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二大爺買公雞

2020-08-28 王老師歷史



話說二大爺的村子在深山裡,和外界溝通的少,多少年過來了,大家都過著自然的生活。這一天二大爺發現一個問題,早上太陽都出來三丈高了,大伙兒還在睡覺呢,為什麼呢,那個時候沒有計時工具,村裡也沒有養雞,所以大家都是睡到自然醒。日子是舒服了,可是窮啊。二大爺想了想,不行,要和大伙兒商量商量,不能這樣下去了。

明白二大爺把全村老少爺們召集到村頭的土地廟前,商量著買只大公雞,給大家打鳴報曉,大家只要一聽到公雞叫,就要起床幹活了。大伙兒一聽,跟天書一樣的,還有這好東西啊,明白二大爺果然是見多識廣,可是大公雞好是好,但是長得什麼樣啊,誰見過啊,誰去買啊。大伙兒最後一致推薦讓讓二大爺去買。二大爺心裡說話了,我也沒見啊。但看著大夥的信任的眼光,牙一咬就答應了,不能在鄉親們面前露怯啊。

第二天二大爺就下山趕集買公雞了,走了兩個多時辰,才走到集市上。集市上人真多啊,來來往往的人肩膀挨著肩膀。賣的東西也多,吃的傳到用的,要啥有啥,二大爺眼睛就看花了。但是那個是公雞呢,二大爺不好意思問,就硬著頭皮在大街上走著逛著,心裡算計著見機行事吧。

走著走著,二大爺就到了牲口市了,他看到一頭老牛,二大爺摸著牛角問賣牛的:「這是幹啥的,打架用嗎,頭上帶著棍子」,買牛的聽了哈哈大笑:「大爺你真會說笑話」。這時旁邊一頭毛驢放聲大叫:啊....啊....,二大爺一本正經的接著問:「這傢伙這是幹啥呢,是不是打鳴呢」。賣牛的賣驢的一起哈哈笑,都說二大爺說話搞笑,笑得大家肚子疼。

這時旁邊一個壞小子似乎看出點門道了,就拉拉二大爺衣服問:「大爺,你是不是要買會打鳴的公雞啊」。二大爺看了看他說是啊,你有啊。這個壞小子一肚子壞水,眼珠子一轉想出來個損招,悄悄對二大爺說:「大爺,您還不知道吧,會打鳴的公雞那可是寶貝,現在越來越難買了,幸虧您遇見我了,跟我走吧,我帶您去」,二大爺說了一聲好,就跟著壞小子走了。

兩人來到家禽市,也巧了今天不知道為什麼,沒有賣公雞的,這個壞小子心想到手的肥肉不能不吃啊,於是這小子指著一隻鴨子說:「大爺你看,這隻大公雞怎樣」。二大爺心說這我可不能露怯,讓人家笑話我沒見過世面,就隨聲附和著:「好是好,只是這個價格.....」壞小子一看有門兒,就拉著二大爺的手說:「大爺放心,我怎麼會騙您呢,這樣吧,我跟老闆好好砍砍價,您老就瞧好吧」。

這個壞小子跟賣鴨子的嘀嘀咕咕半天,用一頭羊的價格賣給二大爺一隻鴨子,二大爺抱著鴨子高高興興地回家了,大夥都在村口等著呢,看到二大爺抱著鴨子回來了,大家都爭著看,原來這就是大公雞啊,一打鳴天就亮了,真神奇!二大爺鄭重其事的告訴大家回家睡覺去吧,等明天公雞一叫就起來下地幹活,不許偷懶。大夥都聽話的回去了。

可是到了第二天日出三竿了,太陽照著屁股蛋子了,大夥還在睡覺,公雞也沒打鳴叫大家起床。二大爺生氣了,使勁踹了鴨子一腳,心裡說不行,我要去找賣雞的去,賣給我的公雞不打鳴這可怎麼好。

說走就走,二大爺又下山了,這次他直奔賣鴨子的地方去了,一把抓住賣鴨子的,說人家賣的大公雞不打鳴,這不是騙人嗎。大夥鬧不清怎麼回事,都過來看熱鬧。這時一個賣公雞的看了半天,大概明白了是怎麼回事,就抱著大公雞過去,拉住二大爺的手讓二大爺消消氣。這個賣公雞的說:「大爺啊,不是我說你,您這個大公雞摔壞了,您瞧,嘴巴都摔扁了,腳丫子都摔的粘在一起了,這還怎麼打鳴呢,要不這樣吧,我拿我這個公雞跟您換一下,保證明天您聽到公雞打鳴」。二大爺仔細一看,是啊,這兩隻大公雞真不一樣啊,自己的公雞的嘴巴就是扁扁的,二大爺將信將疑的看著賣公雞的,又看看賣鴨子的,這個賣鴨子的心裡正感激這個賣公雞的給他解了圍,還給他保留了面子。就衝著二大爺說放心吧,這次肯定可以打鳴。要是再不能打鳴,您明天來砸了我的攤子。二大爺接過來公雞抱回山上去了。

