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蘭雖然出身蒙古的珂裡葉特氏,但她的父母重男輕女,被原生家庭虐待,地位卑微,她本是寶親王府的一名繡娘,弘曆醉酒後闖入了她的房間才得以寵幸,原以為可以這樣改變自己的一生,但弘曆並沒有為此負責,為此海蘭受到眾人的嘲笑,受盡屈辱,這就是那個時代女子的悲哀,世態炎涼。
海蘭自那時起,心裡就已經有了陰影,即便後來進入皇宮,她內心深處對乾隆還是很懼怕的,後來無論乾隆對她多好,也溫暖不了她那顆被自己鎖住的心。在如懿的懇求下,弘曆才給了海蘭一個名分,如懿的做法,既保住了海蘭的清白,又減少了其他人對海蘭的嘲笑,也因此海蘭記住了如懿的恩情。
入宮之後,海蘭住在慧貴妃的鹹福宮,貴妃誣陷海蘭偷用紅羅炭,如果不是如懿不管不顧的相救,順勢把海蘭接到自己的宮裡照顧,海蘭會被羞辱致死。海蘭對如懿更是無原則的依戀,她把如懿當成自己唯一的依仗、追求和信仰,如懿的生死榮辱凌駕於一切,包括她自身的利益之上。
海蘭的這一生,全是為了一句姐姐而活,這種情感其實是偏執而不理智的,但是陰差陽錯,無可奈何。直到如懿被陷害進了冷宮,想給姐姐報平安的她被富察皇后羞辱說,就讓這大雨衝洗乾淨你這骯髒的心腸。她哭著去冷宮找如懿,如懿說不能再護著她,最終她終於爆發,因為她再也沒有人可以依靠了。
她是在苦難中掙扎過來的女子,那些經歷磨礪出了她強烈的求生欲和攻擊性,所以她狠起來,比任何一個人都要狠。從冷宮回來病了一場之後,開始梳妝打扮自己,面對富察皇后的羞辱,用蘆葦陷害了她的嫡子,這是海蘭第一次直接出手報仇。後來為了如懿的皇后之位,使計陷害純妃,使其皇子再無繼位的可能。在眾人面前發誓揭發金玉妍的罪行,還處置了凌雲徹。
海蘭心思細膩,心狠手辣,她的手段可以說是招招致命,為了不被再欺凌,重獲皇上的歡心,更是為了救如懿出冷宮,不惜拿肚子裡的孩子做賭注。海蘭的心性和之前大不相同,所以說環境塑造一個人。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就像她自己說的,我若一直這樣怕下去,別人還沒把我怎麼樣,我就把自己給逼死了。
海蘭懷五阿哥的時候被人換了藥,導致孩子過大難產,她拼了命才生下這唯一的指望。可是後來五阿哥被魏嬿婉下毒,傷口潰爛而死。魏嬿婉其實也是被推到風口浪尖的人,如果當時不是海蘭對純妃說她姿色出眾,會勾引皇上,純妃也不會打發她去了花房,那之後的種種也就不會發生,魏嬿婉也許會嫁給凌雲徹,平平安安的過一生。
百因必有果,海蘭最後也失去了自己的兒子,可或許她一開始沒有聽如懿的話,只是自生自滅而已,也不會有五阿哥這個兒子,連她自己也不能安然度日。
海蘭一生將姐姐叫成了執念,所做之事也全是為了如懿著想。她本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的原則,護姐姐周全。但是她害了無辜的孩子也引起不同的看法,有人覺得稚子無辜,有人覺得皇后是罪有應得。
我個人認為海蘭做法很正確,在後宮權利鬥爭中沒有誰可以置身事外,更何況是忍無可忍,無需再忍。是富察皇后先羞辱海蘭,海蘭就不能反抗嗎?這或許就是她和如懿的不同之處吧。如懿除了皇上的情意別無所求,而海蘭真真切切的明白地位比情意更重要,所以結局截然不同。可要去評判誰對誰錯,都是大同小異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