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宮砂真的存在嗎?守宮原來是一種動物

2020-08-10 Coco素描

守宮砂真的存在嗎?守宮原來是一種動物!

  不知道各位喜歡歷史的朋友們知不知道守宮砂這種東西?

  如果你有看過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的話,那你應當是對這種東西略知一二了。在金庸先生的作品《神鵰俠侶》中,小龍女因被點穴而失身於尹志平,因此身上的守宮砂立刻就沒有了。而在《倚天屠龍記》中,峨嵋派的美女紀曉芙沒有成婚之前與楊逍私通,生下了楊不悔,後來被自己師傅查到身上的守宮砂沒有了,惹來了殺身之禍。

  說到這兒,大家應該都知道了,守宮砂這種東西,就是用來檢驗女子貞潔的,是鮮豔的紅色一點,一旦這個女子失去了貞潔,守宮砂也就沒有了。

  媽呀,這東西倒確實是神奇哈,跟它一比,現在的很多醫學手段都弱爆了好不好?

  

  《神鵰俠侶》中小龍女 劇照_圖

  但是,這所謂的「守宮砂」,真的有傳說的那麼邪門嗎?

  其實啊,「守宮砂」這種說法的記載,最早見於《淮南·萬畢術》這本書中,且看這段文字描寫:

  「守宮飾女臂,有文章。取守宮新舍陰陽者各一,藏之甕中,陰乾百日,以飾女臂,則生文章,與男子合陰陽,輒滅去。」

  大致意思就是,把守宮砂這種東西是一種很好的驗證女子貞潔的方法。照著法子在房間裡找到幾隻特殊的壁虎,封存在甕罐裡面,過了百日之後,把這東西點在女孩子的手臂上,就會一直存在著,只有和男子行了房事之後,手臂上的守宮砂才會消失掉。這本成於西漢的雜書上的記載,從此之後便開啟了這種遺用千年驗證女孩子貞潔的方法。據傳聞,這種方法是西漢的智者東方朔告訴漢武帝的。

  

  《淮南萬畢術》_圖

  看來,這「守宮砂」的說法是有記載的,那想必一定是真的了?

  告訴你,並不是。

  《淮南·萬畢術》這本書,確實是古代的一本比較有名的作品,作者是西漢的淮南王劉安,然而,筆者可以很嚴肅地說,這本書並不是一本可靠的科學作品。有些學者說,且不論這本書在後世經過了怎樣的周折和修改,單說這書中提及的這些小知識,有些確實是確有其事,但還有相當一部分是來自於當時的傳說和臆想,內容及其混亂,其實是不可信的。

  我們再把話題回到「守宮砂」上來。

  「守宮」其實是一種動物,在作品《爾雅》中提及到:「蠑螈,蜥蜴。蜥蜴,蝘蜒。蝘蜒,守宮也。」

  這「守宮」,說的也就是「蝘蜒」這種動物。因為這種動物經常會盤踞在人房間裡、守在房梁上,所以,被稱為「守宮」,和所謂的「守宮砂」是毫無關係的。

  李時珍在作品《本草綱目》裡也提及了這種生物,說這種東西俗名叫做「豬蛇婆」,在民間可以見到,有時會爬在樹上捉蟲吃。這種東西,確實有藥用的作用,將其內臟掏空曬乾服用,可用於祛風、解讀、散結,主治關節疼痛、中風癱瘓、惡瘡等等疾病。但仍舊與貞潔什麼的一點邊都沾不上。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_圖

  然而,在西漢的書本《博物志》中,卻突然出現了這樣一條記載:

  「蜥蜴或名蝘蜓,以器養之,食以硃砂,體盡赤,所食滿七斤,治萬杵,點女人肢體,終身不滅,唯房室事則滅,故號守宮。傳雲,東方朔奏漢武帝試之,有驗。」

  即意為,把蝘蜒這種東西抓上幾隻,每天餵硃砂,等到滿身都是紅色體重夠了之後,拿杵搗碎了,點在女人身上,除非有房事,否則一輩子都會留在身上。就這樣,「守宮砂」這個名字也就因此而產生了。「守宮」之名要早於「守宮砂」,而並非是來自於守宮砂。

  順便一提,《博物志》一書是記錄古代神話志怪小說的書籍,也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博物志》,中國古代神話志怪小說集_圖

