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猴集的傳說故事

2020-10-04 ycslhchen

劉猴集的傳說故事

劉猴鎮得名於劉猴集,許多人第一次聽到這個地名都覺得有點奇怪,這個地名的來歷還真有些奇特。

很早以前這裡還叫江家集,集市很小,總共不過二三十戶人家,因在四縣交界之地,很不起眼。不知什麼時候,江姓衰落了,江家集已經名不副實,倒是劉姓家族人丁興旺,生意興盛,要將江家集改名為劉家集,此話一出立即遭到侯氏家族的反對。

侯氏是富商,雖然人數不多,經營靈活,所做的皮毛、山貨等生意遠近有名,財大氣粗。他們說,人多算什麼,實力和影響力更重要,把江家集改為侯家集,才名副其實。

一方人多勢眾,一方財大氣粗,劉、侯兩家向來不把對方放在眼裡,互不服氣。兩家在競爭中積怨頗深,甚至兩姓禁止通婚。

街上有一劉、侯二姓比鄰而居,兩家人互不買帳,偏偏劉家少爺與侯家小姐青梅竹馬,根本不把家族恩怨放在心上,早已私訂終身,在雙方家庭的強烈反對下,已做好雙雙私奔的準備。

那時候,家家戶戶都有在門口搭涼棚的習慣,在棚旁種些瓜果類藤蔓植物,既可遮陽避暑,又有所收益。這一年劉、侯兩家不約而同種下一棵南瓜苗,南瓜苗異乎尋常的茂盛,覆蓋了涼棚,向屋頂攀延,兩家的瓜藤互相穿插纏繞難分你我。直到入秋在兩家屋脊的分界處結出了一個南瓜,這南瓜長得碩大無比,有著耀眼的金黃色。一個術士見了嘖嘖稱奇,說南瓜的擁有者必將大富大貴,於是兩家各不相讓。眼看兩個家族為了這個南瓜劍拔弩張。

這時一位長仙風道骨的老者主動調停此事,他看了看瓜的位置,那瓜周周正正坐在屋脊上,像一尊大肚彌勒,它不偏不倚,並不偏向哪家分毫。老者說,順藤摸瓜,瓜長在哪家藤上歸哪家。大家一聽有理,哪知瓜藤從涼棚以上就糾結在一起,哪裡分得清你我?雙方一時傻了眼,這時只聽老者說:「種瓜得瓜、種果得果、兩家相爭、此瓜歸我」。說罷,用手一指,那瓜竟飄然而至其手上,只聽一聲長笑,老者轉瞬不見了蹤影。

驚愕不已的人們回過神來,慌忙向老者西去的方向跪拜。此一刻大家心裡都已明白,這是神仙在點化他們啊:兩強相鬥誰也得不到,團結合作必得碩果。劉、侯兩家自此盡釋前嫌,為劉家少爺和侯家小姐操辦了一場大婚,拉開了全面合作的序幕。

