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蹟》:如果沒有得到奇蹟,就成為一個奇蹟

2020-05-24 瀟瀟愛讀書

每個人都會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過的蘋果,有的人缺陷比較大,正是因為上帝特別喜歡他的芬芳。

——託爾斯泰《戰爭與和平》

「這就是你送我的禮物?」女兒的不滿溢於言表,順帶著晃了晃手中的書。

淺藍色的封面上,一個沒有臉的卡通男孩,用一隻名叫「wonder(奇蹟)」的眼睛望著我。


《奇蹟》:如果沒有得到奇蹟,就成為一個奇蹟


「什麼嘛!」她的小嘴立刻嘟了起來,似乎可以掛兩個油壺。對於八歲的生日禮物,女兒期待了許久,甚至暗示了我多次那個最新款的米露娃娃才是她的心頭好。

「你先看看,你不看怎麼會知道這個禮物是不是你想要的呢?」對於她的氣惱,我難得好脾氣的溫聲相勸。

「好吧……」刻意拖長了聲調,小嘴還是嘟著,但卻也沒有之前緊繃,她低下頭,輕輕地念了起來。

「孩子,儘管成長的路異常艱辛,謝謝你從未放棄……」

你可以定義自己的完美

有的孩子一出生,便註定要走一條更為艱難的路。

對於奧古斯特,(當然愛他們的家人和朋友更願意親暱地喚他一句「奧吉」), 從出生的那一刻,命運就跟他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

「我知道自己不是一個普通的十歲小孩……一個普通的孩子不會再操場上嚇得別的普通孩子失聲尖叫,四散逃開。我知道,一個普通的孩子無論去哪裡,都不會被人一路盯著。」

奧吉患有特雷徹·柯林斯症候群,這是一種單基因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也稱作下頜-面發育不良徵(mandibulo-facial dysostosis, MFD),患有這種病症的兒童往往外耳畸形、顴骨和下頜骨發育不良導致面容扭曲,同時兩側眼瞼向外側、下側傾斜。

《奇蹟》:如果沒有得到奇蹟,就成為一個奇蹟


而對於我們的小主人公奧吉來說,活著其實一件無比艱難的事情。

因為特雷徹·柯林斯症候群的病變絕不局限於面容上,有的患者還伴有慢性上呼吸道阻塞、小頜畸形、舌位置異常、咽發育不全、咽喉和氣管狹窄、呼吸道阻塞,以及出現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

因此,10歲之前,對奧吉而言,醫院是比家更為熟悉的地方。

「從出生起迄今有27次了,大手術都是在4歲以前做的,所以我都記不得了,但從那以後我每年都要動兩三次手術……所以我總是在生病……」

但相比於手術的痛苦,眾人驚恐的目光才是最讓奧吉難以忍受的。在學校裡,同學們將他視為「瘟疫」,甚至連觸碰到他都會尖叫著逃開。

「如果我得到一盞神燈,可以許一個願望,我希望自己有一張壓根沒人注意到的普普通通的臉。」

「普普通通?」女兒停下來,望著我,小臉上寫滿了迷茫和不可置信。

生活在這個「以貌取人」的時代,很多人,包括我和女兒在內,常常被一種「完美」的價值觀所左右著。

我們覺得自己不夠美、不夠高或者不夠瘦,甚至一些愛美的姑娘,不惜花重金,以健康為代價去整形,去抽脂,只為變成一個眾人眼中更完美的存在。

可是究竟什麼才能叫做「完美」?

我們沒有人能給出確切的答案。

作家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曾說過:「人好像彩繪玻璃窗,當外頭有陽光時,玻璃窗看來閃閃發光,然後一旦黑夜來臨,只有從裡面發光,它們真正的美才能才會顯露出來。」

很多時候,容貌就是那層彩繪玻璃,它只能承載美,卻不能替代美。

唯有強大的內心才是美的源泉。

因此,不要總妄自菲薄,覺得自己「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沒有人會愛你」,每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會散發出獨屬於自己的那道光。不要執著於自己的不完美、錯誤或是失敗,而是要把焦點放在你所擁有的,所能把握的。

就像奧吉,他也許長得有些特別,可是他聰明而博學,善良而勇敢,他遭受凌辱卻從不自暴自棄,他經歷苦難卻從苦難中學會寬容,他不再怯懦,不再自怨自艾,當傑克問他為什麼不去整形的時候,他揚了揚頭髮,有些驕傲地說:

「這就是我整形後的樣子,我可是拼了命才讓自己這麼帥的!」

是呀,天生與眾不同又怎麼樣?

