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故事《齊天大聖》:起死回生看大聖,一生俯首拜悟空

2020-10-03 每日解說

感謝關注和留言,為您分享不一樣的志怪故事。

詩曰:

寓言八九本吳翁,流俗相沿拜悟空。

一自回生施法力,笑君剛正易初衷。

聊齋先生

話說,明末清初,福建等地多建廟供奉齊天大聖

許盛,是山東兗州人氏。他同大哥許成一起在福建做買賣,所要採辦的貨物一直沒能齊備。當地客商提到大聖最為靈驗,不如前去禱告,於是眾人相約到大聖廟,祈求大聖保佑財源廣茂,生意興隆。

許家兄弟不曉得大聖是何方神聖,也跟著一起去瞧熱鬧。

相約來到,眼見好一座大廟,殿閣相接,屋宇連綿,十分的宏大壯觀。進到大殿瞻仰,只見神像猴頭人身,原來是齊天大聖孫悟空

齊天大聖

眾人眼見齊天大聖寶相莊嚴,神威凜凜,無不打起十二分精神,肅然起敬。許盛一向耿直倔強,見了這一幕,不免心中暗笑世風習俗太也鄙陋。旁人都在焚香奠酒,虔誠拜祝,他卻轉身走了。

回到下處,許成當頭一頓臭罵,責怪許盛怠慢神靈,他卻不以為然,爭辯道:「孫悟空不過是舊書裡的寓言人物,你們怎麼就當真信奉起來了?你放心,如果他真有神靈,刀劈雷打,要殺要剮,到時候我一人承受,決不連累你們!」

店家和在場眾人聽他出言不遜,直呼大聖名諱,人人變色,個個擺手,生怕大聖聽到了怪罪下來,連累旁人。許盛見了更覺好笑,越發地大聲叫嚷起來,嚇得大家紛紛捂住耳朵,遠遠躲開。

見眾人抱頭鼠竄,許盛愈覺滑稽,大笑不止。

當晚,許盛忽然病倒,躺在床上頭疼欲裂,坐臥難安。有人勸他快去大聖廟求告謝罪,他只是不聽。

過了一會兒,頭不疼了,大腿又疼起來,生出碗口大一個瘡,跟著腳也腫了,疼得渾身發抖,頭腦發蒙。一天到晚的神魂恍惚,茶不思,飯不想,躺也躺不下,睡也睡不著,幾乎發瘋。

許成代他祈禱,卻全然無用。就有人說道:「大聖爺爺發威,專要懲戒他無禮,要他自己求饒禱告才管用。」許盛硬撐著,始終不信。

苦捱了一個月,腿上這個瘡漸漸好了,另一處又生出一個更大的來,比先前那個加倍的痛苦。請了大夫來看,用刀劃開,挖掉爛肉,頓時血肉淋漓,只鮮血就淌了一大碗。許盛唯恐旁人將所謂的大聖責罰傳得神乎其神,整個過程始終咬緊牙關死撐著,不哼一聲。

不愧是一條氣盛的硬漢子。

又是一個月過去,他的瘡症方才好轉,大哥許成又生起了大病。

許盛不由打趣他:「怎麼樣?你們敬神的人難道不用生病?哈哈,足以說明我的病不是因為孫悟空而起的。」

許成聽了更氣,痛罵道:「這還不是因為你得罪了齊天大聖?!不單是你,連累我也跟著遭殃。你不替大哥向大聖祈禱也就罷了,怎麼還在這裡淨說風涼話?」

許盛還是犟嘴:「兄弟如手足。前一段時間我自己身上的肉都爛了,我都不求他,現在怎麼能因為大哥病了,就讓我改變主意,向他低頭呢?」到底只為許成請了大夫醫病。

沒想到一劑藥吃下去,許成竟爾死了。

許盛抱頭痛哭,痛徹心扉,只得買來棺材,將大哥盛殮了。之後直奔大聖廟,闖進大殿,指著神像氣忿忿痛斥道:「好你個孫悟空,我大哥生病,說是你遷怒於他,讓我百口莫辯。如今他不幸去了,我更是有口難言。哼,如果你真有神靈,就讓我大哥再活過來,那時我心甘情願做你信徒,不敢有半分不敬。否則,別怪我拿你處治『三清』的法子對付你,也讓我大哥九泉之下能夠瞑目。」說完憤憤而去。

