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加加麻麻
姨媽又哭了,這次情緒波動很大,幾乎失控。得到消息的我忍不住嘆氣,心裡酸酸的,卻也無可奈何。
姨媽家的表嫂生二胎了,頭胎女孩,二寶男孩,姨媽聽後很是歡喜。當姨媽興致勃勃的收拾行囊,準備去照顧表嫂月子時,表哥支支吾吾的拒絕了。「媽,你還是別來了,我丈母娘在這呢,你來了不方便,你在家休息吧。」
姨媽聽後抹抹眼淚,低聲答應了。
在表嫂還沒生二胎之前,姨媽曾經去過一趟,只是過了一個晚上便回來了。我們笑嘻嘻的跟她說,「姨媽,你急啥呀,生了有你忙的,你現在去確實沒什麼事情可做。」姨媽撇撇嘴,「讓我去我還不想去呢,那麼遠的地方,暈車難受的要命。」只是言語間,還是能感受到姨媽的期盼與興奮,她還是想去照顧孫子和兒媳的。
姨媽只有一個兒子,當時生表哥時,姨媽遭遇了難產,好不容易母子平安,姨媽從那以後再也沒打算要二胎。
早年間,姨媽家裡窮的叮噹響,姨夫每天起早堂弟的做零工。姨媽種著地,餵著豬,可是生活依舊很拮据。
模樣長的俊俏的表哥是姨媽的驕傲,入學後,表哥的成績越發的出色起來。姨媽很是歡喜,立誓一定要好好培養兒子,爭取讓他遠離泥水匠的生活。
事實證明,表哥確實很爭氣,各科成績優異,而且性格沉穩。
表哥考上大學的那一年,姨媽的頭髮全白了,慶幸孩子有了美好的未來,也為接下來的學費犯愁。然而姨媽從未想過讓表哥放棄學業,她借遍了親朋好友,終於湊上了表哥的學費。
表哥大學畢業後,被分配了到了東營,從未聽過這個地名的姨媽有些興奮,有些擔憂。兒子終於熬了出來,她很欣慰,只是她擔心兒子以後回不了家了。
不得不說姨媽的直覺很準,表哥從此在東營安了家。表嫂是他的大學同學,也是獨生子女,只是家庭條件相對好些。
後來,姨媽借了一部分錢,終於給表哥湊夠了首付款。緊接著,表哥結婚了,姨媽的頭髮變成了銀白色,再也找不到一根青絲。
第二年,表嫂生下了一個女兒,姨媽連忙跑去伺候月子。只是好景不長,姨媽便回來了,兒媳的生活習慣與她不盡相同,姨媽被嫌棄了。
在那以後,姨媽便再也沒有去過,因為親家長期入住了。「我不去了,去了也沒有地方住,還給人家添麻煩。」
只是,姨媽不去,表哥也沒有回來。一開始說是孩子小,不方便來回折騰,後來說孩子不習慣農村的生活,回來容易過敏。總之,姨媽想見孫女只能通過手機,而且只是簡單的說上幾句,便沒有了回音。
現如今,表嫂生了二胎,姨媽卻失去了探視權,我理解她的傷心,卻也無能為力。
表哥這幾年換車換房,整日裡奔波勞累。卻始終沒有回家長住,偶爾回來一次,也是匆忙離開。
眼看著姨媽和姨夫的年齡越來越大,表哥卻沒有回來的意思,也沒打算將二老接過去。相反,丈母娘跟著他們卻生活的不錯,一家人其樂融融。
姨媽情緒平復以後,還是會笑呵呵的告訴鄰居,她有孫子了。
她從來沒有後悔過為兒子付出的一切,即使兒子一直不回來,她對兒子的愛卻絲毫沒有減少。
每次聽到表哥說要回來,她都熱情的期盼著,只是每一次都以失望告終,不是孫女回不來,便是兒媳沒有時間。
我心疼姨媽,也理解表哥的不易,只能儘量多陪陪姨媽。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奔向了遠方,為了更美好的未來,為了更廣闊的天地,他們背井離鄉。
也許他們在外很辛苦,但是家裡的父母卻更加煎熬,對他們關愛並沒有因為距離而減少,反而會與日俱增。
未來,也許我的孩子也會離開家鄉,飛向更廣闊的天地。但是我跟姨媽一樣,都不會後悔。
養兒育女,是生命的延續與傳承。不辱使命,更上一層樓才是最高境界。
你怎麼看待兒女奔向遠方,而把父母留在原地?越來越多的留守老人,該怎樣安度晚年?
歡迎留言評論
-End-
關注@加加麻麻 曾經職場媽媽,如今全職帶娃,關注寶寶成長變化,記錄育兒點滴,每日分享育兒趣事,盡享帶娃樂趣。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