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的角落》:「普普」這個角色是如何推動劇情發展的?(下)

2020-08-25 ytyy一汀煙雨

上篇文章梳理了「普普」在前六集中對劇情的推動作用。從種種細節也能看出,普普才是推動劇情發展的「大Boss」,表面上似乎是因為張東升的殺人案引發了一切,其實最根本的源頭還是普普所需的30萬。

這篇文章中截取了後六集中普普出現的主要情節,並分析了普普對劇情的推動作用。

普普是如何推動劇情發展的?

  • 再次提到救欣欣

普普再次提到欣欣已經說不出話來了,急需錢做手術。這一事件進一步促進了劇情的發酵,加速了其發展。

如果不提到這一點,劇情的發展會越來越關注於三個孩子和張東升的鬥智鬥勇上,而忽略了本來的目的:籌錢。這一細節也是在把觀眾拉回到主線上。


  • 約張東升至新華書店

三個孩子提出要把張東升約出來,是普普提出把張東升約至新華書店。

到了新華書店後,張東升付清了錢,也拿到了視頻。然而前面有情節提到,嚴良讓朱朝陽幫忙複製一張卡。這樣的情境下,觀眾站在上帝視角,必然想知道那張複製的卡如何處理。這一也就引發了觀眾的觀看欲。

  • 引開葉警官

為了避免被發現,普普在看到葉警官和其女兒時,假裝偷書,引得葉警官去抓賊,從而引開了葉警官。


一個不滿十歲的孩子,在這樣的情況下有如此的急智,任誰都不會將她當做一個孩子看待。

  • 寫心裡話給朱朝陽

這個不能算是推動情節發展,但是進一步深化了普普的人設。


普普只是一個小孩子,卻會察言觀色,看出朱朝陽並不開心。這一點比很多大人都強很多。

  • 從王立手上救朱朝陽

王立將朱朝陽綁到了冰庫,張東升帶著普普也跟去了。路上普普與張東升說出了他們要錢的目的。

因為普普是個小女孩,所以能與張東升溝通;如果換做嚴良,可能三句話說不完就會起衝突。普普的經歷也勾起了張東升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引發了張東升的同情心。

  • 普普生病

普普與嚴良二人本想去哈市,無奈遇上颱風,住在旅館中又害怕碰到警察,二人無奈只得求助於張東升。普普的一句「張叔叔」,更是出乎人意料,也推動了張東升接納他們。

這裡的全部情節,可以說,都是由普普的發燒推動的。普普生病,讓他們與張東升從仇人變成了住在一個屋簷下的人。也是對張東升性格的升華,展現出張東升善良的一面,讓這個人物更加立體和現實。

  • 普普為張東升包紮

張東升被催債的人傷到了,普普為張東升包紮,這既是普普的機靈之處,也讓進一步加深了張東升對這幾個孩子的同情心。

為了保護他們,張東升帶他們到自己嶽父嶽母的房子裡居住。

  • 普普被誤會是張東升的女兒

普普年幼,既有孩童的天真,又有獨屬於兒童的善良。而店員誤會他們是女兒,張東升也沒有解釋,只是慈愛地摸摸普普的頭。我想,是普普讓一直生活在窩囊之中的張東升感受到了親情和溫暖。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張東升本以為自己即將能過上平靜的生活,對這幾個孩子的態度也開始好了起來;誰曾想,竟然還有一張複製的卡。所以,張東升後來才會失望以至於癲狂。

  • 普普突發哮喘

普普突發哮喘,而後失蹤。這一事件讓嚴良越發激動,下決心要揭發張東升。普普的慘劇,同時也是張東升的慘劇。

另外,普普突發哮喘時,張東升並沒有因為嚴良而遷怒於普普,也能看出普普對於張東升的意義與其他孩子是不同的。

結語

從整個劇情來看,普普才是主導劇情的人。普普口中的「30萬」始終貫穿著全文,串起了一系列的悲歡離合。而普普看似天真的性格,同時也襯託、展現出了其他人的個性和人性中的善惡。