一天夜裡,許盛夢到一個人朝他招手,他昏昏沉沉跟了去,晃悠悠竟然來到了大聖廟。他抬頭一看,只聽大聖怒氣騰騰,憤然罵道:「許盛小兒,好不曉事,只因你對本尊無禮,這才用菩薩刀扎穿你的大腿,小懲大誡,你不悔悟也就罷了,怎麼還敢胡言亂語?好小子,以你的罪過,合該送你去拔舌地獄受刑才是,但本尊念你為人剛正耿介,是個鐵骨錚錚的好漢子,很對本尊胃口,今日姑且饒了你。許成的病,是你誤請庸醫害死的,跟旁人有什麼相干?但本尊若不略施手段救活了他,料你這狂妄之徒不但不服,還要找話詆毀於我。」當即喝一聲:「來人!」

齊天大聖

一個青衣使者躬身聽命,大聖說:「你這就去閻王殿要人!」

使者道:「回大聖爺爺,算來許成人已死了三天,按例名籍已上報天庭,閻王恐怕也不敢擅自主張。」

大聖隨即抄起一塊木板,吹一口仙氣,頓見板上字跡儼然,當即讓使者拿著前去。

良久之後,使者果然領了許成回來,雙雙跪在堂下。

大聖不耐煩道:「怎麼這麼慢?」

使者答道:「閻王老兒果然不敢私自做主,又拿大聖的旨意回稟了南鬥、北鬥兩位星君,所以回來得遲了。」

大聖哼一聲,道:「好羅唣!」許盛見大哥果真救了回來,忙不迭地上前跪下,叩謝活命大恩。

大聖道:「現在知道磕頭了?哼,好小子,快和你大哥回去吧。日後如能改過遷善,本尊自然會降福於你們。」兄弟二人悲喜交集,又謝了一回,這才歡歡喜喜地離開。

忽然夢中驚醒,許盛憶及夢中情由,深感驚異。他連忙打開許成的棺材,大哥果然已經甦醒。當即扶他出來,許成是鬼門關走過一遭的人了,與兄弟相對而坐,唏噓不已,又十分感嘆大聖回天神力。

從此以後,許盛虔誠信奉大聖,過於常人。

兄弟倆各生了一場大病,隨身的本錢已耗費無多,加之許成的身子尚未完全恢復,還要慢慢調養,想到以後生計堪憂,舊愁剛去,又添新憂,二人不免愁眉不展,日夜煩悶。

一天,許盛獨自一人偶然到城外散心,忽然迎面走來一個褐衣人,丰神俊朗,氣度不凡。那人端詳了許盛一會兒,問道:「閣下是有什麼煩心事麼?」

許盛滿腔愁緒,正無處訴說,當即向褐衣人詳述了自己的遭遇。

褐衣人哈哈笑道:「不必煩心。在下識得一處風景絕妙的好地方,不如我們攜手遊覽一番,當可稍解煩憂。」

許盛道:「那是什麼地方?」

褐衣人嘴上道:「不遠,不遠!」二人邊走邊聊,聯袂而行,出城約有半裡路,褐衣人提議道:「徒步太慢,在下略施小計,我們片刻就能到。」他讓許盛雙手抱住他腰,許盛雖然遲疑,卻也照做了。