你不必為了達到別人的期望而活,你可以定義自己的完美。

《奇蹟》:如果沒有得到奇蹟,就成為一個奇蹟


你的行為,是你的紀念碑

萬聖節曾經是奧吉最喜歡的節日,那一天,奇裝異服遮蓋住了他,厚厚的面具保護了他。

他可以和別的孩子一樣,四處溜達著和別的同學「擊掌」,廣交朋友,而不用因為自己的那張臉被大傢伙兒當成「病菌」,避之不及。

但也就是那一天,奧吉聽到了最讓自己心碎的話。

「如果我長成他那個樣子,說正經的,我覺得我會自殺……圖什曼先生剛開始讓我照顧他,誰知他現在陰魂不散地纏著我,我也很無奈。」

傑克,曾經被他視為唯一的朋友,現在卻當著眾人的面奚落自己。

那一刻,奧吉淚如泉湧,什麼也看不見,甚至難過到嘔吐,那是他最好的朋友,他們一起聊天、讀書、打遊戲,甚至一起作弊……原來一切都是他的自作多情,自始至終,傑克都沒有把他當作過朋友。

《奇蹟》:如果沒有得到奇蹟,就成為一個奇蹟


「傑克太過分了!他為什麼要這麼說?明明他和奧吉在一起的時候很開心,難道就因為那群男生孤立他,他就必須要說那些傷害奧吉的話嗎?」女兒突然把書「砰」地一聲合上,小臉因為憤怒變得有些微微發紅。

我望著女兒,一時間竟不知如何作答。

很多時候,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很難遵從自己的心去做一件事的。何況這個世界上還有我們用雙眼看不到的艱難——

「be kind, for everyone is fighting a hard battle.」(善良一些,因為每個人都在和生活苦戰)

就像傑克,他的家境貧寒,支付高額的學費他只能靠獎學金,而獎學金的獲得就要求他走得每一步都不能行差就錯,他不能沒有朋友,不能成績不好,他活得左右為難。

他在欺辱奧吉的朱利安面前說那一番傷人的話,與其說是背叛,更多是則是一種自我保護,因為奧吉走得太近,班上的男生都看他不順眼,他有點慌了。

這多像成人世界中的你我。

在職場上,面對同事對新人的橫加指責,原本準備仗義執言的你,儘管話都到了嘴邊,還是拼命地勸自己咽下,放任職場霸凌;在生活中,明明知道一件事是錯誤的,只不過因為大家都這麼說,你也只好隨大流,畢竟「槍打出頭鳥」的滋味並不好受……

我們用最安全的方式保護著自己,也在這種保護中漸漸的失去了那叫做「善良」的本心。

《奇蹟》:如果沒有得到奇蹟,就成為一個奇蹟


不得不承認,很多時候,我們比想像中更怯懦,但也比我們想像中要勇敢很多。

當又一次朱利安當面羞辱了奧吉時,傑克不再沉默,他揮拳打向朱利安的臉頰。

正如布朗先生每月箴言中所寫:

「如果要在正確和善良之間做出選擇,請選擇善良。」

這一次,傑克選擇了遵從自己的內心,遵從自己的友誼,遵從自己善良的本性。

儘管這代價或許是以讓他退學為代價的,但他選擇了承擔與接受,甚至沒有為自己的行為辯解。

或許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會犯很多錯誤,會做很多錯事,但只要我們不忘記心底最初的那份善良的品質,我們最終都會與美好殊途同歸。

就像第一個走進奧吉餐桌的女生薩默爾,就像拍著奧吉肩膀告訴他會在他身邊的布朗先生;就像面對朱利安有錢老爸威脅仍不退步的圖什曼校長,他們每一個人的善良匯聚成了愛的海洋,儘管「命運給奧吉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但愛讓生命化作不可思議的奇蹟!」

沒有誰的掙扎會無所畏懼,你的行為就是你的紀念碑,那些善良總會有人看得到。

就像圖什曼先生寫給傑克的那封信所寫的:

