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人生下半場,不必討好任何人

2020-09-04 仙子影視混剪

最近,熱播劇《三十而已》終於迎來了大結局,劇中的三位女主角也都掀起熱議。

其中,最吸引與感動我的,不是聰慧大氣的顧佳,也不是獨立堅強的王漫妮,而是一個在所有人看來,一個性格非常好,平凡而又普通的鐘曉芹。

因為在她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我們自己:

職場上,她是辦公室裡的打雜小妹,幫同事磨咖啡,買東西,從來不會說一個「不」字。

生活中,她沒有自己的意見,即便是發現自己懷孕,關於要不要這個孩子也是聽老公的。

這種不懂拒絕、與人為善的老好人性格,儘管讓她收穫了一些好人緣,卻沒有讓她的生活變得更好。

直到孩子沒了,朋友的一句話——一個不知道拒絕的人,所有的接受都是廉價的,才猛然點醒了她。 她學著拒絕那些不屬於自己的工作,也果斷和不在乎自己的丈夫離了婚,開啟了全新的生活。 不再討好別人後,她逐漸活出了自我。

1

懂得拒絕,恰是最好的尊重


鍾曉芹明明只是上班,但由於她不懂得拒絕,又是磨咖啡,又是買東西,活脫脫成為了公司的「保姆」。

「說一個不,地球會爆炸嗎?」

如果不是鍾曉陽的這句話,鍾曉芹還不知道要做多久的好人。

鍾曉芹的傻白甜行徑,其實也是今天許多人的寫照:

因為想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所以對各種各樣的請求都來者不拒。

當接受成為了自然,你所做的一切都會成為分內之事,甚至無條件地保持善良與接受,總是太在乎別人的看法,從而逐漸失掉自我。

終於,我們溫暖了別人,卻累死了自己。

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在孔子看來,狂和狷作為對立的兩個品質,但是他們積極進取、敢作敢為,以及有所不為的精神品質依然值得學習。

後來,孟子又在此基礎上做了延伸,他說:「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人生在世,做事要有底線和原則,有些事要不為,也就是學會拒絕,學會取捨,選擇重要的事情去做。

畢竟,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只有放棄一些事情不做,才能在別的一些事情上做出成績。

在劇中,鍾曉芹正是因為不懂得「有所不為」,不會拒絕,所以才會淪為雜工,但是在職位上卻一直原地踏步,沒有進展。

你不可能什麼都想得到而又什麼都不想失去,你也無法讓所有人都滿意。你必須學會選擇,懂得拒絕。

2

別人的看法,並不是那麼重要


有時候我們之所以很難說出一個「不」字,就是因為我們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賈伯斯曾說:「你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為別人而活。不要被教條所限,不要活在別人的觀念裡。更不要讓別人的意見左右自己內心的聲音。」

生活是自己的,不必過給別人看,更不必過分在意別人的看法,因為有時候別人的看法,並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重要。

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主人公突然有一天心血來潮剪掉了自己留了十多年的長髮,在他看來這絕對是一次大膽嘗試。心裡也開始腦補,周一去了公司,會被所有同事圍觀。

實際上,當他去了公司後,所有人依舊忙於工作,沒有一個人提起他的新髮型。稍微有點有點反應的,都只是說:「你今天看著有點不一樣。」

那時候,他才知道自己的無端顧慮有多麼幼稚。但有的人就是永遠活在別人的認知裡,毫不自知。

楊絳先生在百歲生日時,曾寫下這樣的感言:

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不要讓別人的看法,左右了你的心情。

自己的人生只有自己可以主宰,我們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待而活著的。


3

不要人云亦云,做真實的自己

在《三十而已》中,鍾曉芹之所以一直不敢拒絕他人,除了她太過注重別人的看法之外,還源於她缺失主見,缺少自己的判斷力,也不敢將內心的真實想法表露出來。

媽媽說該戀愛了結婚了,她照做;老公說婚後五年不要孩子,結果意外懷孕,覺得老公不會要。

她總是習慣性地以別人的喜好要求自己的行為,而從不去想自己要什麼,也不去爭取。

在《論語》中記載了這樣一段對話:

