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25年讀者的不斷提問和請求,瑪格麗特 艾特伍德的《使女故事》的完結篇《遺囑》終於向讀者交代了基利國是如何瓦解的。
基利國用武力在加拿大邊境開闢了一片新的國土,全稱叫基利共和國。基利國對外宣傳是一個井然有序,以崇高宗教信仰統治人民的國家形象。對內,基利國守衛森嚴,禁止筆墨,嚴禁思想交流,女人身披不同顏色的長袍以示不同等級。生育率極低的未來,使女的任務就是給基利國的長官們完成生育任務。詳聞請參見我在頭條發表過的
出生在長官凱爾家裡的安格尼斯從小以為她口中的爸爸媽媽就是她的親生父母,長官凱爾的妻子對她十分寵愛,好景不長,長官的妻子在安格尼斯還未成年時便病死了。緊接著繼母波拉便被娶進門。安格尼斯從傭人那裡得知自己是使女所生的孩子,她暗暗地想要查明誰是自己的生母。安格尼斯長到14歲時,被繼母安排她和一個喪妻無數的長官的婚姻,為了逃離這樁祖孫年齡級別的婚姻,安格尼斯在莉迪亞嬤嬤的暗示下成為了基利國嬤嬤培養計劃的候選人。在接受了幾年的讀寫培訓後她在檔案中驚訝地發現了自己的生母之謎。
女孩黛西成長在基利國邊境外,她的父母開了一家舊衣回收店。她從小叛逆,但卻勇敢善良。她不明白為什麼家裡沒有她的照片,也不明白基利國派發到店裡的傳單被她的母親照單全收。直到她14歲生日那天,她的父母死於汽車爆炸事故,黛西才明白自己的真實身份。原來黛西是基利國丟失的一個女嬰妮可。使女生下她後,九死一生地帶著妮可逃出了基利國。從此漫長的歲月中,基利國不惜代價地要找回這個女嬰。
莉迪亞嬤嬤在基利國成立以前是一名法官,被俘後的莉迪亞創立了基利國女性規範守則,她不動聲色地掌握了基利國所有的秘密,她向混進基利國的黛西和安格尼斯透露她們是同母異父的姐妹,在莉迪亞嬤嬤的幫助下黛西和安格尼斯逃離基利國,並向世人公開了這個國家的驚世騙局。
基利國使女猶如書封面上的使女形象,面目雖然被強制地掩蓋了,但她們的心就像兩隻打開的手臂一樣想要擁抱自由。基利國雖為男權國家,但作者卻刻畫了形形色色的女人在書中,她們中有勇敢的姐妹倆,狠毒的繼母波拉,死於難產的使女奧芙凱爾,愛慕虛榮的年輕女孩,不苟言笑的嬤嬤莉迪亞,出訪的珍珠使女和地位低下的女傭們。基利國中不同階級的女人們各懷心思,基利國樹立的宗教旗幟不過是一塊遮羞布而已。基利國的女人們之間的互鬥展現了人性的善與美,人心的險惡,愛慕虛榮,一筆筆骯髒的交易以及如影隨形的死亡。故事從兩個不同生活環境下長大並且性格迥異的女孩來敘述她們各自尋找生母的過程,「我的媽媽是誰」 —— 這是人類來自母體最無法丟棄的本能。基利國的瓦解不僅在於它的高壓政策和無孔不入的監控,是強硬地把母親和孩子分開,違背自然規律的結局。書中喪偶無數的長官一定借用了亨利八世的形象,我在讀到有關這個長官的情節時,一眼望穿了那個即將要嫁給他的女孩的命運。
作者要給等待了25年的讀者們一個交代,要展示基利國如何被瓦解的,有時瞬間瓦解不需要用武力來解決,作者選擇了用愛來結尾,如書中所說的:愛比死亡要強大。
《遺囑》是亞馬遜2019年度最佳書單之一,Goodreads上名列榜首的暢銷書。現年80歲的瑪格麗特 艾特伍德曾獲得加拿大文學獎的最高獎,這本書也摘得了2019年的布克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