褐衣人點了點頭,許盛忽覺腳下一輕,仿佛腳踩雲彩,身子忽然騰空而起,疾速而上,轉眼間已不知拔高了幾百幾千裡。耳聽得風聲颯颯,寒氣刮面,許盛嚇得不敢睜眼。

不一會兒,褐衣人說:「到了,到了!」

許盛睜開雙眼,驀地眼前一片琉璃世界,樓閣高聳,祥雲環繞,寶殿生輝,華光萬丈,花草馥鬱,色彩繽紛。一派祥和絢爛,諸般奇異,不似人間景致。

許盛看得瞠目結舌,如痴如醉,訝然道:「這是哪裡?」

褐衣人含笑道:「除了天宮,哪裡會有這樣仙境?」語畢開懷大笑,二人信步行來,恣意賞玩,越走越高。

遠遠望見一個老翁緩緩走來,褐衣人大喜道:「碰上這個老頭,你福氣不小啊!」說著趕上前來,同老翁作揖,互致問候。

老翁引他們到自己住處,烹茶待客。只兩盞香茗,並無其他待客之物。

褐衣人說:「這是我的徒兒,不遠千裡地奔波勞碌,就為賺幾個餬口錢。今天有幸來到尊府,老倌看我薄面,總該表示表示吧?」

老翁捻須大笑,連說:「有理,有理!好說,好說!」當即命童兒捧出一盤白色的石子,形似鳥卵,晶瑩剔透,明澈如水。老翁讓許盛自己拿。

於受萬《聊齋全圖》之齊天大聖

許盛暗道,這玩意倒可以拿回去作酒籌子,當即取了六枚。褐衣人笑他好不小氣,又拿了六枚,一總交給他包好,又千叮萬囑他務必收在錢袋裡。這才跟老翁拱手作別,道:「這就夠了。多謝,多謝!叨擾,叨擾!」隨即告辭出來。

褐衣人仍讓許盛抱著腰,從天上下來,片刻便回到地面。許盛趕忙拜問仙號,褐衣人笑著說:「方才我們上天下地的小小法術,就是『筋鬥雲』。」

許盛恍然大悟,知道是齊天大聖降臨,忙翻身拜倒,懇求大聖保佑自己。大聖道:「剛才我倆碰到的就是財神爺,他已賜你十二分利錢,你還求什麼呢?」許盛趕緊叩拜,起身一看,大聖已渺無蹤跡。

回來後,歡天喜地地告訴了大哥,二人解開錢袋查看,石子竟然已融入其中。後來販運貨物,每每利錢數倍於以往。

此後,許盛每到福建,必然要到大聖廟拜祝,旁人禱告,或有不靈,他卻每求必應。

聊齋先生說,《太平廣記》載有一則故事,有個讀書人曾乘興在一座寺院牆上繪了一柄琵琶,時間一長,人們竟然把牆上的琵琶也當作神靈一樣供奉,焚香祝禱,每每靈驗。天下間的神靈,不一定都是實有其人,很多時候,是人們認為他們靈驗,所以神而靈之。

這是為什麼呢?當人們的心思聚集在一樣事物上,這事物往往就因此而生。許盛這樣一個正直爽脆的人,固然應當得到神明的庇佑。但事實上哪裡有什麼孫大聖耳裡藏針、三根救命毫毛千變萬化、一個筋鬥雲十萬八千裡、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凡此種種的奇思妙想?人之所以容易受蠱惑,不因別的,只因聽多見少,輕信人言。

鬼神之屬,究屬渺茫。但豈止悟空是渺茫,如來也好,老君也罷,不也都是渺茫麼?只是一件,人們求佛訪道到底是為了什麼?

