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霄,那個從小懂事、聰明的好孩子,眼看就要被他媽媽親手毀了!
面對陳婷的得寸進尺,凌霄報之以沉默、逃避、恐懼,就是沒有反抗。
有的觀眾對陳婷恨得牙根痒痒,對凌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凌霄太軟弱了!」
「凌霄的退縮,是陳婷不知悔改的原因。」
「這樣不知道反抗的人,怎麼能放心把李尖尖交給他?會跟著他受委屈的!」
這樣指責凌霄的,都是真心替他著急的人,可是你沒有經歷過,怎麼能知道凌霄內心的苦?
他不是性格軟弱,只是從小受到心理虐待,他的心生病了。
他不是軟弱,他只是在消極面對,破罐破摔。
這個從小就被親媽宣判有罪的小男孩,面對那個恐怖的媽,他所有的表現,以及一切無奈的忍受,都是「習得性無助」的症狀。
這和性格軟弱不同,習得性無是經受反覆挫敗之後的心理障礙。
&34;指因為重複的失敗或懲罰而造成的聽任擺布的行為。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 是指通過學習形成的一種對現實的無望和無可奈何的行為、心理狀態。
這是一個著名的狗狗實驗。1967年,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用狗作了一項實驗,起初把狗關在籠子裡,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以電擊。
狗關在籠子裡逃避不了電擊,多次實驗後,蜂音器一響,在給電擊前,先把籠門打開,此時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電擊出現就先倒在地開始呻吟和顫抖。
像狗這樣,本來可以主動地逃避,卻絕望地放棄,被動等待痛苦的來臨,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凌霄呢,本來,親妹妹死在自己面前,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已經是人生噩夢了。媽媽為了推卸責任,竟然把罪過推卸到他的身上,並且一而再再而三地反覆提起,伴之以歇斯底裡的打罵。
這是多麼慘痛的心理虐待。
沒有真正經歷過的人,怎麼能體會到當年小凌霄內心深處的那種罪惡感、絕望感啊!
他的內心一定是不止一次真切的希望,自己能替妹妹死去……
反覆的指責,加上「給你吧,我不要了」這樣明確的拋棄,你讓他這個孩子怎麼承受?
那麼,以後的夜以繼日,他一定是自責到難以自拔。
「是我害了妹妹。」
「要是我不給她餵核桃,她就不會有事(這是他媽質問他的:你為什麼要給她餵核桃?)。」
「我害了妹妹,才讓媽媽拋棄了我。」
一個孩子,本性善良,他除了這樣想,難道還會有其他自救的想法嗎?
所以,上高中的時候,每次他姥姥死皮賴臉的纏上來,他都會一宿一宿的失眠。
不能入睡的夜晚,他肯定是在重複著童年的噩夢。
凌爸的逃避,粗線條,造成父親的缺位。
李海潮,雖然體察到凌霄的焦慮,也表達了對凌和平軟弱的憤怒。可是,畢竟是凌霄的姥姥、媽媽,自己感覺沒有立場幹涉。這也是他後來心疼凌霄,自己自責的一個原因。
大家當然不滿意凌霄的表現,氣憤地問:
為什麼他不能像小哥賀子秋那樣,追著自己的親生父親大罵「滾蛋」?
為什麼他不能像小橙子一樣,把內心的不滿哭出來,耍出來?
為什麼他不能像齊明月一樣,陰奉陽違,暗地裡跟她媽媽作對,不惜故意漏填答題卡,也不按照媽媽的擺布來生活?
