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政山東丨「外地車輛管不了,本地車輛沒人管」煙臺工程車環保備案落實難 煙臺市長:明確主體責任,抓緊解決好

2020-12-04 海報新聞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秦文 濟南報導

據測算,一臺非道路移動機械,也就是工程車的汙染物排放量相當於五十至八十輛國四機動車的汙染物排放量。記者了解到,從2020年2月1日起,山東省市出臺了全國首部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氣汙染防治規定,要求對全省所有非道路移動機械實行信息登記管理,每一臺都有唯一的環保登記號碼,對於不編碼和身份不明的機械不得使用。然而,在12月3日播出的《問政山東》節目直播現場,根據記者調查發現,煙臺市非道路移動機械環保登記的落實情況大打折扣,處於「外地車輛管不了,本地車輛沒人管」的尷尬局面。

近日,在煙臺市重點項目煙臺蓬萊機場二期工程現場,記者發現近百輛非道路移動機械大都沒有進行過環保備案。工程現場的工人表示自己並不清楚此事。

而在2019年7月,山東省生態環境廳發文,明確要求到2019年底,全省都要完成非道路移動機械的摸底調查和編碼登記工作。政策出臺一年多,煙臺一些工地的項目經理和駕駛員告訴記者,他們對這一政策不知情,「哪有人通知啊,真沒有人通知。」煙臺蓬萊機場二期項目工人說。

隨後,記者將這一情況反映給了煙臺市生態環境局經開區分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已經給區內企業下發過通知,施工隊從外省外地企業調來的機械他們無權管理。真的下發通知了嗎?就在煙臺市經開區,記者來到了某非道路移動機械運營企業,企業的負責人卻說,「我第一次聽說這個東西(環保備案),沒有人通知」。

外地車輛管不了,本地車輛沒人管。記者將這些情況反映給了煙臺市環保執法部門,工作人員卻說他們並不負責工地巡查工作,「我們基本上不去查工地,我們還要跟住建部門溝通……」

針對以上問題,煙臺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周俊在節目現場解釋說,非道路移動機械的登記碼是非道路移動機械唯一的一個信息碼,一車一碼,相當於「戶口登記」。「截至目前,煙臺市共登記了兩萬七千多臺(非道路移動機械),據我們自己分析,肯定有漏網之魚。」周俊表示,下一步將召集相關部門,制定具體實施方案。

在《問政山東》節目現場,煙臺市市長陳飛表示,將抓緊解決好非道路移動機械的環保登記問題。下一步,將摸清所有涉及非道路移動車輛的底數,包括流動的、外來的進駐之後,由誰來承擔主體責任。同時,建立非道路移動車輛資料庫。「一定明確負責單位的主體責任,生態環境部門和住建部門有同樣的責任。」陳飛表示,將協調相關部門,一同負責非道路移動機械的環保登記問題。

