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筆記》8:喝標哥的小酒,說南北的文化

2020-10-14 唐唐怪


標題:喝標哥的小酒,說南北的文化


(原創)作者:唐唐怪


本應該昨天寫的文章,因為前天貪杯,一醉醉了一整天, 傍晚時分才回過魂來,又因為前天晚上答應了郭教授,昨天要去他家小聚(一聚聚了三場),後果可想而知,昨天也是醉了一天。所以按照自己規定的一天一文,就沒辦法做到,遲誤了一天,只能夠今天趕稿,上午的時候還是頭暈噁心,下午時分,才微微清醒。遂,一杯清茶,一腦子的胡亂思緒,開始理一理,胡亂說一通。

前天答應標哥,要去百崎的標哥小酒館喝一杯,因為我嶽母這兩天就要回河北,之前答應標哥要在小酒館聚一下,因為我臨時有事,爽約了一次,這次再約,一定是克服種種困難,也要如期而至。本來駱偉民同學也要一起去的,因為莊總回到了泉州,並且帶著一支很大的隊伍,十幾個人,沒辦法聚在一起,只能夠分開兩場,各自行樂。

駱哥安排莊總、楊會長等人在茶館聚會。

我則是帶著太太和嶽母一起,到百崎的標哥家小聚。因為順哥晚上約了酒局,沒能趕來,喝酒的只有標哥、三嫂、王兄等幾個人,所幸的是,郭文川郭教授居然在開始前,趕來了。風塵僕僕,並且解釋來晚的原因,他在花園酒店本來已經開始了,因為接到標哥的電話,在那邊猛喝了幾杯,然後匆忙忙趕過來。為此,標哥很開心。我也很感激郭教授的情義。

一則,郭教授能夠這樣爽朗而豪邁的對待標哥,標哥應該高興。

二則,今天的飯局人很少(似乎從來沒有這麼少的人一起吃過飯),難得清靜而輕鬆。人少的飯局不僅輕鬆,而且能夠說說心裡話。

標哥說,今天人少,喝點好酒。人少喝好酒,人多,就要喝一般的酒了。這不僅是質量和數量的合理分配,還包含一層:眾人豪飲而縱情,三五小酌可怡情。

一個「縱」,一個「怡」,似有天壤之別。

在百崎喝了很多次酒,有人問我,百崎是一個什麼地方?我似乎還沒在文章中介紹過。百崎又稱百崎回族鄉,在惠安縣南部沿海的一帶,位於泉州灣的北部,洛陽江的入海處(所以郭教授喝醉之後經常吹牛,說,想吃小魚,出門抓一下就有了。想吃小蟹,出門抓一下就有了。想吃八爪,出門抓就抓不到,要去海邊找人買一下,也就有了)。百崎回族鄉東邊與張坂鎮交界(駱哥是張坂人,張坂似乎姓駱的很多,所以我經常聽人說張坂駱家。我曾經拍戲在月亮灣一帶,據說從泉州出發去月亮灣,要經過張坂。可是,那時候我沒有在意這個地方,沒有什麼印象。後來去莊總家喝酒,到過一次張坂,也是深夜趕去,深夜回來,也沒什麼具體的印象。倒是駱良清同志說過,他在張坂蓋的房子很大,要請我過去喝一杯,適逢十一,大家都很忙,就延誤下來了。也不知道,他還會不會請我們去張坂喝一杯)。西面與羅陽鎮毗鄰(所謂毗鄰,不過是一條路相隔開,其實就是連在一起的,緊緊挨著)。南面與東園鎮連接(東園鎮我沒有去過,不熟悉),西南與泉州的豐澤區東海大街和後渚港相望。我之前住在晉江的時候,到百崎喝酒,都是經過後渚大橋的。後來搬到泉州,跟著導航走,有時候經過後渚大橋,有時候卻從洛陽鎮那邊的一條路,也可以到百崎。

百崎回族鄉在泉州臺商區也被稱為:八閩第一個回族鄉。據說,有百分之九十的人是回族,而百分之七八十的人姓郭,並且家家戶戶在臺灣都有親戚,長久以來,百崎回族鄉的人民就形成了一個非常獨特的群體。