「毆打同學是絕對沒有理由辯解的,但我知道友情值得捍衛。……請你繼續努力,繼續保持你善良的品質!向你致敬!」

《奇蹟》:如果沒有得到奇蹟,就成為一個奇蹟


「如果運氣不夠好,那試試勇氣!」

勵志作家諾曼·文生·皮爾說過:「無論你的人生看起來多黑暗,請拉高你的視野,看看有什麼可能性。你總是會看到可能性,因為它們一直都在。」

對於奧吉來說,在父母做出讓他上學這個決定之前,他一直龜縮在那個太空人頭盔中,那是他的盔甲,也是他的枷鎖。

「親愛的,如果你不想上學,不一定非去不可。

我想去,真的媽媽,我想去,我沒有說謊。」

儘管緊張到胃裡似乎有一個鴿子在撲騰,儘管在學校裡被調皮的男同學當成人肉靶子,儘管不斷地被孤立霸凌,甚至被從班級的合影中P掉身影,但奧吉還是決定從自己曾經龜縮的保護殼中走出來。

因為,人活著就是一個不斷面對考驗的過程。正如尼採所說:「那些殺不死你的,都使你更加強大。」

《奇蹟》:如果沒有得到奇蹟,就成為一個奇蹟


力克·胡哲在you tube 上的一段演講曾經深深地觸動了千萬人的心。

在演講中,他倒下來,腹部著地,然後一邊和觀眾講話,一邊努力靠自己的力量爬起來:他用額頭抵著地板或者牆壁這些可以支撐的地方,然後一點一點地往上爬。

「這個樣子不太優雅,對吧?但是,站起來和倒在地上,哪個感覺比較好?」

力克•胡哲,出生時患海豹肢症,天生沒有四肢,他也曾抱怨老天,甚至曾經三次嘗試自殺。

但最終,他還是決定堅強地活下來。

「我有選擇,你也有選擇,我們可以選擇對那些令人失望與不足之處念念不忘,可以選擇苦澀、憤怒或悲哀……當然我們也可以選擇經驗中學習,然後繼續往前走,為自己的快樂負責!」

力克·胡哲選擇了與生命搏擊,儘管依舊不完美,但我們看到了騎馬、打鼓、遊泳、足球,樣樣都行的他;看到了憑藉著刻苦, 21歲大學畢業取得雙學位的他;看到了走遍五大洲超過25個國家、舉辦1500多場演講的他……

不管是奧吉還是力克·胡哲,他們都不是命運之神垂青的「寵兒」,甚至可以說,他們從一出生,「運氣」就差得可以,但是即使上帝之手斬斷了人生的風帆,即使你的人生此刻看起來多麼無望,只要你還在,希望就還在。


《奇蹟》:如果沒有得到奇蹟,就成為一個奇蹟


就像奧吉在最後的畢業典禮所說的那句感人肺腑的話:「沒有人是普通的。每個人都值得大家站起來為他鼓掌一次。」

就像門檻,跨過去的就是「門」,跨不過去的只能是「檻」。生活從來不是一個輕鬆的過程,跌倒、痛哭甚至爬不起來都是常態,但只要你還在,只要勇氣還在,走投無路未必不是下一個柳暗花明的開始,最可怕的夢魘也可能變成最棒的驚喜。

如果你的運氣不夠好,那麼試試勇氣吧。

如果沒有得到奇蹟,就成為一個奇蹟吧!

畢竟,只要走下去,天總會亮!

「所以,你現在還不是太喜歡這本書作為生日禮物嗎?」我輕聲問著女兒。

她並沒有回答我,只是一遍遍撫摸著封面上奧吉那張寫著wonder的臉,目光堅定且溫柔……

寫在最後:

之所以送《奇蹟》這本書作為女兒的生日禮物,是緣於一次特殊的經歷:

