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記憶(十四)

2020-11-09 沒錢的小男人

這一年的夏天,太爺爺過世了,走得非常突然,卻在後人們看來也非常圓滿。

一九九八年,一到三月份就開始下雨,下得漫無目的,下了很長時間,隱約記得一直到七八月份才開始停。由於長時間的下雨,那年的中國長江流域暴發了特大洪水,由於我們那裡離長江較遠,地勢較高,洪水的可能性很小,所以沒有遭受隨洪水而來的生命財產安全的威脅,倒是下雨帶來的一直持續到夏天結尾的涼爽天氣被我們趕上了,因此那年的夏天並不熱。

我上小學五年級,家裡的衣服、家具什麼的,在長時間的空氣溼度大的環境包圍下都快長黴了。我上學時也基本天天都要打傘,打著打著就成了習慣,後來到八月份天氣放晴了,已是暑假,不打傘反而還不習慣了。

天氣放晴了,久違的太陽在這時似乎顯得很柔情,發出的並不是灼熱的光,可能是太陽覺得雖然春天已過,但是人們還沒有出來活動呢,一下子太熱讓人們繼續待在家裡不好意思。我們那裡時興走六月,就是一年中除了正月拜年親戚互相串門外,在農曆六月又會相邀再互相拜訪,但規模比過年要小,只是嫡親的親戚之間互相走動。

我的舅爺爺(我奶奶的親弟弟)來看望奶奶了,我爺爺奶奶很高興,爺爺還特意上街買了些菜回家,一回到家就去跟本該在三爺爺家吃飯的太爺爺說讓他到自己家來吃午飯。奶奶做好了飯菜,爺爺擺好了飯桌,順便從柜子裡拿出一瓶白酒,我幫著從廚房裡把菜端到飯桌上,太爺爺和舅爺爺入席就座,爺爺為他們每人倒上一小盅酒後自己也倒上了,邊喝酒邊聊天。舅爺爺說:叔(舅爺爺喊我太爺爺為叔叔),你的身體真不錯,八十多歲了,還能吃一大碗飯,喝二兩白酒。來,我們喝一個。太爺爺端起酒盅,微笑著說身體還可以,一輩子不生病不打針不吃藥,說完就喝完了那盅酒。

爺爺不停地往三人的酒盅裡倒酒,邊喝邊聊,似乎是要把這幾個月沒有說過的話這會工夫全部說完。我和奶奶早就吃完了,在一旁聽著他們聊天,他們終於喝完了,我去給他們盛飯。吃完飯後,我幫著爺爺收桌子,奶奶到廚房裡洗碗。他們把凳子搬到堂屋的牆邊繼續聊天,我回自己家午睡。

第二天的傍晚,三爺爺來喊太爺爺去吃晚飯,喊了幾聲,沒有聽到回應,敲門也不開,於是他來爺爺家裡告訴爺爺:大哥,我們去看下伯(湖北廣水老方言,把父親喊成伯,讀音也不是bò)咋回事,喊門敲門都不應,是不是過了。爺爺聽後趕緊和三爺爺往外走,邊走邊說不可能,昨天中午在我這吃飯還好好的,還喝了點酒,心情很好。說完後,爺爺的目光轉向我,讓我趕緊去告訴四爺爺,讓四爺爺過來。三爺爺也說,是啊,中午在我這吃飯還好好的,這會如果過了是不應該的啊。兩人一同來到太爺爺的家門前,這時四爺爺也從家裡跑過來了,三個人邊喊邊敲門,但是依然沒有回應,他們商量著怎麼把門弄開後,四爺爺就把門撥弄幾下後將門取了下來,爺爺趕緊進去試探太爺爺的呼吸,發現已經沒有了。接著三爺爺、四爺爺都去試探了,依然沒有。

他們面色沉重的從太爺爺家裡走了出來。爺爺看著他們,說話了,以前媽過世的時候,本該把靈堂設到我家,但是我家門太窄了,設靈堂後,到時棺材抬不出來,現在伯過世,照理來說應該把靈堂設在我家,但是現在家門沒有改,到時棺材還是抬不出來。四爺爺說當時媽過世的時候靈堂設在了三哥家,這次伯過世就設在自己家,說完就要回家準備。爺爺喊他先不要走,說先商量安排一下,幾分鐘後,商量的結果出來了:四爺爺馬上回家把堂屋收拾出來當作靈堂,然後過來將太爺爺抬到他家堂屋去;三爺爺幫忙將太爺爺抬到四爺爺家後,馬上組織準備孝布的裁剪;我爸爸騎自行車去通知老家的族人;二叔騎自行車去街上買燒紙、香和燭;他自己準備太爺爺進棺材的事情。