從此,劉侯兩家,向西開闢貨源,向東打通了通向鍾祥雙河口碼頭的商道,將山貨從雙河口碼頭經漢江運抵漢口銷售,劉猴集由一個農業小集市迅速發展成為吸納四縣貨物的集散地,連漢陽商幫和江西商邦都被吸引到此長期經營。到民國時期,外地商人在此建成的「鄂城書院」和「江西會館」十分顯赫,商貿繁榮帶動了其他行業的發展,三教九流齊聚,美國的福音堂和義大利的天主教堂也滲透到了這裡。江家集已在人們的口中變成了劉侯集,慢慢的口音的變化,叫成劉猴集了。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傳說——金牛山的傳說
    一直想寫一些民間傳說,因為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生活發生了巨大改變,我的父親一輩小時候的樂趣就是坐在大街上曬太陽,聊天,然後聽老一輩的講光怪陸離的故事,而我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搬個小板凳坐在電視機錢看動畫片,而現在的小朋友們或抱著手機看各種動畫視頻,或拿著學習機聽一些小故事,或者對著圖畫書聽媽媽講書裡的故事,而一些民間的故事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被歷史遺忘,我個人一直很喜歡這些民間的傳說,我小時候為了聽我爸講故事可以任勞任怨給家裡幹農活的
  • 珍珠的傳說故事
    接下來分享一些國內外關於珍珠的傳說故事吧~1 鮫人的淚水我國古代傳說,南海有鮫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美人魚」,她們像魚一樣在大海中生活,當鮫人悲傷哭泣時,滾落的眼淚變成美麗的珍珠。在傳說中,鮫女原是月亮女神嫦娥的侍女們,因為做錯事被罰到海裡織綃。傳說每逢月圓之夜,她們常常站在礁石上,遙望月亮,傷心落淚,淚水就變成了珍珠。我國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根據這個傳說以及珍珠的圓潤與月亮的盈虧關係,即月圓之夜珠亦圓,月缺之夜珠亦缺的情況合併該傳說,寫進了其七律《錦瑟》詩中,即我們耳熟能詳的「滄海月明珠有淚。」
  • 故事:瀋陽蛇神廟的傳說
    昨天講了滿族民間故事《天地廟求子》,說的是老盛京天地廟求子非常靈的傳說,今天再講一個當地流傳的瀋陽蛇神廟的傳說。昨天故事發生在太宗皇帝皇太極的崇德年間,今天說的故事發生地,在太宗皇帝皇太極的陵墓昭陵,因為在老盛京城北邊,故當地人習俗稱北陵。
  • 王母宮的傳說故事
    傳說中青鳥是西王母的使者,共三隻,分別叫大鶖、小鶖和青鳥。三青鳥本為身體強壯、力氣大而健飛的猛禽,是飛禽中的王者。後來逐漸被傳為容貌靚麗動人、身形嬌小依人的小鳥,體態輕盈、色澤亮麗的仙女化身。武帝對王母一行畢恭畢敬,好生接待,一番視察、詢問後,王母便乘鑾駕西來興隆山遊玩,隨後便有了西王母和興隆山的許多傳說。後來,東晉大詩人陶淵明聽了這個故事後,作詩一首「翩翩三青鳥,毛色奇可憐。朝為王母使,暮歸三危山。我欲因此鳥,俱向王母言。在世無所須,唯酒與長年。」
  • 錫伯族的神話傳說故事
    這裡收集幾則有趣的錫伯族神話傳說,與大家分享。(一)龍馬的傳說(流傳於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龍馬的傳說講述了清代錫伯營寨牛錄繁殖龍馬的神奇故事。* 《錫伯族民間故事集》,遼寧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趙春生、趙潔)(二)小黃米男孩兒與老鼠精(流傳於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堆齊牛錄)講述小黃米男孩兒歷盡艱險最終將國王身邊的老鼠精剷除的故事。
  • 鄉村故事:山藥架下的傳說
    所有這些,都是緣於傳說中的牛郎織女,才讓有情人擁有了七夕&34;嗡嗡″叫著,襲擊著我倆的肌膚,癢得渾身亂撓,最終實在忍受不住,也聽不到牛郎織女的對話,還是走為上策,牛郎織女的情話最終沒有聽到。回到家的時候,父母正焦急的等在門口,聽說我們去山藥架下聽牛郎織女的情話時,父母笑著告訴我,那只是一個神話傳說,是大人戲耍小孩的把戲,怎麼會聽到牛郎織女的情話呢。
  • 神話故事:關於鳳凰的傳說
    傳說鳳凰老家就在東海岸邊連雲港雲臺山脈的凰窩山上。而有史以來,這裡的地名、山名就叫做凰窩、凰窩山,民間還—直流傳著許許多多龍鳳呈樣的愛情故事,亦真亦幻,神奇曼妙,動人心弦。的詩句後,常神往到凰窩山—遊,領略它的山海風貌,特別是那一個個美麗動人的龍鳳傳說,更添了尋秘探幽的情趣。今年「端午節」,我應邀參加中國華文作家協會古典文學創作研討會,和海內外作家齊聚高公島風景遊覽區採風。
  • 傳說故事:黑白無常那個高帽子的秘密
    在我國的神話故事裡,黑白無常的故事不為少見,在人們心目中只要提及黑白無常,大家都會腦海裡浮現一高一矮一胖一瘦兩個人帶著高高的帽子,手拿索命鐵鏈,伸著長長的紅舌頭的樣子。這是一對專門負責來帶將死之人的靈魂去往陰曹地府的鬼差。
  • 故事:山東日照莒縣龍山鎮「九裡坡」的傳說