那是我所生活的城市裡近幾個月來,難得的一個好天氣,被疫情圈了一整個春天的人們默契十足地湧向小區的中心花園,一時間,孩子們的歡笑、大人們寒暄填滿這小小的一方天地。

「為什麼要把這樣的孩子帶出來?」

一聲夾雜著憤怒和不解的女聲打破表面的平靜,一個年輕的媽媽摟著似乎是被嚇壞了女兒,怒視著對面的一對母子。

那中年母親的頭始終沒有抬過,讓人看不清她的表情。但她的手始終緊緊地攥住懷裡的男孩。

那男孩似乎對眼前的一切感到迷茫,他用彎曲成詭異角度的四肢拼命地比劃著什麼,因為著急,口水不停地從合不攏的嘴角滴落,讓人看著有一絲心疼。

「媽媽,這個哥哥長得好奇怪啊!」儘管下意識地去捂女兒的嘴,但我肯定那個中年母親一定聽到了這句話,因為她的身子明顯地一抖,繼而把頭低得更深了。

儘管時隔多日,這件事一直縈繞在我的心底,揮之不去。

據統計,中國每年有100萬到120萬名嬰兒出生時帶有缺陷,平均每30秒就有一名缺陷兒降生。


《奇蹟》:如果沒有得到奇蹟,就成為一個奇蹟


《奇蹟》中的奧吉,儘管面目醜陋,但是他們的智力和人格是不受影響的,也就是說患者的學習、工作能力都不受疾病影響,可以正常社交和接受教育。

研究表明,有殘障和沒有殘障的學生在一個無差別、沒有排斥的環境下共同成長,可以得到更好的學習成效。

可是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們都太清楚,在現實中這樣的願望很難實現。殘障兒童除非能證明自己能適應學校的物理環境,否則可以被拒絕入學。

《奇蹟》:如果沒有得到奇蹟,就成為一個奇蹟


目前,在中國8500萬的殘障人口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只有94萬人。也就是說,100個殘障人士中,只有一個人上過大學。

對於這些孩子來說,命運已經為他們關上了一道門,而另一扇門的打開,則需要我們所有人共同的努力。

或許是國家層面更多的傾向性頂層設計,或許是更多的針對他們的專項政策和設施的設立,而對於我們每一個普通人,或許一個善意的眼神,一個不帶歧視的話語都可以讓這些孩子感覺到一絲暖意。

畢竟,每一個孩子都是上天的禮物,每一個孩子的微笑都值得我們去守護,即使他並不完美。

就像《奇蹟》的推廣曲《不完美的美》中寫道的那樣:

孩子啊別怕

天黑我們去看煙花

勇氣有多大

喜歡自己其實並不複雜

你不要在意生命裡無解的問題

去相信烏雲漸漸散盡會出現奇蹟

翻過山頂遇見更多彩的風景

無所畏 世界並不完美

有你會更美


相關焦點

  • 《奇蹟男孩》:能成為奇蹟的孩子,都有著怎樣的成長環境?
    ——亨利·沃德·比徹這是電影《奇蹟男孩》裡,校長在畢業典禮上引用的一段話。因為,他要把亨利·沃德·比徹獎章,頒給一個僅上一年學,卻給周圍同學帶來很大影響的學生。《奇蹟男孩》講述了一個天生面部畸形的男孩——奧吉,十歲以前,一直跟著媽媽在家學習。五年級時,媽媽把他送進學校,他被大家當成病毒一樣躲避。
  • 奇蹟是稀缺資源
    那個筆是個奇蹟,但是我自己,多少年來似乎對奇蹟並沒有太多關注,反而把注意力都放在馬良拿到筆之後惹出的那些事兒上。而殊不知,有這樣的筆,後面的故事就再正常還過了。而在這個故事,最不正常這隻筆。當然,長大後,知道這是一個童話故事。但世界上真的存在奇蹟嗎?我們也經常聽到彩票中獎億萬的故事,這說明真的存在奇蹟。可是,也許我們最應當明白的問題是,奇蹟是稀有的。
  • 成長,或許本身就是一個奇蹟
    《奇蹟》這部作品一開始是為了紀念九州新幹線列車開通而創作的,也就是說,原本它應是一部純粹的列車宣傳片。可是是枝裕和說,他更希望能夠把作品更多的焦點聚集在人身上,而不是新幹線列車,於是他提出了以孩子為主題的想法。沒錯,孩子成為了是枝裕和故事裡的主角,而那些世界中更加繁雜紛亂的大人則成了配角。
  • 綠裡奇蹟:電影裡的故事正在發生,電影中的奇蹟能否出現?
    這部電影就是《綠裡奇蹟》。 影片改編自史蒂芬·金的同名小說。約翰,一個黑人,一個黑人殺人犯,巨大如惡魔,被押送進了監獄。由於得到了約翰的救助,他的人生也有了轉變。實際上,約翰是無辜的。行刑的那天到了,在這生命最後時刻,約翰能否見證奇蹟,獲得拯救?
  • 長大成人的你,是否還相信奇蹟?
    1中國高鐵通車裡程早就是全世界第一了,卻沒有一部以高鐵開通為主線的影視作品。也許有,我不知道而已。看《奇蹟》的時候,竟然生出以上的遺憾。3如果只是講述兩兄弟為實現一家四口破鏡重圓的努力,最後夢想成真,《奇蹟》就未免太平常、太平庸、太流俗了。
  • 辰源日誌——奇蹟
    一個真實的故事孝心感天,入院次日北京傳來奇蹟,驗血結果:毒素從零點九漸降至零點一, 生命的奇蹟發生啦!二十二天後雲英完全康復出院,且無任何後遺症,此事從醫學角度無法解釋,院方人員連稱:「奇蹟,奇蹟!」吾思其蓋因祖先陰德護佑,天地扶助厚德之仁者,人在做天在看,我輩之類當以其為榜樣,儘早行孝善德福報,方不愧對祖先矣。終聞醫訊喜欲狂,散盡黎黑現曙光。自古賢孝多福壽,感天動地豈毀傷。
  • 感悟小故事:奇蹟
    他們認為,沒有必要再改進,能夠達到這個程度已接近完美。他們一再強調,任何產品也不可能達到100%的合格,除非出現奇蹟。不妨想想,99.9%的合格率,就意味著每一千個傘兵中,會有一個因為跳傘而送命。後來軍方翻遍檢查質量的方法,決定從廠商前一周交貨的降落傘中隨機挑出一個,讓廠商負責人裝備上身後,親自從飛機上跳下。這個方法實施後,奇蹟出現了:不合格率立刻變成了零。
  • 闖,會有奇蹟
    深圳是中國的奇蹟,也是城市的奇蹟。大鵬來深圳一晃四十年了。四十年前,二十歲的大鵬,是只帶著一支筆來到的深圳。八零年,大鵬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那年,大鵬老家地是從生產小組分到了一家一戶。「鵬兒,你起來,我跟你商量個話。」那個夏天很熱,大晌午,大鵬躺在巷子裡用竹子做的涼床上睡覺,巷子是有風最涼爽的地兒。
  • 奇蹟男孩:世上本無奇蹟,它只不過是愛和努力的結果
    因為動手術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所以10歲之前的奧吉一直沒有進過學校,媽媽就是他的家庭教師。學校與家裡不同,學校就是社會群體的一個縮小版,這裡有各種各樣的人,每一個性格愛好不一樣。群體指的是:不同個體按某種特徵結合在一起,進行共同活動、相互交往,就形成了群體。
  • 朱莉婭•羅伯茨主演《奇蹟男孩》原著:溫暖千萬家庭的成長奇蹟
    用一天時間讀完了一本兒童小說《奇蹟男孩》,和書同名的電影影響更大,由大嘴美女朱莉婭•羅伯茨主演,評論很不錯,大家都說很勵志,很感動,適合全家人一起觀看。這本書的附錄最後有一篇譯者雷淑容女士的文章《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奧吉》,不同於一般的譯後記,這篇文章沒有任何枯燥的分析和解讀,而是講了兩個親身經歷的故事,也很有意思,值得一讀,千萬別漏下這篇文章。雷淑容的兩個故事一個是她小時候村裡有個傻子,被村裡人百般欺凌,孩子們見到他就追著打,甚至他的家人也嫌棄他,痛恨他,動輒打罵,只有大黃狗不欺負他。