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在孔子看來,子貢提出的「鄉人皆好之」和「鄉人皆惡之」的這兩種觀點都有失偏頗,我們並不能因為別人說好就認為他好,也不能別人說不好,也就急於否認。

我們不必去討好所有的人,也無法做到讓所有人滿意。

真正的朋友是久處不厭,從來無需刻意的討好。

《奇葩大會》中,蔣方舟說,「真正能夠欣賞到你的人,永遠欣賞的是你驕傲的樣子,而不是你故作謙卑呵故作討喜的樣子。」

生活是自己的,隨波逐流,只會讓你活成別人的模樣。

別人有別人的看法,而你有你的活法。

人一定要把評判標準握在自己的手中,去做自己認為對的事。

我們生來這個世界,是為了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而不是更好的別人。

人生下半場,願我們,都能做真正的自己。

相關焦點

  • 人生下半場,拼的是一技之長
    故事蘊含的道理很簡單:人生總應該有一樣拿得出手的一技之長,沒有一技之長,如何安身立命、生活無憂?網友鍾錦惠說得好:「有生之年,擁有一技之長是非常重要的。它進可攻,退可守,既可成為生活的依靠,也可以愉悅身心,豐富生活的內容,讓生命不再單調。」人生下半場,拼的是一技之長。擁有一技之長,才能生活得更有體面,更有安全感。
  • 《怪你過分美麗》人生下半場,拼的是這三點
    人生的下半場拼就是這三點:,沒有誰的人生能夠完美。但你的人生是快樂幸福多一點,還是痛苦悲傷多一點,則完全取決於你自己看待事物的角度。就像劇中的主人公莫向晚與莫北的關係,是成為仇人還是戀人,也完全在於她的選擇。
  • 《人間失格》:生而為人,不必抱歉
    隨著網易雲音樂向著「網抑雲」的轉變,許許多多飽含抑鬱情緒的句子諸如「年輕時我想變成任何人,除了我自己」、「你那麼孤獨,卻說一個人真好」開始充斥在「雲村」之中,其中「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更是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充斥著我們的社交圈子。這句話像李誕當年的一句「人間不值得」一樣火遍全網,網友們更是以更僕難數的方式對這句話進行調侃,但卻沒有幾個人知道這句話出現的背景。
  • 《三十而已》:扒一扒鍾曉芹的「躺贏」人生
    《三十而已》大結局,鍾曉芹成為最後的贏家。復婚後,陳嶼對她很好,她的小說又讓她賺了錢,她還懷孕了。可以說她想要的東西都有了。相比顧佳支離破碎的家,王漫妮的一無所有出國讀書,鍾曉芹的結果最讓人羨慕。1、鍾曉芹,躺贏的人生《三十而已》開始的劇情裡,鍾曉芹似乎是過得最不好的那一個。工作多年,依然是個「便利貼女孩」,幹著辦公室最底層的工作,誰都使喚她。
  • 照進現實的《三十而已》,過分扎心
    導言30歲以後,人生的下半場,生活的真相正向我們徐徐展開。最近,《三十而已》大火,劇中三個即將30歲的女人,正在面臨各自人生的重大轉折。顧佳是我們羨慕的「人生贏家」,親手把老公從煙花編程師打造成了「許總」,把自己打造成了全職太太,可完美的婚姻卻突然遭遇了第三者危機;王曼妮是三十歲還未婚的「剩女」,有顏值,有腦子,她深信自己值得更好的男人,可當「好男人」真的出現時,她卻突然迷茫了;鍾曉芹是標準化的大多數,在該結婚的時候通過相親結了婚,有一份普通又安穩的工作,可相敬如賓的婚姻卻逐漸難以維持下去。
  • 《三十而已》,一部活生生的人生教科書
