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我參加工作了,每月把工資交給家裡後,還有幾塊錢的零花錢,這讓剛剛起步一年多的集郵愛好,有了小小的經濟基礎。
那時我所在的這個小縣城,還沒有集郵門市部,整個煙臺市只有一個集郵門市部,設在煙臺山下的郵局裡。那是一個老郵局,建於1925年,現在一樓設有集郵專賣店和營業室,二樓為煙臺近代郵政博物館。當年煙臺自發的郵票交換場所就在這裡,一般在星期天。
如果到煙臺山下郵局,要先騎自行車到縣城車站,坐車近30裡到市裡的大海陽車站,再倒一次車才能到達。費時近兩個小時,車票錢要兩角錢,在當時兩角夠一頓午餐費了。所以,我選擇了騎自行車,時間只用一個多小時,還可以節省車費,中午的飯錢也有了。
由於當時集郵剛剛興起,星期天到山下郵局交換郵票的人並不多,也只有十幾二十幾個。大家以交換為主,也有買賣,品種不是很多,我也是以集信銷票為主。當時猴票要5元一枚,信銷票1元,看著紅彤彤的金猴甚是喜愛,但高企的價格還是讓我望而卻步。
1981年發行的T.63《畜牧業——牛》,1套6枚,前5枚信銷票都有了,就缺55分那枚高值票,無奈買了一枚新票配成了套。後來收集到了那枚55分的信銷票,就想把新票讓出去,當年55分不是個小錢。我想把這張「牛票」賣了,換一張信銷「猴票」。
因為我這枚55分「牛票」,右下角有一個不起眼的汙點,最後以伍角的價格讓出。一打聽猴信銷票要1.2元了,比前些日子漲了兩毛,伸出的手又縮了回來。8分的信銷票要花費1.2元,心中有些不甘,等價格落下來再買吧。
這一等就是十幾年,「猴票」是芝麻開花節節高,價格由幾元漲到了幾百元。看著節節攀高的價格,「猴票」這事兒也擱置了下來。
轉眼到了1996年,第九屆亞洲國際集郵展覽在北京舉辦,這是首次在我國舉辦的國際郵展,不可不飽眼福,我們幾個集郵同好相約來到北京。受許多人的委託,購買「猴票」是此行的重要任務之一,當時一版「猴票」的價格接近4萬元了。
開展首日,真是人山人海,在擁擠當中,我準備購買「猴票」的幾千元現金不慎丟失,懊惱之中,再一次與心儀的「猴票」失約。
當時許多攤位都在顯著位置展示著一版「猴票」,同行的郵友,經過比較,首日上午就看好了上海交運郵社的一版「猴票」,討價還價之後,成交價格是3.8萬元,別的攤位價格要4萬元。回想當時價格低一些,主要還是信息不對稱的原因,交運郵社當時名氣很大,佔據展場顯著位置,我這幾位同好一進展場,就奔著「猴版」而去,轉了一圈後,出手也很快。此後幾天,「猴票」價格不斷上揚。這版「猴票」賣出了以後,交運郵社的老闆很後悔,非要加價兩千買回去。這版「猴票」拿回來之後,被分割成四方連和單枚出手了。
這屆國際郵展之後,1997年迎來了一次集郵高潮,位於煙臺市少年宮的集郵市場,也人潮湧動。在這股大潮之下,我也心潮澎湃,心想,玩郵票也有幾十年了,竟沒有一枚「猴票」,在郵友面前說起來,哪抬得起頭!由於醉心於封片收集,郵票也是零零散散,一不做二不休,最後索性花費1.77萬元,買了一套74—82年的JT大全。當然其中就有這枚紅彤彤的「金猴」了,圓了幾十年的夢想。
每個集郵者都有著不同的「猴票」故事,小小的紙片背後,有著金錢換不來的夢想、快樂和記憶。
來源:中國集郵報 林衛濱
感謝文章原創人員。如有侵犯您的智慧財產權和版權問題,請通知,我們會即時做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