相關焦點

  • 好客山東(煙臺)賀年會暨第二屆煙臺餃子文化節開幕
    九九嚴凝……」伴隨著孩子們悠揚古曲吟唱聲 ,12月19日,好客山東(煙臺)賀年會暨第二屆煙臺餃子文化節活動在芝罘萬達廣場拉開正式帷幕。本次活動由煙臺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煙臺市旅遊公共服務中心、大眾網煙臺、煙臺芝罘萬達廣場承辦。活動現場50組親子家庭共同見證和開啟了好客山東(煙臺)賀年會2021年的新旅程。
  • 成立專班 聚焦問題 博興縣迅速整改《問政山東》反映情況
    》回頭看節目反映博興縣草柳編文化創意產業園投入使用率低,配套設施不完善,政府承諾未兌現和相關部門、相關人員存在思想境界不高、工作作風不實、服務意識不強等問題。此次《問政山東》曝光的博興縣相關問題,反映出博興縣工作中還存在官僚主義、形式主義,職責不清、推諉扯皮等問題。對此,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對《問政山東》節目反映的問題進行認真梳理,深入剖析問題根源,真正做到解決問題、完善機制、改進工作。
  • 問政山東丨國企剝離辦社會職能兩年了,職工至今仍未脫離原國企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董昊騫 濟南報導12月10日,《問政山東兗礦集團東灘礦醫院職工負責人透露,即使在託管期間,人事關係也都在兗礦集團下屬煤業公司,到期後不知道怎麼辦。作為託管方的兗礦新裡程總醫院工作人員則表示,他們沒法管,「人不歸我們,財務管理不歸我們,讓我們去管,怎麼管?安排付個款都安排不了,還能管事兒?」他說,「(現在財務)還是歸礦上,啥都沒過來。」
  • 深秋,煙臺植物園 美翻了……
    此刻的煙臺植物園裡,仿佛一盤被打翻了的天然的調色盤。置身於此,仿佛進入了一場秋日童話。一葉知秋,當樹葉從上空墜下,簇簇金色,一夕間遍地成金。楓葉總會帶著飽滿的色彩牽引人的視線路邊的月季花和天人菊還在盛開著,在林蔭中點綴的一抹橘紅,每一幀都是美輪美奐的畫卷,讓人沉醉其中
  • 視頻丨《工作落實面對面》:市交通運輸局 市農業農村局接受鄉村振興專題問政
    由中共泰安市委、泰安市人民政府主辦,泰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泰安市廣播電視臺承辦的電視問政節目《工作落實面對面》今天錄製完成並播出,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接受鄉村振興專題問政。【解說】問政現場,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負責同志就群眾關心關注的種植戶維權、耕地地力補貼、農藥市場監管、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農業保險、農村道路三通等問題與問政代表和現場觀眾對話交流,現場解疑釋惑,給出答覆。
  • 濟青煙「三兄弟」加速領跑 山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全面起勢
    但提起山東,人們想到的「領頭羊」可能不只一個。山東「領頭羊」帶動作用不足?濟青煙「三兄弟」齊發力根據2019年城市GDP數據,青島是山東唯一過萬億的城市;省會濟南緊隨其後,正向「萬億俱樂部」靠攏;煙臺則緊跟省會濟南。
  • 煙臺13歲小姑娘央視亮相 曾獲前空橋世界紀錄 會中醫會國畫
    6歲時獲得世界上年齡最小的會前空橋的女孩紀錄,參與過多部電視劇拍攝,擁有十餘首原創歌曲,多次榮登央視節目,如《挑戰不可能》《中國少年說》等節目……13歲的煙臺女孩黃琪惠一路走來,收穫諸多榮譽。日前,記者走進煙臺豐金國學學校,採訪了這位「小才女」。「大家好,我叫黃琪惠,今年13歲,來自山東煙臺。」10月30日,在學校圖書預覽室,黃琪惠穿著一身校服向鏡頭前的網友打招呼並作自我介紹。雖然未著古裝,但女孩的鵝蛋臉、精緻五官、挺拔身姿,都透露出一種古典感,既有少女的靈動又有寧靜致遠的氣質。
  • 立體停車場又出事故,車輛「從天而降」,物業:與我無關
    近年來汽車保有量的持續上漲讓停車難的問題越來越難以解決,為了增加停車位,讓車主有地方停車,我國很多城市裡都開始建造立體停車場。立體停車場在我國的普及程度不是很高,但是在國外已經出現很多年了,日本是一個車多地少的國家,汽車密度特別高,日本大量普及了立體停車場,為當地人解決了停車難的問題
  • 貴陽花溪把夥村二號隧道有道「裂口」好危險!問政督促下,已修復完畢!| 融媒問政
    近日,市民陳先生向貴陽市融媒問政平臺反映,花溪區孟溪路把夥二號隧道中有一條裂口橫貫車輛主幹道,希望有關部門及時處理安全隱患。在問政平臺督促下,貴陽市城市發展投資集團立即組織修復,此處隱患已於12月13日修復完畢。
  • 網絡問政 | 貴陽修文156縣道修復時間推遲,預計11月底動工改造
    ,修文156縣道改造動工時間將從9月底推遲到11月底,並承諾縣道修建好後相關路面問題和環境問題也將得到解決。隨後問政記者對接修文縣交通運輸局了解到,該縣道已列入修文2020年縣鄉道路面改造計劃,原計劃於今年9月底動工,但考慮到156縣道為重載道路,需要對施工設計圖紙進行調整更改,增加水穩和瀝青層的厚度,以致動工時間推遲。
  • 煙臺這座老宅,跨越了600年的時光
    詳情請戳視頻:【來源:煙臺廣播電視臺】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 棲霞農商銀行:落實兩項政策工具 持續加強金融支持
    膠東在線11月27日訊(通訊員 李潘嘯 王安雄) 面對經濟下行疊加突如其來的疫情衝擊,今年以來,棲霞農商銀行切實抓好人民銀行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支持兩項政策工具落實,充分發揮一級法人優勢,不斷完善供給側金融服務,守正創新服務實體經濟,努力為縣域小微企業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
  • 落實區委全會精神——鎮(街道)部門全力抓產業、謀產業
    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兼)區人社局 局長 張鈺區人社局將夯實產業發展的人才保障,加快區公共實訓基地、基層就業服務等平臺建設,以「四單」模式面向「3+3」主導產業開展技能培訓,保障企業用工;開展「雁歸恩陽·共創未來」活動,從項目推介、創業培訓、融資獎補等方面支持鼓勵返鄉創業,助力產業發展;定期開展「送政策」、「送服務」 活動,主動落實「減、免、
  • 神鳥調查 | 地鐵口「黑車」猖獗無人管 記者投訴遭奇葩回覆:不合法但合理
    當記者說要到視高轉盤附近的時候,黑車司機立馬把平時20元的均價叫到了25,並表示:「20元沒有人去,現在三輪車都過去不了。」司機嘆氣說到:「不等人的情況下就三四趟,有時候四五趟也可以。現在返校的比較多,平時放空回來,這幾天能『撿人』回來。」
  • 市民吐槽貴陽公交站臺站牌設置不合理,公交集團將逐步梳理整改|融媒問政
    、查看公交路線要「冒險」站上馬路、線路牌對著牆「不讓你看」……近來,不少市民向貴陽市融媒問政平臺吐槽貴陽街頭的部分公交站臺、站牌設置缺乏人性化考慮,不僅給乘客帶來不便,還暗藏安全隱患。市民若想查看線路,必須站到馬路上,一邊查看一邊還要留心右側駛來的車輛。因為沒有站臺,為了安全考慮,不少乘客在查看完路線信息後,就暫時退到防撞牆後的人行道邊等車,直到公交車快靠近時,趕緊跑過去。躲在防撞牆後面等車的何先生無奈地說:「這個車站挺尷尬的,畢竟在馬路上,站前面覺得危險,躲後面又怕錯過車,真是『前後為難』!」
  • 我市出動車輛設備377臺輛全力以赴除雪
    本報訊 (記者 邵南)記者從市住建局了解到,為保障市民安全出行,清除街路積雪,截至11月23日15時,市區兩級環衛部門已連續作業近120小時,共計出動車輛設備377臺輛,其中除雪車21臺、鏟車135臺、翻鬥車202輛、其他車輛19輛,撒布融雪劑400餘噸,出動人員1500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