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薦|《三體Ⅱ:黑暗森林》:嚴酷的法則,生存的希望

2020-12-01 天津科技大學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不管是不是獵人,不管是天使還是魔鬼,不管是嬌嫩的嬰兒還是步履蹣跚的老人,也不管是天仙般的少女還是天神般的男孩,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這就是對費米悖論的解釋。」

推薦導語

《三體Ⅱ:黑暗森林》是一部極具開拓與探索價值的科幻佳作,榮獲2006年度第十八屆中國科幻文學銀河獎科幻特別獎。小說想像豐富、邏輯嚴密,深受讀者喜愛。

作者簡介


劉慈欣,生於六十年代,祖籍河南,現居山西娘子關。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山西省作家協會會員,高級工程師。自1999年開始科幻創作以來,已發表短篇科幻小說三十餘篇,出版長篇科幻小說五部,創下連續八年榮獲中國科幻最高獎「銀河獎」的紀錄。長篇力作《三體》開創了《科幻世界》連載原創長篇的先例,榮獲「雨果獎」,一舉成為2006年度最受關注與歡迎的科幻小說。劉慈欣的作品宏偉大氣、想像絢麗,既注重極端空靈和厚重現實的結合,也講求科學的內涵和美感,具有濃鬱的中國特色和鮮明的個人風格,為中國科幻確立了一個新高度。

內容簡介


三體人在利用科技鎖死了地球人的科學之後,出動龐大的宇宙艦隊直撲太陽系,面對地球文明前所未有的危局,人類組建起同樣龐大的太空艦隊,同時利用三體人思維透明的致命缺陷,制訂了「面壁計劃」。

出乎意料地,社會學教授羅輯被選出作為四位「面壁者」之一,展開對三體人的秘密反擊。雖然三體人自身無法識破人類的計謀,卻依靠由地球人中的背叛者挑選出的「破壁人」與「面壁者」進行智慧博弈。

在這場你死我活的文明生存競爭中,羅輯想到一個對抗三體文明入侵的辦法。他證實了宇宙文明間的黑暗森林法則——任何暴露自己位置的文明都將很快被消滅。

藉助於這一發現,他以向全宇宙公布三體世界的位置坐標相威脅,暫時制止了三體對太陽系的入侵,使地球與三體建立起脆弱的戰略平衡。

此外,小天為大家總結了詳細的黑暗森林法則內容~

黑暗森林法則

黑暗森林法則在《三體》系列中共有四個版本,分別為:葉文潔-羅輯理論、概率理論、咒語實驗理論和宇宙戰爭理論。

法則內容

一旦某個文明被發現,就必然遭到其他文明的打擊。

葉文潔-羅輯理論

基本公理:

1.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2.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

兩大重要概念:

1.猜疑鏈:雙方無法判斷對方是否為善意文明。

2.技術爆炸:文明進步的速度和加速度不見得是一致的,弱小的文明很可能在短時間內超越強大的文明。

羅輯補充的五點假設:

1.宇宙裡的文明只有最低程度的善意。

2.交流一定會暴露文明的位置。

3.文明之間的競爭殘酷程度與黑暗戰役相當。

4.不同智慧物種間難以溝通。

5.任何文明都有很長的壽命。

概率理論

宇宙中有很多文明,總會有文明對被廣播坐標進行打擊。

咒語實驗理論

1.高等文明存在大殺器。

2.黑暗森林打擊及時準確。

3.高等文明優先選擇打擊而非溝通。

宇宙戰爭理論

主流戰術決定戰爭形態。

推薦實感


當人類文明遭遇到外來更高的三體文明的入侵時,就像當年土著人遇到了手持獵槍的白人,就像當年閉關自守的中國遇到了西方列強,但與之不同的是,外星空文明入侵的目的只有一個:毀滅人類文明。

那麼,人類將何去何從?

在這裡,劉慈欣對現實的描寫非常接地氣:在得知三體文明要入侵時,居民小區的大爺們仍舊想著傳宗接代,仍想著百年之後能有一處墓穴讓後人記得。

在這裡,有對當今科研人員的敬重和嘲弄。一流的科學家像丁儀、希恩斯對於科學的不懈追求仍舊是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原動力。但對於一些現實的科研人員狀況,書中這樣說:

「你做一名學者是不合格的,你從事研究,既不是出於探索的欲望,也不是出於責任心和使命感,只是把它當做謀生的職業而已。

你有很多與一名嚴肅和經驗的學者不相稱的行為,你做研究的功利性很強,常常以投機取巧為手段,譁眾取寵為目的,還有貪汙研究經費的行為;從人品方面看,你玩世不恭,沒有責任心,對學者的使命感更是抱著一種嘲笑的態度。」