最後,普普的失蹤(不知道具體結局是怎樣的,從突發哮喘暈過去之後,普普就沒有再出現了),也意味著全劇的結束。

對於普普這個角色,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隱秘的角落》:「普普」這個角色是如何推動劇情發展的?(上)
    《隱秘的角落》講述了三個少年在無意中拍下一場犯罪之後發生的事情。該劇的情節精彩緊湊,人物形象也很豐滿、立體,截至目前為止,《隱秘的角落》在豆瓣上獲得了8.9的高分,並且還是一周華語口碑劇集榜的第一。在主導全劇的三個少年之中,普普是最小的,但這個人物也是最不可或缺的。如果沒有這個人物,或者換成三個年齡相仿的少年,很多情節就會變得很奇怪。
  • 《隱秘的角落》小孩子能有多可怕?普普或是全劇最大的推動者
    《隱秘的角落》改編自紫金陳同名推理小說《壞小孩》,在原著的基礎上更加豐富地刻畫了三個小主角的背景故事,在懸疑、犯罪的推理片色彩下增添了許多意想不到的伏筆與細節。離異家庭下成績優秀但性格孤僻內向的朱朝陽(榮子杉飾),從福利院中逃出的少年嚴良(史彭元飾)和一心籌錢想要救弟弟的小女孩普普(王聖迪飾),故事從三人的相遇展開,也因為三人的分離而結束。而這部&34;中,更多的觀眾將視線放在了看似天真無邪的小女孩普普身上,認為她是本劇中最為不可揣測的人。
  • 《隱秘的角落》:年幼的普普,是如何讓張東升言聽計從的?高段位
    《隱秘的角落》結局已有些時日,不得不為其中的細節嘆服,明暗線交會,稍不留神,就會錯過很多精彩的暗喻,以及人物內心最隱秘的部分。三個小演員的表現都很出色,帶有天然的靈氣,將人物的複雜與矛盾演繹得淋漓盡致。
  • 《隱秘的角落》:普普其實不存在,普普才是童話的「本身」
    這就不難理解,在學霸的把控下,《隱秘的角落》全劇節奏嚴絲合縫,故事推演得如此引人入勝和邏輯自洽,時時刻刻籠罩著學霸對細節的理性把控。對於笛卡爾是童話還是現實的抉擇,朱朝陽和張東升高智商較量更是貫穿始終。如果從邏輯自洽的角度去看,就會發現普普身上有太多邏輯漏洞。
  • 隱秘的角落:張東升妻子是否知道他禿頭?從兩個細節可以找到答案
    大叔最近劇荒,又把《隱秘的角落》重新拿出來,看了第二遍。才發現有很多細節初看時都沒有注意到,也對於這部劇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可可愛愛的女生;暗著講,普普很多的臺詞都是承上啟下,或者說是推動事件的發展。
  • 《隱秘的角落》裡壞孩子是如何誕生的?
    網劇《隱秘的角落》講述了一個黑暗的童話。,其平均智商比正常家庭中的兒子低7分)、較低的成就需求、高犯罪可能性、同性戀偏好、對其他男性的不信任和較低的自尊感等等[1]。我們在劇情中也看到這一點,朱朝陽在學校中,由於過分看重成績,沒有跟其他人往來。但他始終是孤獨的,所以才會和普普、顏良迅速成為朋友。
  • 《隱秘的角落》:朱永平才是推動整個劇情發展的核心人物
    文/桃兮(本文由桃兮原創,抄襲必究!)《隱秘的角落》播完了,但是關於它的熱議在網絡上只增不減。無疑,這部劇不論從劇情還是從演員演技來說都稱得上佳作。有人說,這部劇被過度追捧了。我覺得不然,國產劇能達到這樣的製作是該被稱讚的。
  • 盤點網絡爆款國劇《隱秘的角落》中,15個過於巧合的劇情
    壹國產網劇《隱秘的角落》最近大火,網絡上相關的文章鋪天蓋地,絕大多少都是溢美之詞。昨天我寫文章時看到豆瓣上有34萬人打分,今天這個人數就漲到了41萬人,超級熱度由此可見。但在一口氣看完12集之後,書影君卻沒有大多數觀眾那麼興奮,因為我發現劇中有太多的巧合情節,而恰恰劇集又是在依靠這些巧合,在推動著劇情的走向和發展。可以說,沒有巧合,就沒有《隱秘的角落》。
  • 《隱秘的角落》與原著《壞小孩》,誰更勝一籌?
    一、人物角色的變化1、新增加的幾個人物網劇中多了幾位原著中沒有的人物,分別是張景林(嚴文斌曾經的死黨,勢利小人)、嚴文斌(嚴良的父親,吸毒人員,後大腦受刺激住進了精神病院)、陳冠聲(一位熱心的老民警)以及王立(王瑤的弟弟,黑社會分子)。
  • 《隱秘的角落》與原著之間,你不知道的那些劇情差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隱秘的角落》和《壞小孩》之間的劇情差。一,「嚴良」和普普在原著中,和普普一起逃出來的男生其實叫「丁浩」。而嚴良實際是徐靜的叔叔,做過警察,曾是張東升的老師,也是最先勘破了殺人案疑點的人。但《隱秘的角落》抹去了這一角色,而且把「嚴良」的名字放到了「丁浩」頭上,又另加入了「老陳」這個原本不存在人物,通過兩人間的互動,把嚴良這個角色塑造得更加生動立體。