四爺爺回家把靈堂收拾妥當後,趕緊就跑過來準備抬遺體了。由於天氣涼快,太爺爺老了怕冷,他睡在竹製的板床上還要裹著一床棉被,我也幫忙抬著太爺爺的遺體向四爺爺家走去。在路上,我感覺棉被還是暖和的,還有他的身體散發出來的溫度。

轉眼就到了出殯的前一天晚上,親戚朋友都來弔唁了,做法事的人也就是道士來了,村裡其他看熱鬧(老人的白喜事)的人也來了。他們當中有人評論我太爺爺這一輩子過得不錯,年輕沒有受過太大的苦,老來兒孫繞膝四世同堂,死時也沒有受折磨,壽命也比較長,算是圓滿了。

太爺爺出殯,浩浩蕩蕩的隊伍,從前到後依次排著,送他到他出生的地方,到他童年的地方,去與我的太奶奶,去與他的兄弟們在另一個世界團聚。

那時候老人死了,除了出殯,還有燒五七、百日、周年、三年的習俗,太爺爺和爺爺他們父子情深,爺爺他們兄弟為了緬懷他老人家,認真地履行了這些習俗。

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從人生的意義上講,太爺爺已經作古了。

(完)

相關焦點

  • 百年記憶(八)
    爸爸會上街買一些月餅和水果,由於太爺爺吃不動月餅,爸爸特意給他買一些剁粑(好像是廣水市特有的一種餅)。爸爸騎著自行車載著我去街心的一家店鋪,男老闆看到後,笑著跟我爸爸打招呼。「來了哈,要幾多?」「兩斤!」老闆拿出一張剛剛烙好的,熟練地切好過稱後,用麻紙小心地包起來,遞給爸爸。「這是兩斤,接著。這是你家老大吧?」「是的。
  • 王老師的故事(十四)
    王老師的故事(十四)文/王靜江 農村嘛,送的是自家產的,一籃子的「阿責」(這是江山話,指鴨蛋),一籃子的「霧」(江山話指芋艿),各十多斤。 用白布圍裙(圍裙是農村人常用物,平時人們身上也繫著圍裙)蓋著鴨蛋,用青布圍裙蓋著芋艿。 丈人家有很多不是江山人,如大舅嫂就是貴州人。老婆便教沙仔用普通話表述,有毛的是「芋艿」,無毛的是「鴨蛋」。
  • 百年記憶(十一)
    你還是小孩,小時候曬黑了,不好蓄白(變白)。」太爺爺微笑著。「哦,我知道了。曬一小會兒不要緊的,等一下我就回家了,有作業要做。」「最近學習怎麼樣?要好好讀書。你爺爺和他的兄弟們沒有讀什麼書,當了一輩子農民,吃了一輩子土地的苦。你爸爸讀書很聰明,但家裡窮,沒有錢供他讀書,現在也在種田。說來這些事情我也有責任,家底薄,孩子多,也實在沒有辦法。」「種田也不苦啊。
  • 【清水茶灘】(十四) 餃子與冰棍
    【清水茶灘】(十四) 餃子與冰棍 古今中外,地域歧視這個問題,是一直存在的。趕緊說:杵者(著)!杵著,就是像木頭一樣,定定立著(或坐著)那兒,別出聲說話的意思。弟弟連著問了幾遍,哥哥如此訓斥了幾遍。 後來,有一天,弟弟獨自一個人進城了。想起上次哥哥帶他吃的那東西,真好吃,就找原來那家飯館。坐好後,夥計問:你吃點什麼?弟弟回答:杵者!夥計以為他嫌破煩,就招乎別人去了。一直到天都黑了,別的客人都走完了,又問他,還是回答:杵者!連問幾遍,都是這樣回答。
  • 對聯故事(十四)
    對聯故事(十四)汪精衛是人盡皆知的賣國賊。
  • 《童養媳》之卷十四:各顯神通(下) (原創作品)
    《童養媳》___萍常心卷十四:各顯神通(下)再接下來,大先生做的幾件大事,更是打開了上海商行和老家互通的開闊景象。他在縣裡洋學堂上學時,有一位最為交好的同窗,姓「田」名「林生」,是離樟村30裡地的田家莊人,父親是個老財主,在田家莊是數一數二的富戶。田家莊是個小村,只有八、九十戶人家, 卻是得天獨厚的風水寶地。
  • 中篇小說《胡楊淚》(十四)
    《胡楊淚》(十四) 今夜,又是一個月明星疏之夜,明月千裡寄相思,然而,老鐘頭卻不知道此時此刻自己應該去思念誰?
  • 知青記事之(十四)
