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代善小妾多達6個,賈母當年如何對待她們的?她曾當眾說過答案

2020-08-10 微影悼紅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寧府上房壁上的這副對聯,用在賈母的身上,再合適不過的。

賈母出身豪門,是「阿房宮,三百裡,住不下金陵一個史」的史家千金,威名赫赫。這位自幼便在綺羅中生長的女子,長大後又嫁入國公府賈家,從豪門跳入另一個豪門,從未體會過挫折和失意。但是,對於別人的挫折和失意,賈母卻能做到設身處地的感受,並同情和幫扶。

清虛觀打醮時,剛進入殿內的王熙鳳,被一個驚慌失措的小道士撞著,二話不說就甩了一巴掌,將那小道士甩得轉了一圈,眾家人媳婦也跟著喊打,賈母聽到後忙問旁人,了解情況後心疼不已,稱別人家父母親知道不知多心疼呢,趕緊命人賞果子吃,安撫下去。

劉姥姥進榮國府打抽豐,賈母聽聞有這麼個鄉下老太太,趕緊招來閒話,一個是深居公府豪門的貴族婦人,一個是嘗遍貧苦的鄉野老嫗,交流起來卻毫無障礙,這當然因為劉姥姥的世故變通,但亦得益於賈母的和平待人,處事周全。

故事開始時,賈母已經是寧榮二府的至高威望者,她年紀最長,輩分最高,身份尊貴無比。可是,賈母也是從別人的重孫媳婦熬到現在自己有了重孫媳婦的。很多人就起了興致,賈母年輕時,行事也是這麼平和寬厚嗎?尤其是面對丈夫的小妾時,她是如何應對的?

有意思的是,賈母嫁的人非同一般,這位榮國公的接班人,娶了金陵史家大小姐後,按資格還納了姨娘,而且這姨娘人數多達6個。

在第五十六回,因王熙鳳病倒,探春、薛寶釵和李紈被臨時任命管理大觀園。似乎是被有意捉弄似的,探春好不易等到個表現的機會,第一時間要被自己親娘踢場子。

這一天探春在議事廳議事,吳新登媳婦報趙國基(趙姨娘弟弟)去世了,需要支賞銀,這種事李紈和探春自然沒經歷過,而這報事的媳婦因為瞧不起探春這幼主,想著等笑話看呢,也不告訴她舊例。李紈是個不顧後果的老好人,就說了,前兒襲人的娘死了,好像賞了四十兩,那就給趙國基四十兩吧。吳新登媳婦剛要接對牌支銀子,就被探春叫住了,稱前幾年老太太屋裡的幾位姨奶奶,有家裡的有外頭的,家裡死了人賞銀是有區別的,你翻翻帳本念給我聽。

吳新登媳婦還要混過去,卻被探春強勢壓住,只得拿舊帳來,文中寫道:

一時吳家的取了舊帳來。探春看時,兩個家裡的賞過皆是二十兩,兩個外頭的皆賞過四十兩。外還有兩個外頭的,一個賞過一百兩,一個賞過六十兩。這兩筆底下皆有原故:一個是隔省遷父母之柩,外賞六十兩,一個是現買葬地,外賞二十兩。

看完帳本,探春遂做下決定,因趙姨娘是家生子,所以只得賞銀二十兩。為此引來趙姨娘一番哭鬧。而在這段細節我們可以看到,原來賈母年輕時,她的丈夫竟然還有六個小妾,其中兩個家生子,四個外頭買來的。

無論何時,對於一個女子來說,和別的女人享用自己的丈夫,總是沒法心平氣和的接受的。這不僅因為愛情具有排他性,更涉及到各種利益紛爭。所以賈府的那些妻妾,看似相安無事,但背後卻有無數刀光劍影。譬如王夫人和趙姨娘,雖未曾有過爭執,但私下連賈寶玉的命都差點賠上。另外一個周姨娘,沒有生子,沉默寡言,但僅與趙姨娘出入,不曾和王夫人交集;至於王熙鳳和賈璉的那些姬妾們,連鬥爭都搬到了明面上,鬧得雞飛狗跳。

有意思的是,邢夫人和尤氏對丈夫的小妾就平和得多,然而我們留心,便發現這兩人都是出身不高,沒有子女傍身的填房,所以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對丈夫的姬妾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是有的。

