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 我們宿舍的六個工友

2020-09-22 松風明月816

聽咱們自己講那過去的事情

在輕工機械廠的日子裡

上個星期天,一個難得的雨後晴天,濱河大道上綠蔭濃濃,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我們幾個老工友在黎明老弟的組織策劃下,小規模的在探沂呂老師那兒聚會。我們的老主任呂老師已八十六歲高齡,身體很健壯且神清氣爽,精神矍鑠,與老伴頤養天年,但是還是閒不住,啥事都要管都要幹。他的那事業心可是厲害啊!

我們去看了我們輕工機械廠的生產和生活區。這近半個世紀過去了,世事滄桑,物是人非事事休。現在只有那座三層的集體宿舍樓,還堅固的矗立在那裡歷經風雨,向我們默默傾訴著老輕工的不盡情懷。

樓前邊的夥房及家屬院平房都已建成了家具商場。

大家緩慢的踏著樓梯爬上二樓、三樓,陽臺。想著那年輕時上樓都是一步兩三個臺階,幾下就躥上去了都是嫌這樓梯設計建造的太碎步了。

那可是個朝氣蓬勃的青蔥歲月。而現在大都是華發凸現,步履蹣跚。

黎明、道峰、國華、民君他們都找到了自己住過的房間。我和小高、傳玉也很快看到了住過的宿舍。我們都興奮的滿樓層轉悠著,還吆喝著。現在所有的房間都空著沒人使用。

秀英、小蔣、寶瑞、炳娥她們也東找西瞧,忙個不停的議論著、拍照著。

大家心裡都有些激動,都想起了四五十年前與工友們在這宿舍樓上朝夕相處的歲月。在這裡也唱過也哭過,也笑過也鬧過,但那是個純真的年代啊!站在這兒,回憶的閥門是會打開了。

若是時光真的能倒流,能穿越,回到從前那該多好啊!

我推開二樓西南角房間的大門,一眼就看著我床鋪靠窗的地方。那個窗戶框上,我用小刀刻的 周 字還有呢!我拂去字上的塵埃,驀地就想起了當年我們六個工友同住在這間宿舍的往事。

陳金龍老師、劉長山、楊明、孟繁利、董玉華和我。因為人多都靠牆擺不開床,我和楊明只能排一塊,床頭靠牆。

那咱 當工人住高樓,開機器吃大饅頭 ,還是領導階級可真時髦啊!大家都恣得了不得。樓下就是夥房和茶爐房,我們看到有熟悉的工友去打飯提水,就扔個小石子砸他一下,撩下點水淋他一下。他們要是抬頭看是咋得啦?我們就趕緊蹲下來。哈哈 那時都沒人心眼啊,鬧著玩啊!

我們幾個人就楊明有一把竹子皮的暖水瓶,一天他提溜著說:「你們看看是誰給我打了?怎著打了呢?」大家一看果然碎了,但都說自己沒用不知道。楊明就要拿出去扔,陳老師說:「我看看,啊噢,光是外殼碎了,內膽沒壞,還能用。」

「那就不保熱啦!」

「不礙,咱這樓下就是茶爐,還缺了熱水嗎? 嗨!別管誰打的啦,還能用就行了。」 說著老陳把碎片倒垃圾桶裡,又往竹子殼裡塞進去些擦布。

這個不保熱的水瓶還用了很長時間。

過了幾年,楊明調到外貿車間磨錘子,這個活三班倒很辛苦,他給我說這個活可不是人幹的,磨手,嘣眼,砂輪片要是碎了還能要人的命。這都是社辦工業社員幹得活,我們廠子幹也不掙錢。但是咋辦呢?還得有人幹啊!

後來小馬經常來找他,說是他們都在一個班上幹,楊明也逐漸掌握了磨光錘子的技術,當了班長幹得可有勁啦!

