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獨母親的自述:失去兒子十年,我成了500多個孩子的媽媽

2020-08-29 黃小舞
編者按:今天這篇故事有點沉重,又有點溫暖,是生活在江南沿海一座小鎮上的失獨母親的自述,故事講述了她從失去孩子到認命的過程,現在她是一家幼兒園的做飯阿姨,也是這個幼兒園裡每年五十多個新生孩子的媽媽,有五個幹孩子。



我叫陳幼亭,今年53歲,是鎮上一所公立幼兒園的做飯阿姨。原先是一位打零工的保姆,這份工作是我的兒子死去之後,鎮上照顧我的。

2008年,汶川地震,北京奧運會,很多悲傷與快樂的事情都堆積在一起。對我來說,那一年最大的打擊,是我的兒子在一次車禍中死去。車上一共13個人,高速上發生了大型車禍,一共死去的有三個人,十多個人受傷,還有兩名司機重傷。

我兒子就是三個人中的一個。那年他才23歲,剛剛大學畢業,他爸爸在他二十歲那年就過世了,肝癌。我一個人把他拉扯大,眼看著大學畢業要開始工作了,大好的人生還沒開始,就走了。

接到村裡打來的電話時,我還在主人家裡做衛生,電話那邊講完我兒子出事了,我嚇得腿都軟了。我們家雖然沒男人,但一般的事情還不至於讓村裡來通知,就憑這點我就感覺到出了大事。

後來,那戶主人家看到我接完電話臉色煞青,也感覺到不妙,在我顫抖著聲音請假時,女主人叫她老公開車送我去醫院。雖然是保姆,但都是一個鎮的,也算是熟人了,這家人對我也很好,他們的兩個孩子都是我帶大的,本來覺得不好意思,可我一想到可能事情沒那麼簡單,就接受了他們送我去醫院。

丟下拖把,我直奔家裡,拿了幾件兒子的衣服,和男主人趕去了市裡的人民醫院。醫院裡已經擠滿了人,我拿出手機給村幹部打電話,他叫我在大廳等他,他來接我。


實際上,他這是在婉轉的表達事件的嚴重性,怕我繃不住,畢竟村裡人都知道,我一個女人家培養一個大學生,真的很不容易。但他這麼一說,我更感覺到後背發涼,兒子是我親生的,我能感應不到嗎?

我和男主人在大廳等村幹部,十來分鐘後他帶著三個保險公司和公交公司的人過來找我,安慰我一定要穩住情緒。我連聲說沒事,我抗的住,是哪裡撞壞了,我帶著錢來的。說完我就拿出一本存摺,那是我給兒子攢的八萬塊錢,想給他娶媳婦用的。

村幹部握住了我的肩頭,把我的存摺推了回去,慢慢地對我說,「強強坐的車在高速上出了車禍,大巴車在隧道裡撞上了裝滿廢鐵的掛車,強強坐在大巴車車頭,和司機當場死亡。」

聽到這裡的時候,我整個人都癱了,直接坐在了地上,幾個男人都過來扶我,我連哭聲都沒了。幸好在醫院,醫生搶救了我,差點我就心梗過去了。不過當時要是這樣,說不定我也就沒那麼痛苦,和兒子一起走了,跟他爸在天上一家團聚去。


但老天爺偏偏不肯收我,搶救後我整整三天不吃不喝,全靠醫院給我輸營養液過活。三天後,我想著自己不能這樣下去,要為兒子的身後事振作起來。於是我跟醫生要求出院,出院後又在村幹部的陪同下和大巴公司、保險公司商量賠付的事情。兒子已經沒了,這是事實,我不能就這樣讓他走了。

大巴公司和保險都還算客氣,賠付了我一筆比較可觀的賠償金,加上鎮上給的一點安慰金。整整九十萬。

保險公司還在後來很長一段時間裡託人來看望我,讓我不要傷心,事情已經這樣了,就讓我拿著這筆錢好好養老。

可我怎麼能用這筆錢養老呢,這是我兒子拿命換來的呀。拿到賠償金後,鎮上和村上都幫忙把兒子的後事了了,我雖然傷心欲絕,但心裡早已哭不出眼淚。此後,村裡的鄉親們怕我傷心想不開,一天兩次輪流來我家陪我,每次來都是哭著離開。我心已死,那時候我想的只有死。可我也不能連累大家和我一樣傷心。