那麼,與王夫人姑侄一樣出身大家世族的史太君,會怎樣對待賈代善的六位姨娘呢?其實,關於這個問題,賈母是曾當著眾人說過答案的。

在第四十四回,王熙鳳生日,正是風光得意時,不想丈夫賈璉卻給她潑了冷水。他將下人媳婦鮑二家的叫來家中秘戲,最後被王熙鳳和平兒逮了個正著。

接下來我們都知道了,賈璉見醜行被抓,惱羞成怒,和王熙鳳主僕廝打起來,平兒被打後跑開要尋死,王熙鳳則示弱尋求賈母庇護,最後這樁鬧劇在賈母三言兩語下壓了下來。

賈璉離開後,眾人就開始安慰王熙鳳啊,賈母更是說到:

「什麼要緊的事!小孩子們年輕,饞嘴貓兒似的,那裡保得住不這麼著。從小兒世人都打這麼過的。」

賈母這一句話,完全證明了她本身是非常遵循封建綱常的信條。在當時的父權社會,女子只能充當男子洩慾和傳宗接代的工具,很難有愛情可言。賈母在家時,就眼見父親和母親是這麼過來的,她所接受的思想決定了她後來就得和母親是一樣的人,對於丈夫納妾一事,只有歡迎的份,凡表示不滿就犯了「七出」之「妒」條,是不合格的妻子。

而除了遵循綱常這一點,賈母是一個非常懂得享樂的人兒,她在家做姑娘時,就對小說戲曲、色彩美學、酒茶古董等事都有所研究,可以說這是位非常懂得取悅自己的女子,這樣一個女子,是不會一心都放在爭寵獻媚之事上的。

正因此,賈璉把人都帶家裡來,放現在的姑娘們看都氣憤不已,因為有同理心,想著自己遇到這種事絕對接受不了。可是賈母卻雲淡風輕,可知當年賈母對這種事,完全見怪不怪。再看賈赦,他要強娶鴛鴦,這鴛鴦還是賈母離不開的侍女呢,可是賈母拒絕的理由不是「你老了,不該再放那麼多姬妾了」,而是「我離不開這丫頭」,還稱願意給錢賈赦新買一個。

再有,賈母嫁入賈府後,就連生兩子,無論如何任何人的難以撼動她的地位,不似王夫人生了個「混世魔王」日夜懸心,擔心被賈環爭寵,更不會如王熙鳳一般無子傍身,擔心一朝失寵。