    知青記事之(十四) 難得忘的兩件「蠢事」 胡河西 開始知青辦還沒有給我們點修新房子,我們只好臨時住老知青的舊屋子裡,不過我們床目前有一個告叔家的苕坑,老知青桓哥和老知青玉毛是老搭檔,在隔壁睡,我就和京宇睡。 我們把塑料薄膜鋪在床鋪板上,上面墊了兩床棉絮,外面天寒地凍,北風冷颼颼的,屋內很暖和,我們也知足了,我們心安理得住了一個多月。
  • 《百年孤獨》第十四天:愛恨情仇都是過眼雲煙,唯有孤獨永恆
    大家好,我是永不退休的心理諮詢師Lucky,今天我們一起繼續共讀《百年孤獨》,今天是大結局。第三代,阿爾卡蒂奧(第二代何塞和情人特爾內拉的孩子)死於戰爭,被槍決,留下情人索菲亞和三個孩子(布恩迪亞第四代)被布恩迪亞家收養。第三代,阿爾卡蒂奧同母異父的弟弟奧雷裡亞諾·何塞(第二代奧雷利裡亞諾和情人特爾內拉的孩子),也死於戰爭,沒有子女。
  • 終南山的那些人那些事(十四)祈福南山老媽媽
    終南山的那些人那些事(十四)祈福南山老媽媽八百裡終南山 佛道儒俗 隱士醉林泉 十三朝古長安 盛衰興亡 364、書僮給朋友圈發了《祈福南山老媽媽》懇求:這是終南山茶書院的鄰居老媽媽,她已經九十多歲了,去年冬天突然病體加重,不能下炕,迷糊中只喚"媽媽",兒子奶狗把桐木棺材已抬到門口,我進去看她,女兒將她扶著坐起,她緊緊地拉著我的手,讓我坐炕,讓兒女端水拿煙,收拾飯饃,她已經認不出我是"小毛"了……為這位守望南山百年的老媽媽感動哭泣
  • 《琉璃》帶熱原作《琉璃美人煞》,十四郞新作《蓁蓁美人心》上線
    隨著劇集《琉璃》熱播,十四郞和他的《琉璃美人煞》再次進入人們的視線,這部創作於2008年網絡小說熱度有所提高,而十四郞也時隔多年後再次開了部新書《蓁蓁美人心》。《蓁蓁美人心》是十四郞最擅長的仙俠奇緣領域,試讀下來,果然一如既往的筆觸精美,感情細膩曲折,故事跌宕起伏。
  • 百年記憶(十)
  • 百年記憶(七)
  • 百年記憶(十二)
  • 百年記憶(十三)
  • 百年記憶(四)
  • 《成化十四年》中的皇帝與萬貴妃,歷史上相伴一生的老妻少夫
    近日,一部根據夢溪石同名小說《成化十四年》改編的電視劇在愛奇藝播出了。頂著成龍大哥監製的第一部網劇的頭銜,這部劇從一開始播出就頗有熱度。劇集內容雖是虛構的,但裡面的一些人物卻是有歷史原型的。正如這部劇的名字,成化十四年。
  • 《百年孤獨》:亂倫背後的隱喻(五)
    (文/水無香)今天講述《百年孤獨》中布恩迪亞家族的最後一個亂倫故事。 這個發生在第五代人阿瑪蘭妲和第六代人奧雷裡亞諾之間,他們是姨媽和外甥的關係。而這個故事,直接造成了布恩迪亞家族的最終滅亡——事實上,它是一個被應驗的預言,也是一個沒有逃脫的宿命。
  • 我記憶中的小時候1(真實故事連載)
    我不知道大部分孩子開始記事的時候是幾歲,我記憶深處是在3歲左右。在我們那個巷子裡有兩個比我大一歲的小夥伴,總是在一起玩,那會村子裡有幼兒園,小學,初中(後來聽我爸說他們那會兒村子裡有高中,我爸是一名沒考上大學的高中生),村子裡規定只有到了規定的年齡才可以上學,因為那兩個小夥伴比我大一歲,所以比我早上一年學。我媽說我那會兒一直哭鬧著也要去上學,為此我爸找過學校和村幹部,但是未果,後來其中一個女孩留級了,我倆就成同班同學了。
  • 十四年前,他是獄警,他是囚徒;十四年後,意外邂逅,扣人心弦
    歲月無痕(小小說)——管教民警林建國>十四年前,從警校畢業的林建國還只有25歲,他被分配到監獄擔任管教民警。 一天,中隊新收入了一批犯人,其中顧小川是刑期最長的,因群毆致多人傷殘,作為主犯之一,他被判刑十四年。那年他剛十九歲,長得白料料、瘦津津的,整日寡言少語,顯得心事重重。 第一次接見,顧小川父母來了,這對四十多歲夫婦帶來一套時下頗為流行的自學叢書,可他們沒談上幾句,那做母親的便離開了接見窗口,站到牆角一邊抹眼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