    《三十而已》,是一部活生生的人生教科書,各色各樣的人在裡面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有著不同的領悟和感悟。雖然結局不如大家期望的那樣「爽」,但這些都無法否認這是一部優質劇、良心劇。如果女人在婚姻裡,總是要顧及滿足男人的面子、尊嚴,去扮演一個討好男人的角色,那麼,幹嘛要結婚呢?比你一個人活得自在快樂嗎?太喜歡顧佳這個角色了,她是有血有肉的,她能力很強,但不是純女權主義者。她愛她兒子,許子言是她唯一的底線。她對她父親,雖曾有隔閡,但愛得很深。她對事業,堅定自信、果斷、堅持、執著。她對閨蜜,有情有義,永遠是其堅強的後盾。
  • 《三十而已》大結局顧佳離婚獨自美麗:當媽,是一場修行
    麗麗追的《三十而已》最近到了大結局,劇中我最喜愛的角色是顧佳。作為一名30歲的美麗女性,顧佳是很多人眼中的人生贏家。她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全職太太」,她高學歷、高能力,雙商在線,她獨立、果敢、有主見,她面對問題能夠冷靜從容地應對,她溫柔賢惠,也能屈能伸。
  • 三十而已:許幻山後來的渣都是顧佳寵出來的,女人不必大包大攬
    最近迷上了江疏影、毛曉彤還有童謠聯袂主演的都市情感大劇《三十而已》,劇中的很多場景讓我們這些奔四的八零後非常有共鳴感,要麼有極度的舒適感,要麼有極度的難受之感。比如顧佳看到兒子被校園霸凌,作為媽媽暴打施暴者,整個過程簡單粗暴,但是給人極度的舒適感,如果你開著彈幕,你就會看到「卿本女子,為母則剛」,這對於很多八零後媽媽深有感觸。
  • 《三十而已》揭露人生真理:30歲,要接得住,放得下
    文/豆小貓文章為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最近電視劇《三十而已》熱播,好評如潮。《三十而已》中的顧佳畢業於985院校,是一位優秀的賢內助,她鼓勵老公許幻山自主創業,她在身後全力支持老公的事業,成為優雅的全職太太。
  • 村田沙耶香《人間便利店》:人生苦短,你要快樂,不必「正常」
    這就是我們生活著的人間,人們似乎最擅長用自己的思想左右別人的人生。因而出現了一些人,為了讓自己與這世界「合群」,為了證明自己並非「異類」,在生活中,漸漸迷失自我,活成別人喜歡的樣子,令自己也煩惱無比。古倉惠子的人物形象塑造,極具代表意義,也通過古倉惠子本身的經歷和生活方式,告訴我們,不必介意別人的眼神,活出真實自我才是最好的人生。
  • 《三十而已》大結局:這不是人生,這是幻想
    是否覺得人生迷茫找不到前進的方向?顧佳:公司資金鍊斷裂,房子被抵,身負重債,她也曾懊惱焦慮蹲在豪宅角落裡痛哭流涕。然而,人生出現了轉機,她發現男人根本靠不住。然而,她的人生也出現了轉機,結實富豪渣男妄圖轉正失敗後,打通任督二脈,人生處處有貴人,最後公費留學、海外鍍金,走上人生巔峰!鍾曉芹:佛系小職員,人生渾渾噩噩沒有前進的方向。
  • 三十而已,你的人生不該被隨便定義
    最後,她們終於找到彼此,相互支撐著改寫被隱藏的人生,相互鼓勵著用雙手創造機會,能為自己挺身而出。《隱形的女人》劇照(劇版《我的隱藏人生》)就像最近的熱播劇集《三十而已》中,三位女主角其實都不完美我想如果可以,女性有千百種各自不同的形態和人生,如果可以,標籤不該是束縛她們的枷鎖,打破桎梏,才能打破隱藏的人生。
  • 《三十而已》大結局:王漫妮的傲慢逆襲人生,真越來越讓人意難平