所以,無論是觀念和教養或底氣,都決定了賈母能雲淡風輕的看待賈代善頻頻納妾之舉了。

相關焦點

  • 賈母丈夫六個妾,為什麼沒留下一個孩子?王熙鳳的玩笑話就是答案
    賈母是二代榮國公賈代善的妻子,二人婚後育有二子,小女兒賈敏未必是賈母唯一女兒,賈母也曾對林黛玉說:「我這些兒女,獨疼你母」。這些兒女包括賈赦、賈政、賈敏,也可能包括其他姐妹。賈政兩個妾,沒有通房丫頭等婢妾,賈赦、賈珍也是兩個妾的基礎上一群丫頭通房。但賈代善房中的姬妾都叫老姨奶奶,證明先後都是侍妾。等同趙姨娘、周姨娘地位。這麼多妾,竟然沒給賈代善生出一個庶子,即便女兒也不過是一兩個。這背後故事不免耐人尋味。
  • 賈母年輕時什麼樣?她對自己丈夫的小妾好嗎?
    作品中沒有直接出現賈母與丈夫小妾的場面。但是根據賈母的為人,可以合理推測,作為正妻,賈母對小妾一定是寬嚴相濟、剛柔並舉的。連王夫人都容得下趙姨娘,連王熙鳳都不得不給丈夫設置一個掛名的侍妾平兒,連林如海都要在恩愛的妻子賈敏之外再蓄「幾方姬妾」,賈母怎麼會對小妾們不好?
  • 尤氏是續娶的填房還是妾被扶正的,答案就在這些莫名其妙的事件裡
    寧榮兩府裡所有的人都不拿她當回事,甚至連下人都敢和她頂撞,因此尤氏的身份和地位在家裡非常尷尬。尤氏並不是賈珍的嫡妻,她是賈珍的繼室,那麼她究竟是賈珍在原配妻子死後續娶的,還是原來是妾後來被扶正的?答案就在這些莫名其妙的事件裡。
  • 當眾抱怨賈母,這位本該前途大好,卻混的不如新人
    看看李奶媽如何當眾說話時如何當眾抱怨賈母,且渾然不自知,答案一目了然。賈府中賈母是終極大boss,彼時又是講究孝道的氛圍,有任何人敢當眾表達對賈母的不滿嗎?親生兒子賈赦過節時說了一個母親偏心小兒子的笑話,都要誠惶誠恐道歉。
  • 王夫人如何最終扳倒了賈母?合縱連橫手段出奇,照顧面子委婉逼宮
    然而,所有的這一切都只是表象,歸根結底是王夫人和賈母的鬥爭。 這個結論是如何得來的?實際上,我們需要思考一下作者寫作的主要目的。如果看清這三點,那麼矛盾的最終歸宿無疑就是賈母和王夫人。 曹雪芹寫的賈家,實際上就是現實中的滿族以及包衣貴族的生活,他們有一個傳統就是二奶奶管家,賈母是賈代善的妻子,有很長的管理家族經驗,而她也是榮國府創業後守業的第一梯隊。
  • 知否:給多位同僚贈妾的甘老將軍,他贈送的那些妾結局如何
    兩派勢力在朝堂多有交鋒,私下裡甘家的小手段也不斷。甘夫人在教坊司選了很多美貌的女子,全都認作「義女」,以贈妾的方式送給了諸多朝廷大員,其中就有威北侯沈家,寧遠侯顧家,小鄭指揮使鄭家。當然,出於同僚的面子,各家都收下了,但是各家對待贈來的妾侍處理方式各有不同,雖然有很多趣事,但是不和諧的小種子還是種下了。
  • 邢夫人那麼差勁,賈母卻選她做兒媳婦,當年都發生了什麼事?
    這樣的邢夫人不免令人好奇當年是怎麼嫁進的榮國府?又是如何成為品味高人一等,出身顯赫的賈母長媳,榮國公世襲一等爵,正一品將軍賈赦的嫡妻!這件當年事,脂硯齋批語透露出答案。第七十三回脂硯齋【庚辰雙行夾批:妙!
  • 賈母對鴛鴦究竟好不好她的三句話給了讀者板上釘釘的答案
    預示著不管鴛鴦為她付出再多,都不會從她那裡得到真心的關愛和應有的回報。連母親死亡這樣的大事都不讓回家,賈母還能為鴛鴦做點什麼呢?連身邊的紅人在她那裡都得不到什麼,其他人從她那裡更不能得到什麼了。意思是賈母終將會使所有的人寒心。
  • 官不想做,身體不保養,說賈母偏心,其實真實的賈赦不只是糟糕
    尤其他向母親討要丫頭做妾,致使鴛鴦剪髮斷終身。而他竟然還指責母親偏心弟弟賈政,實屬不義不肖之徒。賈母說她十五歲嫁進賈家做重孫子媳婦。也就像秦可卿那樣。賈赦最多在她十七歲時出生。那時候太祖婆婆、祖婆婆、婆婆都守著這金貴的第一個榮國府嫡長孫,可想而知賈母就算想管教,也根本插不進去手。而且賈母也沒有時間。
  • 看長安信託兌付分析賈母是如何進行財產分配
    未出閣時,她是金陵史侯家的小姐;她的夫婿是襲了榮國公爵位的賈代善;其後她更是成為榮國府的實際決策人。 賈母知道隔了池水傾聽戲曲更為悠揚,審美趣味不俗;也知道給足村婦劉姥姥面子,待人雍容大度。更主要的,她懂得持家,處置果斷,分配得當。這集中體現在第一零七回「散餘資賈母明大義」。
  • 襲人投靠王夫人後,看似無動於衷的賈母,其實兩次給了襲人難堪
