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臨城下26
第26回
朱師傅報國酬壯志 秦通判祖上是奸臣
「你就是為了這個目的,就決心娶一個醜女作妻子,是這樣的嗎?」呂冶金激動起來,心裡極不平靜。
「不,絕不是這樣。」朱全勝大聲辯解,剛來不久,小婿發現桂蘭妹是一位好姑娘,她心地善良、聰明賢惠、善解人意。小婿愛桂蘭是她心靈美,能與她廝守一輩子,是小婿莫大的幸福。」
呂冶金笑了,他完全明白了全勝胸懷大志,他娶桂蘭為妻,與諸葛亮要醜婦為妻,是同一性質的佳話,將流傳千古。
自從朱全勝當了呂冶金的女婿加徒弟以後,這家鐵匠鋪發生了大的變化,朱全勝成了掌小錘的師傅,而呂冶金成了操大錘的幫手。後來,呂冶金因年紀大休息了,朱全勝便請了幫手。鐵匠鋪的生意越來越好了,朱全勝承接的活兒越來越多了,江湖豪客的奇形兵刃,獨門暗器,創新的呂刀、呂矛、呂劍從這裡試製,改進,源源不斷地造出來,朱全勝的技術日益精湛,名氣越來越大了。
在打鐵的叮噹聲中,呂桂蘭又生了一兒一女,朱全勝給他們取名為朱繼祖、朱繼紅,在細女兒朱繼姣兩歲時,呂冶金因病去世,朱全勝用兒子的身份將嶽父大人安葬。從此,呂家兵器的主人便是朱全勝了,呂刀、呂劍仍是兵器中的搶手貨,朱全勝繼續著嶽父的作法,在他所有的產品上,列印出一個醒目的「呂」字。
朱全勝剛過了天命之年,曾經為朝廷生產了三百把呂劍。據說這批兵器是作為獎品,準備獎給那些作有功的將軍的。
李誠之知蘄州後,積極備戰,朱全勝知道,他為朝廷效力的機會到了,果然,七十多歲的朱全勝徵調到蘄州兵器作坊裡,從事兵器的生產與研究。
張廣根據朱全勝的建議,組織了一大批鐵匠,一條龍生產各種兵器,工棚裡烈火熊熊,手工鍛造的叮噹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朱全勝是總師傅,他負責所有的技術問題,在兵器生產的流程中,他只負責最後一道工序,那就是淬火。
工棚裡生產的各種兵器,最後都調集到淬火爐,朱全勝指揮著淬火的師傅,對這些兵器完成最後一道工序。經過朱全勝淬火後的刀劍削鐵如泥了。
在呂刀、呂劍源源不斷生產出來的時候,鄭俊、戴翔負責組織生產的弓箭,趙司理負責組織生產的火藥,雍顯組織的五梢炮,旋風炮,皮大炮,也都在抓緊時間,正常地投入生產了。陳舉此時,卻悄無聲息地組織各地民工積極搜尋滾石、檑木,陳舉知道,這些也是守城的利器。
李誠之調蘄州後,陳舉三兄弟擅自離職,丟了他們的官職,李誠之通過摯友,御史大夫王夫仁在兵部活動,想給他們恢復原職,而兵部的答案是,作為帶兵的軍官,擅離職守,依律當斬,今念追隨故主,不予追究,但絕無復職的道理。
李誠之知道,兵部是主和派的兵部,他李誠之的人休想在兵部得到照顧。
陳舉三兄弟知道這事後,一笑置之,陳舉說:「沒什麼官職,不是一樣為朝廷、為百姓效力嗎?」
李誠之對此極不愉快,為此他又把陳舉兄弟三人大罵了一通,罵過了之後,又覺得對不起他們。
調來蘄州後,蘄州主管兵備一職的通判,一直空缺,打算上奏兵部,讓陳舉暫領通判一職。後來一想,覺得不妥,便打消了這一念頭,上書兵部,請求派一通判到職。