所謂拜,拜的是皇天后土,常懷敬畏之心;所謂祝,祝的是福壽康寧,常懷殷切之情;

所謂發,發的是矢志不渝,常懷堅韌之志;所謂誓,誓的是一往無前,常懷必成之力。

來源:素材選自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聊齋志異《齊天大聖》
    有客人說,此地大聖頗為靈驗,要去廟裡上香祈禱。許盛不知大聖是何方神聖,就跟著兄長一起去了。到了大聖廟,見殿閣連綿,恢宏壯麗。進了大殿抬頭一看,上塑神像猴首人身,乃是齊天大聖孫悟空。眾人肅然起敬,不敢稍有怠慢之心。許盛素來剛直,心裡偷笑他們這些世俗陋習。便趁眾人焚香祭拜,叩頭禱告之時,偷偷溜走了。回去後,兄長怪他對神靈不敬。
  • 趣讀西遊第四回,單純青年遇上權力遊戲,悟空當上齊天大聖
    悟空與哪吒一會面,都是心裡一驚:好猴子、好哪吒的互相吹捧。兩人打得地動山搖,來回三十幾個回合,哪吒被悟空用障眼法給騙了,落敗而逃。李天王心想我這哪吒都沒打贏,咋鬧的,趕緊回報天庭,這猴子要自稱齊天大聖,再添點油火。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齊天大聖,但大部分人心中只有一個齊天大聖
    一個塑造孫悟空一生傳奇的人。記得兒時循環往復的看著西遊記,更有甚者學著美猴王的語氣跟小朋友們一起玩耍,買孫悟空模樣的風箏,本子,手錶,衣服等各種各樣的東西。他的代表作有《火焰山》、《孫悟空大鬧乾坤》以及《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當年毛主席觀看了六齡童表演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後大加讚賞。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齊天大聖,但絕大部分人心中只有一個齊天大聖那就是六小齡童。
  • 「齊天大聖府」在啥地方?
    齊天大聖府建在哪兒呢?王母的蟠桃園旁邊。把猴子的家安在桃園旁邊,就好比把貓咪摁在魚缸旁邊,這如果都不是陰謀還有什麼是陰謀?蟠桃是已經設計好會丟的,即便孫悟空不上天,上天之後不非要當齊天大聖,當了齊天大聖就不去看管蟠桃園,那些桃,該丟一樣會丟 ,只不過換一個賊或者乾脆放一把火了事。天庭和西天的暗戰之中,孫悟空只是一個棋子。猴子雖然皮,也是受過名師私教的,也是識得些深淺的。但他有個毛病,耳根子太軟,禁不起攛掇啊。
  • 「新國風」音樂劇《悟空》橫空出世:齊天大聖穿著現代裝唱搖滾,顛覆你對大鬧天宮的想像
    當齊天大聖穿起現代服裝,唱起搖滾嘻哈,他會如何演繹大鬧天宮的來龍去脈?作為最家喻戶曉的傳統文化IP之一,「悟空」將以原創音樂劇的形式,於11月20日登陸上汽·上海文化廣場首演,帶給觀眾「新國風」音樂劇對經典的全新解讀。音樂劇《悟空》截取了《西遊記》前兩回進行改編,將悟空、龍王、天庭神官和妖魔鬼怪剝離「神魔」的光環,還原成一個個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慾的人,探討孫悟空成為英雄以前經歷的一切。
  • 明月說《聊齋》之《齊天大聖》:敬畏天地神靈者,神必佑之