那一回小付發生了工傷事故,幸虧楊明在附近,緊急果斷地處理了小付的頭皮和辮子交纏在絲槓裡的情況,還仗著他身材高大,託舉著小付跑去醫院及時的搶救。


小董他是個愛瞎鼓搗的人,在車間裡是個革新能手,鉗工技術挺棒。實際上那個地震預報儀他弄了好多次,弄個酒瓶子倒擱在自行車把上,下邊接著洗臉盆。還用磁鐵吸塊鐵板,下邊也是接著臉盆。所以那回就弄出來「地震啦!」 的風波。全樓上的人都炸了鍋,弄得個人仰馬翻。

他經常吹噓他姐夫是地委組織部長。我們都說那個對我們有啥用哎? 到了下個星期他從臨沂他姐家拿來一個乳白色的燈泡,換上一開,真好啊!滿屋乳白,柔和的亮光灑滿了房間。

大家都誇他你真管啊!他很恣,顯得很自豪洋洋得意。

用了沒幾天叫樓上的小高偷去了。咳!再也沒要回來。

小董的媳婦叫嫣紅,是農機廠的,長得也挺水靈。那時還沒結婚經常去,我們這些還沒媳婦的小青年都很是嫉妒啊!也是幹了不少的惡作劇。

後來廠子裡搞那個「一打三反」 運動。賈主席的名言:「董啊!嫣紅啊」 就流傳開了。小董顯得怪狼狽,但是我們大家沒有歧視他的,不就是拿了幾個絲錐鑽頭一點工具

嗎,無所謂。那以後嫣紅就不大來了。

唉!又過了若干年以後嫣紅患了重病,走了。

陳老師的家在一百二十多裡的石井公社大安管理區小宅子村,小孩多生活很貧窮困難,他還患有嚴重的氣管炎哮喘,總是吭吭吭的,平常需要吃那個藥叫 「安茶鹼」。老李給他個外號「陳三吭」 。陳老師吃飯很節儉,捨不得吃,總是五分的菜和鹹菜,一年到頭光是穿著那小帆布或者再生布的工作服。熱天在宿舍裡就光著脊梁。那年熱天,我們車間裡都流行:「小白鞋,不系帶,紅背心飄起來,打球跑步真來賽!」 我也隨潮流買了雙抹白鞋粉的運動鞋和一件紅背心,就把原來穿的那個藍背心替換下來,送給了陳老師。哎!你看他啊,非常的感謝,過了很長時間還總是說著感謝的話。從家裡帶了的很稀罕的花生,拿給我吃。嗨,不就是一個穿過了的兩根筋的背心嗎?陳老師是個厚道人。

那年我寫了【柴油吶喊】的文章,他很欣賞讚同,寫完後他與小劉都籤上了名,

是個很大的支持。

要說在車間裡幹活學技術,就數的著劉長山。他對這個機械很愛好很鑽研,齒輪箱的安裝啦,刀架的嚙合啦,模數的計算啦等等,他都學得快操作得很仔細。

還有刮研這個技能,他也是掌握的很好。特別是在刮研好的導軌面上排圖案,做的最好。只是用一柄刮刀,那刮出來的小燕子栩栩如生,那蘭草葉片挺拔圓潤,那柳葉兒婀娜牽連。排列的橫看豎看都成行,真漂亮啊!

嗨!我這個人就是很笨,咋著也刮不出他那樣。

小劉他還很會養殖花草,在我們的窗臺上擺滿了他侍弄的盆花,那看櫻桃,小石榴,雲松,真好啊!特別那雪白的茉莉花,那撲鼻而來四溢的花香,叫我至今難忘。

一天中午,大家在下邊夥房吃完飯回來,小孟說:「咳,這四十二斤糧食真不夠吃的,幹活怎累,我這四個饅頭八兩,一毛錢的米豆,還喝了半碗開水,這也就是吃了個半飽。」

陳老師說:「你還想吃多少?我再買四個饅頭你能吃了吧?」

「我能吃了,你買去吧!」

陳老師掏出飯菜票:

「小董,你去買去,孟啊,要吃不了你賠我兩倍的飯菜票。」

「好,打賭!」

小董拿著票忙活的去買來四個饅頭五分錢的土豆塊。

好傢夥!這小孟甩開腮幫子咪嘛的風捲殘雲般造進肚子裡了。

大家也都很佩服他怪能吃。

陳老師說:「你啊到底是年輕,真行啊!」

小孟又來了勁了說:「咋樣?再買兩個來我還吃了,再買去?」

小董說:「陳老師啊!千萬不能再買了,再買也是肉包子打狗啊!」

小孟紅臉了:「哎哎!你說誰是狗啊?啊?!」

哈哈 

小孟工作很能吃苦耐勞,那年星期天加班修行車,把右手中指和無名指的前邊那節骨砸斷了,我帶他去縣北山醫院治療的,那疼得就不能說了。他都堅持住了。真乃鋼鐵戰士啊!