嘉定十三年(1220年)二月,朝廷調秦鉅到蘄州任通判。秦鉅是南宋大奸臣秦檜的曾孫,朝廷為什麼任命一個奸臣之後為蘄州的通判呢?這事兒得從頭說起。
秦鉅的曾祖父秦檜(1090—1155年),宋江寧(今江蘇南京)人,字會之,宋微宋政和年間進士及第,歷任左司諫,御史中丞。金兵圍攻汴京時,他反對向金人割地;全兵攻陷汴京後,金帥翰離不立張邦昌為楚帝,秦檜又上書金帥,反對立張邦昌為偽帝,這一下惹惱了翰離不,金兵擄二帝北撤時,秦檜和他的妻子王氏一同擄至金國。
秦檜當了俘虜,為保住狗命,態度來一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他變節投敵,竭力討好金帥,在金太宗面低聲下氣,百依百順,且故意顯露他的才華。
金太宗認為秦檜很有才幹,把他派到大將撻懶(完顏昌)部下當軍事參謀。秦檜處處迎合撻懶,發誓要效忠金國。
秦檜的妻子王月姣那時二十餘歲,她天生一副好臉蛋,生性風騷放蕩,秦檜決定用美人計拉攏撻懶,讓王氏與撻懶勾搭成奸。王氏老是在枕邊勸撻懶放秦檜回宋朝,他們二人好作長久夫妻。撻懶覺得事情重大,一時不敢擅自做主。
這時候,金太宗發現南宋抗金的力量越來越強大,嶽飛、韓世忠等大將堅決主張抗戰,不好對付,撻懶向金太宗建議將秦檜放回去作內奸,一定會有大的作為。
金太宗接受了撻懶地建議,出乎王月姣和撻懶意料之外的是,金太宗決定讓秦檜帶著王氏回圍,這會有利於他安心地當好賣國賊。
王月姣留戀撻懶的雄壯,極不願與秦檜一起回宋朝,但君命難違,撻懶沒有辦法,王月姣更是砧板上的肉,任人擺布,只好聽天由命。
公元1130年,高宗建炎四年,撻懶領兵攻打楚州(今江蘇淮安),在漣水這個地方,放了秦檜夫婦。
秦檜夫婦來到越州高宗的行宮,精心編造了一通謊話,說他在楚州怎樣殺死敵人的看守,怎麼奪得了一條船逃出來。
當事的大臣們大都不信秦檜的胡編,楚州到這兒路遠迢迢,秦檜越過金兵的防線逃出來,難道金兵沒有追捕,讓他們一直逃到越州?再說,即使敵人防備不嚴,讓秦檜殺死了看守。秦檜是個文官,王氏是個嬌小姐,秦檜怎麼能帶著王氏,躲避敵人的追捕,穿過金兵的道道關卡,不說是秦檜,就是一位軍人,帶一個弱不禁風的婦人,也難以避過敵人,走到越州來。
但是,當時的宰相宗尹是秦檜的老朋友,竭力在高宗面前幫秦檜說話,說秦檜是個飽學之士,學富五車;說秦檜多謀善斷,是個既可靠又能幹的人才;說秦檜博學多能,文武兼備,堪作國家棟梁……
宗尹知道高宗的政治追求是與金人議和,偏安一隅,知道高宗喜歡漢字的書法藝術,便特意吹了一通,說秦檜隨二帝被擄金國,在金國生活了三、四年,熟悉金國內情,無論是戰士和,秦檜都是個有用之才。宗尹還竭力誇了一通秦檜的書法,說他自成一體,堪稱大家。
宋高宗本來日思夜想的是要與金國講和,不要打仗,只要能過太平日子,國土少一點,老百姓少一些,甚至當個兒皇帝都可以。聽說秦檜從金國回來,便覺這個人要好好利用,為朕的安邦大計服務。秦檜能做些什麼呢?
朱升202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