    大家好,我是會講故事的明月。今天講個齊天大聖的故事。於是當地人說大聖很靈驗讓他們去寺廟拜一拜,求得神靈的保佑。許盛不知這大聖是什麼神,出於好奇便和哥哥一起去了。到了大聖廟,只見殿臺樓閣,連綿不斷,極其壯麗。來到大殿中瞻仰,只見是個猴頭人身的神像,許盛仔細一看原來是齊天大聖孫悟空。其他人都倒身跪拜。只有許盛不屑一顧,心裡暗笑眾人居然拜個猴子!別人都在焚香奠酒,叩頭禱告,他卻偷偷地溜會旅店。
  • 齊天大聖真的會被如來佛祖碾壓?其實影視劇當中已經給出了答案
    我相信很多小夥伴打心眼裡多多少少有點不舒服,那麼我們就來從多方面分析一下齊天大聖孫悟空真的就鬥不過如來佛祖嗎?,就單看影視劇當中孫悟空的背景故事,孫悟空的由來都在各大版本的影視劇當中說的很清楚:孫悟空出生在東勝神州,由女媧補天剩來的仙石吸收日月之精華孕育而生,因帶領群猴進入水簾洞而成為眾猴之王,尊為 "美猴王"。
  • ~齊天大聖篇
    毛主席眼中最厲害的(悟空~齊天大聖)鄭桓公:石猴(實侯)禹啟開僻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家天下夏王朝,光陰流轉商繼夏立,商王十一代(石猴)仲丁遷廣武西部石門洞(水簾洞)旁嶅山以為都(即嶅來國),西周幽王時鄭桓公(石猴)向太史伯(菩提祖師)學七十二變(變通之朮)筋鬥雲(逃命術)避亂逃死,偷偷「寄孥於京」。
  • 從齊天大聖到鬥戰勝佛,這本書立體呈現了猴王一生的高光時刻
    一、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先來聽一曲童年熟悉的味道:當這段熟悉的旋律響起之時,你是否還記得那個令各路神佛聞之頭疼、避之唯恐不及的齊天大聖孫悟空?如今細想,這大聖畢竟是大聖,還是挺能審時度勢、韜光養晦的,比如:沒有罵佛祖罵個五百年(估計也不敢),就老老實實願賭服輸,接受懲罰,等待五百年後的有緣人將其救離苦海。二、忠心護主的猴哥悟空從手無縛雞之力,卻以一己之力揭開五行山封印的唐三藏身上,孫悟空第一次體會到了什麼是愛。
  • 齊天大聖最終也免不了成為被萬人供奉走上神壇的鬥戰勝佛
    因為疫情的緣故,不出門,不聚集,就在家裡找些書看,在翻看《聊齋志異》的時候,偶爾翻到蒲松齡老先生一篇寫齊天大聖的故事,「駐足」看完後,卻完全顛覆了孫悟空一直在心目中的形象。齊天大聖在蒲松齡筆下成了供人膜拜的泥胎,對信眾偶爾顯靈,對不信之人絕不放過,務必加以懲罰,而這一切都是為了香火的繁盛。
  • 大聖,你倒著過這一生多好呀?
    我小時候,幾乎每一個暑假都陪著奶奶看西遊記!我心裡總是想問:我的英雄,齊天大聖到底願不願做鬥戰勝佛呢?做一個克己復禮,慈悲為懷,眼底透著孤獨的鬥戰勝佛難道真的是比做一個放肆桀驁,踏碎凌霄的齊天大聖更好的歸宿嗎?
  • 《悟空傳》:齊天大聖到底做了什麼
    前一段時間《黑神話:悟空》宣傳片爆火的那段時間,我看了很多相關的訪談,其中提到了,製作團隊主策劃尤卡對西遊的理解有三個階段:少年時,喜歡大師兄斬妖除魔的英雄故事,後來讀了《悟空傳》,覺得孫悟空是一個反抗強權的鬥士,而後來開始關注西遊世界中的其他配角各自不同而又自洽的生存方式。
  • 孫悟空有6個拜把兄弟,皆自稱大聖,大鬧天宮時他們去哪了?
    《大話西遊》是一部經典的電影,看幾遍都覺得看不厭,但它也曾受到質疑,被痛批過荒唐。可是西遊記本身就是一部神奇的作品,世界上並不存在的妖魔鬼怪便是這部書中著力刻畫的一大群體,或許《大話西遊》的改編只是來源於原著故事又脫離了原著思想一種體現罷了。其實我一直沒能好好讀一讀《西遊記》的原著,看了由北京磨鐵文化集團有限公司出版的《給孩子講西遊記》,才知曉《大話西遊》並不全是編,牛魔王是孫悟空拜把兄弟這點就遵循了原著。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大聖主考,燭三爆