  真正對於「守宮砂」有較為正式評價和記載的,是南宋的羅願,在作品《爾雅翼》中,給出了這樣的解釋:

  「說者以為飼以硃砂,以其血點宮人如赤誌,終身不滅,交接便脫。漢武帝嘗用之,故名守宮。按《說文》晰易之易象形,秘書說,日月為易,象陰陽也。其常在屋壁間有守之之象,如鳥有澤虞者常在田中,俗呼為護田鳥之類也,不必塗血而後為守宮也。」

  就是說「守宮」就跟護田鳥的名字一樣,只不過是說這種動物而已,跟「守宮砂」沒有半毛錢關係。而宋朝參與編撰《唐本草》的著名官員蘇敬也是直接就說了:「守宮又名蝎虎,以其常在屋壁,故名守宮,亦名壁宮。飼朱點婦人,謬說也。」守宮砂什麼之類的東西證明貞潔,完全是謬傳,實際上根本沒有那事兒。

  這下知道了哈,世界上哪有這麼玄的東西,根本是沒有半點科學依據的。「守宮砂」這東西確有記載,但真正令人信服且有根據的書中卻並沒有,不過是幾千年大家以訛傳訛的結果而已。

  

  某古裝劇的「守宮砂」情節_圖

  然而,可悲的是,這種毫無根據的「守宮砂」的說法,在古代卻是廣為流傳的,就因為這樣,很多大好年華的姑娘因此喪命,最著名的可能就是何芳子的事情了。

  何芳子本為官家小姐,誰知家道中落,被地主林宓娶為小妾,極盡寵愛。有一次林宓要外出很久,擔心家中妻妾耐不住寂寞與人私通,便嘗試用守宮砂的方法上了「保險」。其他妻妾都竭盡所能保護手臂上的那一個紅點,只有心氣高的何芳子,塗上覺得恥辱很快洗掉了。林宓回來後,見所有人手臂上的紅印都很明顯,唯有何芳子沒有,便將何芳子鞭打至死。後來,官員審案的時候,親自做了實驗,證明了:這所謂的「守宮砂」在手臂上幾天便可進入皮膚,洗也洗不掉,但剛塗上卻一洗就能掉,這一招根本無法證明貞潔,何芳子完全是冤枉的。