百崎郭姓群居,家廟自然也大。

百崎郭氏家廟是一座構築典麗、恢宏壯觀、凸顯明代建築風格的古祠。全廟長37.6米,寬17.6米,屋脊高達9米,為皇宮式的木石結構建築。37.6米、17.6米和9米這樣的數據組合,一方面肯定是有它建築學的合理性,諸如建築更加穩固、抗風力更強等。但是從美好寓意或者祖先的暗示等方面,它應該還有其獨特的道理。我不懂建築學,很遺憾無法找出答案。

但我相信我的猜測一定存在合理解釋。

關於郭氏在百崎的淵源,有一種說法是:百崎回民的開基祖郭仲遠於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從泉州法石(今石頭街),帶著妻兒遷到後渚港畔的惠南海濱,就在這個風景秀麗的奇山之下安居樂業,生息繁衍,至今600多年,發展成為現在1.3萬多人的百崎回族鄉。大門上面匾額題字「汾陽衍派」,「汾陽」是漢族郭姓的堂號,源於他們的始祖郭子儀曾經被封為「汾陽王」。

百崎郭氏既然是回族,為什麼自稱是漢人郭子儀的後裔呢?

有人解釋說,元朝時發生了一起「反色目」的排外風波,郭氏回民為求得生存與發展的空間,只好寄托在汾陽郭氏望族的名分下。宗祠裡的楹柱上還題有這樣一副楹聯:「祖汾陽派富陽族螺陽三陽開泰,原晉水分法水聚奇水萬水朝宗。」

這與大門的匾額異曲同工,當時的嚴峻局勢可窺一斑。

我對上述的佐證有些不敢苟同,汾陽衍派中的汾陽,不可以直接理解成汾陽,更加不可以理解成汾陽王。如果聯繫,作為歷史佐證,未免有些兒戲。

我查閱過一本名為《閩行廣緣錄》的德文書籍,是由中國語言大學的韓少林教授翻譯的。裡面記載,曾經有一波阿拉伯的穆斯林,來到中國經商,所經途徑就是現在的「海上絲綢之路」。這一波人最初定居在杭州府的富陽縣,那裡有個村叫「郭家村」,這一波阿拉伯來的穆斯林機緣巧合的就在那裡定居下來。歷經數代繁衍,直至郭德光(我曾經翻閱過郭子儀的各類傳記,諸如自傳、別傳、評傳一類的,都沒有出現郭子儀後代有郭德廣之記載)。 郭德廣的阿拉伯名字譯音為:伊本·庫斯·德廣貢。其中「庫斯」與「郭氏」諧音。

我覺得這就是百崎回族鄉裡回族人卻是漢族郭姓的真實原因。

我初到泉州的時候,認為南方人喝酒,一定不如北方人。經過幾次歷練,才幡然醒悟。在我印象中,泉州人嗜酒,愛酒,懂酒,事事離不開酒。駱偉民說,跟閩南人做事情,先要喝酒,不喝酒,沒有事情可以做。標哥說,如果真的喝起來,南方人的酒量,還是不敵比方人。北方人總量是勝過南方人的。我沒有仔細論證過,姑且聽之吧。

南方和北方的酒風,卻是不同。在文化上,也是有很大的差異。

南方四季如春,山清水秀,小橋流水,不同於北方人的四季分明,山高水遠,大河大江的。我發現果然是古詩詞中形容的那樣,南方的山,真的是清秀。就像十七八歲的女子,娟秀,內賢,柔媚,婉約。南方的山水之所以入畫好看,因為南方的山水,就像是用墨汁潑上去的,再趕上雨霧天氣,朦朧一體,宛若仙境。而北方的山水,大別於南方。我經常對別人說,北方的山,是刀劈斧砍出來的,稜角分明,凜冽,肅殺。透著一股讓人不寒而慄的氣勢。

我之所以用山水做比較,是因為我堅信,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人群性格的群像形成,離不開地理環境,地理環境的優劣,決定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的性格。

