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都是庶女嫁高門,墨蘭比明蘭差的不只一點點

2020-11-06 黃小媚

知否中,墨蘭和明蘭都是庶女。本來在嫡庶等級十分森嚴的年代,以她們庶女的身份是找不到什麼好人家的。但最後兩人都嫁進了高門中,可以說各有能耐了。但是兩姐妹在婚後的生活卻天壤之別,讓人唏噓。

墨蘭為了攏住丈夫的心,拼命給丈夫房間塞小妾,可即便這樣子還沒能攏住丈夫的心。婆婆不待見她,丈夫不喜歡她,最後活成一個只會與小妾相鬥的怨婦。

明蘭相反,她從不會主動給丈夫納妾。好不容易有一回給給丈夫塞了個小妾,結果人家不僅不領情,還滿腹委屈說她不愛自己。她雖是庶女高嫁,在夫家卻沒人敢輕視她。

兩人遭遇不同,當然是有原因的。


圖片來源網絡


1

兩人自我認知不同導致擇偶標準差異大。墨蘭從小生活質量堪比嫡女,優越感十足。她常常敢與嫡女如蘭爭長短。在擇偶方面,也從不肯低就。盛老爹打算給她找個家境不錯的舉人做夫婿。但墨蘭一聽這條件就覺得辱沒自己,她認為以自己的樣貌才學和家世,應該找個更高門楣的才對。

比如小公爺這樣家世的人。

她想進國公府的想法在旁人眼中如同一個笑話,可她卻覺得十分正常。因為她母親林小娘從小就給她灌輸了這樣的想法:只要男人心裡有她,門戶地位根本不是問題。

她對林小娘這樣的說辭是認同的。因為她爹就是這樣的人啊。林小娘只是個妾,只因得到她爹的心,日子過得比大娘子還威風。所以她從來不覺得自己配不上小公爺。她認為只要小公爺對她有好感,什麼家世門楣都不是問題。

可惜不是每個人都是盛老爹,也不是每個主母都是王大娘子,任由妾室獨大。

小公爺的母親郡主娘娘是個對家世背景簡直重視到了極致的人。她眼中的盛家雖是清貴人家,但是與他們國公府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這才有了認盛家幾個女兒當義女的事情,意在讓他們不要妄攀高枝。

這點明蘭就看得很清楚。她擇偶標準是很清晰的:家世不要太富貴,兩個人能同心同德便好。當小公爺說喜歡她時,她雖有歡喜,但更多的是對門第方面的擔憂。她十分有自知之明,認為那樣的高門並不適合自己。但她也不妄自菲薄,不能嫁給小公爺不表示自己差,遠離是讓自己不受傷害。她選擇顧庭燁也是多方考量過的,顧庭燁重視她的清譽同時也尊重她的想法,他的為人是符合明蘭的擇偶標準的。

一個人對自己有清醒認知的人是不容易在人生重要的選擇上出現重大失誤的。

墨蘭選擇梁晗,從來不管梁晗是一個怎麼樣的男人。她要的只是對方的家世背景而已,只要對方喜歡她而已。

但是一個男人對一個女人的喜歡本來就有深層和淺薄之分。無疑,梁晗對墨蘭就是淺層喜歡。不然不會明知婚前私通是大罪還敢跟墨蘭在一起。梁晗對墨蘭的喜歡只是新鮮而已,不會長久的。


圖片來源網絡


2

管理下人能力懸殊很大。墨蘭和明蘭都是有手段的人,她們管理下人也各有方法。墨蘭對自己身邊的人是威逼利誘,沒有用真心。

在她眼裡,婢女就是婢女,一切要以她的需求為主,從不管婢女的需要。但是即便是個下人也是人啊,是人就有自己的想法。婢女一般到了年齡是可以求恩典走的,但是墨蘭從來沒考慮她們的意願,才讓身邊的婢女生了怨恨心,最後報複式的做了梁晗的妾,簡直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並且因為婢女的反撲,她嫁給梁晗的初心也被發現了,最後讓梁晗懷疑她對自己的用心,導致失寵。

