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正月十五鬧花燈

2020-10-18 蘋果樹上的外公

作者:劉月桂


正月十五鬧花燈,是村莊裡過完大年之後最美最熱鬧的景象了!

幼時候的這一天,是我們細伢妹子最最快樂的日子。祖母和母親早早準備好了晚飯,父親要到社主城隍廟裡幫忙,他是被安排打鐺鑼的,我們要趕著去廟裡看取火點燈,然後跟著大人到大塅中插太平燭。

社主城隍廟不是很大,為了舉辦正月十五這堂燈會,早被收拾得整整齊齊,清掃得乾乾淨淨。大門頭上掛著的兩盞汽燈早就點亮了。它雪白的光芒,照得城隍廟的地坪亮堂堂的,看上去顯得比平時寬敞了許多許多。

廟中的大殿上,盤香輕煙嫋嫋,紅燭爍爍,光影閃閃,濃鬱的香氣四處流動。大殿正中的神榜上,社主城隍菩薩身披紅袍,目送慈光,他的臉部在紅燈照映下,愈發顯得飽滿豐盈,緊閉的嘴唇露出慈祥的的笑意;菩薩周圍的高牆上,掛滿信士還願的花紅,微微飄逸。靠牆兩邊的橫梁上,懸掛著幾個紅燈籠,燈籠裡的燭火透過紅油紙,散發出充滿吉祥喜慶的光芒,大人們在紅光綽綽的燈影裡忙碌。社主城隍菩薩的石案前,三牲茶酒擺得規規整整,有專人在案前裝燈,點燭,燒紙錢,負責的頭首是一位老年男子,正跪在殿的蒲墩上,躬身作揖,口中念念有詞,好像在向城隍稟報鄉情民意。

燈影下儘是細伢妹子跑跑跳跳的影子,我們從人縫裡鑽來鑽去,為的是從案桌的香爐裡取一根香籤,在廟門的空地上, 點燃小爆竹,一甩手,隨意拋向光影朦朧的高空,一聲聲啪啪啪的爆竹聲,夾雜著細伢妹子的笑聲,清脆而響亮地飛向悠遠的大塅中央。不一會兒,咚咚鏘,咚咚鏘,咚鏘咚鏘咚咚鏘,急促的鑼鼓響起了,我們的爆竹聲,逐漸被歡快激昂的鑼鼓聲淹沒。點燈的隊伍準備出發了。我們擠進廟裡,看負責的頭首雙手擎舉高燭,投向香案上取火,鄭重其事地向城隍菩薩三鞠躬,然後,他身後的人將手中的一支支蠟燭點亮,跨出廟門,各個屋場的人馬,兵分數路向大塅中進發,向自己生產隊的田地奔去。

我跟堂姐提著裝滿蠟燭的小竹籃,跟在隊伍的後面,學著大人們的樣子,先將小蠟燭插在田埂上,捏一小塊紙錢頂在蠟燭頭上,然後劃一根火柴點燃,在清冷的寒風中,閃閃爍爍的燭光越來越明亮,我們才繼續往前走,因為出門時,祖母交代過,點太平燭一定要支支點亮,不能有熄火的,亮的越多越吉利,田裡的收成越來越好,堂姐教我一定要把蠟燭插穩插正,歪歪斜斜的蠟燭點亮後,燭淚斜流,一會兒蠟燭就會栽倒,燭光就會熄滅的。我們認真插好每一支蠟燭,點好每一支燭火。堂姐說,我們把太平燭插到那丘六畝大田吧!我們希望今年六畝稻穀大豐收啊!我在前面插蠟燭,堂姐在後面點火,我們把一條田埂點亮了,起身時,已是腰酸背脹,眼目昏花,定了好久的神,才順著身後看清,夜空下的大塅真是太美啦!天上的月亮像個白玉盤似的掛在遙遠的天空,銀輝灑滿大地,放眼看四周的田野上,田埂上的太平燭幾乎全部點亮,一條條光影在黑夜中跳躍,閃爍,似龍蛇,似閃電,似長鞭……

剛剛還鼎沸的人聲,鑼鼓聲,此起彼伏的鞭炮聲,逐漸變成嗡嗡嚶嚶的,零零星星,隱隱約約,向大塅四周擴散;遼闊的稻田之上, 一條條光影縱橫交錯,不斷地四周放射,轉動,延伸……整個大地燭光瑩瑩,人影綽綽,好不熱鬧壯觀!