  • 《隱秘的角落》為什麼這麼火?
    成為這個夏天,網際網路上最流行的梗。一句看似平淡無奇的話,讓諸多聽到的網友,不由感到後背發涼。追溯原因,還要從這個梗的出處——最近爆紅的懸疑網劇《隱秘的角落》(以下簡稱「隱秘」)說起。 這部網劇改編自作家紫金陳的小說《壞小孩》,共12集。
  • 神劇《隱秘的角落》,普普真的如你看到的那般單純嗎?
    2020年的「神劇」非《隱秘的角落》莫屬了,真的是網劇中的一匹黑馬,開局就飆升到了豆瓣分9.1,強烈推薦!《隱秘的角落劇情在開篇的時候並沒有大篇幅的去介紹普普這個人設,但是從細微末節處可以看出普普是一個內心細膩,而且心思非常縝密的一個女孩子。有原著黨說原著中的普普心機很深,我於是仔細看了普普的部分,分享幾個頗有深意的細節:1.第一集嚴良普普剛到朱朝陽家的時候,不小心說了,早上在加油站偷東西的事,此時普普在桌子下踢了嚴良一下,這裡表現出來普普的心思是比嚴良深沉。
  • 《隱秘的角落》劇集評估:我們都是被關在籠子裡的人
    2020.07.07《隱秘的角落》的成功要素:一、《隱秘的角落》作為短小精悍的懸疑推理的改編劇,一經播出就迅速火爆,它的成功與很多因素是分不開的,尤其在人物、人物關係、情節設計、細節和臺詞等方面更有其獨特之處:
  • 為什麼《隱秘的角落》朱朝陽說後悔給嚴良、普普開了門?
    關於《隱秘的角落》中朱朝陽說:「我最後悔的事是幫你們開了門」,也許這個編劇理論可以完美解釋。 劇情從第一幕向第二幕發展,就不能讓主角這麼平靜了。 必須有事件逼他改變,必須有事件打亂平靜的現狀,必須讓主角離開先前的平凡生活,把他丟進衝突。 當主角從原來的生活進入第二幕,最重要的就是他必須經過一次不可逆轉的改變,而且不能離開。
  • 《隱秘的角落》真正的結局漆黑無比
    可真相如何?導演很雞賊的留下蛛絲馬跡,告訴我們結局可能是另一種模樣。一部爆款的誕生《隱秘的角落》改編自紫金陳推理小說《壞小孩》 ,講述了濱海城市的三個孩子在景區遊玩時,無意中用鏡頭記錄下了一場謀殺案,從而陷入掙扎的故事。
  • 《隱秘的角落》:最大的懸念,永遠藏於人心深處
    《隱秘的角落》可以說是當前最火、引發熱議最多的懸疑劇,豆瓣開分9.0,兩天後升到9.2(截止現在評分9.1)很少有一部懸疑網劇能夠做到現在這樣,展示人物拼命掙破命運卻又逃不脫的宿命除了全劇片尾和劇中人物在特定場景,《隱秘的角落》很少出現懸疑劇標配的音樂,整部劇安靜的詭異。就像在一個靜謐的夏日午後,在人來人往的街道旁,在大人們注意不到的角落裡,在孩子們尚且不能理解生命的意義、罪與法的代價,以及父母矛盾的年紀裡,他們以「義氣」為驅使,做了一個鄭重於生命的天真決定,他們也絕對想像不到,這個天真決定,日後讓他們付出了多大的代價。
  • 《隱秘的角落》:你是相信黑暗,還是相信陽光?
    這部劇的一大特點,就是不緊不慢,徐徐展開,說明導演對劇情有足夠的自信,對演員的演技更是充滿信心(第一和第三季的主演確實演技爆棚),總之就是不怕觀眾中途退場當然,如果國產劇縮到10集左右,且基本上在短時間內播完,如何通過廣告等渠道盈利,可能是一個新問題。
  • 《隱秘的角落》:如何看待大結局,真的是HE嗎?
    《隱秘的角落》爆了,超過10萬人打分9.0。無論是演員的表演還是精彩的劇本都代表了今年(至少到目前為止)最好的水準。首先,這劇從開始到中間給出了兩個故事,一個是笛卡爾和公主,一個是狐狸和三隻小雞。明明白白告訴了觀眾,這個故事是有兩個版本,一個是偏向童話的,一個是非常暗黑的。
  • 從《隱秘的角落》到你心中那個「壞孩子(自己)」
    最近特火的一部網劇《隱秘的角落》,改編自推理小說《壞小孩》,豆瓣評分9.1。在閨蜜的強烈推薦下,懷著一絲害怕(主要裡面一些鏡頭的切換讓人緊張)的心理,追完了12集。確實非常棒,值得推薦(建議打開彈幕看,可以緩解緊張氣氛)。
  • 《隱秘的角落》大結局讓人意猶未盡,人物也發生了改變
    改編自紫金陳推理小說的《隱秘的角落》,滿足了眾多小說黨的期待,讓他們能夠從頭看到尾,但仍有不少觀眾表示:意猶未盡,十二集不夠看,《隱秘的角落》後面的人物發展都發生了反轉,讓人意想不到,最後大結局非常圓滿,張東升坐監獄,朱朝陽,嚴良以及普普開始了新的生活,想必以後,這些孩子能夠過上平安快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