    在榮國府裡,賈母無疑是一個地位尊貴的老祖母,無論是她年長的身份,還是她一品誥命夫人的地位,都註定了她在榮國府一把手的位置。賈母,是一個看似慈祥其實很有手段的老太太,探春理家時,曾說過,賈府有六個老姨太太,可見,在
  • 這件賈家陳年舊事,賈母都不好意思說
    邢夫人是賈母的大兒媳婦,世襲一等爵,正一品將軍賈赦的續弦夫人。對邢夫人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她為人稍劣,不如王夫人多矣。本文不談邢夫人,說一個有趣的事,就是邢夫人為什麼每次回家都要坐車。這種事絕不是賈母寵愛小兒子要賈政夫婦奉養能解釋的。榮國府爵位繼承人是賈赦,就應該由賈赦行使一切權力,他不能放棄,也不會放棄。
  • 賈母的半杯茶裡有答案
    因為賈母帶領眾人到倚翡翠庵喝茶時,她親自捧了一個小茶盤,裡面放一是是窯五彩小蓋鍾捧與賈母;其餘人用的是一色官窯脫胎填白蓋碗除了賈府裡的姐妹們不喜歡妙玉之外,與她做了十年鄰居,而且有半師之誼的邢岫煙也說過她讓人討厭。紅樓夢第六十三回,賈寶玉生日當晚,妙玉送來生日帖。第二天,賈寶玉去找林黛玉想辦法回復時,路遇邢岫煙。
  • 王夫人為什麼要晉升襲人做妾?賈母一眼看透,提醒她打錯了主意
    她本是賈母丫頭,戶口還在賈母房中,卻跟賈寶玉「初試雲雨情」。此事按規矩不算事,但襲人是賈母丫頭的身份則有大問題。一旦賈母、賈政王夫人追究,襲人吃不了兜著走。她選襲人也是源於襲人真心真意對賈寶玉。不過,襲人是賈母丫頭,在賈寶玉被打前,襲人在王夫人跟前並不如何。王夫人派人去怡紅院喊人問話,看似沒指明誰,卻篤定襲人不會來。所以看到襲人來,王夫人才有點詫異,說:「不管叫個誰來也罷了。
  • 紅樓夢:賈母這個一家之長到底有多不稱職
    無他,只因我從未見過這樣一個老人,年輕受盡冷待,及至白髮蒼蒼依舊善良,善待與她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女主,平時淡定優雅,遇事處變不驚,她的淡定來源於家世、教養、歲月,最主要的還是那顆堅定的心。我以前覺得賈母和盛老夫人是一樣的,都是侯府出身的世家嫡女,受盡榮華,享盡富貴,均為一家之長,可再看一遍紅樓,她們終歸還是不一樣的。比起盛老夫人,賈母相對來說很不稱職。
  • 王熙鳳為什麼當眾說賈母的錢是留給賈寶玉的?
    她有好東西,都給寶玉黛玉,她把最合適的懂事的好的丫頭都分給寶黛,吃穿更不用說,從來不遮著掩著,就連賈赦借著故事當眾指她偏心時,她也笑著說自己這個老婆子,也得讓人來針一針。林黛玉初進賈府,她就當著一干人說自己最疼的就是賈敏,她也時常抱著賈寶玉叫心肝肉,絲毫不在意人家說什麼。  鳳姐這回開玩笑式地講賈母偏心,是事實,賈母生氣了沒有?沒有。為什麼她不生氣呢?
  • 王夫人:賈政你不是寵趙姨娘麼,我偏讓她快活不起來
    賈探春和趙姨娘吵架時曾說趙姨娘死去的兄弟趙國基是「太太的奴才」。那麼有可能趙姨娘就是王夫人的陪房丫頭。過去大戶人家,很多男人納妾都是妻子身邊的丫頭,妻子也願意這樣做。這總比納外人要好,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己也好把控,或許趙姨娘就是個陪房丫頭,被賈政看上了就收了做妾室。
  • 賈家那麼富貴,賈母還說只是中等人家,那上等人家是什麼樣子?
    說的是當年寧榮二公鼎盛時期,堪稱富貴已極。不過金陵賈家隨著榮寧二公北上京城,留在南京都是旁支,早早衰落下來。雖在當地仍是大族,位列「護官符」之首,卻也不復往日榮光。賈母父親保齡侯尚書令史公,尚書令等同於宰相,一品大員。之所以封侯不為公,類似蕭何和張良,趕上了武功為頭籌的時代,只能屈居次席。從能力和功勞看,史公絕不比寧榮二公低。一國宰相,真正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賈母出身史侯府,宰相之女,完全符合她所說的一等人家的地位。史家是文臣之首,堪稱書香詩禮大族。
  • 一向不管事的賈母,為何一定要嚴懲夜晚聚賭的下人?
    但是,事情的真相賈母並不知道,她只知道,寶玉受驚嚇了,而寶玉,從來都是她的命根子,最最疼愛的孫子。賈母對寶玉的喜歡與溺愛,是一直未變的,而原因,則有他本身像他爺爺也就是賈代善的原因;也有寶玉知禮儀,受長輩喜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