人和動物一樣,都有歸屬感。但是,因為一些極端情況,與生俱來的歸屬感,就會喪失。比如不和諧的家庭,有些人很依戀家庭,但是有些人一旦離開家,就再也不想回去了。有些人無論走到哪裡,都心心念念著故鄉,但是有些人一旦離開故鄉,就再也不想回去了。

我曾經舉過一個不太好的例子,我有許多東北的朋友,一旦離開故土,就把祖宅賣掉了,轉而在新進發展的地方買房,紮根。而閩南的人,基本都是,無論去了哪裡,或是在南洋打工賺到了錢,第一件事情一定是回家蓋大房子。我們不能說閩南人比東北人更加愛故鄉,只能說,有些故鄉,很容易讓你去熱愛;有些故鄉,即便你想去熱愛,卻很難讓你的愛,得到該有的溫度。

我堅信,南北文化的差異,究其根源,在於地理位置。

雖然是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但是一方人卻有著一方的情義。東北的漢子像疾風烈火,中原的爺們俠肝義膽,閩南的男人敢於拼搏。雖然是褒獎,但是人終究無法抗拒自然的。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三年前我在北方,專注導戲;三年後我在閩南,專業喝酒。

在北方的時候大家叫我唐導,現在我叫唐唐怪。


喝酒大王郭文川教授

標哥 郭文川教授 和 唐唐怪在一起


郭教授的酒量不是全部吹牛的

炸肉丸是惠安特產,標哥說,小時候只在過年的時候有的吃


螃蟹的最新做法,酒店改良家常版

紅酒結晶,可遇不可求



相關焦點

  • 《泉州筆記》19: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
    後來,在標哥的提醒下,我才想起,我和郭念清先生曾經在阿陽哥家裡喝過酒,後來在標戈小酒館,也聚會。今晚喝的是承天順,這款的承天順我是第一次喝,或許因為度數偏低,本來喝的有些醉意,一走出酒樓,居然酒勁散去。我太太直誇,這個酒最好,以後就喝這個。我說,那就要去找莊培川莊總啦,標哥聽到後,大聲嚷嚷,我去找他,我去找!
  • 《泉州筆記》5:靈光逝去的年代
    昨天駱哥知道我嶽母來到泉州多日,一直要盡地主之誼請她吃飯。本來前一天是標哥安排好的,請大家到百崎小聚,因為我和老駱臨時有事,要去晉江赴約,就臨時改變計劃,放了標哥的鴿子,希望標哥不會為此生氣。昨天吃飯的地方定在了寶珊後面的一家會所——未然閣,環境優雅,私密舒適。
  • 8月17日稻米節一場獨屬於盜墓筆記粉絲的狂歡新年
    小說IP改編是近年來最火的行業趨勢,一個好的小說不僅能催生電影電視動漫遊戲等一系列衍生產品,更重要的是好的IP甚至能形成一個特定的粉絲文化圈層。盜墓筆記就是一個典型的成功IP,不僅全領域的改編優秀的作品頻出,更是形成獨特的盜墓筆記文化。8月17日稻米節就是一個獨屬於盜墓筆記粉絲的節日。
  • 一路貫南北 天塹變通途
    「南北高速公路項目是對阿爾及利亞極具戰略意義的重大工程,政府對中建在項目中展現的一流施工水平和積極進取精神表示感謝。」阿爾及利亞總理傑拉德在通車剪彩儀式上向媒體表示。作為阿爾及利亞施工技術難度最大、所處自然環境最惡劣的超大型基礎設施項目,南北高速公路將阿爾及利亞南方腹地和北部沿海區域緊密聯繫在一起,對維護國家安全、促進經濟發展至關重要。
  • "酒逢知己千杯少" 商業活動離不開酒 酒文化商業文化組成部分