最精彩的是「水滴」擊穿人類太空艦隊的一幕。水滴,是三體文明進攻人類的武器,「像一滴聖母的眼淚」。光學顯微鏡放大到極限一千萬倍,其表面仍舊是絕對光滑的鏡面。水滴以每秒三十公裡的速度穿透星際艦隊的戰艦,自身速度未受阻,並且可以折角轉向,造成人類戰艦爆炸。「這種魔鬼般的飛行,展示了一種完全在人類理解力之外的太空驅動方式,這種驅動之下的水滴仿佛是一個沒有質量的影子,像上帝的筆尖一樣,可以不理會動力學原理隨意運動。」

在人類文明被摧毀之時,在一片混亂聲中,理智的幾艘戰艦選擇了逃離,重新開啟一種新的人類文明,就像當年的亞當夏娃被上帝趕出伊甸園一樣。

在人類文明生死存亡之際,只有基本的原則才是制勝的利器:「第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第二,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這就是知己知彼。

在這樣的原則下,才能推出: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

理解了宇宙的基本運行規則,才明白:能夠遏制三體文明攻擊的是將三體文明的位置「公之於眾」,使之成為下一個「人類文明」。


「太陽快落下去了,你們的孩子居然不害怕?」

「當然不害怕,她知道明天太陽還會升起來的。」

作為一本「史無前例」的劉慈欣新古典主義科幻小說的巔峰之作,它的內容無疑是極其精彩的,而它所表達的道理,同樣也是極其深刻的。他用短短幾句話揭示了宇宙文明的公理,它是那麼的黑暗,那麼的令人恐懼。千百年來,人們對於與外星文明和諧相處、友善交流的美好的願望在一瞬間被無情的破滅了,赤裸裸的現實仿佛被掀開,新的思考將宣告開始。

但這畢竟不是一本黑暗小說,在書的最後,人類與三體人的對話,重新喚醒了愛的美好。縱使災難毀天滅地,也不能撲滅存在於兩個文明之中愛的火焰。三體人的愛在災難中萌發,人類的愛在災難中成長。愛,似乎也是宇宙文明的終極公理。就像作者所言:也許有一天,燦爛的陽光能照進黑暗森林。