那時還是文革後期,階級鬥爭的觀念都很強烈。大批判等運動持續不斷,人們的警惕性很高。

一天晚上下半夜了,有人敲門,梆梆梆,梆梆梆!敲得還像暗號。陳老師和我醒來了。拉開燈,問道:「誰啊?誰啊?」

那個敲門的人不吱聲,我們拉死燈,還沒睡他在外邊又敲了,這回是用腳踢的,門下邊砰砰砰,砰砰砰。 拉開燈,大家都說這是個壞人,來搞破壞的。我和門口的小孟小董小劉取開門一看,沒人了,我們就追過去,一聽還有上三樓的腳步,急著上去,看個人影好像進了最西頭南邊房間。門沒關,我們過去進了屋拉燈一看,是高易光剛躺下。

我一把拉起他來:「起來,是你個小子毛兩次砸我們宿舍的門吧?啊?」

這小子睡眼惺忪的坐床上說:」啊噢!我下去南邊廁所拉屎了,回來可能少上了一層,我想著走時沒插門,這回來怎麼進不去了呢?難道不想叫我進去睡覺了嗎?弄了半天,原來是敲的你們屋了?嗨!」

俺們幾個都說,以為是哪裡的美蔣特務來搞破壞的唻!

」我不是壞蛋,也不是特務,咱們快睡覺去吧!」

哈哈!

楊明下鄉時的青島同學高一諾,經常來我們宿舍找他玩,有時拿些青島鈣奶餅乾或者糖果來,我們幾個也都品嘗過。

高一諾是個活潑開朗漂亮的姑娘,據楊明說,她會唱歌跳舞,以前在我們費縣劇團呆過,演唱最好的節目就是【白毛女】中的喜兒,北風吹和扎紅頭繩是她唱的最好聽的啦!。後來說是體型有些發福,就調到咱廠了。

後來她知道我會拉二胡,就叫我拉著她唱,除了這北風吹,紅頭繩,她還會唱很多京劇樣板戲唱段。

大家看了她表演唱腔,都說在這工廠真埋沒了人才。

過了一年廠子裡組織宣傳隊要到縣上匯演,我去前邊平房她家裡找她,叫她指導排練。

我進門一看她抱著小孩,正在蜂窩煤爐子上坐著鍋炸粘糕,就聽得砰砰砰幾聲,那幾個桌球型狀的粘糕從鍋裡蹦出來落在地上,那熱油也濺了出來,燙著她的手上,小孩也燙著了,光哭。

她見我來了連忙說:「小周啊,你看這是啥事?咋著這炸粘糕都朝外蹦是什麼原因?」

「我也不知道,我沒炸過。」

「不炸啦,不炸啦!」

我說你別再燙著小孩,乾脆放在鍋裡蒸蒸吃吧。

「對對你說的這個法行,擱上糖蒸著吃。」

我說了排練的事情,又說到想叫她扮演阿慶嫂,建民演刁德一,小董演胡司令,來演一場 智鬥。

她考慮一下說:「上邊精神是主要自編自演工廠裡的事,這樣板戲要求高,再說那小董地鼠溜子樣,畏畏縮縮的,我能給他配戲嗎?再者你一把京胡,沒有月琴京二胡包不過唱腔來。算啦,咱們先排練這些。」

」 好吧!」

後來到縣上匯演時,為湊夠演出時間,我就幹拉京胡,伴奏著她唱了一段沙家浜中,阿慶嫂的【風聲緊】唱段,

也還不錯。

後來縣劇團招人,高一諾還推薦我去,樂隊隊長老楊來到我們宿舍考核了我。他說:「也行,你拉的很有力度,很清亮音符準確。弓法少欠靈活,你這就是沒受過名師訓練,是自學野路子的。」

