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細雨絲竹
音頻內容感謝時拾史事責編修斯贊助!(本條感謝來自作者細雨絲竹)
災禍往往是在你認為一切順利、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突然發生的。——不知你是否有過這種體驗?反正唐朝人張逖是一定有的。
張逖是衛州板橋旅店的店主。貞觀年間的某一天,對於他來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日子,送走回娘家探親的妻子,獨自打理業務,應付熙來攘往的各路客人,忙碌而平淡,一如平常。當天黃昏,幾個日常給旅店供應糧油蔬菜和柴火的鄉親來送貨,張逖正在跟他們交談,三名陌生的男子前來投宿。他們說話是外地口音,腰挎橫刀,身穿戎裝,自稱是皇帝身邊的禁軍衛官,出差路過衛州,領隊名叫&34;。
當天客人很多,張逖人困馬乏,安頓好楊正一行的住宿,眼看店裡的客人們陸續回各自臥房就寢,太平無事,他也閂好旅店大門,放心地回臥房睡覺去了。古人早睡早起,沒什麼好奇怪的。只是誰也想不到,張逖這一睡,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
次日天亮,有住店的客人要結帳,新的客人要入住,也有親戚朋友找張逖商量事情。然而張逖遲遲沒有現身,已經超過他正常的上班時間。人們去他的房間敲門,發現房門虛掩。更可怕的是,把門開大一點,一股濃烈的血腥氣撲鼻而來,味道聞起來還挺新鮮的。人們驚訝地看見張逖躺在房間地上,血肉模糊,紋絲不動,叫他也不答應,緊急請醫生來救治,但張逖已經斷氣。
衙司安排仵作驗屍,派胥吏調查走訪,查明以下三個事實:
1、 張逖的致死原因是刀傷,說明兇手有刀,是持刀行兇。
可是搜遍旅店內外,都找不到兇器。旅店的刀具沒有丟失,也沒有出現異常的痕跡,表明兇器是兇手自己帶來的,作案後,兇手把兇器帶走了。
2、 張逖的死亡時間在他昨晚回房睡覺到今天早晨別人發現屍體之間,這一點不需要驗屍都能確認。而在今早天亮以後,來自店裡店外的目擊證人不少,都沒有看到有可疑人員離開旅店,說明兇手應該是昨晚住在旅店的人,或者是昨晚潛入旅店作案。不管是哪一種,兇手最大可能是在天亮之前離開旅店的,這也符合兇手盡力隱藏行蹤的心理。
3、 張逖死在地上,而不是床上,衣服也穿得比較整齊,沒有搏鬥痕跡,房間門窗沒有外人強行闖入的跡象,表明他不是在睡眠中遇害,而是在清醒狀態下遭到突襲,猝不及防,來不及呼救就失去喊叫的力氣,直到死亡。那是在什麼情境下會呈現這種狀況?
4、 通常情況下,張逖晚上睡覺前會閂好旅店大門和自己的房門,店裡的住客如果夜間有事找他們夫妻,需敲門呼喚。但在今早發現屍體時,張逖的房門及旅店的大門並沒有閂住,也沒有出現人為的損壞。也就是說,兇手進入旅店時,大門是敞開的,或者有人給他開門。
兇手作案後逃跑,應該是自行開門,由於張逖已死,自然沒有人給他閂門,關鍵問題在於:兇手作案之前是怎樣進入旅店及張逖的房間的?
綜合上述因素進行分析,衙司得出兩種可能:
一、兇手是昨晚住在旅店內部的人,在張逖回房之前悄悄進入張逖的房間潛伏。張逖一進房間,兇手趁其不備,立即動手,趕在天亮以前攜帶作案刀具離開旅店。
二、兇手是張逖的熟人,找藉口約他見面。張逖打開房門和旅店大門,迎接兇手入室,不料遇害。隨後,兇手連夜攜刀逃走。
衙司圍繞&34;、&34;等要素排查嫌疑人,將楊正等三名禁軍衛官納入調查名單。說來也巧,旅店裡還就找不到這三個人了。胥吏追出去一段路,才把這三個人攔截住。
楊正等三人說,他們急著趕路,五更天(凌晨3:00—5:00之間)取下旅店大門的門閂走了,昨天住店時也跟張逖說過,張逖同意他們啟程時自行開啟店門,不必叫他。因此,楊正一行出門就沒有去驚動張逖,不想他竟然遇害了。
這番說辭表面上沒什麼大問題,然而接下來檢驗他們攜帶的三把橫刀,有了重大突破——仵作在其中兩把刀的刀刃上驗出血跡!