第二天早上天還沒亮,大公雞就開始打鳴了,全村人聽到公雞叫就紛紛起床下地幹活了,大夥心裡都更佩服二大爺了。

相關焦點

  • 二大爺(民間故事)
    我經常去我二大爺家,去二大爺家不用跨過門前的小河,出門往南走兩趟杆兒,再向西走,大枝海棠樹伸出牆外那家就是我二大爺家了,二大爺家有兩個姐姐,一個小志哥,我一去,二姐就上樹給我摘海棠吃,二大爺家的海棠樹比我家的大,帶糖心的果子也多,二姐麻利地爬上牆頭,一伸手就能夠到高枝上的果子,布衫一掀,一隻手揪著布衫,一隻手夠海棠,不一會兒就兜了一兜子的
  • 民間故事 明白二大爺不如二大娘聰明
    明白二大爺給村裡做了好多事,讓大傢伙佩服的不得了,但也有失手的時候,最後的的結論是二大爺不如二大娘聰明張三媳婦看到了,罵張三窩囊,走過來幫忙,拉著牛韁繩,讓張三使勁拔罈子,還是拔不下來,張三媳婦也沒辦法了,就讓張三去問問明白二大爺,看有什麼好辦法沒有。張三一聽感覺有道理,就去找二大爺了。二大爺一聽這事,張嘴就說好辦,回去用刀把牛頭砍下來試試。張三一聽,有道理!回家後就拿刀砍牛頭了,可是砍下牛頭,牛頭還在罈子裡卡著呢,張三就又犯難了,沒辦法又回去找二大爺。
  • 故事:民間故事:大爺的無心之舉,卻捉住了兩個笨賊,結局讓人啼笑皆非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384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過去的民間小故事。看過這則小故事後,小田希望各位看官能有所收穫。閒話不多說,咱這就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在北方的一個小鎮子裡,有一個叫做許大強的年輕人。這個許大強整日無所事事,常做一些偷雞摸狗的行當。
  • 明白二大爺的故事
    明白二大爺的故事 在齊魯大地,有一個小村莊,這裡依山傍水,氣候宜人。 在這個美麗的山村中,有一位遠近聞名的二大爺。他,中等身材,一頭銀髮,目光炯炯有神。 二大爺聽後,忙讓二愣趕緊回去把羊頭砍下來。 二愣不敢怠慢,火速趕回家就把羊頭砍了下來,可羊頭還是拿不岀來。沒辦法,他又重新返回求教二大爺。
  • 民間故事:蜈蚣精
    乃是一隻七彩琉璃大公雞!這公雞可不是凡物,乃是天地至陽之氣凝結化形而成,英氣無比。於是將神獸喚來:「公雞,你伴我修行幾年了?」「回上仙話,二百年了。」「可曾下山?」「未曾。」「好,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那今日你便下山,那魯國有一縣,出了一宗蜈蚣精,你且去降服了他,還世間一片安寧。」「是,仙尊。」
  • 故事:買紅薯的大爺(小小說)
    熬過個把鐘頭,太陽已經老高了,才來了一位看上去慈眉善目的大爺。大爺問母親:「這紅薯多少錢一斤?」母親回話說:「八角。」大爺彎下腰仔細看了看紅薯,問:「能不能便宜點?」母親說,「您老就開個價吧。」大爺說:「七角。」母親說,「不瞞您老說,孩子上學要學費哩。不然,也不會這麼遠挑著上百斤的東西來賣,你看我年紀也不小了,挑這麼重的東西很吃虧的。」
  • 民間故事:書生做夢陷入險境,結果家中公雞打鳴,救了他一命
    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是一篇玄幻故事,公雞打鳴救人。書生張墨,今年四十多了,是一位私塾的先生,家中只是夫妻二人,生活倒是有些艱苦。在鄉下,每家幾乎都會養些雞鴨之類的,畢竟要是買雞蛋為了給書生補充營養,家中養了些雞,其中倒是有著一隻公雞。書生對公雞極為愛護,不只是打鳴,這隻公雞長得極為雄壯,似乎是有著看家護院的職能了。
  • 民間故事:大善人懼怕公雞?歹人藉此算計,意外發現了善人的真身
    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是一篇神話故事,被算計的善人。古城之中,有著一位善人,此人年紀四十多歲,本來此人家庭幸福,父母健在,兒女雙全,妻子賢惠,家中頗有些錢財,而且為人心善,經常做些善事,為此得了個善人的名頭。
  • 故事:老漢助蚯蚓飛升成蛟龍,公雞精搗亂最終自食惡果
    可有幾天,這隻大公雞白天不吃食,夜裡不進窩,一天到晚就站在水缸旁邊,歪著頭死死盯著水缸下我今天來一是向您辭行,二是來求您老人家幫忙的。」「好小夥子,有什麼事就儘管說吧!」長林很爽快地答應了。「是這樣的。」小夥子說,「明天五更,我就要變成龍,本可騰身就走,可我怕大水衝塌您這座寨樓,殃及整個屋基裡的羌民。如果我出了寨樓再騰飛變化,您家的大公雞就會傷害我……」「管它啥事嘛?」老漢不解地問。「它和我一起修道磨鍊,可它不刻苦認真,難成正果,所以十分嫉恨我。請您老明天五更時刻把大公雞關起來。」