    "酒逢知己千杯少" 商業活動離不開酒,酒文化成了商業文化的組成部分。說句實在話,商家和廠家的關係交情都是酒在起作用,要不說酒文化、酒文化、酒中有文化呀!雙方在你來我往的過程中,說白了,真正的業務是在酒桌上談成的;相互間的了解,感情上的溝通是在酒桌上形成的;就連很多實質性的決定,也是在酒桌上達成的。但酒喝到後來,卻有些人因喝大了酒耽誤了大事,也有些人丟了面子出了洋相,其結果業務上勢必以失敗而告終。
  • 《天道》:酒這東西摧殘意志,真喝多了真不當家,滿嘴酒話
    在丁元英解散私募基金回到國內時,韓楚風藉口為丁元英接風,為他準備酒席,丁元英說:「酒這東西摧殘意志,真喝多了真不當家,滿嘴酒話。」而韓楚風接的這句可謂是勸酒的萬能句,他說:「擺個一醉方休的陣勢就是為了說酒話,不然咱們就喝茶去了。」
  • 老楊,其人,其酒
    我曾經搞過一個讀書群,要求每周必須交一份讀書筆記。老楊也要求參加,交的筆記乾淨、理性,像一篇論文,毫無江湖氣。 不過,他經常不交筆記。作為一位嚴格的群主,是不能允許這種行為存在的,幾次之後,雖然其他群友希望他留在群裡,還是被我踢出去了。 不過,一年後,我們這個群除了個別人,大家都不寫讀書筆記了。
  • 我們的酒很好喝,但是酒局很醜陋
    就像丁元英說的「言語道斷,一說就錯」,很顯然這不是個自己說話的地方。 丁元英心裡清楚,這群人明顯是要把自己灌倒,讓自己難堪。既然如此,還不如自己把自己灌倒,快速結束這種無聊的應酬。 酒桌上,有愛慕他的漂亮女警,有替閨蜜「審查」他的女老闆,有想給他難堪的無聊文人,有專門灌他酒的陪客…… 這幾位陪客,都是當地小有名氣的文化人,酒量也都應該不錯,還很善於烘託氣氛。
  • 南北神捕(民間故事)
    刑部不惜同時調動南北神捕來追查,以求能儘快捉到兇手,給丁大元在皇城的那位至親一個交待。交待完詳細案情,李南山仿佛卸下千斤重擔,說了聲不打擾二位休息,就退了出去。室內,一盞豆燈依舊在安靜地燃燒,南北神捕誰也沒有開口說話。兩人雖說都是有名的神捕,但畢竟是第一次合作,不好過於唐突。最終,還是包振風打破了沉默:「公孫兄,可想到什麼好的計策?」
  • 《三十而已》中的煙花,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6年,「瀏陽花炮製作技藝」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自此,瀏陽花炮不再是徒有外表,更有文化遺產的屬性加身。2015年,在家鄉泉州創造的《天梯》是和外星人對話的延續。煙花的爆破也是一種看不見的力量,《天梯》是他獻故鄉泉州的禮物,也是為自己的家人、為自己的奶奶做的。
  • 盜墓筆記中呼聲最高的六對cp:瓶邪只能排第二,第一絕對想不到
    」,這裡還是一座富有文化的城市,在泉州市區隨便走走都是文化遺蹟。在泉州,大到酒店,小到飯館,都會備有鹹飯,你隨意走進一家店就能找到。因為靠海,泉州有許多美味都和海裡的生物撇不開干係。但是你跟我說吃蟲子?那我可要尖叫了!不過,這蟲子,怎麼會這麼好吃?!
  • 盜墓筆記小哥的身世,青銅秘密?今年8月17日謎底會揭曉嗎?
    小說《盜墓筆記》是南派三叔的處女作,按照故事劇情的發展,15年的8月17介於8月17日的重要性,《盜墓筆記》的粉絲們自發約定,將這一天稱之為&34;,這裡的稻米,取自諧音&34;。而自此之後的每一年,無數的稻米都會從世界各地趕來,前往長白山,共同迎接小哥的歸來!
  • 《食罪者8》:假如死亡筆記真的存在