「喔——到蘆家灣點太平燭去啊!」那是我的小夥伴明珠的聲音,好幾個聲音隨聲附和著,我側耳聽著,是東伢子和亮珠他們的聲音,堂姐拾起竹籃說,快,追趕大路上挑蠟燭的隊伍,裝滿籃子往蘆家灣去。這時更多星星點點的燭火,在黑夜中迅速移動,最後集中在大路中央,大人們幫小孩子分揀蠟燭,點數裝籃,頃刻之間,手舉燭光的細伢妹子,向新一輪目標——小河邊的蘆家灣出發。細伢妹子的呼叫聲,吆喚聲,在大塅中此起彼落。

月亮婆婆在天空點一盞明燈,照耀大地,我們在地上點亮無數的蠟燭,照亮田野。我們的影子在月光下隱隱約約的,這真是,天上一輪月,地上影成雙。

正月十五鬧花燈,其實是村莊裡一種古老的祭祀儀式,人們敲鑼打鼓放鞭炮,進行祭拜社主,點燈,插太平燭等一系列活動,祈求社主城隍,上奏天庭,把光明和溫暖降臨人間,降福消災,保佑一方百姓。

一晃幾十年過去,聽說現在的鬧燈更熱鬧,更壯觀。我的弟弟打電話告訴我,正月十五夜,外出務工的鄉民都回來了,太平燭照樣插滿一條條田埂,煙花爆竹一放就是幾個小時,大塅中的黑夜好像火樹銀花不夜天呢!我再沒有小時候那樣的機緣,點亮一支太平燭插在田埂上了。我只能在我的陽臺上掛兩個紅燈籠,點亮,在心裏面為我的故鄉默默祈福許願!祈求我的故鄉風調雨順,四季太平,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萬人清吉。


