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姦殺少女,徬徨之刃指向何方?

2020-11-08 心理人瀟塵

《彷徨之刃》是東野圭吾的作品之一,依舊是揭露社會問題的風格,內容並不比《白夜行》《惡意》《犯罪嫌疑人X的獻身》等經典作品差,只是推理色彩淡了許多。

它從一開始就明確了兇殺案的情況——一位少女被殘忍姦殺,由於加害者是未成年人,並不會受到法律嚴懲,所以少女的父親決定親自為女兒報仇。

全書的主線是受害者父親與警方分別尋找另一名加害者,同時穿插著對罪惡和法律的思考,即是不是應該讓這個父親了結加害者,警察尋找加害者到底是為了懲罰他還是保護他?

事情的進展不斷揪著讀者的心,讓人迫不及待想知道最後的結果如何、正義能不能得到伸張。


未成年人是文明社會的最強者

《未成年人保護法》訂立的初衷,是考慮到未成年人身心發育不完善,容易因衝動犯下一些嚴重的過錯,所以對他們從輕處罰、給他們重新做人的機會。

甚至,連殺人都不犯法。

有些未成年人知道殺人不犯法

同類題材電影《告白》

書中的兩個少年知道,他們犯了再大的錯,也不過是去管教所呆幾年,案件不會公開審理,名字也不會被公開,等他們從管教所出來,又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於是,他們就肆無忌憚地擄走少女、像對待玩具一樣蹂躪她們,直到某一天因為過量注射毒品導致其中一名少女死亡。

看到女兒被蹂躪致死的錄像帶,父親在狂怒之餘殺死了其中一個少年。此事被報導出來後,大多數人表示理解這個父親的心情,但「無論如何都不應該殺人」。

甚至,這個父親在追殺另一個少年的過程中,也不斷反思,自己是不是做錯了,是不是應該給那孩子一個機會,如果他能為自己的過錯道歉,是不是應該允許他改過自新。

少年法並非為被害人而制定,也不是用來防止犯罪,而是以少年犯罪為前提,為了拯救他們而存在。

因為少年法的存在,加害的少年們不會受到與罪行相當的懲罰,受害的少女們只能獨自承受難以啟齒的痛苦,有道德感的正常人也會被迫成為幫兇。

那個犯罪小團夥其實還有第三個人,這個少年有著正常人的良知,他不願意加入他們的犯罪行為,又迫於另兩人的淫威不能獨善其身,如果他將此事告訴警察,反而會遭到犯罪少年的強烈報復。

《未成年人保護法》就像未成年人與成年人的拳擊賽中向未成年人傾斜的比賽規則。本來成年人可以輕易制服未成年人,這條規則讓他們投鼠忌器,未成年人倒可以大膽攻擊,成年人要麼默默忍受,要麼同歸於盡。

看似弱勢的一方,其實佔據著最有利的地位。


未成年犯罪只是父母的錯嗎?

問題孩子的背後必然有一個問題家庭。

這兩個少年的父母在得知孩子犯下如此嚴重的罪過時,並沒有為孩子感到憤怒、替受害者感到抱歉,而是極力推脫責任。父親把責任推給母親,母親把責任推給別人的孩子。

孩子沒有把他們當成父母一樣尊重,甚至對他們拳打腳踢,他們卻覺得「所有的孩子都這樣」。

在得知孩子被警方通緝、被受害者家屬追殺,他們依然協助孩子逃亡。



還有那個被威脅的孩子,在某種程度上,他也是受害者,可是,他卻只能一個人默默承受著壓力。

父母指責他,讓他在警察面前撒謊,推脫一切責任;

警察嫌他笨,不能給追捕罪犯提供線索;

受害者家屬拿他出氣,懷疑他也參與了犯罪,威脅他的生命;

記者誘騙他,從他嘴裡獲取新聞報導的素材又不保護他的隱私;

同學疏遠他,不願意和他做朋友;

他唯一的朋友,那個罪犯,只想利用他,把他拖下水。

只能慶幸這孩子沒有足夠的智商和勇氣,否則就可能變成下一個朱朝陽。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利用大人的力量除掉對自己不利的人

然而,教育出這樣反社會的孩子,全是父母的錯嗎?社會上其他人的態度又是怎樣的呢?