    被前幾部《食罪者》勾起的好奇心驅使著我在《食罪者8》一上新就迫不及待的入手了。雖然已經對宇塵的套路有了一定的免疫,沒想到還是在這本8中重新被刷新了對他的腦洞的認識。離奇是真的離奇,詭異是真的詭異,摻雜了《死亡筆記》和《電鋸驚魂》的腦洞,果然就像是一股泥石流一般,讓人預測不到故事情節的走向。即使結局會讓人有一種想破口大罵的衝動,這樣深不可測的構思依然能讓人看得過程中非常過癮。
  • 泉州一律師從新疆騎馬回家鄉,明年秋天才能到!半年多已花費25萬
    全程8000多公裡歷時2年 泉州一男子從新疆騎馬回泉從新疆伊犁出發,進寧夏,穿甘肅,入陝西,再經湖北、安徽和浙江,最終回到福建泉州的老家。7月底,因記掛家中年幼女兒,妻子先返回泉州。他畢業後曾在西藏法院基層工作過一段時間,正是在西藏那段時間,鄭景泰接觸並喜歡上了騎馬。
  • 南北神捕( 民間故事)
    說起來還是因為丁大元的事。丁大元能成為東陽城的首富,除了他高超的經商手段外,更是因為他在皇城有位高權重的至親。丁大元的死,不但震驚了東陽城,也驚動了皇城。這起地方上的刑事案也因此引起了刑部的重視。刑部不惜同時調動南北神捕來追查,以求能儘快捉到兇手,給丁大元在皇城的那位至親一個交待。
  • 中國故事:為什麼我們說買「東西」,而不說買「南北」
    這裡所說的東西,不是指「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中的敵我存在;也不是「東邊日出西邊雨」中的方向定位。而是代表了很多事情的那個代詞,比如「出門買東西」,「上樓拿東西」,罵人時說的那句「你真不是個東西」。就像天氣預報中的「局部地區」,或新聞稿件中的「有關部門」一樣,這個「東西」可以指代無數事物。
  • 那場酒,喝的都是卑微
    大爹二爹都說,姨奶家境不錯,中午趕過去喝大酒。吃飯的時候,我很訝異,三個人竟然就在暗間裡的一張小桌上沒明沒暗的吃。大爹二爹誰都不言語,只你一盅我一盅地喝著悶酒,菜也沒動。沒人陪,他們就自己喝。一瓶酒不聲不響地喝完了。「再來一瓶!」二爹喝出了氣,站起身來,不知怎麼就嚷了一嗓子,聲音炸響。大爹趕緊按住他。堂屋裡的酒也喝完了,人們嘰嘰喳喳地說著什麼,一些話突然就愣在那裡。表叔貓著腰掂著酒來,姨奶也來陪兩杯……倒一杯,喝一杯,倒兩杯,喝兩杯,兩個人只顧喝,一聲不響。
  • 《盜墓筆記》南派三叔系列作品之閱讀順序整理
    南派三叔最早寫的就是《盜墓筆記1-8部》,很多讀者看完後還是一頭霧水,總覺的三叔在這八部裡挖了太多的坑,有很多情節的出現,無法理解原由。老九門《盜墓筆記1-8部》《盜墓筆記1-8部》是整個系列小說的核心和關鍵部分
  • 致以我愛了七年的這本書——《盜墓筆記》
    該系列小說於2006年開始在網上連載,2007年1月正式出版,2011年12月19日,《盜墓筆記捌—大結局(上)》和《盜墓筆記捌—大結局(下)》兩本上市,首周銷量破100萬冊。2016年11月,《盜墓筆記》榮登2016中國泛娛樂指數盛典「中國IP價值榜-網絡文學榜top10」。2017年7月12日,《2017貓片 胡潤原創文學IP價值榜》發布,《盜墓筆記》排名第二。
  • 說《盜墓筆記》坑多的,其實是因為你錯過了太多的短篇小說
    其實到目前為止,還是有很多《盜墓筆記》的讀者,都只看過《盜墓筆記》1-8部,就以為盜墓筆記已經大結局了!到現在還有很多人說《沙海》、《十年之約》、《藏海花》是外傳!甚至很多人進群第一件事,就直接下定結論,說三叔是個坑王,書裡全是坑,看的一頭霧水!那麼真的有那麼多的坑嗎?還是你其實並沒有看完就快速了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