比起明蘭對待下人的方法,墨蘭真該好好學一學。明蘭從不苛待下人,反而待自己的侍女如同家人。

墨蘭用利來管人,明蘭用情來動人。

丹橘成婚,她不僅還了她自由身,還給了很豐厚的嫁妝,把丹橘感動得哭了。小桃有了身孕還想呆在明蘭身邊服侍,足見明蘭確實待下人很好。

真心換真心,墨蘭一味只想著自己,最後反被身邊人所傷,沒有一個可信之人。對一個大娘子來說,實在可悲得很。

明蘭一心為身邊人打算,最後得到一片忠心。府裡的大小事務大家都盡心盡力去做好,所以在府中,她是很受下人擁護的。明蘭管理的家,妾室安靜,下人衷心。


圖片來源網絡

3

眼界格局不同。墨蘭最開始時是很得梁喜歡的,不管是她的個人才華還是表現的大度都讓梁晗十分受用。

但男人絕不可能只停留在後宅中,建功立業才能體現一個男人的價值。梁晗母親最開始不願選墨蘭也是覺得她上不得大臺面,日後對兒子未必有助益。

墨蘭一心放在爭寵之上,從來不在正途上力勸梁晗,最後梁晗仕途渺茫雖然是他自己不作為,但在某一程度上來說,墨蘭也有一定的責任。

畢竟她不是普通人家的妻子,她是高門大戶裡的主子。本身就有幫扶夫君的責任和義務。丈夫在仕途上有望了,她才有指望。

如果她把眼光放得長遠些,知道自己大娘子的地位不會被動搖,只要自己能夠規勸梁晗把心思放在建功立業上,相信她的婆婆也會看重她,梁晗也不會輕視她。

明蘭就不同了。她不僅把府裡管得十分妥帖,還幫顧庭燁解決了不少官場上的事情。鄒小娘與張大娘子起了大矛盾,她自告奮勇前去調解。事情解決後,太后都誇她是顧庭燁的一大助力。

明蘭在大事上很有自己的見解和手段。所以皇后有什麼無法解決的事情時,首先會想到明蘭。如果說墨蘭的手段只會用在害人承寵上,那明蘭的手段就是用在家國之上。前者是為自己牟利,後者是為帝後排憂解難。

一個能讓自己如虎添翼的老婆,哪個男人不喜歡呢?


圖片來源網絡


4

墨蘭婚後生活過得不好,其實最大的原因是她從頭到尾都在依賴梁晗過日子,沒有自我。她與林小娘一樣都只願意做男人身邊的小女人。殊不知靠男人是多麼不靠譜,他愛你時,你是寶,他不愛你時,你就是草。