這個時候鎮上給我帶來了消息,讓我去幼兒園裡幫忙做飯。之前我是保姆,做的飯菜都還不錯,主人家都喜歡。所以鎮幹部叫我去幼兒園做飯,我一口就答應了。

這一做就是10年。

兒子離開,也整整十一年了。這是一年期間,我每天都在想兒子,看到幼兒園裡的孩子們吃飯吃得香,我就想起兒子從前最喜歡吃我做的飯。看到孩子們上遊戲課,調皮的孩子搗亂,我就想到我兒子以前也很調皮。

那時候我雖然白天在幼兒園裡和孩子們歡歡笑笑的,晚上回到家就心裡難過得要命。常常一個人哭到天亮。園長見我狀態不好,心裡也是很揪心,一個失獨母親,再強硬的女人,這個時候都是軟弱的,何況我早已沒了丈夫。

於是園長和園裡的老師、鎮幹部商量了一下,園裡有些長託班的孩子能不能交給我去照顧,雖然這之前我也提出過這樣的想法,但園長心疼我晚上夜班太累,沒答應下來。

老師和幹部們都一致同意讓我來照顧長託班的孩子們,我非常高興,也就是說,晚上不用一個人回家,不會一個人孤零零的了。長託班一共七個孩子,到周五時送回家,周一早上家長又送過來。


七個孩子雖然鬧騰,但我很開心,每天下午放學後,我就帶他們去食堂吃飯,吃完飯給他們洗澡,晚上還給他們講故事,第二天早上起來給他們煮早餐,每天變著法的做各種各樣的饅頭,甚至有不託班的孩子見到後哭著鬧著要託班跟做飯媽媽在一起。

雖然辛苦,但我很充實,想兒子的時間也少了,總想著給這些孩子們多做點好吃的,買點營養的。兒子小時候,我和他爸在外面打工,沒顧上照顧他,一直都是丟給他爺爺奶奶的,直到上小學四年級才回來陪他。

陪著這些孩子,我就想陪著自己兒子的童年一樣,雖然每天累得躺在床上就能睡著,但真的快樂了不少。頭一年的時候有個小姑娘媛媛,半夜發燒了,燒得很燙,外面又在下大雨,我發了瘋似的抱著她去鎮衛生所看醫生。後來媛媛她媽還特意買了禮物給我,說我真的很用心。

其實,我是把這些孩子,當成我兒子的影子,那時候不能多生,生了兒子之後懷了第二個,東躲西藏七個月,最後還是被拉去引產,再之後又失去兒子,既然老天爺註定要我沒兒沒女,那我就當這些孩子都是自己的孩子吧。


第一批帶的長託班的孩子,已經都上初中了,我們都有來往,有些孩子年年都回來看我,他們的父母也把我當成孩子的另一個母親,非常尊敬我,每年過年都有很多人來我們家拜年,這些孩子都非常優秀。去年中考有個孩子還考上了重點中學。我知道後包了一千塊紅包去了她家,她母親一直不肯收,我說這孩子我帶過兩年,也有感情。

之後她父母執意要她拜我做乾娘,我當然是願意的,孩子也願意,至今為止我收了三個乾女兒,兩個乾兒子。學習都非常好,都出落得很標緻,很優秀。

要說不想兒子,那是不可能的。但比起其他失獨母親,我已經很幸福了,有鎮幹部的照顧,也有這些孩子們來填滿我那顆空落落的心。我加了一些群,那些群裡大部分都是失獨母親,爸爸很少。有些媽媽得了抑鬱症,有些媽媽都五十歲了還拼死拼活拼二胎。