為什麼?因為他是一個共情能力很強的善良男孩。
他的善良,讓他具有極強的共情能力,特別能夠體諒別人的難處。
小時候,他媽媽酗酒、睡覺,他就自己煮麵吃,還對媽媽說他愛吃方便麵。
他爸爸借工作逃避,每天不回家,他寫作文誇他是除暴安良的英雄警察。
賀子秋被李尖尖欺負、排擠,三個小孩一起看電視,尖尖請凌霄坐沙發、吃西瓜,子秋坐小板凳,啥都沒的吃,像一條可憐的小狗。凌霄默默遞給子秋一塊瓜,大家一起吃。
李尖尖沒心沒肺在兩大兩小4個男人中間長到16歲,不知道男女有別。凌霄偷偷給她買來蕾絲胸罩,她無知無覺地鑽哥哥被窩,被凌霄罵,給她立規矩。
所以,他體諒自己媽媽的難處,她出了車禍,死了二婚丈夫,自己受重傷,他瞞著所有人報考了新加坡大學,去照顧不能自理的親媽和同母異父的妹妹。
可是他媽呢,正是吃準了兒子的善良和極強的共情能力,仗著血緣關係,肆意利用他的同情心,賣慘、撒謊、顛倒黑白、歇斯底裡,無所不用其極。
你看她明明在笑啊,可是她眼裡的狠讓人不寒而慄。
這樣的媽媽,他怎麼鬥得過。
她把剛參加完高考的少年凌霄捉到新加坡,像水草一樣死纏了9年,可怕的榨取他的生命力。
她用剪刀一刀一刀剪碎他和尖尖、子秋的照片,妄想毀掉他心頭最後一點美好。
在凌霄終於長到足夠大,有足夠的勇氣和能力逃回來之後,她又惡魔一樣追蹤而來,橫在李爸、李尖尖一家人中間,恬不知恥地宣示著對兒子的主權。
這死纏爛打、沒臉沒皮的做派,果然是和凌霄姥姥一脈相傳的「討人嫌」。
面對媽媽的無理取鬧,他說:「你想怎麼做都行,你是我們的媽媽。」
多麼可悲啊。
難道媽媽就可以肆無忌憚地毀了孩子的人生嗎?
一方面,凌霄不斷地給他媽媽找藉口,受傷了,身體不好,身邊沒人照顧,還有一個小姑娘需要照顧。另一方面,凌霄覺得自己無論怎麼反抗,都鬥不過他媽。
於是灰心沮喪得乾脆放棄,束手待斃。
不是軟弱,他只是消極面對,破罐破摔。凌霄的沉默幾乎是認命般的絕望。
凌霄就像一個溺水者,瀕臨死亡,又在本能地抓取著「救命稻草」。
李爸、凌爸的關愛,賀子秋的友情,特別是和李尖尖治癒性的戀愛,都是他掙扎活下去的那一口氧氣。
多讓人心疼啊!
這麼看來,我倒是很佩服小橙子的「刁蠻任性」。很明顯,她對她媽媽死纏爛打、自私自利的做法深度厭惡,對哥哥的處境又同情又自責。那滿眼的淚水,是無法說出來的討厭,是無法幫到哥哥的急迫。
可憐的橙子小姑娘,小時候起,就被姥姥和媽媽挑唆,嫉妒著尖尖得到的寵愛。等到受哥哥九年照顧之後,知道哥哥內心的痛苦,儘自己最大努力糾正著媽媽心底的瘋狂和惡毒。對哥哥百般依賴,成為凌霄身邊的微光。
沒有人想到她的處境,這個家裡,一個是情緒極不穩定的媽媽,一個是沉默寡言「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哥哥。
她的痛苦,讓她找不到釋放的埠,所以,她只能迷茫的哭,怕丟臉又用刁蠻任性來遮掩。
面對小橙子的刁蠻,大家都想讓她反思自己性格缺陷,其實需要反思的恰恰是造成她這種極端性格的老媽。
叛逆,是她的一種自我保護,不去共情,才能使自己免於被傷害。
原來你的共情能力,讓你成為施虐者的目標。
面對陳婷,凌霄基本上是拒絕交流、不做回應的態度,這也是對自己的共情總被利用和踐踏的回應和報復。
這樣還遠遠不夠。
心理上的戒斷,要從不再為施虐者找藉口開始。對陳婷這樣的人,就是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心軟。如果做不到,就在關鍵時刻反問自己:
換位思考,如果自己也處在她這種處境,會不會也會這樣肆意踐踏別人的意志,破壞別人的人生嗎?
答案一定是否定的,那麼他媽這樣的做法就是錯誤的。
陳婷完全可以找專業護工、貼身保姆來照顧她,然後子女適當陪伴和看望,而不是這樣被深深的拽進她生活的泥潭,憑她的一己喜好,隨意篡改別人的人生軌跡。
停止傷害,不能靠陳婷主動反思、變好,而是要凌霄從心裡和這樣的惡人戒斷,有意識的接受喜歡的人給予的正能量,從小事上開始,自己一點一點練習,慢慢培養、積攢勇氣。
就在最新的劇情裡,我們看到了凌霄為了李尖尖發飆了。
看到尖尖在他媽那裡受到了委屈,怒懟他媽:「他們疼我!你疼過我嗎?」
這難道不是他從身邊人的溫暖關愛裡汲取的力量?這不是吵架的力量,而是奮力掙脫束縛和壓榨,奪回自己人生的力量。
加油,凌霄!
我們也許看不到你能跟親媽一刀兩斷,但是至少能護著李尖尖,遠離傷害。
治癒自己,開啟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