「是啊,是啊!我就是聽著收音機和大喇叭學的。」

「那我回去給領導說說吧」他說。

過幾天叫我去縣劇團,團長吳記貴又和我談了談。叫我等通知。我光想這差不多了,要想歡進戲班嘛。

但是過了很長時間也沒接著通知。

那進劇團的事就黃了。

近半個世紀過去了,我們宿舍的六個工友呢?陳老師因家庭困難調回石井修配廠了,在九十年代初就病逝了。

我和小董現在縣城,小劉小孟在臨沂。楊明後來調到省紡織公司一個分公司當經理。都不大見面啦!

高一諾全家早已回青島老家了,多少年了也沒見過。

別管咋樣,現在我們每人都早退休了,修身養性安度晚年吧!

等著抽時間,老友們再去老輕工廠看看吧,那裡有多少歲月的浪花,可以引起你不盡的回憶啊!


相關焦點

  • 那年因為五十塊錢冤枉了工友,每當想起這件事我心裡就隱隱作痛
    我和這十幾位工友很快就走上了工作崗位,天天重複著同樣的勞動,同吃一鍋飯菜,同睡一鋪大炕。磚廠當時的條件雖然很差,工作又苦又累,但比老家的條件要好很多。我們十幾個兄弟白天一起勞動,晚上坐在熱乎乎的炕上嘮家常、講笑話,有時還會打上幾把撲克。大家在工作上相互幫助,生活上相互照顧,既能吃飽又能穿暖,倒也沒有什麼憂愁和煩惱。時光荏苒,日月如梭。
  • 兩個黑瘦的男人突然闖進我們的宿舍
    下雨了,很多工種不能施工,大部分工友都在宿舍裡,躺在床上玩的玩手機,聊天的聊天。突然間闖進來兩個不速之客,又黑又瘦,個子偏高。 一進門,第一個先張口問到市裡的路怎麼走,大家剛鬆了一口氣,還沒人回答。另一個拿出一把刀來,說話了:趕緊的給我們弄兩萬塊錢。兇神惡煞的樣子。
  • 我在廣東工廠打工的日子(六)—和男工友走得太近,班長找我談話
    我逐漸和附近工位的幾個工友混熟了,有四個男生和我走得比較近,他們自認我我的大哥、二哥、三哥、四哥,他們四個人關係也比較好,其中自稱為二哥的最為熱情,不分場合的「小妹、小妹的喊」我也只是笑笑,畢竟都是廠裡叫叫的誰也不會的當真的。
  • 公司給我們租了宿舍,沒想到拍攝到一個白衣,又換了新宿舍!
    我上班時經歷的一件事,那時候剛畢業去一家科技公司上班,那會公司給安排了宿舍,六人間,這個宿舍也是剛剛租的,離公司比較近。而我在這個房子裡經常被壓床,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節假日回家時就沒壓過,可一到宿舍就會莫名其妙被壓,總之三兩天出現一次,我也快習慣了,有一天,有個女同事買了一個新手機,於是跟另一個女同事去客廳沙發研究新手機,我們幾個男同事在餐廳處吸菸,突然就聽見兩個女同事在尖叫,我們過去詢問,倆女的戰戰兢兢,感覺驚魂未定一樣,好一會才把手機遞給我們,一個稍微膽大女生說,剛才她們倆研究攝像功能時,就對準房間環攝了一圈
  • (第一章)那年,我們十八歲
    那年我十八歲,和全國知識青年一樣"上山下鄉"插隊落戶來到這裡,同時來的還有十幾名同學撈魚尖當時叫北港人民公社,有六個漁業生產大隊,我和我的同學李強分配到第六生產隊。生產隊座落在村子的最北端,在用樹枝、木棒圈起來的院子裡,面朝南有幾間土坯壘的毛草房,設辦公室和宿舍。院裡有晾曬的魚網,碼放成堆的魚籃子,空氣中散發著濃濃的魚腥味。
  • 那年不寒而慄的宿舍床