可能如果我丈夫在,那個時候我才42歲,也有可能再生一個吧,但現在來看,我倒覺得,生不生,都無所謂。子孫自有子孫福,你都五十歲了還生下他,等你七十歲快要死了,他才二十歲,這個對孩子是多麼不負責任的一件事。

所以我經常勸那些剛剛失去孩子的媽媽們,要看開一點,孩子們在天上一定也希望我們過得好。不然他們也不安心。


後記
小鎮有個習慣,七月半要給死去的親人上墳,筆者採訪時,剛好是七月半那天,筆者問阿姨,去上墳沒?阿姨說,已經整整十年了,每年清明、七月半、冬至,一個都不落下。兒子的墳和他爸爸的在隔壁,是鄰居,阿姨經常去山上和兩父子聊聊天,帶著兒子最喜歡吃的韭菜炒雞蛋,還有丈夫愛喝的高粱燒。
每個失獨母親都是時代的不幸產物,但不是每個失獨母親,都可以像阿姨這樣,看得開,並且好運,擁有這麼多幹孩子。
希望我們都能安身立命,享受每一天的日子,莫要失去才知道珍惜。

相關焦點

  • 《地久天長》:一個意外,唯一的兒子去世,他們成了失獨父母
    劉耀軍和王麗雲唯一的兒子劉星去世了。因為某些原因他們沒辦法再繼續生育,原本幸福的三口之家只剩下了他們倆,夫妻二人一夜之間變成了失獨父母。劉耀軍王麗雲夫婦一夜之間成了失獨父母,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但不巧被身為計劃生育辦主任的沈浩媽媽李海燕發現,因職責所在,又擔心好友因交罰款會失去工作,便強行帶著王麗雲去醫院做了流產手術。不幸的是,手術過程中發生了意外,導致王麗雲失去了生育能力,再也沒法懷孕。
  • 失獨老人,再要個孩子,現實的殘酷你想像不到
    我們小區有一家,兩口子,都是廠裡退休的老工人,大約六十多歲了。前些年兒子出了車禍去世了。兩口子不知道怎麼想的,從外地領養了一個小男孩。那兩口子年齡都挺大的了。每天我們都能看到白髮蒼蒼的老人騎個自行車送小男孩去幼兒園。私下裡我們偷偷議論,不知道小男孩管他們是叫爸爸媽媽還是爺爺奶奶。
  • 「姐姐,讓你媳婦生個小孩給我帶帶吧」失獨家庭該何去何從?
    阿飛在50歲那年失去了自己的獨生子,兒子小軍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也剛和相親對象互見了家長,卻很不幸在往返家中的路途上出了意外。阿飛原本和丈夫相處就不太和睦,原想著等兒子成家了就可以去給他帶小孩,既是消磨,也是一種排解,誰想著出了這樣的意外,仿佛天塌下來了一般,未來更是不知道在何處。
  • 小說:母親辛苦找回失散十年的兒子,兒子一句話,母親怒扇他耳光
    母親辛苦找回失散十年的兒子,兒子一句話,母親怒扇他耳光李雪茜覺得自己在網上和電視上經常看到有兒童走丟的消息,當了母親後的她總是很同情這些家庭,畢竟孩子就是家庭的中心,丟失了孩子家就快散了。但是李雪茜從來沒想到過,她自己有一天會成為其中的一員。十八年前,她和丈夫結婚,生下了一個活潑可愛的小男孩,取名叫小安,希望他一生都平平安安地長大。
  • 微小說:500個電話
    算起來,有十年的時間沒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了,十年,520個星期,多麼漫長的時間。高中三年,大學四年,工作三年,整整十年的時間,至少打了500個電話,從未間斷。現在,終於要結束這種漂泊的生活——回家,回到父母身邊。無限感慨,這些年,每一個電話都飽含思念之情。琳琳記憶最深的是剛讀大一的時候,第一次往家打電話,是父親接的,電話裡,父親失聲痛哭,說不該讓她到那麼遠的地方去讀書。