  雖然故事不能確定是真的,但是,古代歷史對於女性的束縛和不公,足以體現在那一顆白玉般藕臂上一點殷紅如血的「守宮砂」上。

  也不知那一刻小小的紅點,浸染了千古多少好姑娘清正高雅的冤魂,才成了那般豔紅醒目的顏色,永遠警示著後人。

相關焦點

  • 紅顏薄命魂斷守宮砂
    在少女白藕般的手臂上點一顆鮮豔的紅梅,以驗證女人們的貞操,在古代是常見的,叫「守宮砂」,不明就裡的人,以為「守官」就是守住那神聖的一方妙處。實際上「守宮」是蜥蜴的一種,軀體略扁,脊部顏色灰暗,有粟粒狀的突起,腹而白黃色,口大,香肥厚,而足各有五趾,趾內多皺褶,善吸附他物,能遊行在直上的牆壁上,就是大家常見的「壁虎」。
  • 神奇守宮砂究竟是個什麼鬼?又是誰扯的一大淡?
    但見潔白似玉,竟無半分瑕疵,本來一點殷紅的守宮砂已不知去向。」守宮砂沒了,超凡脫俗的小龍女遭了尹志平的玷汙!一旦失貞,宮砂立隱,效果遠超現在學生用的立可白塗改液。那麼,守宮砂真會如此神奇嗎?東方朔清清嗓子,支招如下:於後宮養蟲,曰蜒,一種類似壁虎的爬行小動物,每日定量餵它硃砂。等蜒吃滿七斤,便會通體朱紅。接著抓住它,用藥杵搗碎。切記,東方朔正兒八經道,務必搗夠一萬杵,多一下少一下,都不行。然後,以筆蘸之,輕點於宮妃手臂。這個紅點,便是傳說中神奇無比的「守宮砂」。但凡被點,若和男子親近狎暱,守宮砂立馬消失。
  • 古代點在女子手上的守宮砂你以為是驗證處子用嗎?其實古代很開放
    那這個守宮砂到底是怎麼製成的呢?難道是女子一出生就有的嗎?自然不是,根據古書記載製作流程是先給壁虎餵食硃砂,在餵足到七斤之後把壁虎放入盤中,之後像搗鼓藥材一樣把壁虎給磨成粉,磨成粉之後再用細筆點到女子的手背上,就形成了一點鮮紅的守宮砂。那通過守宮砂來判斷女子為處的根據是什麼?原來當繁衍季節來臨之時雌性壁虎會渾身散發些雌性激素來吸引雄性壁虎,當吸到雄性壁虎前來並完成交配之後雌性激素就會消失,因此古代人就想到通過雌性壁虎來判斷對方是否為處。
  • 小小一顆守宮砂,流盡了多少古代女子的眼淚?
    在《倚天屠龍記》中出場後,同樣掉到了守宮砂的大坑裡。當時紀曉芙本是名門子弟,前途無量,誰料卻意外失身楊逍,直接導致入門時師父點在手臂上的守宮砂不翼而飛了。一粒守宮砂,竟攪得江湖上不得安寧。這守宮砂究竟是什麼?它又怎麼會有令無數俠女為之心顫的強大能力呢? 01神奇的功能關於守宮砂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
  • 男人出嫁,戴面紗,刺守宮砂——這部腦洞大開的新劇細思恐極
    劇中的主要場景發生在女尊之城,男主角成親的當晚,要戴面紗,嬤嬤還要給他刺守宮砂,所幸被女主角hetui。(想像一下,皇帝的兒子豔遇得了一個孫子,他會不高興嗎,如果生母是底層群眾,皇帝也會開心的)一個尊崇母性的國度,應該也尊敬葵水和生育這些女性獨有的特質,因此女主母親的反應並不合乎設定。第二處牽強是城主賞賜給駙馬一套綠色的東西,以及綠帽子。女尊的世界必然是三夫六孌,應該是對女子婚前生子習以為常,劇情是為搞笑而搞笑了。
  • 傳聞中的陳芊芊:陳芊芊為什麼還有守宮砂,陳沅沅的腿因何殘疾
    為什麼要害她,是有什麼好處嗎?既然要害她,那為什麼沒有要她的性命而是讓她雙腿殘廢。疑點二:原來的陳芊芊,在眾人眼中名聲極差但是當陳小千假裝懷孕時發現她手臂上的守宮砂還在。如果陳芊芊不是外人看來的那樣,那她為什麼要假裝這樣,是知道了什麼嗎,比如陳楚楚害了陳沅沅,讓她無緣城主之位。那麼她這樣做是為了讓陳楚楚覺得她不會是自己登上城主之位的威脅障礙嗎?
  • 皇后大婚前夜被打暈在破廟,送進皇宮發現她守宮砂沒了
    慕青辰,這就是你所說的一生一世白頭到老嗎?白若蘭痛苦的閉上眼睛,不想看這痛心的畫面,雖然目不能視,但是聲音還是從四面八方不停的侵蝕進她的耳膜。生不如死!真真的生不如死啊!肉體折磨再加上精神折磨,她吐出一口血暈了過去。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軟榻上的聲音才漸漸的消停下去,慕青辰披了衣服慢慢的踱步過來。
  • 小龍女非清白之身,李莫愁守宮砂終身未破,誰是冰清玉潔?
    同為古墓派女弟子的李莫愁,雖然很多人對其印象不好,反倒是李莫愁的「守宮砂沒有了陸展元,李莫愁可以「守宮砂
  • 李莫愁守宮砂終身未破,小龍女冰清玉潔,卻要嫁給公孫止
    相反小龍女卻是有一種「我見猶憐」之感。何謂痴情,有這個必要嗎?莫要學那李莫愁,為了一個陸展元,終身保持「守宮砂」未破,甚至選擇道姑打扮,那不是守活寡嗎?還有那,程英陸無雙,以及郭襄之流,痴情何用?
  • 《神鵰俠侶》小龍女的守宮砂消失,那是一個女人一輩子的痛
    在金庸小說中,《神鵰俠侶》最讓人刻骨銘心 ,李莫愁的因愛生恨有些極端,而楊過與小龍女的戀情卻讓人有一種濃鬱的悲傷之情。楊過與小龍女,有過很多細節方面的愛情展現,起初那一種懵懂的愛情,在漸漸發芽,像極了我們的初戀。特別是小龍女的情竇初開,我們仿佛看到了少年時少女羞澀的那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