三體系列精彩書摘

1.無際的太空就這樣在它黑暗的懷抱中哺育出了黑暗的新人類。

2.伊文斯:「我的主,您需要我們。」

三體人:我害怕你們。

3.通過忠實地映射宇宙來隱藏自我,是融入永恆的唯一途徑。

4.普通人的目光,是他們所在地區和時代的文明程度的最好反映。

5.你不要局限於小說的情節,要去想像她的整個生命,而真正寫成文字的,只是冰山的一角。

6.對大自然的美很敏感的人,本質上都是善良的。

7.其實,末日是一段很美的時光,甚至可以說是最美的時光。

8.生活需要平滑,但也需要一個方向,不能總是回到起點。

9.我的心已是一堆燃燒過後的灰燼,沒有憤怒的能力了。

10.不不,別說在哪兒!一知道在哪兒,世界就變得像一張地圖那麼小了;不知道在哪兒,感覺世界才廣闊呢。

……

感興趣的TUSTer們可以摘抄收藏哦~

薦書人:人工智慧學院 2019級 郝思源

分享理由:伴隨著愛與黑暗森林,讓我們一起走進劉慈欣的三體世界。

圖文來源/郝思源

本期編輯/南強俊

審校編輯/袁浚傑

監製/黨委宣傳部 駱妍 鄭寧

相關焦點

  • 《三體2:黑暗森林》:宇宙社會學中蘊藏的「黑暗森林生存法則」
    :一個在宇宙中同行的生存法則我們該說《三體》第二部裡的主角羅輯了,作為第四位面壁者,就是湊數的那一位,他的計劃最終保全了人類。這四個條件聯繫在一起便會得出宇宙社會學中的核心思想:黑暗森林法則。宇宙總量不變,也就是說文明間存在的是零和博弈,此消彼長的關係,因此,文明生存競爭是殘酷的。生存在宇宙中的所有文明就像深處黑暗森林中,互相的信息並不是共享公開的,但是為了要保持自己的存續,就一定要有效打擊對方。
  • 三體:我們為何對「黑暗森林」法則深信不疑
    導語:三體:我們為何對「黑暗森林」法則深信不疑黑,真TM黑……這是原著中對「黑暗森林」法則最直接的表述,就是黑。那麼問題來了,「黑暗森林」法則到底有多黑,為何很多人對此深信不疑。(是的,包括鴿子本身對這條法則也是極度認可)沒辦法,《三體》的靈魂之一就是這條法則,怎麼能不信呢?
  • 《三體》:為何所有的文明都懼怕黑暗森林法則,劉慈欣揭開了真相
    科幻巨作《三體》在國內外可謂是家喻戶曉,因劉慈欣一人就將中國的科幻小說推向了世界的高度。三體中的故事情節以及各種法則都是人們經常談論的話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黑暗森林法則。據《三體》概述,出現在宇宙內的大多數文明都是懼怕黑暗《森林法》則的,可有種強大的文明,他們直接無視黑暗森林法則,更不介意暴露自身信息,他們到底是何方神聖呢?
  • 《三體Ⅱ黑暗森林》|一個「騙子」如何改變這個世界?
    如果說紅岸計劃是《三體Ⅰ地球往事》的結構中心,那麼面壁者計劃則是三體小說第二本《黑暗森林》的結構中心。也有人想製造飛船艦隊,這個飛船艦隊具有獨立的生存系統,可以在三體人到達時帶領一部分人逃離地球,直到找到新的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
  • 剖析「黑暗森林法則」在現實宇宙文明中的「不真」
    -----【致敬大劉 致敬三體】-----《三體》廣泛流傳以後,這麼多人對「黑暗森林法則」提出過懷疑,我也看到很多的解答,如果你想解釋這個問題,就不能以《三體》小說內部的理論來判斷,因為大劉的小說會採取各種方式來證明「
  • 來自宇宙深處的信號,黑暗森林法則
    但是,馬上又有人反駁這種說法,原因是根據著名小說《三體》中提到的「黑暗森林法則」。簡單解釋一下這個「黑暗森林法則」,即我們整個宇宙是一片黑暗森林,每一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想要自己的種族得以生存繁衍,大家就都不發出聲音。
  • 《三體.黑暗森林》解讀
    今天我們來分析一下,在《三體.黑暗森林》中出現的「水滴」。本文只涉及到《地球往事》和《黑暗森林》,《死神永生》暫且不提。從《黑暗森林》全書看來,「水滴」來此的目的有兩個,第一個是摧毀人類太空武裝力量;第二個是阻斷太陽電波放大功能。幾乎在數分鐘內,「水滴」靠原始的撞擊,摧毀了超過2000艘戰艦。三小時後,地球人才收到相關畫面,生存的希望被徹底粉碎。
  • 一分鐘讀完黑暗森林
    如果說第一部書是一個女人因恨而毀滅地球,那第二部書說的就是一個男人拯救地球的故事。《黑暗森林》是第二部書名。 葉文潔在女兒楊冬的墓前遇見了楊冬的同學羅輯。就在水滴要逼近地球,毀滅人類的時候,羅輯為自己挖好了墓坑,他在墓坑旁憤怒地喊話質子,質子幻化人形機器人出現,羅輯要求水滴退出太陽系,他說出了要立即實行對三體的黑暗森林打擊的行為,而且馬上執行,並要求三體人不能有絲毫條件。原來,羅輯冬眠之前發出的那個星系坐標剛剛被摧毀,那是三體和地球之外的另一個文明所為,證明了羅輯宇宙黑暗森林法則的正確。於是,水滴走了,三體艦隊徘徊於太陽系。由此進入了威懾紀元。
  • 懷疑《三體》的黑暗森林?不談哲學談物理,那是你眼界不夠寬
    但讀不懂還要亂批評就不好了,比如有的人就對《三體》故事的基本設定之一「黑暗森林法則」表示質疑,甚至上綱上線認為作者心態陰暗,每當看到這樣的言論,我都要在心裡嘆口氣:看來基本物理素質不過關的人還是不少啊。
