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各平臺熱播的《瞄準》,與其說它是一部以狙擊為題材的諜戰片,不如說它是一部以圍繞著楊之亮的離去而展開的榜樣片。在劇中,我們也看到了,楊之亮戴著一副眼鏡,表面充滿了書生的氣息,感慨激動的時候,他會作作詩歌或者盡情地朗誦,偶爾看著好像還有一股膽小懦弱的氣息,他內心善良,充滿著溫暖的陽光,心懷著民族大義。就這麼一個人,他表面上是愛國人士秦鶴年的貼身秘書,深得秦鶴年的信任及喜愛,而實際上,他是共產黨地下情報員,代號燈塔,他是為了保護秦鶴年並趁機收集一些對共產黨有利的信息,才留在秦鶴年身邊的,同時他也是女主歐陽湘靈的未婚夫。
早在八年抗日戰爭的時候,他就與蘇文謙與池鐵城認識,還在充滿槍彈雨淋的戰場上救下了蘇文謙。在蘇文謙的世界裡,他們彼此是無語不變的摯友,而在池鐵城的眼裡,他只是共黨,對他們好都是出於目的,所以心中與他勢不兩立。
在抗日戰爭的時候,與楊之亮交好的不僅是蘇文謙,還有秦家人。在秦鶴年的眼裡,他的秘書就是一位充滿書生意氣的得意助手,本性善良,所以在秦鶴年的世界裡,一直都是把楊之亮稱之為一家人。在無意中聽到楊之亮為自己的心愛的女子吟誦詩歌的時候,他老人家在門外安安靜靜地聽著,嘴角還帶著得意的微笑,仿佛屋裡的那個人就是自己的兒子,內心有一種終於看到「兒子」找到女朋友了,快要成家的喜悅,還掂量著,什麼時候要他把女友帶回家一起吃飯。
可惜了,楊之亮在心中大義的抉擇下,依然選擇了走向蘇文謙的槍口,並倒在了所有人面前,留下了眾多的遺憾:
對於蘇文謙來說,他是一生的摯友,也是一生的遺憾!
三年前,因為池鐵城的欺騙,使楊之亮的倒在了自己的槍下,所以蘇文謙在憤怒的驅使下與池鐵城決裂。楊之亮死後,他開始更名為曾思過,就是為自己所做的一切而懺悔,也就從那之後,蘇文謙沒有再拿起槍,也不願意再看到有人死在槍口下,在遇到緊急的情況下,他也只是拿出彈弓,用彈弓將人救下。
對於蘇文謙來說,楊之亮就是他一生的遺憾,他不願意在任何人面前提起他,他一直認為他欠了他的一條命。而對於歐陽湘靈來說,前期她之所以討厭蘇文謙,就是因為她知道,自己未婚夫死於「水母暗殺組」之手,她的內心世界也一直認為他們欠了她未婚夫的一條命。
在蘇文謙知道楊之亮是共產黨後,他才明白了楊之亮之前所有的猶豫並不是因為他膽小懦弱,而是因為他是一名地下共產黨員,出於他自己內心的使命,所以他選擇了隱藏。在知道楊之亮在出發鬆江廣場前就已經知道了他們目的的時候,蘇文謙一開始根本想不明白為什麼他非得頂替出場,而不是直接選擇取消。經過了歐陽湘靈的解析之後,他是為了暗殺的終止,所以他選擇了讓自己死在自己信任的好友面前。知道了一切真相後的蘇文謙,內心更加的愧疚,知道楊之亮與歐陽的關係後,他也終於明白了自己並不只是虧欠了楊之亮的,還欠了歐陽湘靈的。
對於池鐵城來說,楊之亮只是敵人,而對於老爹來說,他尊重蘇文謙
池鐵城早就知道了楊之亮的真實身份,所以他與楊之亮並沒有那麼的友好。只是在松江廣場暗殺的活動中,池鐵城當時也沒想到楊之亮提前得知了消息,頂替了秦鶴年。雖然在計劃執行之前,池鐵城騙了蘇文謙,說他們要刺殺的是一位姓韓的人,並不是秦鶴年,如果當時蘇文謙知道要刺殺的人是秦鶴年,他也不會參加那場暗殺,甚至會阻止那場暗殺。
但是因為他比較忙,沒時間去核實對方的身份,所以通過了老爹去核實對方的身份,而老爹又出於對池鐵城的信任,所以核實都沒核實就直接與蘇文謙確認了對方就是韓某,最終導致了楊之亮的死亡。可以說,楊之亮的死直接推手是池鐵城,間接推手是老爹與蘇文謙,他們都欠了歐陽湘靈的一條人命!
對於秦鶴年來說,楊之亮是他的得意助手,他把他當成家人那樣看待
原本「水母暗殺組」的暗殺對象就是秦鶴年,因為楊之亮的喬裝頂替,所以秦老才保了一命,在他的世界裡,死的人本應該是他,所以三年來,他也一直活在懷念的世界裡。因為他知道楊之亮曾經有過一個女朋友,所以在楊之亮死後,他派出過很多人去尋找她的下落,可惜因為歐陽是共產黨的地下情報員,她本身就不適合出現一些公開場合。
也就是因為出於虧欠,所以在歐陽表示了自己的真實身份並說明了自己與楊之亮的關係之後,他答應了她全部的要求,同意與她見面,同意她帶上他不願意見的人。
對於秦紫舒來說,楊之亮算是她的大哥,而楊之亮敬她為小姐
楊之亮是一位很善良的人,在秦紫舒與父親因為池鐵城的關係決裂之後,他有空的時候,就經常去照顧秦紫舒母女。在楊之亮在大街上遇到蘇文謙之後,他猜測出了他們此行的目的,也許是因為預感到自己的時日不多,所以才當把蘇文謙帶到了秦紫舒的家中,目的應該也就是想著有朝一日他不在了,蘇文謙可以代他照顧這對母女。
所以秦紫舒欠著楊之亮的一份多年的照顧之情,當然也欠著歐陽湘靈的一份人情。
《瞄準》這部劇源頭就是楊之亮的離去,牽扯出一大堆「愛恨情仇」、「事非恩怨」、「愛國情懷」、「天下大義」,而歐陽湘靈就像是一位「債主」;而楊之亮就是所有人的榜樣,值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