒國王不惜犧牲一切,有「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架勢,但是女兒國王的高明之處,在於她並沒有「明火執仗」地實施這項計劃,而是用了一種以柔克剛的方式:用「一國之富」和強大的權利當誘餌,讓唐僧上鉤。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即使唐僧答應女兒國王留下來——當「國王」,可這實權真的能落到其手裡嗎?女兒國王能讓唐僧當「國王」,也可以讓唐僧分分鐘「離開」國王的寶座。
女兒國王想用極其不平等的「資源」優勢,迫使唐僧放棄心中的「取經大業」,留下來幫自己實現「陰陽配合、生子生孫、永傳帝業」的終極夢想。
女兒國王能將一個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說明女兒國王是位「實力派」統治者。她懂得帝王權術之道,擅於利用手中的權利,為自己的貪婪私慾和統治服務。
A:當驛丞奏報,是否準許御弟唐僧師徒四人倒換關文放行的時候,女兒國王聽後的反應不符合常理:竟然沒有從國家外交的層面考慮問題,而是為了滿足個人私慾,滿心歡喜,動了心思。
接著對大臣們「通知」了自己的真實想法。大臣們倒是知趣,沒有一人反駁,「眾女官拜舞稱揚,無不歡悅」。
注意:此時,驛丞並沒有告知唐三藏的長相如何,女兒國王就已經引導著眾女官,完成了設想、討論、定論的整個決策流程。
B:當驛丞準確地把唐僧的真實樣貌告訴女兒國王之後,女兒國王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當機立斷地制定了一個縝密且具體的「實施計劃」:唐僧留下,三個醜陋的徒弟繼續去西天取經;讓太師做媒人、驛丞主婚;先讓大臣們去走「求親」的流程,然後自己再出城迎接唐僧。
美好的東西,都想擁有。當女兒國王明確的知道唐三藏是個「美男子」的時候,女兒國王不惜動用手中的權利,讓整個國家機構為自己服務,滿足自己貪婪的私慾。
C:女兒國王的貪婪,還表現在,為了自己這場自認為十拿十穩的「婚事」,不惜臣民辛苦,大費周章。
讓光祿寺所有人在短時間內準備好異常豐富的飲食;整支樂隊需要隨時聽後調配伴奏助興;大量侍從們前後左右的侍奉;大批人馬需要組成「大駕」陪著女兒國王迎親和出城送三徒弟西去。
從整個事情的經過來看,女兒國王的確是位「有智有謀」的君主。為了達到能與唐僧成親的目的,不惜動用整個國家的力量,從而滿足自己貪婪的私慾。
女兒國王得知御弟唐三藏已經在自己的國家的那一刻,一場為了滿足女兒國王的貪婪私慾的計劃開始了。
女兒國王的如意算盤的確打的很好,利用自己的美貌、一國之富、掌管一國的權利來誘導唐僧上鉤,用極其不對等的資源「迫使」唐僧放棄自己的「取經大業」。
為達到自己的私慾,女兒國王甚至不惜動用了整個國家的力量。
女兒國王千算萬算,她沒算到唐僧西天取經的決心,沒算到孫悟空比自己更有智謀。
到頭來,女兒國王和臣民們跪在塵埃中,君臣們都自覺慚愧,丟了整個國家的臉面和尊嚴。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終究吃了「貪婪」的虧。
對於女兒國王來說:她沒有克服貪婪,反而貪婪奴役了她。
女兒國這一難,告訴我們要知足,不要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貪圖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手握筆尖寫下這人間情感事!
關注我!感受世間感情的細膩和絲滑!!!
文字原創不易,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