對於大多數普通人而言,這麼惡劣的刑事犯罪不過是眾多新聞中的一個罷了,對於讓別人家破人亡的惡性事件,隨著熱度的下降,他們也會逐漸淡忘

就連受害者父親,在此之前,他也從未關注過少年犯罪的社會問題。出事之後,他也不知道問題怎麼解決才最妥當,羨慕其他正常人的生活,一直期望回到從前。他覺得,可能正是因為自己以前不關注,所以這次才落到自己頭上,這是對自己的報復。

無良媒體更不用說,他們絲毫沒有社會責任感、利用自己的話語權為改善社會環境而發聲。別人失去孩子的痛苦,在他們眼裡,不過是一份博人眼球的好素材。他們像蒼蠅一樣到處追著相關知情人士,不在乎這會給他人帶來多大困擾。他們在電視上舉行相關話題的辯論賽,還邀請了受害者家屬,然而這一切不過是演戲,他們並不在乎這個問題能否得到真正改善

韓劇《LIFE》中媒體只給爆料者打上淺淺一層馬賽克,間接導致爆料者死亡。

每個人都是雪花。


殘忍的少年犯還有救嗎?

從某種程度上說,加害者也是受害者,很多人並非天生如此,而是在家庭和社會等因素的作用下誤入歧途,如果改過自新依然可以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可是,無辜受害者所受到的傷害該由誰來承擔呢?

加害者也許有無辜的一面,但受害者不是更無辜?選擇挽救加害者,就等於放棄了受害者。看到別人發生這樣的事,我們會很理性地說一切交由法律處理,可一旦發生在自己身上,真的能忍得下這口氣、不會像書中的父親一樣親手手刃兇手嗎?殺人償命,天經地義。違反了這一樸素價值觀,就傷害了普通老百姓最基本的感情。

一箱蘋果中出現了一兩個爛蘋果,如果不及時處理掉,其他蘋果都會發爛。即便剔除了腐爛部分,這個蘋果也遠遠不如其他完好的蘋果。既然如此,放棄腐爛的蘋果,把注意力放在維護其他蘋果上,不是更省力效果又好嗎?

日漫《來自新世界》的故事就發生在這樣的背景下。在未來某一天,科技高度發展,人類能夠監測出每個孩子的發展狀況,一旦發現某個孩子存在異常、有變成魔鬼的傾向,他們就會秘密處決這個孩子,從而維護整個社會的穩定。

《來自新世界》

這樣的制度真的好嗎?

對於孩子來說,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玩伴們突然一個個消失,生活孤獨而無助。知道真相後,又時刻擔心自己某一天也會被清理,戰戰兢兢活到成年。

這種清除計劃不就是優生學的邏輯嗎?當年希特勒為此屠殺了600萬猶太人。清除的標準如何制定,如何識別哪些是無可救藥的罪犯,哪些又是一時失足的孩子?如何照顧父母們的情緒?

我們與惡的距離》中無差別殺人犯的父母說,全世界沒有一個爸爸媽媽會花幾十年時間養一個殺人犯。不可否認,確實有人渣父母存在,可怎麼將這些人與大多數正常父母區別開呢?又沒有一把尺子能夠精確衡量。靠大眾的口誅筆伐嗎?如果輿論能夠置人於死地,死掉的人中是真正該死的罪犯多還是無辜的人更多?

在這種制度下,有多少人能夠獨善其身?一旦犯罪,人均死刑,人人自危。


私刑是否值得提倡

在《沉默的真相》中,正義的一方採用正當途徑希望懲治惡勢力多年未果,不得不以犯罪的形式擴大影響引起注意。最後雖然壞人受到了懲罰,但好人也因為手段不當同樣不能免於處罰。這樣的結果讓人覺得很荒誕。

在武俠小說中,大家都遵循著某種江湖道義,手刃仇人,大快人心,官府也奈何不了。

如果現代文明社會也遵循這種叢林法則會怎樣?

大俠們物質欲望很低,一壺酒一把劍就能仗走天涯,偶爾劫富濟貧一下,實在沒錢吃飯還可以打點野味。打惡霸的戲經常發生在客棧,看著惡霸被打趴在地、客棧被打得七零八碎、店小二欲哭無淚,觀眾很過癮,可是接下來客棧員工要怎麼生活?

時不時要遭受這種無妄之災,有時候能得到點賠償,有時候就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社會如此不穩定,大多數人又不消費,還怎麼發展經濟?經濟不發展,教育、政治、文化都跟不上,人類就只能一直活在野蠻中。

法律就是維護社會穩定的存在。


寫在最後

法律只能事後懲罰犯人,對於書中的父親來說,即便兩個混蛋都死了,他的寶貝女兒也回不來了,他的人生也偏離了軌道。所以,不要指望法律來保護自己,自己小心預防更重要。

"為什麼要教育女孩子小心,難道不應該教育男孩子不要犯罪嗎?"