  • 一位不孕不育媽媽的痛苦自述:你知道我這十年都經歷了什麼嗎?
    這十年來,她不知道去了多少城市的醫院,中藥西藥不知道吃過了多少,每次醫生給她的希望,最後卻都變成了失望。有一次醫生甚至告訴她說:「別治療了,放棄吧,去領養一個孩子。」可是她不能放棄啊,她知道丈夫的父親母親有多麼想讓自己能為他們家生一個孩子,她也知道如果不能生孩子,大家也許都會笑話她的。
  • 年近50兒子卻突然離去,失獨家庭的我們該生二胎麼?
    做夢也沒有想到正值青春年華的兒子會忽然離我們而去,才20幾歲的年紀還沒來得及認真看看這個世界就急匆匆的走了。我和妻子一度精神瀕臨崩潰,我看著肇事司機跪在我們面前痛哭流涕,求著原諒恨不得替他去死;我已經活了這麼久,活夠了;醫院人來人往,嘈雜的聲音似乎沒有發現有一對心灰意冷的父母將要面對失獨的事實。
  • 真實故事分享:媽媽剛離開,一個孩子的心裡自述。
    故事分享:媽媽剛離開,一個孩子的心裡自述,這不應該是一個孩子的經歷媽媽,您剛到天堂,過的還好嗎?今天我和爸爸吵架了,述說了很多不滿。在我內心它就像是一道無法逾越的坎,我該怎麼原諒別人呢?我真的不能,我沒有辦法做到。
  • 小說:8歲兒子失蹤,十年後終被找回,誰知母親卻上來就是一耳光
    8歲兒子失蹤,十年後終被找回,誰知母親卻上來就是一耳光李敏覺得自己在網上和電視上經常看到有兒童走丟的消息,當了母親後的她總是很同情這些家庭,畢竟孩子就是家庭的中心,丟失了孩子家就快散了。但是李敏從來沒想到過,她自己有一天會成為其中的一員。十八年前,她和丈夫結婚,生下了一個活潑可愛的小男孩,取名叫小穩,希望他一生都穩穩定定地長大。
  • 小說:兒子被拐十年被尋回,剛見面說了句話,母親氣的怒扇巴掌
    小安是個好孩子,很聽話,冰雪聰明,家裡的大人都很寵他,把他當作家裡的珍寶。可是在小安八歲那年,意外發生了。章雪琴還記得那是一個夏日的午後,知了在窗外不停地叫著,小安抱著球,對她撒嬌:「媽媽,我想下樓去和小朋友們踢會兒球好嗎?」章雪琴點了點小安的額頭,「一會兒晚飯記得回來噢。」沒想到那一別,小安就沒再回來過。
  • 故事:母親阻攔兒子和女朋友結婚,兒子無奈出走,母親後悔已晚
    我是一位48歲的母親,有個兒子正在讀研究生,為了他我吃苦受累都願意,可他在談了一個女朋友後,對我這個母親有些疏離,沒想到養了20多年的兒子,經不起我對他女朋友的挑剔,竟然離家出走到非洲打工了。可小亮和小潔都反對,更讓我在他們家人沒面子,看小潔母親衣著亮麗和年輕的臉龐,我有一種挫敗感,我們倆應該是同齡人,比較之下,我成了黃臉婆,她是貴夫人,我真的自形不如。心裡更不想讓兒子高攀,怕他以後會摔得更痛。
  • 母親接到電話:媽,給兒子五萬有急用,母親卻說自己兒子死十年了
    這時,桌上的手機響個不停。她走過去拿起電話,電話裡傳來一個聲音。媽媽,我現在在警察局。你趕緊給我打五萬有急用。她含著淚水問道:「孩子,你吃過飯了嗎?」「媽媽我還沒吃呢,他們不讓我吃,你快點給我打錢」她又問:「孩子,天冷了,你應該多穿點衣服。」「媽,我有衣服,只是快被人打死了,快給我打錢,我把卡號發給你,你給我轉過來。」
  • 父母離婚後《一個孩子的自述》2
    到了媽媽的新家《一個女孩的自述》。 孩子,媽媽接你來了,我有兩年沒看見媽媽了,第一眼看到媽媽我的眼淚就下來了,雖然我恨她,但是在這個時候,我的恨全無,因為她必經是我的媽媽,我沒有親人了。 孩子啊,不是媽媽不來看你啊,媽媽有媽媽的苦中,媽媽是愛你的,你永遠是媽媽的寶貝,走,媽媽回家和你解釋。 我上了媽媽的車,我剛上車就看到車上有一個男人,媽媽叫我管他叫叔叔,我出於禮貌說了聲叔叔。
