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也有許多我敬重的導演,比如俄羅斯的尤裡·諾爾斯金,《霧中的刺蝟》是我最喜歡的動畫電影之一。
—— 宮崎駿
《霧中的刺蝟》( Ёжик в тумане)以兩種藝術形式而存在。
一種是1975年的動畫,這部十分鐘的短片動畫因其藝術性大放異彩,成為蘇聯國寶級動畫導演尤裡·諾爾斯金的代表作,還啟發了許多當代兒童藝術領域的大師,比如宮崎駿、柳田邦男、尼克·帕克等。
另一種則是繪本,作者除了導演尤裡·諾爾斯金外,還有俄羅斯兒童文學作家、詩人謝爾蓋·科茲洛夫共同參與文字創作,並由尤裡的妻子佛蘭西斯卡·亞布索娃繪製插圖,她曾在尤裡·諾爾斯金的多部作品中擔任美術總監。繪本的中文簡體版由魔法象於2015年引進。
動畫劇本由詩人謝爾蓋·科茲洛夫改編自俄羅斯民間故事,刺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動物,它們知曉並牢記著人和其它動物所不知或者已經忘卻的信息,比如神奇的草藥配方、抵禦衰老的秘密,甚至如何打開任意一把沒有鑰匙的鎖。
波士尼亞傳說認為,刺蝟是魔鬼割下的頭髮變的。而在斯拉夫傳說中(斯拉夫神話是斯拉夫民族,包括前蘇聯、南斯拉夫、波蘭、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等地區特有的一個神話體系),刺蝟對世界的創造做出了重要貢獻:它不僅給予上帝創世的建議,還將世界從太陽的焚燒中拯救出來,因此俄羅斯人和波蘭人過去常常在婚禮前烤制刺蝟形狀的麵包作為護身符。
《霧中的刺蝟》講述的是一次夜訪知音的旅程。住在森林這頭的小刺蝟每晚都要去找森林那頭的小熊一起數星星。它帶上了甜甜的山莓醬,小熊則會泡上一壺熱熱的紅茶,燃燒的刺柏散發出好聞的味道,旅程本來是日常而無害的,但因為大霧,氣氛陡然變得神秘又有點兒恐怖。
出發時小刺蝟是很快樂的,它數著水塘中星星的倒影,對今晚的約會充滿期待,還朝一口枯井大喊,玩回聲的遊戲。它太開心了,以至於沒注意到後面跟著一直學它的貓頭鷹。但隨著迷霧漸起,小刺蝟迷失了方向,隱隱約約中,它看見一匹白馬。白馬呼出的氣驚動了一片枯葉,小刺蝟察覺到一絲不安。
果然,今晚是一個不平凡的夜。小刺蝟意外丟失了重要的果醬,它著急地找啊找,先後遇到擦身而過的蝙蝠,閃爍著瑩瑩白光的夜蛾,還有眼神犀利的貓頭鷹。它害怕起來,白霧之中恐懼進一步升級,巨大的蝙蝠、蝸牛、貓頭鷹開始追它,還有根本不存在的大象,最後甚至意外掉進了冷冰冰的河水裡……
陷入「重重危險」的小刺蝟
所幸,小刺蝟最終平安抵達小熊的家,原來,小熊見它不來早就出去找它了,正累得氣喘籲籲呢。小刺蝟穿越迷霧見到了小熊,這不再是一個日常而普通的約會,它是如此珍貴又特別,以至於小刺蝟在心裡想著:「我們又在一起了。」
小刺蝟的旅程就像人類短暫的一生,我們所要做的就是付出果醬般甜蜜的事物給一個友善的對象,然後就會得到一些如紅茶般溫暖的東西。在這樣單純且短暫的一生中,無常就像濃霧一般時不時的出現,給我們或驚慌失措,或波瀾不驚的各種感受。貓頭鷹、夜蛾、蝙蝠、蝸牛、大象……都是不斷遞進的恐怖符號。
這個故事有點兒像《小王子》,它的角色是意象化的。與其說這是一個故事,不如說是一部充滿隱喻的詩性繪本,它的語言是詩意的,畫面也是如此。視覺隱喻在其中拉近了讀者與故事的距離,當中的詩意如同迷霧撲面而來,讓讀者沉浸於幻境般的感受當中。
其中,白馬是最引人注意的一個符號。故事最後,小刺蝟還是情不自禁地想到了白馬:「她現在在霧裡做什麼呢?」
動畫和繪本都著重描寫了小刺蝟遇見白馬的場景。這個傳說中聰明又富有哲思的小刺蝟看見白馬的時候,想到了一個很童真的問題:「要是白馬在大霧裡睡著了,她會不會被霧嗆到?」
白馬代表的意象在動畫一問世就有很多解讀。有人說「她」代表了生命中無法觸及的所愛,也有人說以夢為馬,馬代表了希望與力量。
在我看來,霧中的白馬如同無常之中的那一束光亮,它時隱時現,美而夢幻,但我們終將回歸日常,回歸到熟悉的人身邊,畢竟——「除了你,還有誰會和我一起數星星?」
(文章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