    這是我上高中時候的事了,暑假放完,由於離家遠,然後早早的來到學校,找到新的宿舍,開心的拿著東西飛快的跑到了了自己的新寢室。為啥要綁在床板跟床架中間,而且還是個人形,小小的輕易不能讓人發現的地方,越來越驚奇,回想曾經看過那些恐怖故事,越來越覺得這就是個詛咒人的東西呀!而且這個位置還放在睡覺的人頭的位置呢!不行啊,這個宿舍是不是有啥問題,以前是不是發生過什麼呀!想到這些頭皮都發麻,渾身感覺一陣涼氣吹過,不會有啥吧!
  • 那年我們正青春(六)
    圖片來自網絡穿過光華村街左邊小巷子的深處便是省氣象局,進了大門沿著氣象局的左邊一直向前,道路兩旁種滿了鬱鬱蔥蔥的萬年青,大約五十米處有一個小賣部,小賣部的後面是一棟紅磚青瓦的三層小樓,這裡曾是學校的女生宿舍
  • 那年那個男孩和女孩
    九十年代,正值打工熱潮,那年女孩初中畢業後,便也跟隨親友一同南下打工,因為在那裡有許多鄰裡鄉親早已紮下了根,所以便很順利地進入一家製衣廠做衣服,那年女孩十七八歲,正值青春年華。進廠的那一刻,看到的第一眼,一個男孩被這女孩的清純吸引了,緣份從此就開始了。
  • 半夜陌生男子持刀闖入女生宿舍,什麼情況?
    事情發生在九五年秋的一個夜裡,那年我上初三,一間宿舍裡六七個同學睡通鋪,我在最外邊的床鋪上,緊挨著床鋪的有一張小單人課桌,放個飯盆啥的,一扇木門打開後剛好到桌邊,晚上睡覺時還會把自行車推到過道裡,一個15千瓦時的燈泡徹夜亮著,挺簡陋的宿舍。我們這間宿舍在那一排平房的最裡邊,老師的宿舍就在我們隔壁,曾經認為挨著老師的家應該是很安全的。
  • 20歲女孩被工友欺負,忍無可忍,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20歲女孩被工友欺負,忍無可忍,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20歲那年我第一次去東莞打工,進了姐姐所在的一家電子廠。我被分配在一間大部分是貴州人的宿舍,我的床位在靠近門口的上鋪。我去入住的時候,那個上鋪堆滿了亂七八糟的物品,我問是誰的,麻煩拿走給我騰個地方。沒一個人理我。
  • 真實故事|14年前,我們三個高中女生在宿舍裡度過了最黑暗的一夜
    01十四年前的某一夜 ,室友李藝涵被人強行從宿舍帶走,王悅又一整夜下落不明,那一夜,我一個人在宿舍過的心驚膽戰,徹夜難眠。我跟李藝涵、王悅兩人上初中時,我們就在同一個班,上高中後,我們三人又上了同一所高中。
  • 農民工撿到蘋果手機,機主警告「要報警」,工友聽完將手機扔了
    在工地做了2年,張大哥吃苦耐勞,經常自己的活做完還去幫其他工友的忙。工友還經常笑話他「張哥,你那麼老實幹嘛?做多了,包工頭又不會給你加工錢。」每次張大哥也只是對他笑笑而不回答。這兩年時間裡,張大哥也將跟親戚、村裡人借的10萬彩禮錢,還清了,日子變得好過了很多。
  • 農民工檢到蘋果手機,機主警告「要報警」,工友聽完將手機扔了
    在工地做了2年,張大哥吃苦耐勞,經常自己的活做完還去幫其他工友的忙。工友還經常笑話他「張哥,你那麼老實幹嘛?做多了,包工頭又不會給你加工錢。」每次張大哥也只是對他笑笑而不回答。這兩年時間裡,張大哥也將跟親戚、村裡人借的10萬彩禮錢,還清了,日子變得好過了很多。
  • 十八歲那年的夏天
    十八歲那年的夏天,過五關斬六將後考上了大學。那時錄取通知書是郵政局送來的,還沒有快遞。收到錄取通知書以後,便開始準備行裝。我們坐的汽車,要坐8、9個小時。我們的宿舍在一樓,住六個人。我到的時候已經有兩個人了。其中一個是工作了兩年考上的。另外一個後來知道,是我們宿舍最小的,當時剛滿17歲。也是我們宿舍最好看的。