楊正等人被捕。儘管他們是皇帝身邊的禁軍,但在貞觀年間,就連王公貴族、皇親國戚都很低調,不敢欺負平民百姓,叫作&34;,何況幾個禁軍呢?衛州當地的衙司對嫌疑人一點也不客氣,使出古代衙門辦案常用的手段——嚴刑拷打,楊正等三人扛不住,只好承認殺害張逖。按照程序,死刑判決上奏唐太宗李世民核准。
李世民感到案情存疑,可是具體有哪些問題呢?一時又說不清,便問皇后長孫氏:&34;
長孫皇后將案卷翻閱一遍,微微一笑,輕言細語地說:&39;動機&34;
李世民問:&34;
&39;鄉親&34;長孫皇后柳眉輕挑,略微提高了音量,&34;
&34;李世民指出一個問題,&34;
&34;長孫皇后恢復了平緩的語氣,輕輕搖頭:&34;
於是,蔣常奉詔來到衛州,重新調查張逖命案。
蔣常一連三天召集板橋旅店周邊15歲以上的居民到州衙談話,又很快將他們放出,只留一名80多歲的老婦人,煞有介事地問她一些不痛不癢的問題,聊到下午再放她回去。蔣常每天送老婦人出門之後,都派遣胥吏盯梢,只要有人找老婦人搭訕,就作好記錄。結果發現,三天內有同一名男子向老太太打聽:&34;
經查證,這個男子是平時為板橋旅店供應日用品的&34;之一,與張逖夫妻往來密切。楊正一行三人住進旅店時,正在和張逖交談的幾個供貨者之中就包括該男子。第二天早晨,他再次現身旅店,聲稱自己來找張逖商議下一階段物資供應事宜。而楊正等三人的同僚、親友紛紛證實,他們三人平時就有睡覺不閂門的習慣。
蔣常將旅店附近三百多位居民召集起來,當眾從人群裡喊出那個男子,公開質問他種種可疑之處。在蔣常強有力的攻勢之下,男子終於交代:他和張逖的妻子是婚外戀情人,一直想除掉張逖這個障礙,恰好碰到楊正一行來張家旅店投宿,便藉機作案,順手讓楊正等人背鍋。他供述的作案手段、過程與長孫皇后推測的基本一致。
真相水落石出,唐太宗李世民賜蔣常二百匹絹,晉升他為御史。——古代案件記載簡單粗糙,邏輯不清,本篇很多細節都是作者細雨絲竹(又名:淺樽酌海)演繹補充的,更精彩、更豐富的故事還請看作者以&34;筆名創作的唐代背景小說《神探王妃》1-2冊!
這是一本被青春嬌俏的顏值耽誤的唐朝歷史背景推理小說——乘風破浪的姐姐長孫瑾琋再探奇案!洛陽宮血案、無名女屍、冰窟裸屍、鯷魚毒……10個離奇案件,10個燒腦故事,觀劇式閱讀體驗!講述長孫皇后在皇權、男權、夫權至上的社會裡,不墮風骨也不自負嬌矜,在各色人物風雲際會、環環相扣的案件中一點點展露她的女性魅力,實現家國天下的理想。
一邊講述李世民與長孫皇后在驚悚、懸疑、權謀、鬥爭之間的愛恨情仇,濟世安民的奮鬥歷程,一邊帶你領略唐朝物件、服飾禮儀、生活風俗等頗有考究的大唐人民生活盛景!
第二冊現有上新特價哦!
參考資料:五代和凝《疑獄集》等。
作者簡介:細雨絲竹,又名淺樽酌海,著名歷史新媒體&34;人氣作者,南京大學法學院畢業,金融從業者,文史控、推理迷、言情痴、考據癖。以淺樽酌海筆名創作的長篇小說《神探王妃》第1-2冊已出版,長篇歷史小說體傳記《魚玄機》已籤約出版。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讚賞一下表達支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