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年間,四川保寧府有個姓盧的財主,他家是縣裡數一數二的富戶,這盧員外娶了十二房妻妾,生了十四個女兒後,才生了一個兒子出來。
這兒子起名盧星星,一生出來就被當成小祖宗一般供養。偌大的盧府就只有他這一個獨苗苗,可謂是萬千寵愛於一身呀。
盧家老爺和盧家老太爺,對他是有求必應,所以這盧公子愈發的囂張紈絝起來,看人都是眼睛長在頭上,走路也是橫著走的。
這傢伙稍大一點,就手握一根金鞭,走在路上看誰不順眼,那就是一鞭子過去,被打的人卻是大氣也不敢出一聲,只能在他的哈哈大笑聲中慌忙逃離。
說來也巧,盧府的旁邊不遠,還住著一戶窮人家,那戶人家的兒子恰巧也是叫盧星星,只是比他這個盧星星大了兩歲。
由於這個名字,這個農夫盧星星,可是沒少挨了盧大公子的打,那惡少只說是他玷汙了這個名字,不配和自己重名。
受到如此凌虐,窮人盧星星卻什麼都不敢說,也只能怪自己生的命沒人家好。若是改了名字,那如何對得起逝去的老父親呀?
所以他便也打碎了牙往肚子裡咽,一切都默默地忍了。
隨著時間流逝,盧大公子所做的事情是越來越無法無天,不是勾結良家婦女,就是無故暴打平民。
官府本想睜隻眼閉隻眼,可不斷有人告狀,自然也是不能坐視不理的。
於是便派了官差去盧府拿人,但是這官商相互,進去後盧老爺熱情招待,在盧家大吃大喝一番後,出了門就把那隔壁的農夫盧星星給拿走了。
可憐這農夫盧星星百口莫辯,只硬生生地挨了50大板,回家躺了半年。
此後,這地主盧星星是徹底無所顧慮了,直接把那農夫盧星星當作了自己的專屬替身,平時只要惹了亂子,全都推到他身上。
直到這天,盧大公子又在外面犯事了,這一回把村東頭的姑娘逼死了,連帶著姑娘的未婚夫一起投河了,實在令人痛心。
話說那死去的二人,進入地府後就在閻王殿裡哭了起來,狀告那盧星星惡貫滿盈,棒打鴛鴦。他倆不但說出了自己的苦,還把這盧星星這些年所做的惡事全都說了出來。
那閻王爺大為惱怒,直接令黑白無常過去拿人。
這二位爺剛好喝了點酒,迷迷糊糊的看了一眼生死簿上的名字,直奔著就去了那農夫盧星星的家裡,勾著他的魂就走了。
剛到地府,就有鬼差過來交接,說這盧星星生前作惡多端,須先上完刀山下完火海,才能等候發落。
說來也是奇怪,這刀山向來險惡,別的鬼魂一上去,肯定是要被割成碎渣,生不如死,可盧星星上去後,還能自己走下來,連一點皮也沒被刺傷。
執刑的小鬼都驚呆了,不知他是哪個得道的仙家,立即把情況稟報閻王爺。那閻王聽後是更加的憤怒,直接讓人把盧星星拿上殿來,親自審問。
盧星星見狀,當即便是跪地大哭:「閻王老爺呀,小的一輩子本分,沒有做過什麼作惡的事呀,是什麼事情讓你如此動怒,著實冤枉。」
這閻王也是奇怪,眼看著這盧星星確實是一個老實巴交的農夫模樣,怎麼就被那二鬼說得如此十惡不赦。於是讓人找來那二鬼對質。
這對男女過來之後,看了看盧星星的模樣,當即便是明白了一切,只說是:「閻王大老爺,這是拿錯人了呀,此盧星星非彼盧星星,他本是那老實巴交的農夫,他是個好人,真正惡貫滿盈的是那個盧家惡少啊。」
閻王爺聽畢,當即也是不好意思起來。
立刻另派出牛頭馬面,去把那惡貫滿盈的盧星星給捉來。讓黑白無常把這個盧星星送往凡間,並且賜他一世榮華,增壽20年作為補償。
農夫盧星星回到世上,經常在地裡挖到金子,日子果然是越過越好。
他把陰間的事講給鄰居們聽,眾人聽了他的遭遇,皆是一片唏噓,從此之後周圍之人再不敢作惡,只一心行善,只恐有朝一日到了地府受罪。
這個故事名叫《真假惡少》,來源於阿飛原創的《靜月齋民間故事》。
民間傳說中,人做了惡事,哪怕在陽間逃過了刑罰,但到陰間會受到審判,閻王爺會跟你算總帳,受的刑罰必須要能抵滿你的罪孽,才會讓你再次投生。
世間同名者,不知有多少,但每個人的善惡,都是清楚分明的。
事實上有些人犯了大罪,卻沒有任何證據留下,他藉此便可以躲避了法的懲戒,但有些事,天知地知,受害的人泉下有知。
秉承著善良、正直、誠實的心去生活,我們便會坦然,可以做到問心無愧。就像這農夫盧心心,即便是被誤捉到陰間受刑,刀山油鍋,也不能傷他分毫,只是因為他本來就沒有做過壞事,沒有破綻,懲惡的刑具也對他無效了。