  • 十年來,他意外頻頻,奄奄一息時才發現是死去的母親在身邊
    回憶著這十年來的一件件意外事兒,他倒沒有了對死亡的恐懼……第一次倒黴是從母親的喪禮回來,他垂頭喪氣地走在人行道上,卻突然飛馳過來一輛失控的小汽車,將走在人行道上的葛炬推向了路邊的圍牆,電光火石之間,葛炬已經被夾在汽車與圍牆的縫隙之間。為此,他躺在醫院幾天,失去了工作!從那一天開始,葛炬就放佛進入了倒黴模式,啥壞事都找上他。
  • 女兒生孩子難產,母親給哥哥看孩子,十年後母親無處可去
    (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故事:女兒生孩子難產,母親給哥哥看孩子,十年後母親無處可去這個故事發生在一個叫王桂芳的女子身上,王桂芳的老家是在一個叫王家村的小村子裡面的,王桂芳是個老農民,就靠著種地生活了。
  • 母親外出打工帶回三歲男孩,一等就是十年,家裡來陌生女人,我傻母親啊
    父親失去了勞動能力,家裡還有兩個孩子要養,從那以後就換母親外出打工養家,那時她每月都按時寄回4000元的生活費,這樣我們全家才可以生活得還算不錯。在外面打了三年工之後,母親突然帶回了一個大約三歲的男孩,我們都覺得非常奇怪,問她他是誰?可是母親卻什麼也沒說,只是讓我們當弟弟對待。
  • 《成大器者》:母親的溺愛毀了我,但無私母愛又救贖了我
    —江淹《空青賦》導語古話說得好,「慈母多敗兒」,母親一味地溺愛,反而容易讓孩子變得驕縱、不講道理、不明是非。電影《成大器者》就是講述了被母親慣壞的孩子以為自己能成大器,結果卻走了歪路成為了死刑犯,不識字的母親為了不讓他被執行死刑而努力學認字寫請願書的感人故事。
  • 母親臨終告訴兒子:我不是人,我死後,你的母親就能回家了
    茫茫雪山,千裡冰封,萬裡雪飄,封住了虎嘯狼嗥,禁住了鳥唱蟲鳴,更加阻隔了冰凝村與外界的聯繫......王土根的母親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望著窗外不停飄落下來的白雪,不禁淚眼婆娑起來,「真像啊!那一年,也是這樣的大雪,或許,我也該把事情的真相告訴他了!」王土根是個孝順的兒子,自從十年前母親失而復得之後,他就格外地珍惜和愛護母親,儘管這個小山村十分艱苦,但是母子兩人相依為命倒也十分快樂!
  • 我是母親的孩子,母親老了就成了我的孩子
    &34;&34;&34;每次離開,我和母親都要重複這些對話。我抱了她一下,離開了。留下母親直直的站在那裡,眼裡流露著不舍和呆呆的目光。小時我懼怕母親,很少與她親近,母親老了,糊塗了,越來越像個孩子,倒與我親近了許多。我想人生很有意思:年幼時,我是母親的孩子,母親把我養大。
  • 《隱秘的角落》:為孩子犧牲這麼多的媽媽,沒人體諒卻反而被罵?
    主線劇情並不複雜,三個小孩在暑假目睹了一起謀殺案件,為了不讓兇手再次作案,三個小孩給兇手寫警告信。當然不對,更好的做法是,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培養孩子具備獨立的判斷能力,而不是過於尋求他人的認可。而這一切,正是朱朝陽在成長過程中所缺少的。控制型父母有多「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