  • 漫談現實社會中的「黑暗森林法則」,「帶槍的獵人」隨處潛行
    黑暗森林法則的概念出自於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所以其到底成立與否不得而知。 黑暗森林法則應屬於宇宙社會學,其大概內容為:宇宙中,一個文明暴露了自己,其他文明為了保護自己,就會將暴露的文明消滅。小說中,推出黑暗森林法則基於兩點:第一,生存是第一需要;第二,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我覺得兩點可以合為一點,即利益,因此我認為現實社會也適用黑暗森林法則。
  • 《三體.黑暗森林》解讀
    今天我們來解讀《三體》第二部——《黑暗森林》,本文將打通第一部、第二部小說,不影響閱讀,但是沒看過第二部的可能會被劇透,請有關讀者謹慎選擇。在三體文明看來,地球文明就是砧板上的蟲子,等待宰割。《黑暗森林》中發生了哪些事?
  • 《三體》:黑暗森林羅輯,這是計劃的一部分
    導語:《三體》:黑暗森林羅輯,這是計劃的一部分在三體中,有這樣兩句聽了想打人的話:1.我們怎麼知道您是不是已經在工作了?之前說了歲月成碑葉文潔,本來這一期打算用黑暗深森林是羅輯來作為標題,想了想還是有些不妥,萬般無奈之下突然靈光乍現,這是計劃的一部分,豈不美哉。
  • 劉慈欣:這正是黑暗森林法則
    當三體文明知道太陽系有地球的存在後,依然不敢輕易派來探測設備,那是因為三體人本身科技水平有限,當發現其他文明後,不敢決定對方是否厲害過自己,故此也會產生一種擔憂的恐慌。這也許就是宇宙中各種生物文明的本能,而在這種本能的影響下,宇宙才誕生了黑暗森林法則。
  • 「有文明吾毀滅之」,這樣的黑暗森林真的存在嗎?
    這個由《三體》的靈魂人物葉文潔最早發現並提出的宇宙生存法則,在寄望三體人拯救地球的理想破滅之後,或許是為了彌補吸引三體入侵者殺氣騰騰直撲地球而來的罪過,亦或只是沉迷於宇宙社會學本身的學術魅力......無論何種原因,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對三體人起到了震懾作用,讓地球享受了短暫的安寧。
  • 三體:生存是最原始的本能,詭道兵者與地球文明碰撞,孰是孰非?
    劉慈欣被譽為&34;,其代表作《三體》更是被很多人喜歡,而且獲得了很高的評價。不僅在國內贏得眾多讚譽,而且成功走出國門,在海外也圈粉無數。並贏有&34;之稱的雨果獎。其中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更是一位狂熱的&34;。歐巴馬曾說&34;。在讀完《三體I》後,歐巴馬更是藉助自己的職位之便,向劉慈欣催更《三體》。在國內,騰訊馬化騰、小米雷軍、360周鴻禕等商界大佬更是《三體》的忠實粉絲。
  • 《三體》為何不被西方政治正確待見?是劉慈欣價值觀太冷血黑暗?
    他在書裡提倡的集體主義、威權政治,以及對「聖母主義」的批判,在西方讀者看來都是踩了紅線。哪怕不談政治、體制的內容,光是「女權主義」就夠讓劉慈欣喝一壺了。IP本來就是不現實的,與其把希望寄託給別人,不如自己來拍,哪怕一開始拍不好也是個積累經驗教訓的過程。
  • 三體·黑暗森林,從褐蟻到春節兩千響,那早已暗示的結局
    《黑暗森林》序章的開篇,大劉是以一隻褐蟻的視角寫起的。在主角羅輯剛剛出場的時候,這隻褐蟻正在沿著楊冬墓碑上刻著的出生年份「1979」四個數字的凹槽爬行。「這種不平滑的、突然的轉向,往往意味著危險和戰鬥」,這不就是在預示《黑暗森林》後半段的——「春節兩千響」,即人類恆星級戰艦被三體探測器水滴以高速銳角轉向的路線撞擊而團滅的名場面嗎?
  • 《三體》之後,仰望星空,有敬畏,有嚮往
    因為作者把《時間簡史》中的物理概念在書中用科技進步實現了。書中的時間跨度非常的長,主要講述了地球文明和三體文明之間的衝突、戰爭和毀滅。如果讀完《三體》還意猶未盡,那就開始《黑暗森林》的冒險吧。宇宙社會學,是非常大膽的創造和想法,貫穿始終,也是地球文明逃過三體文明打擊的理論基礎。
  • 《三體》:三體文明與地球文明、生存與毀滅的鬥爭
    時空不過是荒野,生存與希望都是奢侈。當末日來臨時,人類該何去何從?2015年,劉慈欣憑藉《三體》獲得了被譽為「科幻界諾貝爾文學獎」的雨果獎,成為了獲此殊榮的亞洲第一人。三體世界的統治者雖積極探索恆亂紀元的規律,但最終都以失敗告終,三體人不得不尋找一個他們之外的文明來獲取生存的機會。危急時刻,葉文潔為他們帶去了希望——地球,同時,她也為人類帶來了滅頂之災。
  • 《三體》文明也許是分等級的,但是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最近看完了《三體》三部曲,自此我心目中的神作又多了一部。作者劉慈欣說過,他寫這部小說是希望大家在讀完它後空閒時可以抬頭看看星空,哪怕一次,那麼他的寫作目的就達到了。我想說,之於我,大劉成功了。《三體》中,在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人馬星座有一個文明,被稱為三體文明,三體世界有三個太陽導致生存環境相當惡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