    看民間故事,了解民間傳統民俗文化。歡迎各位網友,民間文學、民間故事愛好者關注《牆根故事》。——本故事源於民間,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這就是傳說中的「九仙女橋」。據傳說,上古時候此地風景秀麗,可謂青山綠水,人間瑤池,因而九天仙女經常到荷花汪沐浴。為了世人過河方便,她們從天上攜來九塊仙石布成了橋,說也來怪,這九塊石頭也不知經歷了多少歲月,多少風浪。這橋在洪水退後,安然無恙,一動不動。
  • 故事:七月十五上墳的傳說
    這個習俗來自一個民間傳說。傳說明朝末年,朝廷昏庸,官吏腐敗,貪官汙吏橫行霸道,魚肉鄉裡,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中,艱難度日。講有溫度的故事,過有理想的生活!我是@365故事匯 喜歡的留個關注,謝謝!
  • 故事:漢族八仙傳說中沒有的故事:韓湘子回家
    這是滿族民間故事傳承人肇恆昌講的一個滿族民間故事。故事主人公雖是漢族傳說的韓湘子,但是漢族傳說裡沒有這段故事,而且是與漢族傳說完全不同。歲數大的會唱《小放牛》,其中就有一句韓湘子出家一去沒回來。中原流傳的說法韓湘子出家後沒回了,這裡是滿洲流傳的民間故事,說韓湘子出家後,後回了一次家了。故事發生在中原一個大村子,村裡有大財主叫錢百萬,家裡有一大院套,有很多僱工。有很多糧食墩子。
  • 沂蒙民間故事:蒙山狐仙報仇的傳說
    《庸盦筆記》(盦an)是清代人薛福成編撰的一部筆記題材的書,中間收錄了很多民間傳說故事,有一些故事就是以沂蒙山區作為背景。其中,蒙山狐仙報仇的傳說,是比較有名的一篇,本文就給大家簡要介紹一下故事的內容。蒙山,拔起於魯中大地,龜蒙頂是蒙山的最高峰,海拔1156米,為山東省第二高峰。這裡山水相依,空氣清新,草木繁盛,在古代是很多動物的棲息地。其中,就有不少狐狸。
  • (民間故事)牛郎山的傳說
    牛郎山的傳說 文/史 權 話說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牛郎織女在人間幸福的生活,被天上的王母娘娘發現,就派天兵天將下凡抓回織女。天兵天將強行帶走織女升天,牛郎聞訊肩擔兒女、身跨神牛在後面緊緊追趕。王母娘娘站在雲端,拔出頭上的銀簪揮手劃了一條銀河,隔斷了牛郎的追路。
  • 禿尾巴老李的傳說 黑龍江的故事 闖關東的情懷
    小時候聽大人們經常講禿尾巴老李的故事,當時小,不知道這個故事由來,後來長大後才查閱很多資料慢慢了解,原來禿尾巴老李在山東各地甚至是蘇北、河北都有傳說,尤其是山東各地最多,都自稱是禿尾巴老李的故鄉,其中山東的膠東地區最多,其次是魯南地區。
  • 植物傳說故事之三——舜帝與杜鵑
    大家好,我是小空,今天給大家帶來植物故事的第三期(本系列故事主要收錄與植物有關的民間故事傳說)舜帝為上古時期五帝之一,傳說舜帝南巡之時,來到了九嶷山視察。他聽聞這裡的姑娘都長得十分美麗動人,就像紅杜鵑花那般讓人喜歡,可是她們的命運卻災難重重,於是愛人民如子的舜帝便決定查清楚事情的真相。
  • 掌故傳說│望兒山的傳說
    來源:營口春秋望兒山的傳說望兒山有個催人淚下的傳說。很久以前,熊嶽城郊是一片海灘。海邊有戶貧苦人家,只有母子二人相依為命,母親為供兒子讀書,白天下地耕種,晚上紡紗織布,辛苦勞作。兒子也很聽話,日日苦學。母子苦熬十幾年。這年,朝廷舉行大考,兒子決定趕考。
  • 岷州故事:張三丰的神奇傳說
    在岷州境內,流傳著許多關於張三丰的神奇傳說。據傳說,洪武二十三年,太極拳的創始人張三丰雲遊到岷州,投宿到了城裡的楊永吉家。張三丰住下後,到處走走看看了幾天,然後開始給別人家幹活,誰家有活他都去做,只要人家叫他去做,不要工錢,只要給飯吃就行。幾天過去,人們對張三丰也漸漸的熟悉了,人們都稱他張爺。
  • 乾陵的故事和傳說①
    因為從小在乾陵腳下長大,聽到了許多有關乾陵的故事和傳說,從今天起,我就陸續把這些和大家分享。其實,外地人叫乾陵,我們當地人不這樣叫,而是叫瓜婆陵。(乾縣人把爸的姑媽叫瓜婆),也叫老陵。也就是祖宗的陵,老祖先的陵。可見當地人對乾陵的崇拜和尊敬。
  • 淮陽民間故事:搖錢樹的傳說
    千百年來,勤勞智慧的中原兒女在湖邊生存、勞作,發生了很多有意思的故事,隨著時間的流逝,有些故事消失了,有些故事流傳下來。這些故事,記錄了他們現實生活的喜怒哀樂,寄託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表達了他們對社會、人生、道德、習俗的樸素情感。今天要講的,是這些故事裡的其中一個。
  • 故事:關於姥姥講述的傳說——豬山
    姥姥的故鄉是一個很有傳奇色彩的地方,從小我姥姥就會給我講一些神奇詭異的故事,哄我入睡!我並沒有多好的記憶,但有些故事,就如同復刻在了腦海裡,無論過了多久,我都能清楚的記得姥姥當時講的每一句、每個字甚至她的表情,無論這個故事真假與否,假如有幸各位詭友可以路過這個地方,可以試著一探究竟。記憶裡八歲的時候,跟著家裡人一起去姥姥的故鄉,進村之前路過一座山姥姥問我和姐姐,你看那座山像不像一個趴著的老母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