相關焦點

  • 偶家仙奇遇記之正月十五撞鬼
    important}本文由木偶漫畫工作室原創出品。正月十五撞鬼講述人:卡卡配圖編輯:黃元大仙我的家鄉在一個小鎮裡,每年的正月十五都很熱鬧那時因為去的是姥姥家所以我也沒當回事,我還想著這是又鬧哪門子脾氣,回到家之後我妹妹也不進門就呆站在門口,姥姥過來叫她進去,她卻低著頭,小聲嘟囔著說她要回家,今天不回家明天就回不去了。
  • 正月十五掛燈籠的神話故事和掛燈籠的講究
    小時候,每逢正月十五,家裡總會在門楣上,掛起紅紅的大燈籠,寓意著日子紅紅火火,幸福團圓。我們小孩也會提著小彩燈到處亂跑,可你知道這裡面還有一個有趣的神話故事嗎?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光。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偷偷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一個聰明人想出個法子,他讓大家在正月十五、十六、十七這3天都在家裡張燈結彩、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天兵已經放過火了。
  • 大宋東京鬧花燈,書生偶然拾到一香囊,沒想到這是香豔奇遇的開端
    請待來年正月十五夜,於相藍後門一會,車前有鴛鴦燈是也。」自此之後,張生以時挨日,以日挨月,以月挨年。倏忽間烏飛電走,又換新正。將近元宵,思赴去年之約,乃於十四日晚,候於相藍後門,果見車一輛,燈掛雙鴛鴦,呵衛甚眾。張生驚喜無措,無因問答,乃誦詩一首,或先或後,近車吟詠。車中女子聞生吟諷,默念昔日遺香囊之事諧矣。遂啟簾窺生,見生容貌皎潔,儀度閒雅,愈覺動情。
  • 宋代奇案:嫂子夜市看花燈,歹人圖美貌殺她滿門,小叔喊冤開封府
    眺望古今 聆聽奇異事文:竹溪記嫂子上街看花燈馬都在揚州府做織造匠,官受則在家中經營生意,後娶妻劉氏,是個絕代佳人,生下一個兒子,取名金寶,年五歲,同年正月上元佳節,西京街上放滿了花燈,劉氏見外頭熱鬧十分動心,稟明了婆婆後,打扮得極俊俏,帶著丫鬟、男僕上街看燈。
  • 民間故事:九曲黃花燈的故事,太上奶奶一位入塵的神仙
    九曲黃花燈太上奶奶在九蓮山修行,她一天到晚積德、行善,從不作惡。
  • 故事:每年正月十五,村裡都有20餘人身亡,原來是十年前的孽報
    話說邊陲有個地界叫「河東村」,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上元佳節,月亮掛在天上原本老大老圓,可也不知從哪飄來一片雲彩,把月光擋了個嚴嚴實實。趙老三一個人躲在家裡,眼看四外陡然暗了下去,心中不免發毛,哆哆嗦嗦摸出火石火鐮點著了桌上的蠟燭。火光亮起,趙老三剛定了定神,猛聽得「砰」一聲響,感覺有東西撞在了他上著三道閂的屋門。
  • 古言小說,穿越《在你眉梢點花燈》男主機智優雅又沙雕
    書名:《在你眉梢點花燈》作者:沉筱之小說簡介: 雲浠出身名門,有個人人豔羨的未婚夫,本該一輩子順風順水。
  • 當代現實題材原創長篇小說《嬗變》連載(103)
    當代現實題材原創長篇小說《嬗變》內容提要程海平從西南音樂學院鋼琴系畢業時,毅然謝絕了恩師鄒逸天教授極力讓他留校任教的挽留,回到故鄉成為一名中學音樂老師。事業受挫,初戀失意。在心靈備受煎熬的苦悶彷徨中,他做過歌舞廳老闆,度過了一段風流沉淪、行屍走肉般的荒唐時光。命運的戲劇性轉折讓他走上仕途。
  • 故事:他前世是玉帝獻花童子,因偷看凡界花燈被罰降人間
    有一次玉帝在做壽時,我獻花的時候,偷偷地看了一眼下界的花燈,被一神仙發現,便參奏我對玉帝不敬。玉帝大怒,當天就把我罰降人間,今天罰期已滿,玉帝已經在催我回天界去了,所以,母親不要為我傷心難過。韓宗綺死的時候才十五歲,他走的那天是正月初九,據江南民間傳說,這天正是天帝的生日。
  • 足寶堂有故事3,這個媳婦為何鬧離婚?
    最近,素以賢惠聞名十裡八鄉的李招娣要跟老公鬧離婚了,不是因為老公張盼富有啥問題,也不是她倆感情鬧矛盾了,而是因為公公的生活習慣她實在看不慣李招娣氣得吃不下飯,覺得這日子沒法過了,開始和老公鬧離婚,吵架的聲音驚醒了鄰居。鄰居趙阿姨聽到後,趕緊來勸,明白了事情的緣由後開導他們:我還以為是多大點事兒啊,俺閨女劉小翠在省城一個開足浴 店的,店名好像叫足寶堂,對,就是足寶堂。
  • 故事:沒什麼事,只是和家裡鬧矛盾了
    本文轉載自半~次~元,由 墨蘭青竹原創,經作者授權發表,未經原作者許可,謝絕轉載。圖源網絡,侵刪。(上)我的家庭很幸福,我有愛我的爸爸媽媽還有愛人直到那天,我向家裡人坦白了。我那天對我爸媽說我喜歡男孩子,我爸毫不猶豫的甩了我一巴掌,我不知道我有什麼錯。
  • 推文|侯門嫡女x穿越王爺,權謀古言-沉筱之《在你眉梢點花燈》
    《在你眉梢點花燈
  • 《童養媳》之卷二十二:希望重燃(下)(原創作品)
    正月十五,大先生又拿出100銀元備上五桌豐盛的菜餚,請了林家至親和族中的幾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們來吃宴席。歡聲笑語,杯碗交籌,大先生和奶奶看著這一派喜氣,兩人眼眶紅了,復又都露出欣慰的笑容。茫茫情海總無邊,依依顧影兩堪憐,大先生終究是顧念舊情之人,他雖是應允奶奶不去姣姣家裡,但私下裡終也是放不下她。這次在上海,他也給姣姣買了禮物的,是一件紅色的羊毛背心,這在當時的農村是極其稀罕的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