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山虎無意於瓶子不瓶子的,但不得不依從。
他歸家心切,害怕龍太子一家仍不肯讓他離去,慌忙應承道:「我記住了,一定聽三哥的!」
常言道,「宴無好宴」。
楊山虎出洞後急著就想回家,沒料到被龍太子帶到龍宮滯留了些時日,只差沒急出一場病來。
龍王一家的是盛情,是好意……但他依然是心事重重。
這一日,楊山虎辭行了。
送別筵宴上,他記著龍太子的話,別的什麼也不要,僅要了那隻瓶子。
宴後,老龍王夫婦依依不捨,將他送出了海域,並讓太子駕雲一直送他到了獨頭嶺前,兄弟間才灑淚相別。
籬笆門和窯門都緊閉著,院子裡長滿了茂密的雜草。
楊山虎掀開籬笆院門,響聲驚動了幾隻落戶的野兔,從草叢中躥了出來。
這裡已好久沒人居住了,面對不速之客的造訪,野兔們豎起耳朵瞅了瞅山虎,慌恐地溜出院門,落荒而去。
也就在這時,神保看見了他,他卻未看見神保。
當他打開門鎖,進到窯裡,卻又被眼前的場面驚呆了:窯裡空蕩蕩的,除了炕上的一張爛席墊和一床又髒又破的亂麻被子,糧食不見一粒。尤其是廳堂的一張山木桌子上,竟赫然坐置著他自己的靈位,上面積滿了灰塵,旁邊還散落著幾粒耗子屎。
一個大活人看到自己的靈位,你想是什麼感受?家裡破敗到了如此程度,大寶哥哥怎麼了?一切的一切,他盡往壞處想。
正當楊山虎愣神之際,姬大伯卻來到了門口。於是,便發生了剛才的一幕。
「打鬼!打鬼!神保快來救我啊!」
老人一邊往起爬,一邊仍失魂落魄、聲嘶力竭地在呼救不止。
「大伯,我是人,不是鬼!」
楊山虎聞聲,急忙跑出窯門,趕上前來就要攙扶。
楊老伯嚇得面無血色,語無倫次:
「山虎啊山虎,我和你前世無冤,今世無仇,你不要過來,快走,離遠點,別來害我!」
鬼嚇人,失掉魂;人嚇人,活不成!
神保和未婚媳婦聞訊趕了過來,雙雙手中操著木棒:
「達,達,不要怕,我們來了!我們來了,不要怕!」
楊山虎面對如此突發狀況,不禁大驚失色:
「神保,難道你也把我當鬼嗎?」
神保為救父親,狠狠地咬著牙,發瘋一般,撲進籬笆門。
「你不是鬼,難道會是人?看來那老道士把你的野殃是沒有收住,想害人不是?人鬼殊途!我大待你哪點不好?我們一家何曾得罪過你?你為什麼陰魂不散,反而要恩將仇報……」
楊山虎聞言哭笑不得,想急著辯白:
「神保,別誤會,事情是這樣的……」
神保不由分說,輪著棍棒,招招兇狠;翠翠緊隨其後,不甘示弱,持棒助威。
事發突然,楊山虎只有躲閃的份兒,沒有還手的理由。
他躲的越急,神保和媳婦便攆的越緊。
追追趕趕,躲躲閃閃,直在院子裡轉了幾個來回。
楊山虎面上有些微紅,冷汗直冒,顯然體力已漸感不支。
往日,不是親兄弟,卻勝似親兄弟;如今,誤以為人鬼殊途、陰陽兩別,卻反目成仇。
這能怪怨誰呢?
一人難敵四手,一手難遮眾口。
楊山虎有口難辯,實在躲不下去了,索性鑽進窯裡,緊閉窯門,再也不敢拋頭露面了。
白日鬧鬼,消息像長了翅膀,驚動了周邊山民。
有的在山裡收割殘留的晚秋碗豆,有的缺牛缺勞戶正在地裡播種最後的一點冬小麥,有的在山林裡圍追捕殺獵物,更多的則在家裡幹一些大同小異的雜活……
人們聞訊,三五成群,提著刀槍棍棒的,操著鐵钁鋤頭的,拿著牛鞭繩索的,紛紛趕了過來。
山裡常鬧狼害,山民經常是這樣集體攆趕圍殺,司空見慣。
可今天是光天化日下鬧鬼,人們更是如臨大敵。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