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終於用可以會員看大結局了,豆瓣評分基本上定格在7.6,在玄幻仙俠劇裡是名列前茅了,主演成毅小哥哥也成功成為「8月男友」。
但是昕玥在這隻想說說天帝的事。
玄幻仙俠劇裡都少不了一個角色叫做天帝(或者叫天君),是九重天至高無上的統治者,對三界有生殺予奪的權力。
但是很諷刺的是,大多數天帝都不是什麼好人,往往因為這個角色的判斷有失公允,造成很多冤假錯案,或者種下恩愛情仇,引發一系列的故事。
有像《三生三世》的天帝,內心狹隘,目光短淺,為了穩固自己的政權毫不猶豫犧牲個別人的利益,如因為對二兒子沒有聽他的話和青丘聯姻,愛上一個「身份卑賤」的蛇妖之事而耿耿於懷,竟然對素錦炮製的「非禮」事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其陷害他們的兒子。
有像《香蜜》的天帝,花心蘿蔔,薄情寡義,貪戀花神和潤玉媽的美色,讓她們身敗名裂處境悲慘,但是卻不對她們負責。
豆瓣評分8.3的《宸汐緣》裡倒是有個好天帝(不知道這高分有沒有天帝的功勞呢),不但明辨是非,還願意為了成全九宸的姻緣而選擇自我犧牲(雖然沒做成,但起碼想過了)。
說巧不巧,《琉璃》的天帝跟《宸汐緣》的天帝都是由老戲骨黃海冰扮演的,仿佛天帝的和藹可親從宸汐片場搬過來了一樣。
看起來還真像。
因為在大結局,當滿腹仇怨的羅喉計都衝上天界要找柏麟帝君報仇雪恨,仙魔大戰打得難解難分的時候,天帝在幾個凡人的懇求之下,終於來到了現場。
天帝就像一位父親一般,面對孩子正在打架只是作壁上觀,誰也不幫,說你們愛打便打個夠吧,不必理會我(因果報應是你們自己造的)。
本來劍拔弩張的場面忽然冷場了,各方面拿著武器的手開始遲疑了。
作惡千年的柏麟竟然就在天帝的幾句不痛不癢的勸告之下,非常乖巧地跪下來認錯,還自動廢除了自己的修為。
而怨念極重的魔煞星也放下了執念,釋放了禁錮在體內的璇璣靈魂,還掏出自己的心去救治司鳳,自己灰飛煙滅。
最後三界得以安寧,世界重新歸於清明。
花了50多集都未能解決的矛盾,一下子全部搞定了,天帝真的好厲害啊。
看到這,昕玥就不禁鬱悶了,一千年這麼久,柏麟做了多少卑劣之事啊,天帝早幹嘛去了?
但是看完結局,昕玥卻生出了疑問,天帝既然有這般本領,為何要讓這場仇怨結上千年?
為何不阻止柏麟當年的荒唐和無恥之舉和後來停不下來地坑害戰神的那些事呢?
作為九重天的最高領導者對如此驚天大案竟然都能視而不見?
在千年前,天帝知道柏麟肢解羅喉計都重塑戰神之事嗎?
從他能平靜地對柏麟陳述他的過往可以看出他是一早就知道的。
他不管不顧也許是因為事實的結果對他來說並無壞處。
天帝作為九重天最高統治者,就像一個公司的董事長,而柏麟是執行長。
董事長不需要親力親為,只需要把思想主旨傳達給執行官,然後喝著茶品著月來靜待結果就行。
天帝也許並沒有授意柏麟去肢解羅喉計都重塑戰神,但是柏麟利用戰神幹掉修羅族,對天界來說至少換來千年的平靜(天帝才得以在崑崙山下棋賞花、閒庭信步)。
壞事都柏麟去做了,天帝要麼當個局外人,要麼當個老好人。
有時候,他只想當個局外人。
比如柏麟做的那些事,不管他有沒有違背天規或者道義,殺人改命,私自下凡,幹預凡人命數等等,既不規勸也不問責。
當魔煞星殺到天庭的時候,天帝還對前來懇求他去救場的「多管閒事者」說,這是柏麟種下的因,我不便幹預結果。
沒想到遇到個性子急的玲瓏,把話說得很直,天帝的臉不好擱,只能不情不願地去了。
有時候,他又像是個老好人。
比如對知道自己被柏麟坑害和利用的戰神反抗遭到天誅時,他又像是起了惻隱之心,讓戰神去凡間歷劫九生九世化解戾氣,以此取代坐牢等懲罰,還批准自己的兒子去陪同。
又比如,來到天庭的是非現場,他明明白白地指出了柏麟的過錯,對羅喉計都表示了同情和慰問,同時還準許羅喉計都自己選擇要做什麼,甚至打翻鴻蒙也無所謂,一副肚裡能撐航空母艦的樣子。
每個人都能在他引導下,終得其所,皆大歡喜。
這款天帝怎麼看都像佛祖啊。
也或者像某些故事裡的太上皇,什麼都不做,但是所有的事情都在他的意願下按期按步發展。
深不可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