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馬已經離開聖克勞茲很久了。
生下安琪兒之後,他與華力和坎蒂共同生活,四個人居然平衡了彼此的關係,15年來來相安無事。
荷馬的生活最大的煎熬在於,他愛著坎蒂和華力,又不希望安琪兒覺得自己是孤兒。在保持與坎蒂的秘密關係與公開秘密之間,他和坎蒂一直在等待一個機會。
與荷馬的糾結相比,聖克勞茲的命運更難琢磨。漸漸老去的拉奇醫生與委員會之間產生了碰撞,拉奇醫生不得不考慮未來由誰來接替自己。
如果只是管理孤兒院,這很簡單,但是拉奇醫生背後從事的那些工作,只怕沒有人會接手。如果想要幫助那些可憐無助的女人,讓她們對於自己的身體有自主選擇權,拉奇醫生只想到一個候選人:荷馬。
拉奇醫生為什麼敢於跟當下的法律和道德對抗,選擇一條其他醫生不願意走的路?又為什麼他會篤定荷馬早晚會回到聖克勞茲,接受與自己道德相悖的工作?
年輕的拉奇學醫起源於一個女人。拉奇的父親送給拉奇的成人禮,是帶給他一個女人伊姆絲太太。
拉奇醫生完成成人儀式的那個晚上,他從黑暗中起床,發現伊姆絲太太的女兒在床邊抽著煙,他借著她的煙火穿好了褲子,在女孩的戲謔聲中落荒而逃。
一夜風流沒有給拉奇醫生帶來對異性的渴望,反而讓他染上了怪病。對疾病的恐懼讓他徹底失去了對女人的興趣。
拉奇醫生為了自救開始學醫。學成之後,他在波士頓婦產科醫院就醫。
成為醫生之後,拉奇跟當時的任何一個醫生一樣,從來不會幫懷孕的婦人做墮胎手術。
事情總有意外,拉奇的意外,來自伊姆絲太太母女兩人。
伊姆絲太太前來做手術的時候,拉奇醫生正好值班。這個在他生命中扮演過重要角色的女人,此刻早已經五臟俱損,她的內臟好像奶酪一樣鬆軟。
伊姆絲太太並沒有被救活,拉奇醫生和同事幫她做完清宮手術,以為可以鬆一口氣的時候,伊姆絲太太卻再次病危,再次手術的時候,她的內臟猶如多米諾骨牌的倒塌一樣,只要碰到的方跟著碎裂。
病理學家說,伊姆絲太太死於敗血症。
拉奇醫生百思不得其解,伊姆絲太太怎麼會患上水手才會得的病,這很難解釋。
很快,伊姆絲太太的女兒 帶著她的難題來找拉奇。
她一見面就表明態度,自己懷孕了,比伊姆絲太太的小,還不能動,請拉奇醫生幫忙。
她同時帶來了伊姆絲死亡的真相。因為大量服用調經藥物(說明中寫服用過量可能導致流產),顯然伊姆絲太太想用這樣的方式讓自己流產,但是卻送了命。
拉奇醫生拒絕了她,憤怒的姑娘憤然離開,獨自去了幫人做手術的黑醫「哈裡森之外」。
再次被人抬到拉奇醫生的面前時,姑娘已經生命攸關。她肩上別了字條:「要做就快,不做拉到。」
拉奇醫生沒能幫助伊姆絲的女兒,看著這對與自己青春有過關聯的女人,因為同一件事情死在自己的面前,拉奇醫生產生了自責心理。
同時,他也被這些女人的處境驚呆了。是什麼樣的困境,讓伊姆絲太太想出了邪門的辦法去流產結果把自己送上鬼門關?又是什麼人在「哈裡森之外」用最不科學的方式將這些懷孕的女人推向生死難料的境地?
拉奇在強烈的自責心中,前往哈裡森之外。
他這才知道,這個地方設備簡陋,主理人是個根本不具備相應的知識和技術的老太太。
更讓他驚訝的是,來求助的人中,有一個14歲左右的小姑娘,而這個姑娘肚子裡孩子的父親就是她自己的生父。
拉奇原本想給醫生提些建議,不曾想醫生直接挑明:不管我技術如何,最起碼我在做,在提供幫助。你呢?要做就快,不做拉到!
在震撼、驚訝和自責的情緒中,拉奇帶走了小姑娘,他為她做了墮胎手術。
他以為,他同情女孩的遭遇,所以願意幫她解決問題。
任何事情,只要有了第一次,就很難終止。
總有人半夜前來醫院,點名要找拉奇醫生。這個因為惻隱之心而作出違背當時法律法規的年輕醫生,發現身邊的人開始有意疏遠他。
在波士頓婦產科醫院,拉奇醫生第一次對規則產生了懷疑。已經制定出來的規則就一定是好的嗎?如果發現規則與現實生活中的某些事件相衝突,我們還能夠若無其事地去信守規則嗎?