男孩子犯罪是因為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犯罪嗎?司機闖紅燈撞死行人,錯在司機,但死的是行人。

對錯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安全。

自己是最後一道防線。

相關焦點

  • 《彷徨之刃》:教育缺失及法律保護是助長未成年人犯罪的關鍵因素
    《彷徨之刃》是日本著名作家東野圭吾所著的一部揭露法律缺陷以及人性之惡的長篇小說,這部小說引發了人們對公平與正義的思考,是一部具有爭議性的小說。《彷徨之刃》這部小說的推理成分並不多,而是著重於對社會現實的反思,從未成年犯罪的受害者家庭角度進行描述,一步步剖析著人性之惡,給讀者深入心靈的震撼。《彷徨之刃》講述了與女兒相依為命的父親長峰重樹,在女兒長峰繪摩被兩個未成年人菅野快兒和伴崎敦也凌虐殺害後,為復仇而成為被通緝的殺人犯的故事。
  • 《彷徨之刃》|一聲嘆息(洩底)
    《彷徨之刃》‍【日】東野圭吾《彷徨之刃》這是非帥看的又一部東野圭吾的作品。看完這部作品,讓人感覺非常地不舒服,這些少年居然能如此地殘忍地虐殺少女,而法律居然可以那樣保護少年,並只處以極低的刑罰,而受害者的家屬卻得不到公正的判決,這太令人吃驚了。
  • 《鬼滅之刃》最新預告發布,上弦三猗窩座登場,與炎柱正面交鋒
    《鬼滅之刃》最新預告發布,上弦三猗窩座登場,與炎柱正面交鋒近日《鬼滅之刃》最新的預告發布了,當然也是「無限列車」篇的相關內容。目前《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已經在日本上映了,雖然在大陸上映的時間還沒有確定,但還是挺期待的,畢竟《鬼滅之刃》的TV在國內播放後,已經有相當多的粉絲了。
  • 真人電影版《鬼滅之刃》各路角色傳聞 當紅明星集結
    近日火到風頭無兩的《鬼滅之刃》不論動畫還是周邊各種話題都牢牢霸佔日本各大小媒體頭條,被改編成真人電影也是勢在必行,有玩家曬出某電影發行公司內部人士爆料,透露了不少主角情報,一起來了解下。 ·《鬼滅之刃》是吾峠呼世晴創作的奇幻漫畫。講述了時值日本大正時期傳說太陽下山後,惡鬼出沒吃人。亦有獵鬼人斬殺惡鬼、保護人們。賣炭少年·炭治郎,他那平凡而幸福的日常生活,在家人遭到惡鬼襲擊的那一天發生劇變。母親與四個弟妹慘遭殺害,而與他一起生還的妹妹:禰豆子亦異變成兇暴的鬼。
  • 鬼滅之刃小說集:善逸牽著禰豆子的手,心裡卻想著小百合?
    初見這位女孩子,善逸就仿佛被愛神之箭射中,他對這位女孩一見鍾情。(沒有父母的善逸渴望家庭的溫暖,或許想要有穩定的家庭才會如此輕易就墜入了愛河吧。)因為心疼小百合的遭遇,再加上對小百合有愛慕之情,一向軟弱的善逸難得地展現出了自己的男子漢氣概,善逸和小百合交換了衣服,打扮成女孩子的模樣,準備代替小百合去鬼那裡。
  • 咒術回戰:一部可以完美承接《鬼滅之刃》的新番?這是真的嗎?
    > 《咒術回戰》在我看來,是可以完美銜接《鬼滅之刃》的一部新番,都是一群正義之士和鬼神做抗爭的故事。首先炭治郎之所以參加鬼殺隊,開啟成神之路,是因為他因為鬼的過錯,失去了自己最愛的家人們,只留下了變成鬼的妹妹相依為命。為此炭治郎不得不變強,在手刃仇人鬼王無慘的同時,守護自己最愛的妹妹,幫她恢復人類之身。
  • 彷徨之刃:彷徨的人心,孤獨的決定
    每一個人看過「彷徨之刃」的人,都會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我看完這本書之後,對於書中的人物與情節很有感觸。 三個少年:這三個少年,先說說敦也吧,由於他會在家裡施暴,於是父母給他租了另一間房子。我想他在獨居的日子,會不會有被父母拋棄的感覺,可能正是因為感到父母拋棄了他,於是他也放棄了自己,成為了一個小混混。