  • 《奇蹟男孩》:接納和諒解,動人友情的主旋律
    如果讓他選擇,他會毫不猶豫選擇奧吉作為自己最好的朋友。但僅僅有友好是不夠的,真正的朋友需要真心的接納,並為二人的友誼做出努力。傑克是個正直且帶點憤世嫉俗的男孩子,他的家境並不富裕,在和朱利安等家境富裕的孩子呆在一起時,他感覺到不舒服,但是因為他們是學校裡的「人氣組合」,和朱利安他們一起,能得到同學們羨慕的注視和仰望。
  • 評分高達8.6,不煽情的《奇蹟男孩》溫暖來襲 超乎想像的好看
    》改編自全球暢銷小說《奇蹟》,2018年上映,40萬人打出8.6高分,有人說從頭哭到尾。「奇蹟男孩 」之所以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奇蹟,不僅僅在於他天生的善解人意,還在於家庭的塑造和興趣培養。正如多數正常外國孩子熱愛遊戲並不是痴迷於遊戲,他們在遊戲裡探索,展現科學上的天賦。
  • 奇蹟男孩:有的人僅是存在,你就會覺得是個奇蹟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奇蹟男孩這本小說,奧吉是一個普通又不普通的男孩,因為他有一張不普通的臉,十歲之前從來沒有上過學,經歷了27次手術才活了下來,所以滿臉疤痕、面目醜陋但從今天開始他將要踏入學校的大門,不用想我們也會知道他遭遇什麼,別人異樣的目光,嘲笑、排擠、羞辱等等但還好他的家人、他的朋友一直鼓勵、陪伴他,慢慢他的堅強、他的聰明、他的勇敢慢慢的贏得了所有人的掌聲。
  • 請相信奇蹟之一
    她在這個縣城裡不再有一個親人,也沒有一個朋友。她正用母親留下來的不多的積蓄,延續著年輕卻垂危的生命。是的,她只是無奈地延續生命。一次,我去醫護辦公室,聽到護士們談論她的病情。護士長說,小姑娘肯定治不好了。小男孩也生著病,但非常活潑好動,常常纏著我,要我給他講故事,聲音喊得很大。每當這時,我總是偷偷瞅那小姑娘一眼,也總是發現她眉頭緊鎖。
  • 《綠裡奇蹟》:天使來到人間,滿載著失望走了
    當我死後,站在上帝面前等候審判之時,他若問我為什麼我要處死他降臨在人間的奇蹟這句經典臺詞出自影片《綠裡奇蹟》,該影片改編自史蒂芬·金的同名小說《綠裡奇蹟》,由弗蘭克·達拉伯恩特執導,湯姆·漢克斯主演。時長180多分鐘的《綠裡奇蹟
  • 職場故事:奮鬥不息,任何人都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奇蹟
    只要你奮鬥不息,你也可以創造奇蹟    在平凡的生活裡,我們常常期待著奇蹟的發生,當我們看到這些奇蹟的時候又常常感到不可思議。  他是一個其貌不揚的小夥子,兩隻胳膊不知是什麼原因被丟掉了,當他快步行走的時候,你看見兩隻隨風飄蕩的袖管,這是他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
  • 《奇蹟男孩》:三條箴言告訴你為什麼要選擇善良
    在弟弟奧吉第一天去學校時,她悄悄叮囑:如果有人要嘲笑你,那就讓他們笑去。在弟弟被傑克的話傷害時,也是她默默安慰,帶著弟弟領取糖果,她從來不認為弟弟是累贅,會讓她受到嘲笑等等。但是,她也是一個孩子,也希望得到媽媽,爸爸的問候。
  • 《奇蹟男孩》:願你一生溫暖純良,不舍愛與自由
    「願你一生溫暖純良,不舍愛與自由」這是我看電影時,無意看見的一條彈幕,也是我對這部電影最大的感觸,影片改編自全球暢銷小說《奇蹟》。在這裡,奧吉將與校長、老師以及性格迥異的同學相處,他不尋常的外表讓他成為同學們討論的焦點,並終日受到嘲笑和排斥,就連好不容易交到的新朋友也似乎不太值得信任。幸運的是,在成長過程中,奧吉的父母、姐姐一直是他最堅強的後盾,在他們的支持與關愛下,奧吉憑藉自身的勇氣、善良、聰敏影響激勵了許多身邊的人,並收穫了友誼、尊重與愛,最終成長為大家心目中的不可思議的「奇蹟」。
  • 先「做」起來的奇蹟 |
    很多時候,你做一件事,可能並沒有想過這件事的影響力,就像我四點半早起,每周寫周記,每天日更等等,可能單純就是想解決自己的問題,設定一些儀式感,讓自己保持精進。這就是,從一個人的「自我湧現」,到一個組織的「全體湧現」。
  • 從人物塑造、表達手法、主題設定3個方面解讀電影《奇蹟男孩》
    《奇蹟男孩》這部影片裡呈現的不僅僅是奧吉物化、具體的「缺陷」,故事採用多視角的敘事方式,塑造了一個不同生活環境下的人物群體像。逐一呈現奇蹟和他周邊親人好友,是如何幫助奧吉實現自我成長,以及他是如何影響並推動他們實現自我的成長和解。接下來以奧吉的人物角色為例,從心理發展的層面來看一下這部電影對於人物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