    我已經把《三十而已》大結局的劇情看了3遍,從中發現了很多疑惑不解的地方。但是,大家忽略了一個細節部分,這部電視劇的名字叫《三十而已》,就像劇中顧佳和鍾曉芹的大結局一樣,是能夠給30歲的所有女人樹立一個榜樣的,能夠給女性朋友們帶來一些勇氣與力量的。
  • 《三十而已》,成長,是人生中不得不過的坎,沒有退路
    熱播劇《三十而已》裡,鍾小芹,陳嶼,許幻山,都是在經歷了生活和事業的打擊,經受了挫折之後,才明白了周圍人早就看到了的問題,才不得不成長。他拒絕為了資金討好客戶,寧可公司沒活幹,也堅守清高。他熱愛藍色煙花,無視安全隱患,不聽顧佳的全部銷毀藍色煙花的話,自作主張留下了部分藍色煙花,最後導致了爆炸,造成人員傷亡,自己入獄。還因為和林有有都喜歡藍色煙花,他出軌了林有有,導致了離婚。執著追求理想也無法替代成長,無法阻止任性帶來的挫折。
  • 《三十而已》:一場販賣女性獨立標籤的騙局
    今天《三十而已》正式大結局,心急的我早早跑去看了《三十而已》的超前點映!結果,氣得我失眠到天明!更絕的是,顧佳還以過來人身份,苦口婆心地勸林有有去過新的人生。2.女性本不必完美 《三十而已》讓全國觀眾意難平的原因,實則是都市三女郎的結局,本可以不必如此庸碌,應當更瀟灑一些。
  • 《三十而已》顧佳們,女人的底氣和人生
    《三十而已》熱播,以顧佳為代表的一群女性,向人們展示了她們精彩的人生。即便為了一個包,或許這個包並不是她想要的,只是生活的一個道具,但為了人生這場戲更精彩,她也會不辭餘力去得到。生活中每個人給自己的定位不一樣,有人全身心為家庭付出,助老公事業有成,孩子學業優秀,有個美好的未來,這個女人的價值也體現了出來。有人選擇在職場拼殺,同樣也兼顧了孩子和家庭,她把自己的價值最大化。
  • 小說:原來還有下半場
    還有下半場嗎?」趙明好奇地問道。馬志明貼著趙明的耳邊,說道:「小費我幫你給你,等會兒我們換個好玩兒的地方。」戴眼鏡的趙總和王總是自己掏錢給的小費,只有趙明沒有自己給小費,因為馬志明幫趙明給過了。趙明以為馬志明他們來七號公館玩兒,最終會帶女孩子出街或者包夜,結果卻不是這樣子的。原來夜總會只是熱身的地方,真正的節目還在其他的地方。
  • 《三十而已》和《親愛的自己》撞款?後者才是慘痛的現實。
    《三十而已》在網上熱播,引發了一波追劇狂歡,各種搞笑梗不斷,陳養魚,許放炮等角色紛紛出圈。緊接其後播出的《親愛的自己》與《三十而已》多處情節相似,觀眾卻說看得太憋屈了,沒有爽點。你有沒有為了職位的晉升討好上司,阿諛奉承的在上司身旁打轉。每一個人都是張芝芝,少有人是顧佳。劇中張芝芝發現劉洋出軌,去問責劉洋和小三,卻反被劉洋扇耳光。
  • 《三十而已》完美妻子顧佳的「七宗罪」
    《三十而已》落下帷幕,結局卻不盡如人意。劇中的完美妻子顧佳,婚姻卻以悲劇收場,確實令人意難平。在第一集裡,顧佳因為想讓兒子讀好的幼兒園,就不惜換了一所新房子;為了一個進幼兒園的名額,不惜卑微地討好王太太;為了擠進太太圈,顧佳在家庭經濟緊張的情況下,還花了一輛低配車的錢去買了一個限量版包包......這一切對崇尚自由、想讓兒子順其自然長大的許幻山而言,是一種巨大的壓力。
  • 三十而已揭示生活真相:寧當作女婆,不當全能妻
    文/喬沐影 圖/網絡三十而已熱播,一開場顧佳就獲贊無數,「全能女王」,「完美人妻」。而鍾曉芹卻是那個長期遭遇老公冷暴力的小可憐。非要作死,讓顧佳受他所累,費力不討好,被人說三道四。說良心話,在整個劇中,顧佳為家人為朋友,都無可挑剔。但真心心疼她的只有她爸老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