  • 故事:村民搬進新房不久,閨女便出了怪事,老先生:買個布娃娃吧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72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啊!今天筆者再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90年代初在筆者老家附近村子裡的一則民間風水小故事。小故事聽起來比較離奇,不過希望各位看官看過這則民間小故事後,都能心存敬畏,同時也希望大夥能引以為鑑。
  • 故事:微型小說:劉大爺
    劉大爺從小就有口吃的毛病,因為他一說話就有人笑話他,他漸漸地也不就不愛接觸人群了,就連小學的書都沒讀幾年就不念了。劉大爺雖然書沒念多少,但他卻喜歡聽故事,只要村子裡有人講故事,他肯定變著法的讓人家給他講一下。
  • 公雞的童話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鴨子不會遊泳,而公雞是會遊泳的,因為公雞有一雙能幫助它遊泳的水鞋。每天早上,公雞「喔喔喔」打鳴叫醒人們起床後,就開始到河裡遊泳。它撲騰著翅膀,在河裡變著花樣遊來遊去,非常快樂。而鴨子只能在岸上遠遠看著,羨慕極了,它多麼希望自己能像公雞一樣,在水裡自在地遊來遊去。有一天,鴨子請求公雞借水鞋給它遊一次泳,說了許多許多好話,最後公雞終於同意把水鞋借給它穿一次。
  • 故事:民間故事:小夥不聽先生勸阻,在墓裡斬傷一條蛇,三年後遭了報應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來自斷尾蛇的報應》,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49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一篇發生在過去的民間小故事,希望通過此故事各位看官都能有所收穫!
  • 青島鄉下張大爺的酒故事
    一 張大爺今年五十九周歲了。農村裡論虛歲,那張大爺就算是到了耳順之年。 耳順之年的張大爺一生有兩大愛好:喝酒,拉大呱。  「前一樣花錢,後一樣費口舌,沒一樣中人的。」張大爺的老伴張大娘憤憤然說道。  「中人」是膠東地區的一句方言,意思是討人喜歡,滿意的意思。
  • 原創對話體:聽媽媽講小時候的故事——我怕公雞
    媽媽:「公雞吃蟋蟀,我見過。」喜寶:「公雞會咬人嗎?」媽媽:「當然會,公雞可厲害了!我小時候被公雞啄住過,一啄一個大跟頭。」公雞那麼矮!」媽媽:「可是小孩子也矮啊。公雞專門欺負小孩,怪得很!」喜寶:「為什麼公雞要咬你?」媽媽:「公雞是鐵嘴,它不會咬,是用尖嘴巴啄,也叫喯,喯人。像貓啊,狗啊,肉嘴的,才會咬。
  • 故事:三人賣賣假貨,騙走老大爺給孫女看病的錢,最終三人均食了惡果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507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世人皆知一個道理,那便是「莫做虧心事。」但現實生活中,卻有很多人為了金錢昧著良心做著很多虧心事。這其實是害人又害己的行為呀!
  • 聊齋故事:將軍無意中一句話導致民間疾苦,兩年後將軍如夢初醒
    於是,各縣各鎮準備從民間甄選鬥雞,每家每戶都要繳納鬥雞,不交者一律嚴處。赤城縣的小李村有一個叫張杰的人,他讀過幾年書一直在私塾裡教書,有一日張杰回到家跟妻子說了上交鬥雞的事。妻子大驚自己家裡一直沒有養雞,由於所有的地方都在收集鬥雞,市面上一隻公雞的價格是之前的五倍之多。張杰如實跟知縣匯報,知縣大怒當即打了張杰的板子。
  • 聽農民講完周扒皮的故事,我心裡感嘆:現在的周扒皮更多
    在農村,依然有很多老農民都知道周扒皮的故事,難得大家掰完玉米晚上湊在胡同口嘮嗑,后街二大爺就給我們講起了周扒皮的故事:在過去,農村有一些大地主,其中有一個叫周扒皮的。為了讓長工們多幹活,大半夜的時候,周扒皮就起來偷偷跑到雞圈裡,然後學公雞打鳴,他一叫,一大群公雞跟著打鳴。長工們剛迷迷糊糊睡下不久,聽到公雞打鳴後就穿衣服起來幹活了。後來有一天,長工們發現了這個事情,一個個的都氣壞了,難怪一天天的這麼困,原來是這麼一回事。上面這個故事,就是《半夜雞叫》的故事。
  • 故事:徒弟心眼多,勝過魯班祖師爺(民間故事)
    有關魯班的傳說也是千千萬萬,數不勝數,今天就和大家說一段,你一定沒聽說過的魯班傳說故事。話說古時候,有一座大山高達千丈,要想到山那頭,可謂危險重重,交通極為不便。話說秦始皇當了皇帝,決定在天下修建四通八達的馳道,實現他四海一統的雄心壯志。別處都修得好好的,唯獨修到這座大山,卻修了大半年也沒修出一條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