明蘭很早就明白這個道理。她把顧庭燁當東家一樣看待,東家待自己好當然最好,不待自己好,自己也有錢財傍身讓自己過上舒心生活。

依靠別人來愛自己,疼自己是不牢靠的,唯有自己對自己好才能讓自己過得好。


相關焦點

  • 《知否》同是庶女,墨蘭憑什麼看不起明蘭?
    《知否》同是庶女,墨蘭憑什麼看不起明蘭?看過《知否》的朋友都知道,在當時那個背景下門當戶對、嫡庶尊卑嚴重禁錮著當時人的思想,其實在封建時期,嫡出和庶出的區別的確很大,在《甄嬛傳》中,宜修皇后就是因為自己庶出的身份痛苦一生,在《知否》中康姨媽更是拿庶出的兒女不當人看,隨便送人,就因為她是正室大娘子,妾可買賣,說的好聽是家裡半個主人,說的不好聽妾就比奴婢地位高一點,而妾的孩子也是沒有辦法繼承家業,但在《知否》中,墨蘭和明蘭都是庶出的
  • 《知否》同是庶女,同是高嫁,為什麼康姨媽只和明蘭過不去?
    《知否》裡墨蘭和明蘭一樣都是庶女,都是高嫁。為什麼康姨媽卻偏偏看明蘭不順眼,還到處使絆子,最後弄到殺人的地步?1.墨蘭的母親比明蘭的母親有地位墨蘭雖然和明蘭都是庶女,但是墨蘭的母親林小娘在家裡的地位比明蘭的小娘要高很多。
  • 《知否》費盡心思擠入伯爵府的墨蘭,或許也懂得高嫁不一定幸福
    《知否》費盡心思擠入伯爵府的墨蘭,或許也懂得高嫁不一定幸福在《知否》一劇中門當戶對這幾個字貫穿了整部劇,通過整部劇我們也能知道,當時等級非常森嚴,那些高門大戶的人家是非常看不起小門小戶的。而在劇中有這樣的一個人,她費盡心思改變自己的地位,雖說身份不高,卻一心想要爬進伯爵府,讓大家都看得起她,殊不知伯爵府也不是那麼好進的,高嫁的她最後下場並不好,她便是墨蘭。
  • 知否:墨蘭和明蘭一樣都是盛家的庶女,她憑什麼看不起明蘭?
    在古代,正妻所生的嫡子嫡女與妾室所生的庶子庶女是有很大區別的,大家看似住在一起養在一處,實際上的歸宿卻是大不相同的,比如嫡子擁有繼承家業成為家主的資格,庶子卻只能分到一部分財產或者跟隨嫡子成為嫡子的助力;嫡女出嫁時都是為人原配正室,庶女則多為人妾室或者充當填房。
  • 《知否》中同樣是庶女出家,為何明蘭的高貴,墨蘭的清冷?
    《知否》可以堪比《甄嬛傳》一樣火的劇,其中的明蘭和墨蘭,都出生庶女,但是最後的嫁的人,婚後的生活卻是大不相同的。明蘭大婚的時候,可以說是十裡紅妝,鳳冠霞帔了,華貴珠玉滿頭,但是墨蘭大婚的時候,很冷清,就連婚服和鳳冠都簡簡單單的。
  • 《知否》:墨蘭,被爹媽坑慘的女兒
    所以奇葩如盛家,妾室過得比嫡妻風光、庶女過得比嫡女氣派。 只是,這疼愛帶來的反饋不是知足感恩,而是想入非非。 墨蘭到底是庶女,她卻時常自視高人一等,在嫡女華蘭如蘭面前不收斂,在同是庶女的明蘭面前也常常是拿下巴尖看人。
  • 《知否》中,明蘭和墨蘭都是庶女,為什麼如蘭只是不喜墨蘭?
    《知否》中,明蘭和墨蘭都是庶女,為什麼如蘭只是不喜墨蘭?《知否》中如蘭是一個心思單純,大大咧咧的人,人生所求也不多,作為盛家嫡女,她對兩個庶女姐妹的感情完全不一樣,她喜歡和六妹妹明蘭親近,但明顯討厭四姐姐墨蘭,明蘭和墨蘭都是庶女,那為何如蘭對她們的態度不一樣呢?
  • 《知否》盛家四姐妹大多高嫁,最幸福的卻是低嫁的她
    《知否》盛家四姐妹大多高嫁,最幸福的卻是低嫁的她《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前幾年一部非常火爆的宅鬥劇,這部劇主要圍繞的便是盛家展開的,盛家小女盛明蘭在盛家小心翼翼努力生存,最終獲得了屬於自己的幸福。在盛家有四個女兒,她們大多嫁的比較好,三個高嫁公侯伯爵府,但要說這四姐妹裡最幸福的一個,個人覺得還是盛家五女盛如蘭。
  • 《知否》盛家三代都是高娶,女兒高嫁,為何盛家能成最大贏家呢?
    從劇中可以看出盛家的三代都是高娶,而女兒也均以高嫁為主,為何盛家能夠成為最大贏家呢?身為候門貴女,她有著獨到的眼光,無論是親自培養出來的盛紘還是明蘭,都各有所長,極其聰慧。家中的很多事,她都心知肚明,但看破不說破,維持著一種很好的平衡。她是一個極其開明的人,盛家本身就辦著學堂,所以這對於人脈的積累極具好處,而對於盛家的女子來說,她鼓勵女子讀書,不讀書是短見,歷代歷朝,世家大族的女子都飽讀詩書禮儀,女子讀書無用論在盛老太太這裡完全是騙人的。
  • 《知否》吳大娘子曾經是喜歡墨蘭的,只可惜被墨蘭一步步毀了
    《知否》吳大娘子曾經是喜歡墨蘭的,只可惜被墨蘭一步步毀了吳大娘子是《知否》裡一個特殊的存在,她心直口快,是夫人們中人盡皆知的存在,同時她的身份也是非常高貴的,她是伯爵府梁家的正室大娘子,妥妥的上流人家,不過和其他夫人不同的是,她沒有太多的門第之見,更不會看不起小門小戶的庶女,否則她也不會提出讓自己嫡出的兒子求娶明蘭了,但其實吳大娘子一開始在盛家看上的並非明蘭,而是墨蘭,不過第一面的好印象終歸是被墨蘭自己毀了