  • 紡織廠僅有的幾名男工 在宿舍中遇到的詭異事情 親身經歷的事情
    有一天下了夜班,坐在一個工友的床邊想著休息一下,結果不知怎麼就睡著了,睡了整整一天。一直到上班了才被人叫醒,工友說我睡得太死了,他們叫了幾次也沒叫醒我。我感覺挺不好意思的,對工友說,我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進了工廠以後躺在床上每天都失眠,今天這是第1次睡個完整的覺。寢室裡的幾個工友聽完我說的話以後都沉默了,沒說話。
  • 晚上廁所裡暈倒了,因為以前發生過這事,我再不敢住宿舍了!
    這是一個女性同學講述的故事,那年她上初一,正好學校軍訓,她們學校有宿舍,她被分配到一間六人宿舍,故事就是這間宿舍發生的,我用她的口吻講述吧。那時候我特別喜歡觀察新事物,我第一天來宿舍就坐在床上觀察宿舍的結構細節,突然我發現自己床上方的牆上有一行字,也不知道用的是什麼顏料寫上去的,殷紅殷紅的,上面寫著:對你的忠告,晚上千萬別起夜。我看完這段話,我根本沒把它放在心上,畢竟我們都是受過教育的。第一天過的很快,也很累,下午吃完飯,我就回到宿舍躺下玩手機,可還沒玩一會就困意十足,我放下手機連衣服也沒換就睡下了。
  • 闖進女兵宿舍的松鼠,太逗了
    自從吃了浪味仙,它就隔三差五地來宿舍「做客」。趕上門關了,它就趴在窗戶那用爪子撓出動靜,直到你放它進去。宿舍裡5個女兵,每人都會分它點零食。大夥還給它取了名叫哪吒,因為它跑起來像風火輪那麼快。通常我們會留一個「放哨」,其她人輪流擼哪吒,以及投餵食物。一個月後,哪吒胖了。那年的雪特別厚,每次女兵們去掃雪,它都會從樹上竄下來,一會追著掃帚跑,一會滾雪球。
  • 80後的我們 之 第二章 宿舍
    第二章 宿舍經歷了23個小時的長途跋涉,終於到達了期待已久的大城市——北京,雖然一夜未眠,但卻睡意全無,出了車站只見學校老師已經等在了出站口,我們一路跟著老師坐上公交車來到了我們的第一份工作地點——北京**大廈,站在單位門口四下望去,只看見一座座高樓大廈和車水馬龍,大樓高的抬頭望上去還有點眩暈,哈哈哈,現在想想這可能就是從鄉下出來的孩子沒見過世面的反映吧。
  • 海哥都市愛情鬼故事《我們宿舍302二》希望朋友們喜歡
    她急忙把宿舍的燈打開了。頓時溫暖的光線從天花板灑下,她才感覺沒有那麼怕。 她趕緊跑到床邊跳上床用被子蓋著自己,縮成一團全身發抖。這一夜她沒有睡著,直到天亮她都沒有睡著。第二中午下班,李曉敏吃完飯,她到人事部和管宿舍的人說要換宿舍。沒有想到管宿舍的人對她說:我們廠現在宿舍緊缺,就只有難麼一間宿舍了,沒有辦法!李曉敏實在不想住在哪詭異的宿舍裡了,可是她沒有錢住在外面。
  • 新生入住大學宿舍第一夜,夜談開始,宿舍老大的傳奇故事
    迷路前後可能花了一個多小時,回到宿舍時已經是晚上10點多了。晚上11點,是宿舍熄燈時間。所以,回到宿舍簡單收拾一下行李之後就趕緊上床準備睡覺了。這時候,宿舍的兄弟們都基本上躺倒了床上,熄燈後,大學宿舍第一夜的夜談就開始了。「兄弟們,有緣聚到一起,大家都各自介紹一下自己吧。先報一下生辰八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