因為一個手術被同事刻意排擠的拉奇醫生,不再認同醫院的觀念。
他認為醫院對失足婦女的態度太過於苛刻,他無法在醫院的制度裡為那些可憐的女人提供任何幫助,也無法在拒絕時直面那些無助的眼神。
拉奇醫生選擇辭職,回到緬因州老家向州立醫療檢查委員會申請一個婦產科醫生的職位。有著哈佛大學學位的拉奇,成功加入了委員會。
在等待工作的時間裡,拉奇醫生收到了來自波士頓的名門望族查寧-皮伯第夫人的邀請,心中邀請他到他們的海濱別墅,一起打網球、門球,一起駕船出海。
拉奇醫生並沒有受到邀請去打網球,更沒有跟任何人一起駕船出海遊玩。見到面色蒼白的查寧家小女兒密西,拉奇醫生憑藉職業敏感,明白了這次跨階層的邀請事出有因。
查寧家的小女兒密西懷孕了,需要一個能幫助她墮胎的人。
顯然,拉奇醫生在波士頓替人墮胎的消息早已經傳了出去。拉奇原本覺得有種被愚弄的感覺,想要一走了之。
可是,就好像冥冥中有一種召喚,他必須留下來,履行這份職責。
一個人一旦被貼上了某種標籤,這種印記就變成了一種召喚,無形之中默默地推著你往前走。
拉奇醫生並沒有得到多少尊重,但是手術結束之後,他在衣兜裡發現了一大疊美鈔。這些錢,對於拉奇來說,像一種羞辱。這些有錢人不願意自己家的醫生做「魔鬼的工作」,花錢請他來做,但是又毫不掩飾對拉奇的厭惡深情。
拉奇醫生把錢分給了遇到的傭人們,最後把裝錢的空信封留下。
他曾經以為,只有那些走投無路的街頭女人、或者貧賤人家的女兒才會因為墮胎問題備受困擾。沒想到,這個問題成了跨越階層的問題,不管是養尊處優的貴婦人,還是普通女人,遇到這樣的困境都會手足無措,四處尋求可以提供幫助的人。
這次經歷讓拉奇醫生下定了決心,他會懷著愛心和責任把嬰兒迎接到人世,同時也會替人墮胎。
真正的醫生應該是寬厚善良的,沒有魔鬼的工作,不管是幫人接生還是替人墮胎都是上帝的工作。
當聖克勞茲那封求助信到達緬因州醫療檢查委員會的時候,拉奇醫生欣然接受命運的安排前往就職。
通往聖克勞茲的火車,總是會載著疲倦的、走投無路的女人們前來,她們以為看到了解決問題的希望。拉奇醫生除了從事上帝的工作和魔鬼的工作,他更通過自己的醫學知識,傳遞著科學的避孕方法。
荷馬幾次領養失敗之後,拉奇醫生寄希望於荷馬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他是一個理智的醫生,同時也扮演著一個稱職的父親。他教給荷馬精湛的婦科手術技巧,孤兒院裡的護士和拉奇醫生共同給荷馬帶去的關愛,如暖陽一樣,將這個從小懂事的男孩養育成了一個善良的男孩。
雖然荷馬一再表明態度,他不願意成為第二個拉奇醫生,他無法接受扼殺一個幼小生靈的使命。
拉奇醫生從來不強迫,他明白有的事情需要社會的歷練,一個善良的人需要看過足夠多的苦難,才能理解別人的不易。善良的荷馬,最後終究會明白自己的用處。
即便是他自己,也會有自我懷疑的時候。每到這個時候,他就會在乙醚的迷幻中,回想起伊姆斯太太的女兒,他拒絕為她手術,而她因為他的拒絕送了命。
荷馬雖然沒有回到聖克勞茲幫助拉奇,卻用自己的方法,給拉奇醫生送來了一個得力助手——卡洛琳護士。這緩解了聖克勞茲孤兒院沒有年輕人的工作壓力,同時也放緩了委員會想要人接管聖克勞茲的速度。
拉奇醫生漸漸老去,他不得不替聖克勞茲做打算。
在聖克勞茲的時間裡,他致力於為婦女贏得墮胎自主權奮鬥,他一邊抽空給總統和總統夫人寫信告知那些可憐女人的命運,一邊為孤兒院已經死去的孩子福茲史東創造了一個活著的傳奇故事。
在他書寫的歷史裡,年輕的福茲史東已經完成了醫學院的學習,在世界各地播撒著自己的醫學成就。
這一切,只為了等到有一天,荷馬明白自己一身精湛的技術,終究需要用到有用之地,為那些需要的人提供幫助的時候,他能有一個地方施展自己的有用之才。
拉奇年輕的時候,父親送給他一次與女人的親密接觸,希望他體會到男女歡娛的美妙,沒曾想事與願違,僅此一次,拉奇醫生再沒有接觸過女色,反而開啟了自己一生為之奮鬥的事業。
拉奇醫生交給荷馬精湛的醫術,荷馬卻只想尋找一份遠離孤兒院的自由。
這次自由之旅中,荷馬感受過家的溫情,陷入兩難的選擇,也看到了社會對女性的殘酷,最終選擇回歸聖克勞茲,完成拉奇醫生在聖克勞茲的最後使命。
如果人生總是事與願違,請相信命運另有安排。
下一篇文章裡,我們將會看到荷馬做出最終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