  • 《知否》墨蘭:嫁到豪門就會幸福?6個心理缺陷,餘生註定慘澹
    可惜的是,這些真相,是墨蘭嫁到伯爵府之後才發覺的,為時晚矣。​第四,和明蘭攀比,急於求成。墨蘭因為父母寵愛,時常忘記自己庶女身份,常與嫡女如蘭爭風頭,更欺負明蘭。無論是墨蘭還是林小娘,都不能允許明蘭比墨蘭嫁得好。吳大娘子對明蘭很熱情,又送她許多東西,明蘭很快得知吳大娘子用心,她並不想嫁到梁家,卻故意在墨蘭面前假裝和吳大娘子很熱絡。
  • 《知否》大結局,墨蘭:一手好牌打爛,強行洗白才符合生活的真諦
    《知否》作為一部熱播劇,口碑和人氣都不錯。初看第一遍,墨蘭真是跟她的小娘林噙霜如出一轍,讓人恨得牙痒痒,重溫一遍,卻又讓人覺得可憐。 墨蘭和明蘭一樣都是庶女,但是墨蘭顯然比明蘭要幸運的多。明明是受寵的掌上明珠,非要跟自家姐妹之間爭強鬥勝;明明是小小的官宦之女,非要心比天高嫁入高門;明明是尊貴的千金小姐,非要學勾欄瓦舍之流自輕自賤;明明是正牌的嫡妻娘子,非要做心狠手辣之事以致夫妻反目。就這樣,一手好牌,本該是人生贏家,偏是把婚姻當作跳板,最終反是害了自己。
  • 《知否》原著:墨蘭婚後過得不好,源於她聽信了林姨娘的兩句話
    若不是運氣好,跟對了主子,顧廷燁這輩子都等不到翻身之日了。:「若我有一份豐厚的嫁妝,誰人不好嫁?憑什麼我一輩子都要屈居人下?,嫡女是個可攻可守的位置,混好了攀龍附鳳都有可能。到最後,墨蘭雖然高嫁,但也仍然成了姐妹中過得最差的一個。
  • 知否原著:像盛明蘭一樣的庶女們,她們真實生活、婚姻經歷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可以說是一部庶女盛明蘭的成長、勵志的歷史故事,然而在原著裡,像盛明蘭和盛墨蘭這樣高嫁的庶女,畢竟是少數,原著裡還描寫了,好多和明蘭姐妹身份類似,同樣是官宦人家的庶女的婚姻遭遇,她們沒有明蘭和墨蘭這樣離奇的遭遇,她們更像是中國古代大多數庶女一樣,接受命運的安排
  • 看了《知否》原著才知道低嫁的柳氏比高嫁的墨蘭高明多了
    電視劇《知否》中墨蘭一個人來赴宴,盛老太太見了都開起了玩笑。好像所有事情都過去了,大家都原諒了墨蘭。其實,並沒有,這一切,只不過是面子罷了。墨蘭到底是盛家的姑娘,面子上總是要過去的。而原著中,墨蘭盛家後輩的反面教材。而她自己生了五個女兒,個個低嫁。
  • 《知否》:墨蘭婚後不如明蘭好理解,為什麼連低嫁的如蘭也比不過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的墨蘭,典型的一手好牌,打的稀爛。原本在那樣一個時代,庶女是沒有什麼好日子的,這一點從明蘭身上我們就可以看出。母親的身份低賤,孩子的地位也會隨之下降。都說母憑子貴,其實「子」又何嘗不是憑母貴呢?墨蘭因為林小娘受寵的緣故,從小錦衣玉食沒有吃過什麼苦。
  • 墨蘭與明蘭同是庶出,她憑何看不上明蘭?不僅僅是因為林噙霜
    因為她雖然是庶出,在家中卻把嫡女都踩在腳下,因為有一個受寵的生母,所以一直過著比嫡女還要尊貴的日子。嫡出的瞧不上庶出的還情有可原,但墨蘭一個庶出的女兒竟看不起與她同為庶出的明蘭,她到底憑什麼呢?,如蘭與他接近更多的是與墨蘭鬥氣,從未想過要嫁給他之類的,明蘭更是認清自己的身份,不敢越雷池半步,只有墨蘭一心還想著高嫁齊國公府,從未看清過自己的身份。
  • 《知否》墨蘭嫁的是權勢,梁晗娶的是美色!兩人產生分歧是必然
    在電視劇《知否》中,墨蘭與梁晗之間的分歧從一開始就能預見。墨蘭嫁給梁晗是明蘭早就挖好的坑,同時也是墨蘭和林噙霜為了滿足欲望而賭上一切的婚姻。歷經坎坷之後,墨蘭以為自己終於如願以償了,可結果卻發現這樁婚事遠沒有她想像的那般美好。
  • 《知否》:什麼樣的姑娘能嫁得好?
    郡主娘娘震怒,說明蘭不過是「五品小官家的庶女」,齊衡急忙說到連「一門五翰林」的海家都願意跟他們結親呢。 一門五翰林到底有多牛?有網友說到:你想想,一家五代全是清華北大博士後教授,你說牛不牛?簡單粗暴,大抵就是這麼個意思。 書香世家、滿門清貴,海家的門府自是一般人家高攀不起的。海朝雲高門貴女,自小得家中悉心教導,見識氣度自是不凡。
  • 知否:同是庶女嫁豪門,為何康姨母不坑害墨蘭,卻處處針對明蘭?
    同為庶女的墨蘭,也是嫁進了伯爵府飛上枝頭變鳳凰,為什麼康姨母卻不嫉妒她,反而處處針對明蘭,接近顧家主母,設計陷害明蘭。而梁晗對她也只是見色起意,對她並不是真心實意,因此在知道自己被墨蘭設計後,納了很多妾室,甚至連墨蘭的貼身丫鬟也不放過。即使作為伯爵府的正室夫人,卻毫無地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