  • 鬼滅之刃,炭治郎成為假笑男孩?適度玩梗還是惡意吐槽?
    important}鬼滅之刃作為近幾年為數不多的現象級作品,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和議論,其中細膩的人物塑造和描繪讓整個故事增色不少,故事中無論是正面角色還是反派角色都十分出彩,各具魅力,而炭治郎作為鬼滅故事的核心角色,也便成為作者著墨最多的角色,而炭治郎的性格核心詞便是:溫柔
  • 鬼滅之刃:鬼殺隊九柱前三排名,誰才是你心中最強的存在?
    最近《鬼滅之刃》陷入了一些爭議之中,很多人看過這部作品之後,可能覺得太精彩了,於是就向身邊的人分享,本身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沒想到分享過渡還造成了孤立他人的現象,於是也連帶著《鬼滅之刃》都開始被路人厭煩。這個時候清橙好想為問作者說句話呀「我到底做錯了什麼,我也不知道它會這麼火呀」。
  • 《鬼滅之刃》完美區分什麼是「善良」和「聖母」
    而本作借師兄之口傳達出的價值觀是「少扯有的沒的,嗶嗶再多也只能感動你自己,想要達成什麼目的,就用實際行動努力去做。總而言之,《鬼滅之刃》算得上是今年製作比較優良的作品了,再往大一點說就算了,畢竟作為漫畫的推手
  • 臥底文系列,《那個不為人知的故事》《蝴蝶之刃》都是經典
    兜兜麼的《蝴蝶之刃》設定很帶感,du梟女兒vs臥底警察,一看這身份,就知道男女主的感情肯定不容易,中間幾經波折,看得人落淚,還好最後兩人熬過所有困難,陪伴彼此。簡暗的《邊緣少年》也可!英語女老師vs臥底男主,小短篇,文風細膩樸實,男女主愛得堅定。
  • 西遊路上女妖翹楚,獨戰孫悟空二人不敗,不想竟是個未成年
    原來她是一個還未成年的小女孩,連話還都不會說。二人繼續圍攻,妖怪只剩下了吞噬之術,於是孫悟空趁機讓她把自己吞進了肚子,然後在裡面一番折騰,最後從妖怪的背上破洞而出。妖怪掙扎了幾十裡,最後氣絕而亡,豬八戒趁勢又補了幾耙子,最後把她拖到了駝羅莊向眾人交差。
  • 看完田言的塑造後,對於星魂的八成聚氣成刃有必要討論一下
    看完田言的塑造後,我覺得對於同為反派的星魂的八成聚氣成刃有必要討論一哈。眾所周知,江湖上排的上號的高手必然都有自身的頂級絕技,例如衛莊的橫貫八方,蓋聶的百步飛劍。而星魂的絕技有些特殊:第一點特殊在他的武功和大招是有體系的建立,常態幾成氣刃,加強幾成氣刃,大招八成氣刃,所以一套下來他的武力體系塑造的是很完好的
  • 《少女之心》:那個年代的性與罪
    皮藝軍此時正在北京市公安局預審處當預審員,他回憶說,被當作流氓抓進來的,「一問他,百分之百都看過《少女之心》。基於此,後來公安機關就認為,凡是流氓都看過《少女之心》,倒推過來,凡是看過《少女之心》,就會變成流氓。 於是,看《少女之心》和性犯罪之間就有了固定的因果關係」。 「當時,中國還沒有犯罪學的研究,在沒有對照組數據的情況下,就用這種線性思維。這種判斷並不正確」。
  • 《魔鬼在呢喃》:左胳膊指向什麼?
    米拉和獲救的第六個女孩桑德拉的經歷是如何的相似,共同指向「弗蘭基」到底有無其人?發現、啟示、挑逗、煽動和激發一個人的惡的人有多惡?左胳膊指向什麼?「上帝很安靜,魔鬼在呢喃」。 《魔鬼在呢喃》是義大利作家多納託•卡瑞西的處女座。作者本人學的是法學專業,主修犯罪學和行為學。1999年,作者放棄了法律事業,開始擔任影視編劇。
  • 未成年的兒子賭博輸光家產,父母淚灑派出所
    就連辦案的民警在接受採訪時也難掩痛惜之情。受騙人員上至八十歲的老人,下至未成年的孩子。短短幾個月時間,註冊會員已超過8000人、賭資高達5000餘萬元。有時你都不知道下載的遊戲裡是&34;還是&34;。更何況涉世未深、對一切充滿好奇的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