    大聖主考某大學士主持科考,錄取的一篇文章中摘錄了很多《易經》裡的句子。這引起了眾學子的不滿。其中有個人寫了一個故事諷刺這件事。故事是這樣的:玉帝出宮打獵,忽然看到怨氣衝天,就問太白金星。金星回奏說:「這是人間科考,懷才不遇之人的怨氣。」玉帝說:「人間選取人才,限定了名額,這很好,天上的散仙沒有定數,以致妖魔鬼怪混入仙班的不少,我很擔心。
  • 看閩侯丨聽說,這座山間古剎與「齊天大聖」有淵源
    偏殿主祀華光大帝和齊天大聖,面闊三間,進深六柱。  關於齊天大聖和圓明寺    傳說有三隻猴子——大王、二王、三王,這三猴特通人性,經常幫助農夫看莊稼,驅走其它動物,深受農夫喜愛。在一個寒冬,天降大雪,即使農夫為猴子們披上蓑衣抵禦大雪,它們還是凍死了,農夫悲痛萬分地將它們掩埋。
  • 你知道《西遊記》中,與孫悟空結拜的七大聖都是誰嗎?
    在原著《西遊記》中,齊天大聖孫悟空在花果山遍訪英豪之時,結識了牛魔王等六大魔王,七人結拜為兄弟。後孫悟空大鬧天宮,自稱齊天大聖,其他六大魔王也都各稱大聖。只因傾覆北海的預言而被遺棄,他法力高強橫向天下在善惡之間徘徊,他的一生都在追尋自己的歸宿,並結識了七個生死兄弟他就是覆海大聖蛟魔王。
  • 鬼故事|當齊天大聖的徒弟遇到怨鬼找替身……
    近日我從南懷瑾老先生《圓覺經》中讀到的一篇小故事,裡面的主人公,便是因為強大的願力而得到了齊天大聖的「猴拳夢傳」,成為孫大聖在人間的徒弟。具體故事內容如下:(出於對南懷瑾老先生的尊重,我們原文引用,不作任何刪改和矯飾)在川東萬縣,也是有一位牢裡的犯人,也是想逃。
  • 同樣是石頭,孫悟空求長生做齊天大聖,賈寶玉卻思凡間墮落紅塵
    古典四大名著中的《紅樓夢》和《西遊記》都是以石頭做主人公的故事。然而,同樣是石頭,做人的差距還是很大的,簡直是雲泥之別!一個是想求長生,上天做齊天大聖;另一個則是戀紅塵,想下凡做絳洞花王。紅樓夢裡的石頭就更神奇了,是女媧鍊石時富裕的一塊,被女媧扔在了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石頭不能補天,就有點自怨自艾,聽到茫茫大士、渺渺真人講紅塵故事後
  • 原來聊齋中也有齊天大聖,那他跟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到底有何不同
    有個人說大聖最靈驗,要去聖廟祈禱。許盛不知大聖是什麼神靈,便也和哥哥一起前往。到了大聖廟,只見殿臺樓閣,連綿不斷,極其弘大壯麗。來到大殿中瞻仰神像,見是猴頭人身,原來是齊天大聖孫悟空。大家肅然起敬,沒有一個敢怠慢的。許盛一向剛直,脾氣倔強,見此情景,心裡暗笑世風習俗竟如此鄙陋!
  • 西遊記七大聖都有誰 西遊記七大聖誰最厲害
    後孫悟空自稱齊天大聖,蛟魔王也自稱覆海大聖。能夠讓美猴王稱一聲二哥的蛟魔王,同樣,能夠讓其他五聖奉其為二哥,這蛟魔王的實力也絕對不止水戰了得而已。後孫悟空自稱齊天大聖,鵬魔王也自號為混天大聖。飛行能力恐怕不會比猴子的筋鬥雲遜色,甚至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